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榮縣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保护单位
柘榮縣文物保護單位是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境內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柘榮縣舊稱柘洋,在歷史上長期屬霞浦縣及其前身,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則兩次撤銷而兩次復設。作為南聯閩中、北接浙南的閩浙交通要地,柘榮縣境內有數十處具有歷史意義的文物與遺址。截至2021年4月,柘榮縣先後公布了9批、60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註 1],其中已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處,合併、升格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的有8處。
歷史
自1983年至2021年,柘榮縣人民政府先後公布了九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首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於1983年7月1日[1],最新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第九批)公布於2021年4月7日[2],其中有2處現已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部分項目合併升格成為8處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這些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年代最早的是商周時期的沙淀遺址,歷史年代最晚的則是1953年建立的柘榮革命烈士陵園。[3]
批次 | 日期 | 公布文號 |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數量 | 參考資料 |
---|---|---|---|---|
第一批 | 1983年7月8日 | 柘政〔83〕綜145號 | 6處(其中1處後來列為省級) | [1] |
第二批 | 1989年10月20日 | 柘政〔1989〕016號 | 5處(其中1處後來列為國家級,3處後來列為省級) | [1] |
第三批 | 1997年9月25日 | 柘政〔1997〕綜213號 | 1處 | [1] |
第四批 | 2000年3月9日 | 柘政〔2000〕綜32號 | 6處 | [1] |
第五批 | 2002年5月23日 | 柘政〔2002〕綜68號 | 1處(後來列為國家級) | [1] |
第六批 | 2003年4月17日 | 柘政〔2003〕綜57號 | 1處 | [1] |
第七批 | 2007年7月26日 | 柘政綜〔2007〕108號 | 12處(其中3處後來列為省級)[註 1] | [4] |
第八批 | 2011年7月7日 | 柘政綜〔2011〕112號 | 23處(其中2處後來列為省級)[註 1] | [5] |
第九批 | 2021年4月7日 | 柘政綜〔2021〕34號 | 5處 | [2] |
統計
在柘榮縣歷次公布的9批、61處文物保護單位中,有2處已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已升格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維持縣級保護級別的單位有49處。柘榮縣境內擁有最多文物保護單位的鄉鎮是東源鄉[註 2],境內有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包含6個子項)和6處柘榮縣文物保護單位;擁有最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鄉鎮則是城郊鄉和楮坪鄉,兩地境內均有9處柘榮縣文物保護單位。[3]
鄉級行政單位 |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數量 | |||||||||
---|---|---|---|---|---|---|---|---|---|---|
第一批 | 第二批 | 第三批 | 第四批 | 第五批 | 第六批 | 第七批 | 第八批 | 第九批 | 總計 | |
雙城鎮 | 3 | 1 | 0 | 4 | 0 | 0 | 0 | 0 | 0 | 8 |
富溪鎮 | 0 | 1 | 0 | 0 | 0 | 0 | 0 | 1 | 1 | 3 |
城郊鄉 | 0 | 0 | 1 | 1 | 0 | 1 | 3 | 4 | 0 | 10 |
乍洋鄉 | 0 | 1 | 0 | 0 | 1 | 0 | 1 | 6 | 0 | 9 |
東源鄉 | 1 | 2 | 0 | 0 | 0 | 0 | 2 | 4 | 1 | 10 |
黃柏鄉 | 2 | 0 | 0 | 0 | 0 | 0 | 4 | 1 | 1 | 8 |
宅中鄉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1 |
楮坪鄉 | 0 | 0 | 0 | 1 | 0 | 0 | 2 | 4 | 2 | 9 |
英山鄉 | 0 | 0 | 0 | 0 | 0 | 0 | 0 | 2 | 0 | 2 |
總計 | 6 | 5 | 1 | 6 | 1 | 1 | 12 | 23 | 5 | 60 |
列表
圖例 |
---|
已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已升格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
名稱 | 年代 | 地址 | 類別 | 簡介 |
---|---|---|---|---|
第一批(1983年7月1日公布) | ||||
游朴墓[省 5] | 明代 | 雙城鎮城南社區 27°14′29.24″N 119°53′26.28″E / 27.2414556°N 119.8906333°E |
