柔佛蘇丹國

柔佛蘇丹國馬來語Kesultanan Johor;1528年—1914年),又稱天猛公王朝柔佛-彭亨柔佛-廖內柔佛王朝,是由馬六甲蘇丹國蘇丹馬末沙的兒子蘇丹阿拉烏丁二世於1528年所成立[註 1]。在1511年以前,柔佛是馬六甲王朝領土的一部份,但自從葡萄牙占領馬六甲之後,柔佛蘇丹國因此而成立。當時的柔佛蘇丹國控制了柔佛廖內彭亨登嘉樓蘇門答臘的一部分。領土自巴生河一帶延伸至寧宜英語Linggi丹絨團馬來語Tanjung Tuan麻坡峇株巴轄新加坡丁宜島,以及其他馬來半島東部海岸的一些小島,像是大卡里汶島民丹島林加群島等地[2]。在英國殖民時期,柔佛王朝在馬來半島的部分被英國統治,而外島的部分則被荷蘭統治。1914年,柔佛接受英國成為馬來屬邦。1946年,柔佛王朝答應柔佛加入了馬來亞聯邦,1957年加入了馬來亞聯合邦,過後與1963年便成為馬來西亞的一部分。

柔佛蘇丹國
کسلطانن جوهر
Kesultanan Johor
1528年—1914年
柔佛國旗
國旗
首都舊柔佛
新山
常用語言馬來語
宗教
遜尼派
政府君主制
蘇丹 
宰相(Bendahara) 
成立
歷史 
• 建立
1528年
• 成為英國保護國
1914年
貨幣斗錫英語Tin ingot、黃金、銀幣
前身
繼承
馬六甲蘇丹國
錫亞克蘇丹國
廖內-林加蘇丹國
馬來屬邦
今屬於 馬來西亞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亞

王朝

柔佛蘇丹國經歷過三次朝代更迭,分別是「舊柔佛王朝」、「柔佛宰相王朝」及「柔佛天猛公王朝」。[3]

舊柔佛王朝

1511年,馬六甲蘇丹王朝被當時非常強盛的葡萄牙占領後,建立葡屬馬六甲殖民地。馬六甲蘇丹馬末沙被逼從馬六甲逃亡到柔佛,繼續以馬六甲蘇丹的稱號,展開復國戰爭。蘇丹馬末沙曾發動6次軍事行動圍攻葡屬馬六甲,希望奪回國土,但最後都被葡萄牙堅固的堡壘防禦和來自葡屬印度的援軍趕到而失敗。葡萄牙之後大舉進攻蘇丹馬末沙在民丹島的基地,蘇丹馬末沙逃亡到甘巴,1528在當地逝世。蘇丹馬末沙逝世後,其三子阿拉烏丁二世繼承王位,在1530年返回柔佛建立蘇丹政權,繼續展開復國戰爭。

1533年,阿拉烏丁首次率軍攻打馬六甲,但戰敗而回。1535年,葡萄牙連續攻打柔佛,雙方互有勝負。1536年,阿拉烏丁的首都麻坡被葡軍攻陷,被逼向葡萄牙求和,葡萄牙承認阿拉烏丁為柔佛蘇丹,25年的復國戰爭告一段落。阿拉烏丁一直居住在柔佛,並放棄馬六甲蘇丹的稱號。1540年,阿拉烏丁建都舊柔佛

復國戰爭剛落下帷幕,柔佛蘇丹國馬上又捲入另一場曠日廢時,規模更大的三角戰爭。戰爭始於1537年9月至1636年,柔佛除了對付舊敵葡屬馬六甲之外,也要面對在蘇門答臘島掘起的亞齊蘇丹國的威脅。柔佛在三角戰爭中基本處於劣勢,首都更4次被葡萄牙和亞齊摧毀。1564年,亞齊為報復柔佛在1547年戰役的袖手旁觀之仇,而出兵占領柔佛的附屬國啞魯,進而攻陷首都舊柔佛,蘇丹阿拉烏丁二世被亞齊俘虜,最後死於亞齊。1575年,與柔佛同一王族血統的霹靂蘇丹國被亞齊攻占,建立傀儡政權。柔佛因為亞齊的威脅與葡萄牙進一步合作,聯合抗擊亞齊。1586年,柔佛與葡萄牙的關係因為貿易問題而翻臉,柔佛發動水陸大軍圍攻馬六甲。1587年,葡屬印度的援軍趕到,柔佛軍隊被擊退,首都舊柔佛也被葡軍摧毀,出逃的柔佛蘇丹蘇丹阿里·加拉·阿都·查理·沙二世馬來語Sultan Ali Jalla Abdul Jalil Shah II也在逃亡期間過世。之後其子在蘇丹阿拉烏丁·利亞·沙三世馬來語Sultan Alauddin Riayat Shah III在峇株沙瓦(Batu Sawar)建都。