古墓葬 | 墓主游朴是柘洋籍明朝湖廣參政,葬於明朝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墓建築坐北朝南,呈鳳字形,青石結構,占地約1600平方米。墓碑中刻「皇明湖廣參政少澗游公墓」。主體結構保存完好,墓的東側有一座游公墓道碑[6]:636。2001年,游朴墓升格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7] |
柘榮革命烈士陵園 | 現代 | 雙城鎮城北社區卜山崗 27°14′43″N 119°53′46″E / 27.24528°N 119.89611°E |
革命遺址紀念建築物 | 始建於1953年,原位於溪坪街南、潭頭坪東,後由福安專區民政部門出資遷入現址。陵園內安葬柘榮籍的數位中國共產黨烈士,總面積4.82畝,自北向南、自上而下依次為墓室、草坪和石階,草坪中央豎立一座方形柱體紀念碑,上刻「柘榮革命烈士紀念碑」9個紅字。陵園內另建有柘榮縣革命史展覽室。[8][9] |
碗窯村窯址 | 宋代 | 東源鄉王家山碗窯自然村 27°10′45″N 119°55′45″E / 27.17917°N 119.92917°E |
古遺址 | 是一座南宋龍窯窯址,分布範圍約為2500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最厚的可大1—2米,內有瓷碗、碟、執壺、缽等殘片及霞缽、墊卷、墊餅等窯具殘片,紋飾多為篦紋,釉色則以青色、灰色和白色為主。[10][6]:636 |
游朴德政坊 | 明代 | 黃柏鄉黃柏村中心 27°11′02″N 119°47′02″E / 27.18389°N 119.78389°E |
古建築 | 是一座紀念柘榮當地名人游朴的牌坊。建於明朝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青石結構,四柱三門,寬7.25米,殘高4.1米。正門上的兩面分別刻有「開先甲第」、「世受天恩」字樣。[6]:637 |
馬仙廟 | 清代 | 雙城鎮城南社區仙嶼山頂 27°14′10.93″N 119°53′27.02″E / 27.2363694°N 119.8908389°E |
古建築 | 是供奉福建省「三大民間信仰女神」之一馬仙的宮廟,柘榮地區是馬仙信俗文化的起源地。始建於元朝至正二年(1342年),清朝多次重建。建築坐北朝南,單檐硬山頂磚木結構,進深23.5米,面闊17.1米,兩側有耳房,占地550平方米。附屬文物有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牌匾和民國20年(1931年)的碑刻。[11][6]:637 |
游德坊 | 明代 | 黃柏鄉長冠村石亭里 27°09′20″N 119°46′05″E / 27.15556°N 119.76806°E |
古建築 | 分為石亭、石坊兩類建築,石亭原有3座,現僅存2座,通體為正方形,每邊和殘高均為3米;石坊一座,殘高3.3米,寬3.4米,四柱三間。正門上額兩面分別刻有「清時高蹈」、「昭代崇褒」的字樣。[6]:636-637 |
第二批(1989年10月20日公布) | ||||
東源橋[國 6] | 清代 | 東源鄉東源村 27°12′55.39″N 119°53′40.3″E / 27.2153861°N 119.894528°E |
古建築 | 因有108根橋柱,與108位梁山好漢對應而別稱「水滸橋」。始建於元朝至元元年(1335年),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木構單孔懸臂式廊屋橋,長41.9米,跨徑26.4米,寬6.9米,高8.2米。廊屋18扇,17間108柱。橋的北側有元代泗洲佛石塔一座[12]:637。2005年5月升格為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1]:561,2006年作為閩東北廊橋的一部分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 |
歸駟橋[省 6] | 清代 | 富溪鎮富溪村 27°11′32″N 119°50′59″E / 27.19222°N 119.84972°E |
古建築 | 原名歸泗橋,是福溫古道唯一現存的木拱廊橋和柘榮現存年代最長的古橋[14]。始建於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清朝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為木構單孔懸臂式廊屋橋,全長25米,寬4.6米,高7.3米,廊屋高3.8米,10扇40柱[6]:637。2005年5月升格為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1]:561 |
雙城城堡[省 7] | 元代、明代 | 雙城鎮上城社區、北門社區 27°14′28″N 119°53′56″E / 27.24111°N 119.89889°E |
古建築 | 柘榮城關因被龍溪分為上下兩部分而稱作「雙城」,兩岸均建有城堡,上城建於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現存北門、西門和620米長的城牆;下城建於元朝至正二十年(1361年),現存東門和520米長的城牆[6]:637。2009年11月升格為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15] |
永安橋[省 7] | 清代 | 乍洋鄉溪口村 27°10′08″N 120°02′59″E / 27.16889°N 120.04972°E |
古建築 | 是華東地區現存單孔跨度最大的半圓石拱橋[16],始建於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為石構單孔拱橋,長47.2米,跨徑24.2米,寬5.5米,高12.8米。橋北立有資壽、慶安、同安三橋(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時的附屬文物)的八面碑記[6]:637。2009年11月升格為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15] |
打石坑紅軍洞 | 1933年 | 東源鄉山嶺村打石坑黨性寺後山 27°12′47″N 119°54′55″E / 27.21306°N 119.91528°E |
革命遺址紀念建築物 | 是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霞鼎縣(原稱上西柘洋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吳成等人所藏身過的隱蔽洞穴,又名拍石坑洞,寬、高均約為2米,進深3米。1993年,柘榮縣有關部門在考察後出資修建了自黨性寺通往紅軍洞的通道。[1]:561 |
第三批(1997年9月25日公布) | ||||
半爿城城址 | 明代 | 城郊鄉仙山村山後自然村 27°16′48″N 119°54′50″E / 27.28000°N 119.91389°E |
古遺址 | 是明朝時期的城鎮遺址,因平面呈半圓形而得名。城牆用毛石砌造,沿山後村南面的小溪而建,東西與村後門山相接,高2.6米,厚約1米,總長約300米。南面有一個高3.2米,寬2.1米的拱形城門,城門連接東邊65米的連片城牆,西邊亦有部分殘存牆體。[1]:562 |
第四批(2000年3月9日公布) | ||||
袁天祿祠堂 | 清代 | 雙城鎮城北社區北街西側 27°14′27.67″N 119°53′41.3″E / 27.2410194°N 119.894806°E |
古建築 | 又名左丞祠,是祭祀柘榮籍名人袁天祿的祠堂,始建於明朝隆慶元年(1567年),萬曆十八年(1590年)焚毀於火災,天啟年間重建,清朝道光十年(1830年)、十四年(1834年)分別重建了前座和中廳。建築坐北朝南,木構穿斗式硬山頂,通面闊14米,通進深26.8米,有上廳、天井、下廳、左右廊廡等結構。[1]:563 |
臨水宮 | 清代 | 雙城鎮城南社區西門外 27°14′23″N 119°53′34″E / 27.23972°N 119.89278°E |
古建築 | 又名順懿廟,供奉臨水夫人,始建於明朝天順八年(1464年),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和清朝嘉慶八年(1803年)兩次重建。建築坐北向南,通進深24.5米,通面闊18.5米,有兩級台基,上台基高0.5米,建有正殿,磚木構穿斗式單檐硬山頂,面闊五間,進深六間。正廳置神龕,右側附建廂房。下台基正中是花台,四周為回形水池,正面拱樹通上廳正殿,兩側廊廡置神龕。[1]:563 |
七星池遺址 | 清代 | 雙城鎮上城社區上安亭自然村北100米泰安宮內 27°14′11″N 119°52′23″E / 27.23639°N 119.87306°E |
古建築 | 是道教宮廟泰安宮的組成部分,始建年代不詳,清朝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新掘建,池口長方形,南北長10.25米,東西寬7.45米,深1.29米,池壁由礫石砌就,池底四周用礫石鋪築,中為河卵石砌成的船形槽,內排列放置七塊半球石墩,弧面刻有一些道教的文字。原池沿邊有石雕欄杆,中央有七星橋。七星池所在的泰安宮建於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民國34年被政府拆毀,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重建。[17][1]:563 |
通濟橋 | 清代 | 楮坪鄉楮坪村西北側 27°14′00″N 119°48′57″E / 27.23333°N 119.81583°E |
古建築 | 又名楮坪橋,由明朝嘉靖初年仙嶺鄭氏八世祖鄭宗遠捐建,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1990年重修橋面廊屋,並更名"通利長橋"。該橋為石拱廊橋,單孔石拱跨度8.1米,距水面高8米,橋面廊屋木構抬梁式單檐雙坡頂,共8扇7開間,全長21.4米,寬4.2米。橋北側的民居內保存有裂為兩塊的"清光緒二年通濟橋碑記"殘碑。[1]:563 |
東獅山摩崖石刻 | 明代 | 城郊鄉嶺邊亭村東獅山北麓半山頂靈岩洞東側 27°13′55″N 119°54′47″E / 27.23194°N 119.91306°E |
石窟寺及石刻 | 是東獅山迄今發現的唯一古代摩崖石刻,高1.41米、寬1.1米,共10行、100字,豎行行書[18]。石刻內容系明朝文人、游朴的父親游德在嘉靖年間遊覽東獅山時,看到當地人在此設壇祈雨有感而發所作的一首七言詩。游德去世後,他的福安籍外曾孫和他的兩個曾孫一同於天啟三年(1623年)元月將此詩題刻在東獅山現址。[1]:563 |
中共柘榮縣黨小組舊址 | 1933年 | 雙城鎮上城社區西側 27°14′30″N 119°53′56″E / 27.24167°N 119.89889°E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是一座清代建築,坐東朝西,磚木構穿斗式單檐硬山頂,上下兩廳與左右廊廡相連,中間是天井,通進深22.8米,通面闊12米。1932年11月,中共福安中心縣委書記馬立峰派柘洋籍黨員林愛到柘洋地區開展革命活動,1933年11月,林愛召集被發展來的群眾在此地開會,成立中共黨小組,林愛任組長。翌年,該小組在下城村改組為中共霞浦縣上西柘洋區委,王陶生任首任書記。[1]:563 |
第五批(2002年5月23日公布) | ||||
鳳岐吳氏大宅[國 7] | 清代 | 乍洋鄉鳳里村鳳岐自然村 27°11′32.7″N 120°02′49.5″E / 27.192417°N 120.047083°E |
古建築 | 是鳳岐自然村唯一的建築,形成「一村一屋」的建築格局。大宅坐落於鳳岐山陽面,地處山谷凹處,海拔約450米,總面積14909平方米,現存的文物建築共5969平方米,遺址約8940平方米,屋基購於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也建造於道光年間,屋主吳大鵬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移居於此。現存主座建築為三進格局,有後花台、菲香居、左右橫屋、附屬工房等外圍建築。2009年11月升格為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15],2013年3月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2年,柘榮縣出台鳳岐吳氏大宅保護規劃,計劃對其進行保護與修繕。[19] |
第六批(2003年4月17日公布) | ||||
柘榮袁天祿墓 | 明代 | 城郊鄉湄洋村北側615西路(國道104線)北側 27°14′20″N 119°53′07″E / 27.23889°N 119.88528°E |