1613年,亞齊再次出兵攻陷柔佛首都峇株沙瓦,蘇丹阿拉烏丁·利亞·沙三世和其弟被俘虜到亞齊。1615年,其弟被亞齊送回柔佛繼承大統,成為第七任蘇丹,稱號蘇丹阿都·瑪雅·沙馬來語Sultan Abdullah Ma'ayat Shah。蘇丹阿都·瑪雅·沙暗中與葡萄牙合作,企圖擺脫亞齊的控制,但被亞齊發現後,首都峇株沙瓦再次被夷為平地。蘇丹阿都·瑪雅·沙被逼過着逃亡生活,直到1636年,亞齊蘇丹國國勢衰弱為止。

1637年,三角戰爭結束後,柔佛逐漸恢復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上的宗主權(除了前附屬國霹靂依然被亞齊控制),進入中興時期,柔佛蘇丹在這段時期被稱為「柔佛和彭亨之王」。1639年柔佛與荷蘭人訂立協約,共同反對葡萄牙人。1641年,柔佛與荷蘭聯手擊敗葡屬馬六甲後,獲得荷蘭承認在馬來半島上的宗主權,在蘇丹阿都·查理·沙三世馬來語Sultan Abdul Jalil Shah III統治下,柔佛國勢達到建立以來,最強盛的時期。[4]

1673年,蘇門答臘島上一個小國占碑出兵攻打柔佛,導致柔佛蘇丹國的政權名存實亡,並走向中落。占碑原是蘇門答臘島東部一個胡椒港口,素來是柔佛的附屬國之一。柔佛蘇丹原計劃為其王子和占卑公主聯姻,但後來因為柔佛內部權力鬥爭,而取消和占碑的親事。不忍受此恥辱的占碑在1673年發動攻打柔佛的占碑戰爭,柔佛軍隊在戰役中不堪一擊,首都峇株沙瓦被攻破後,在戰役中再次被戰火燒毀,年邁的蘇丹阿都·查理·沙三世被逼逃亡到彭亨,並在當地去世。

柔佛也因為這場戰爭進入13年的分裂時期,直到1681年才結束,對往後馬來半島的格局影響重大。這段時期里,許多以前附屬柔佛的地區紛紛獨立,導致柔佛蘇丹國威嚴盡失。由於蘇丹阿都·查理·沙三世在彭亨過世後,沒有子嗣繼承王位,柔佛蘇丹大統由其侄子蘇丹依布拉欣沙馬來語Sultan Ibrahim Shah, Johor繼承。依布拉欣沙為抵禦占卑的入侵,招募了武吉斯人充當僱傭兵,結果導致引狼入室。戰爭結束後,柔佛的軍政大權落入武吉斯人手中,為往後武吉斯人占據雪蘭莪和在馬來半島擴張影響力製造了機會,依布拉欣沙也在1685年被掌權的武吉斯人毒害而死。

依布拉欣沙死後,他的幼子馬末在宰相的保護下逃往到哥打丁宜建立政權,稱為蘇丹馬末沙二世馬來語Sultan Mahmud Shah II,是柔佛曆史上著名的暴君。[4]

柔佛宰相王朝

1699年,柔佛蘇丹馬末沙二世由於殘暴過度,一天坐轎外出時遭其臣屬海軍統帥刺殺,得年僅24歲。馬末沙二世並未留下子嗣,柔佛的馬六甲蘇丹王朝血統正式斷絕,由在任宰相繼位,開創了柔佛宰相王朝[5]