古墓葬 | 為袁天祿墓葬之一,始建於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清朝道光三年(1823年)、1967年兩次重修。墓建築為石構,坐北向南,平面呈鳳字形,進深11.8米,面闊6.2米,有墓坪、祭台、墓碑、龜背形墓丘和後護牆等結構。墓碑為方首,高80厘米、寬46厘米,碑額刻楷書「汝南堂」,碑身陰刻豎行楷書「明顯祖東山袁公之墓」。距該墓百米處有袁天祿父母墓,現為附屬文物。[1]:564 |
第七批(2007年7月26日公布) | ||||
片石堂遺址 | 清代 | 黃柏鄉黃柏村東南500米 27°11′00″N 119°47′06″E / 27.18333°N 119.78500°E |
古遺址 | 俗稱岩厝,又名游朴讀書洞[20],是一個天然岩洞,清朝康熙十六(1677年)九月,江西省南昌府新建縣知縣游龍告病還鄉,隱居於此洞並取名「片石堂」。該洞位於山半腰,洞內東南長9米,西北寬2.3米,有東、南兩個洞口。東洞口寬約2.5米,高2.2米,洞口外有塊約8平方米平地,向毛石;南洞口寬1.2米,高2米。北壁上鑿有兩行相距1.5米、寬深各0.5米的豎行方形穴。[17] |
寒泉冽井 | 宋代 | 黃柏鄉上黃柏村中心 27°10′43″N 119°46′40″E / 27.17861°N 119.77778°E |
古建築 | 俗稱黃柏井,是當地通自來水之前唯一的飲用水源,相傳始建於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井口為三合土砌造,呈圓形,口徑0.7米,深1.7米,井坪圍以12塊半梯形石板。古代有文人遊歷至此,為此井作詩。目前該井整體保存完好。[21][22]:206-209 |
東源井[省 9] | 清嘉慶十年(1805) | 東源鄉東源村祠井巷湯氏祠堂前 | 古建築 | 是該村2000多人的主要飲用水源,始建年代未知,現存井為清朝嘉慶十年(1805年)重修,石構長方形,井口長1.92米、寬1.4米,井深1.2米,井坪長5米、寬3.5米。現在即使通了自來水,村民依然習慣飲用此地井水[23]。2018年9月作為東源古建築群的一部分列入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24] |
洪坑登雲橋 | 元代 | 楮坪鄉洪坑村北側 27°13′29″N 119°47′15″E / 27.22472°N 119.78750°E |
古建築 | 是一座單孔石拱廊屋橋,現存的木構部分則是清朝的建築。南北走向,長19.2米,寬4.2米,跨度為5.2米,距水面高5.3米,橋屋為6個開間,內有28根柱,懸山頂穿斗式構架。橋的旁側有元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的摩崖石刻,刻有橋名及橋記,現已風化難辨。[25] |
黃柏延壽宮 | 明代 | 黃柏鄉上黃柏村西北側 27°10′45″N 119°46′39″E / 27.17917°N 119.77750°E |
古建築 | 俗稱姑婆宮、游氏仙姑廟,始建於宋朝,明朝永樂二十年(1422年)重建,歷代皆有重修。神龕自左至右分別奉祀游氏仙姑、游四尊官和靈通周法師,殿內有蓮花瓣柱礎。建築占地104平方米,坐東北向西南。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硬山頂穿斗式木構架。[25] |
溫安橋 | 清代 | 東源鄉西宅村西1公里 27°13′11″N 119°53′08″E / 27.21972°N 119.88556°E |
古建築 | 又名典灘橋,建於清朝咸豐六年(1856年)。單孔石拱橋,南北走向,長3米,寬4.2米,跨度18米,矢高126米,兩側建有石欄杆。[25] |
柏峰游氏祠堂 | 清代 | 黃柏鄉上黃柏村西北側 | 古建築 | 是柘榮地區游姓氏族的祖祠。始建於明朝宣德元年(1426年),清朝康熙三十四年至三十七年(1695年—1698年)間重建。建築占地面積293平方米,坐北向南,有門樓、天井、左右廊房和正廳等結構。正廳面闊三間,進深五間,硬山頂穿斗式減柱造木構架,大門外存有夾杆石[25]。兩岸四地均有當地游姓的分支。[21] |
袁氏宗祠[省 7] | 清代 | 乍洋鄉溪口村 27°10′11″N 120°02′54″E / 27.16972°N 120.04833°E |
古建築 | 是溪口村最大姓氏袁姓宗族的祠堂,據載,當地袁氏的先祖是柘洋籍明朝開國功臣袁天祿的二哥袁海。宗祠建築始建於清朝,總面積約300平方米,前後二進,廳前有古戲台,宗祠內有精美的木雕、彩繪裝飾。祠堂外原懸掛前中華民國副總統李宗仁手書的牌匾,祠內則有10多幅民國時期政要所題牌匾[26]。2009年升格為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15] |
錦履橋 | 清代 | 楮坪鄉蘇家洋村水尾 27°13′04″N 119°45′23″E / 27.21778°N 119.75639°E |
古建築 | 是一座單孔石拱廊屋橋,始建於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清朝嘉慶十九年(1814年)重修,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後亦有重修。東西走向,長24.58米,寬4.58米,石拱通高5米,其中矢高3.08米,拱跨4.1米。橋屋中有40根立柱,為三樓抬梁式雙坡硬山頂,10扇、10開間[27],近年多有修繕。[28] |
下村延壽宮 | 清代 | 城郊鄉下村村 27°13′34″N 119°51′56″E / 27.22611°N 119.86556°E |
古建築 | 是供奉馬仙的宮廟之一,始建於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嘉慶二十年(1815年)重建,近代有重新修繕。宮中保留有道光二年(1822年)、咸豐四年(1854年)的楹聯各一對,亦留存有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一對石香爐。[25] |
前山華卿厝 | 清代 | 城郊鄉前山村中心 | 古建築 | 是一座抬梁穿斗混合式、單檐硬山頂的磚木構架民居建築,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坐東朝西,通面闊37.5米,通進深58米,占地2175平方米,台基共四級,主體建築兩側有附屬建築,主體建築四周圍以匡斗磚牆,中部又被磚牆分割為前後兩院。前院主樓大廳面闊10.05米,為民居之罕見。[22]:203-204 |
前山大外厝[省 9] | 清代 | 城郊鄉前山村中心 | 古建築 | 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建築坐東北朝西南,由左、中、右三路大厝組成,通面闊68.51米,通進深62.620米,占地面積4290平方米、左、右路建築從前到後依次為門廳、前天井及廂房、前堂、中天井及廂房、中堂、後天井及廂房、後堂。中路建築由主屋及左、右附房組成,主屋內則有門樓、廳堂、廊廡、拜亭和防火屋等。附屬文物包括大厝左後側的黃氏支祠和右側的黃氏宗祠,占地1132平方米。2018年9月升格為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24] |
第八批(2011年7月7日公布) | ||||
沙淀遺址 | 商周 | 乍洋鄉前樓村西北側 27°12′06″N 120°00′13″E / 27.20167°N 120.00361°E |
古遺址 | 是柘榮地區青銅時代的代表性遺址之一,發現於1987年9月,位於一座大山延伸的獨立小山包上,面積約1.6萬平方米,相對高度約30米,勘探出土了小石錛、弦紋泥質黃陶片、黑彩黃陶片、素面和網紋灰硬陶片等文物,陶片可辨器形有罐、豆、缽等。[25][5] |
碗池湖窯址 | 宋代 | 東源鄉鴛鴦頭村東南1.5公里處 27°10′23″N 119°56′43″E / 27.17306°N 119.94528°E |
古遺址 | 是一處宋朝時期的瓷窯遺址,現有3座窯口遺蹟,文化層堆積較為稀疏,厚約0.5米—1米,範圍約2000平方米。這些陶器有執壺、罐、碗、瓶和罐蓋等類型,運用刻劃、篦劃等工藝,有花紋、纏枝等紋樣。該處窯址與碗窯村窯址年代相同,但時間稍早。[5] |
龍在橋摩崖石刻 | 宋寶慶元年(1225) | 乍洋鄉石山村西南側龍在橋遺址北側岩壁 27°11′09″N 119°59′51″E / 27.18583°N 119.99750°E |
石窟寺及石刻 | 是古時當地通往長溪縣縣城(今霞浦縣)的必經道路橋梁的石刻畫像,刻制於南宋寶慶元年,石刻立面高0.95米、寬0.53米,外邊線條框成雙坡頂橋廊側面形狀,有三列陰刻的楷書,中間為長寬0.2米的大字「龍在橋」,左列、右列均為8厘米見方的小字,記述建橋的歷史。摩崖石刻旁側有龍在橋遺址,現僅存石墩。[5] |
吳二府墓 | 清咸豐元年(1856) | 乍洋鄉鳳里村下坪仔自然村西約300米 27°12′08″N 120°02′35″E / 27.20222°N 120.04306°E |
古墓葬 | 是鳳岐吳氏大宅原主人吳大鵬(吳二府)的墓葬,墓地建於清朝咸豐元年(1856年)九月初六,占地683平方米,坐西朝東,三合土和青石混合造,地面結構呈風字形。有三級台基,前兩級分別為石構圍牆和石雕旗杆夾,第三級為墓室,高0.37米,進深3.5米,面闊最寬處8.95米,上有進深0.5米的神桌,神桌上立有青石構三樓式享亭,中門內壁立有墓碑,上陰刻宋體。[5] |
陶邵軒墓 |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 乍洋鄉石山村埂里自然村後門山包 | 古墓葬 | 是清朝官員陶邵軒的墓葬,墓地建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坐西南朝東北,青石、花崗石和三合土混合結構,地面結構呈風字形。通面闊12.2米,通進深22.05米,有四級墓埕,每級高約10厘米,前三級有石旗杆夾、石柵欄、石鼓等構件,第四級進深1.25米,面闊2.7米,供台上建青石構四柱三樓式享亭,中門內壁的墓碑上刻有墓主的相關信息。現總體保存完好。[5] |
游以敬墓 | 明嘉靖二年至四年間(1523—1525) | 黃柏鄉上黃柏村西南300米 | 古墓葬 | 是歷史名人游朴的高祖父游以敬的墓地,坐西南朝東北,整體為石構,地面呈風字形,通面闊6.6米,通進深10.58米,占地面積69.83平方米。有三級墓埕,第三級上的神桌高1.1米,進深0.58米,面闊1.9米,其上建有一座三樓式單檐歇山頂享亭,立面有花卉和麒麟等浮雕。由於該墓系柘榮地區游姓始祖之墓葬,近年來多有兩岸三地游氏宗人前來祭拜。[5] |
湄洋陳氏祖墓群 | 元代 | 城郊鄉湄洋村西北側 | 古墓葬 | 是當地潁川郡望的數位陳氏宗人墓葬,始建年代待考,現存墓葬最早為元朝時期的石構建築,並重修於民國13年(1924年),坐東南朝西北,單體為風字形,整體則呈品字形,通面闊17.66米,進深23.73米,占地419.1平方米。該墓地和袁天祿墓毗鄰。[5] |
西洋井 | 明崇禎十二年(1639) | 楮坪鄉社坪村西洋自然村中心 27°12′32″N 119°45′50″E / 27.20889°N 119.76389°E |
古建築 | 是西洋村民的飲用水源,始建於明朝崇禎十二年(1639年)正月,井深2.1米,水深1.27米,井口的青石質欄板為長方形,面寬1.26米,進深0.92米,高0.5米,厚0.1米,井坪進深4.5米,面闊8.1米。右側邊沿擺放着3個石雕橢圓形帶柄洗衣盆,為附屬文物。現總體保存完好。[5] |
蘇家洋井 | 清道光四年(1824) | 楮坪鄉蘇家洋村東北側張氏宗祠後門 | 古建築 | 是蘇家洋村民曾經的唯一飲用水源,始建於清朝道光四年(1824年),井水深1.75米,井口朝向西南,井欄由青石築造,面寬0.96米,進深0.95米,高0.5米,厚9厘米,井坪寬各1米。[5] |
桃坑梯雲橋 | 清道光六年(1826) | 東源鄉桃坑村 27°10′59″N 119°56′26″E / 27.18306°N 119.94056°E |
古建築 | 是柘霞古驛道上的一座單孔石拱橋,南北橫跨桃坑溪,長23.6米,寬4.4米,高10.05米,其中拱跨11米,矢高9.2米,橋兩側有石質欄杆,東側欄板上刻有石橋的建造年份等信息,南側有九級台階連接橋面。目前橋欄部分倒塌,橋身保存較好,橋口有一對石獅在20世紀90年代被盜。[5] |
西溪石橋 |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 | 宅中鄉蔡山村西溪自然村北側 27°08′08″N 119°49′38″E / 27.13556°N 119.82722°E |