由於血統問題,宰相王朝立國不久就遭宣稱蘇丹馬末二世遺腹子的錫亞蘇丹國王子(Siak,蘇門答臘小國)攻擊,之後更有來自蘇拉威西望加錫武吉斯人捲入權力鬥爭。隨着武吉斯人取得最後勝利,武吉斯人首領被委任為拉惹,掌控大權並與馬六甲的荷蘭人爭奪馬六甲海峽及錫礦貿易的經濟利益;而蘇丹則淪為傀儡。

當英國人斯坦福·萊佛士於1818年抵達新加坡,並欲與天猛公阿都拉曼簽訂協定,在當地建立殖民據點。但是根據廖內蘇丹和荷蘭之間的條約,天猛公無權代表蘇丹與外國定約。當時新加坡正由柔佛廖內蘇丹阿都拉曼穆阿占沙統治。當萊佛士得知蘇丹阿都拉曼穆阿占沙的兄長東姑胡先本該是王位繼承人(由於其父王駕崩時,人正在彭亨訪問而不在身邊,遂被取消資格),他隨即覲見並宣布支持東姑胡先出任蘇丹,聲稱英國只承認東姑胡先為合法的廖內蘇丹,而東姑胡先則於1819年2月6日和英國簽署條約,租借新加坡予英國為商港用途。

1824年,英國與荷蘭簽署1824年英荷條約,蘇丹胡先統治的柔佛本土(包括新加坡)歸英國人而蘇丹阿都拉曼穆阿占沙掌控的廖內群島範圍則劃歸荷蘭,至此柔佛宰相王朝一分為二。

柔佛天猛公王朝

1855年,蘇丹阿里(蘇丹胡先的繼任者)與新加坡的英國人簽署條約,同意將柔佛統治權交予天猛公阿都拉曼之子達因依布拉欣英語Temenggong Daeng Ibrahim(Daeng Ibrahim),而蘇丹阿里本身的統治僅限於麻坡地區。達因依布拉欣在華裔富商黃亞福的協助下,在正對新加坡的柔佛南部建立長長新都丹絨布蒂里(Tanjong Puteri)。

1866年,達因依布拉欣之子蘇丹阿布巴卡正式登基為柔佛天猛公王朝第一任蘇丹,並於1877年蘇丹阿里駕崩後收回麻坡的統治權。蘇丹阿布巴卡將丹絨布蒂里改名為柔佛峇魯(Johor Bahru或新山)。他把新山由一個漁村發展成一個市鎮,接着將發展計劃逐一延伸到其它的小地方。蘇丹阿布巴卡頒布《柔佛憲法英語Undang-undang_Tubuh_Negeri_Johor》,開始以西方的制度來管理內政的工作,也將這先進的管理制度向公眾推廣。作為現代柔佛州憲政制度的創立者,蘇丹阿布巴卡被後人尊稱為「現代柔佛之父」。

隨着國際市場對甘蜜和胡椒的需求增加,大量的中國移民前來柔佛開港(見港主制度),振興柔佛州的經濟。從1910年代到1940年代,柔佛一直都是整個馬來半島最大的橡膠產地,同時至今還一直是最大的棕櫚油出產州。

二戰時期,柔佛州是馬來半島最後一個被日軍攻占的州屬。新山淪陷後,日軍利用城中的武吉仕林行宮作為攻占新加坡的指揮部。光復後,柔佛也在1948年加入馬來亞聯合邦。

參見

備註

  1. ^ 柔佛蘇丹王朝的建立有幾種不同的看法,根據《馬來紀年》記載是自1528年由阿拉烏丁二世繼位開始。也有說自1536年為葡萄牙所承認開始。亦有說自1540年定都於舊柔佛開始[1]

參考文獻

  1. ^ Christopher Buyers – The Ruling House of Malacca-Johor. [201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7). 
  2. ^ Winstedt R.O. A history of Johore, 1365–1895 (M.B.R.A.S. Reprints, 6.). Kuala Lumpur: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92: 36. ISBN 983-99614-6-2. 
  3. ^ 旧—宰相—天猛公.柔王朝500年3朝代. 星洲日報.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7). 
  4. ^ 4.0 4.1 《馬來西亞:多元共國的國度》ISBN 978-957-085279-9
  5. ^ The Family Tree of Raja Temenggung of Muar, traditional sources, Puan Wan Maimunah, 8th descendent of Sa Akar DiRaja

延伸閱讀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柔佛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