古建築 | 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單孔懸臂式石平梁橋,始建於清朝道光十年(1830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毀於洪災,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建。橋長6.6米,寬1.8米,距水面高4.8米,兩端有石懸臂,其上各鋪有五塊石板。橋北有橋名碑記和重修碑記各一面。現保存相對完好。[5] |
霞利洋鳳陽橋 | 清嘉慶十二年(1807) | 富溪鎮霞洋村霞利洋自然村村口 27°10′32″N 119°51′32″E / 27.17556°N 119.85889°E |
古建築 | 是一座東西走向、橫跨霞利洋溪的木構平梁廊屋橋,始建於清朝嘉慶十二年(1807年)十一月初六,民國4年(1915年)、1986年兩次重修,橋屋為6扇、5開間,長14.19米,橋面寬4.3米,跨度5米,距水面高3.4米。橋兩端連接着保存較好、寬約1.2米的古石道。[5] |
束厝履端橋 | 清光緒十年(1884) | 乍洋鄉石山村束厝自然村西北側 27°11′50″N 119°59′47″E / 27.19722°N 119.99639°E |
古建築 | 是一座南北走向、橫跨九龍井溪的石構梁柱橋,位於九龍風景區附近,橋有4墩5孔,長16.2米,寬1.63米,高1.7米,在古代連接石山、溪口一帶村莊和柘榮城關。束厝村南側的「履端濟端二橋碑」上記載有該橋的修建歷史,為附屬文物。[5] |
陸家莊崇安宮 | 清道光元年(1821) | 楮坪鄉洋坪村陸家莊自然村東約800米處山頂 | 古建築 | 是一座福建民間信仰宗廟,主祀平水大王(即大禹),始建於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五月廿六,2000年重修,建築坐東朝西,通面闊9.76米,通進深10.65米,占地面積103.9平方米。地面為三合土,分上下兩級台基,正殿建在上台基,磚木構穿斗式單檐歇山頂,面闊3間,進深4間,明間減柱造,後側設有神龕。有多個附屬文物。[5] |
東源吳氏宗祠戲樓[省 9] |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 | 東源鄉東源村中心巷北側 27°12′50.49″N 119°53′45.53″E / 27.2140250°N 119.8959806°E |
古建築 | 始建年代待考,現存建築建於清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通面闊16.11米,通進深28.45米,占地面積458.33米,由觀眾廳、戲台及兩側廊廡組成,硬山頂、匡斗山牆,左右山牆上開有東、西門樓。有一個附屬文物「千秋祖產」碑記[23]。2018年9月作為東源古建築群的一部分列入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24] |
下村林氏宗祠 | 清代 | 城郊鄉下村村中心 | 古建築 | 是一座磚木構穿斗式單檐硬山頂的清代宗祠,始建年代待考,現存建築重修於2008年—2009年。建築坐東北朝西南,通面闊19.4米,通進深28.58米,占地面積554.5平方米,有三級台基,自上至下依次為正廳、下廳和門樓,四周圍以厚0.4米的匡斗式磚牆,其下半部分為鵝卵石砌成。現整體保存較好。[5] |
官安章氏宗祠 | 清嘉慶十八年(1813) | 英山鄉官安村中心 27°18′08″N 119°50′45″E / 27.30222°N 119.84583°E |
古建築 | 始建於清朝嘉慶十八年(1813年),1999年重修。建築坐北朝南,通面闊14.22米,通進深23.22米,占地面積330.19平方米。有三級台基,上台基建有正廳,廳後置神龕;中台基建有門樓和戲台,兩側廊廡與正廳相連,主體建築四周圍以匡斗牆;下台基則為門埕,右側有管理房。祠內存有同治年間福寧府知府程榮春所題寫的木匾。[5] |
長岐吳氏總祠 | 清代 | 乍洋鄉長岐村中心 | 古建築 | 是一座磚木構抬梁穿斗混合式單檐硬山頂的清代宗祠,始建年代待考,2008年重修。建築坐西北朝東南,通面闊9.9米,通進深23.85米,占地面積236.12平方米,三合土地面。有三級台基,自上至下依次為正廳、下廳和門樓內埕。現總體較好地保留了清代風格,祠內存有3對旗杆夾和多塊木匾。[5] |
山後鄭氏宗祠 | 清代 | 城郊鄉仙山村山後自然村 | 古建築 | 是一座磚木構穿斗式單檐硬山頂的清代宗祠,1994年和2009年先後重修。建築坐東北朝西南,通面闊14.27米,通進深33.1米,占地面積472.3平方米。有三級台基,自上至下依次為正廳、天井和門樓,兩側立有圍牆。祠內保存有清代的木匾、楹聯和石質旗杆夾。現清代主體建築木構和戲台等組成部分保存較好。[5] |
湄洋陳氏宗祠 | 清代 | 城郊鄉湄洋村北側 | 古建築 | 是一座磚木構抬梁穿斗混合式單檐硬山頂的清代宗祠,始建於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民國十八年(1929年)擴建,1997年—2001年間有重修。建築坐西北朝東南,通面闊64.73米,通進深23.68米,占地面積1532.81平方米,有三級台基,自上至下依次為正廳、下廳和門埕。祠內保留有清代霞浦進士游光纘、民國政要陳立夫和陳海亮等人題寫的牌匾。[5] |
英山古炮樓 | 清代 | 英山鄉英山村18號民房右側 27°16′57″N 119°48′14″E / 27.28250°N 119.80389°E |
古建築 | 是柘榮境內較少發現的古代民防建築之一。炮樓建於清末,坐北朝南,為土木結構五層重檐攢尖頂,占地面積41平方米,通面闊6.17米,通進深6.64米,通高12.24米,四周圍以厚0.67米的夯土牆,內部有齊全的生活設施,樓身有觀察窗、槍眼等,炮樓上視野開闊,可觀察到全村境況。[5][29] |
灣里古民居 | 清光緒 | 楮坪鄉灣里村村尾(門牌24號) 27°15′41″N 119°45′37″E / 27.26139°N 119.76028°E |
古建築 | 是柘榮縣境內保留最完整的一座畲族古民居,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建築依山而建,坐東朝西,土木構穿斗式重檐懸山頂,四周圍以夯土牆,前後有天井,通面闊18.85米,通進深19.58米,占地面積369.1平方米。有兩級台基,上台基為主樓,左側附建倉樓;下台基兩側建有廂房,中間是天井。建築通體飾以精美木雕。[5] |
培鳳亭[省 9] | 民國二十三年(1934) | 東源鄉東源村中心巷巷口 27°12′53.07″N 119°53′45.06″E / 27.2147417°N 119.8958500°E |
古建築 | 位於霞浦、柘榮古驛道上,距吳氏宗祠20米,是柘榮境內現存最大、造型最精緻的古代路亭,始建年代未知,民國23年因失火而重建,坐北向南,通面闊8.85米,通進深9.05米,占地80.09平方米。木構抬梁式歇山頂,四角共8根方形立柱,地面為條石鋪設,亭後有供奉觀音的神龕[23]。2018年9月作為東源古建築群的一部分列入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24] |
第九批(2021年4月7日公布) | ||||
彭家山戰鬥遺址 | 1934年 | 楮坪鄉彭家山村白坑岔 27°14′44″N 119°46′34″E / 27.24556°N 119.77611°E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是閩東紅軍在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取得一次重大勝利的戰鬥的遺址,戰鬥爆發於民國23年(1934年)10月19日清晨,閩東獨立師在彭家山口伏擊國軍教導團,並取得成功。中共柘榮縣委、柘榮縣人民政府在1984年7月和1998年12月兩次在當地立碑紀念。[2] |
紅軍渠 | 1934年 | 東源鄉上泥村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是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為幫助當地民眾尋找水源而開鑿的一道水渠,始建於1934年,原渠長5公里,在此後20年間村民履有維護,現保存尚好的水渠約長1.5公里,其中八成是石渠,二成為土渠,渠深0.6米—1米、寬約0.7米,渠上的壩寬0.6米左右。目前該渠仍在使用,且成為紅色旅遊景點。[2] |
福溫古道黃柏亭至隔水牌段 | 隋唐 | 黃柏鄉蒲洋村和沙坑裡村 | 古遺址 | 是福溫古道途經柘榮境內的最西端路段,古道為東西走向,長約6.5公里,用塊石和部分卵石鋪設,路面寬約為1米—1.5米,部分路段寬約2米。由於該路段較硬,馬車無法通過,僅能供行人和馬幫通行。沿途有蒲洋坪橋、蒲洋街中橋、戲仔下橋3條石拱橋和1處古道路亭黃柏亭遺址等文物點。[2] |
宮頭崗窯址 | 宋代 | 富溪鎮霞洋村前洋自然村宮頭崗 | 古遺址 | 是一處宋朝時期民間燒制青瓷龍窯的遺址,窯床呈東西走向,斜坡堆積文化層厚1米—1.5米,縱長35米、橫寬約37米,面積約1295平方米。窯址中發掘出了壺、碗、碟等器物殘件和匣缽、墊餅等窯具,多為青白色。[2] |
門樓里古民居 | 清代 | 楮坪鄉湖頭村52號 27°13′26″N 119°49′38″E / 27.22389°N 119.82722°E |
古建築 | 是柘榮境內清代山地民居建築的典型代表,始建於清朝嘉慶十年(1805年),建築依山而建、坐南朝北,有四級台埕,由外向內依次建有門埕橫路、門樓埕、主樓台基和後花台,建築台基通進深32.36米,通面闊33.19米,占地1074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通面闊33.19米,通進深24.66米,占地818.47平方米。現有江姓族人在內居住。[2] |
圖集
柘榮縣文物保護單位圖集
注釋
- 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國 6]: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國 7]: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升格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 [省 5]:入選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 [省 6]:入選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 [省 7]:入選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 [省 9]:入選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文獻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柘榮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柘荣县志(1991-2005). 北京: 中華書局. ISBN 978-7-101-10815-6.
- ^ 2.0 2.1 2.2 2.3 2.4 2.5 2.6 柘荣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柘荣县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的通知. 柘榮縣人民政府. 2021-04-22 [2024-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31).
- ^ 3.0 3.1 柘荣县全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柘榮縣人民政府. 2023-06-07 [2024-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8).
- ^ 柘榮縣人民政府關於公布柘榮縣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其保護範圍的通知. 柘榮縣人民政府. 2007-07-26.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柘荣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柘荣县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的通知. 柘榮縣人民政府. 2011-07-07 [2024-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7).
-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柘榮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柘荣县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420-8.
- ^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其保護範圍的通知(閩政〔2001〕文15號).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01-01-20.
- ^ 柘荣革命烈士陵园(柘荣县城北郊). 2022-12-30 [202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30).
- ^ 柘荣县革命烈士陵园. 寧德網. 2017-06-21 [202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5).
- ^ 吳霖; 聞舒. 清新柘荣丨悠久茶史,孕育“柘荣高山白茶”深厚文化底蕴. 新寧德. 2021-12-15 [202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30).
- ^ 马仙文化. 柘榮縣人民政府. 2008-11-26 [2024-01-22].
- ^ 柘榮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柘荣县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420-8.
- ^ 國家文物局 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第Ⅴ卷. 文物出版社. 2008: 388. ISBN 978-7-5010-2446-9.
- ^ “福乡福镇看福建”柘荣篇 | 富溪镇:商贸+红色,文化交织的文旅盛宴. 福建日報. 2022-08-04 [2024-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9).
- ^ 15.0 15.1 15.2 15.3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及保护范围的通知(闽政文〔2009〕375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09-11-16 [2010-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1).
- ^ 葉陳芬; 陳小妹. 柘荣溪口:人文风景线带旺千年古村. 寧德網. 2018-03-13 [2024-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0).
- ^ 17.0 17.1 鍾雷興.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9: 48. ISBN 978-7-105-09945-0.
- ^ 周貽海. 东狮山摩崖石刻. 寧德網. 2016-05-28 [2024-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4).
- ^ 凤岐吴氏大宅保护规划(2021-2035年). 福建省文物局. 2022-11-02 [2024-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3).
- ^ 柘荣中华游氏文化园获批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 柘榮縣人民政府. 2019-12-31 [2024-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5).
- ^ 21.0 21.1 呂巧琴; 葉茂. 探访中华游氏仙姑香脉传承圣地:宗亲联谊架起两岸交流桥梁. 中國新聞網. 2021-04-13 [2024-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6).
- ^ 22.0 22.1 廖小軍; 鄭新聰. 宁德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11-06676-6.
- ^ 23.0 23.1 23.2 关于申请将东源乡古建筑群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报告. 柘榮縣人民政府. 2020-11-02 [2024-01-20].
- ^ 24.0 24.1 24.2 24.3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及保护范围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18-09-07 [2024-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0).
-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國家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 福建分册 下. 福州: 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2007: 791–796. ISBN 978-7-80516-829-6.
- ^ 吳旭濤; 游書金. 柘荣溪口:十里翠竹掩藏的隔世小村. 閩東日報. 2018-07-24 [2024-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9).
- ^ 【苏家洋村】保护古桥-留住历史痕迹. 2022-08-29 [2024-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6).
- ^ 柘荣苏家洋:以乡村振兴为引领,全力推动村级发展登上新台阶. 寧德網. 2022-12-15 [2024-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6).
- ^ 英山乡英山村情况简介. 柘榮縣人民政府. 2022-12-21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