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結合能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核技術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0年11月28日)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0年11月28日) |
核結合能(英語:Nuclear binding energy),又稱為原子能或核能,是由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間發生的反應釋放出的能量。同等質量下,原子能比化學反應中釋放的熱能要大數百萬倍,例如原子量為235的鈾元素,通過核裂變釋放的能量約為200,000,000電子伏特,而原子量為12的碳元素,通過燃燒這種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僅為4.1電子伏特[1]。
1905年,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之後作為推論,又提出質能方程E=mc²,其中E=能量,m=質量,c=光速常量。自此核能得到科學的解釋和開發利用。
實驗測量
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構成。每個中子和質子都有自己的質量。但由於強相互作用與庫倫相互作用的存在,一個原子核的質量不完全等於每個中子和質子的質量和。
比如氦原子核的質量M( ) = 4.002603原子質量單位(u),質子(即氫原子核)的質量M( ) = 1.007825 u,中子的質量M(n) = 1.008665 u。氦核( )的質量與組成它的兩個質子與兩個中子的質量和不同:
2×M( ) + 2×M(n) = 2×1.007825 u + 2×1.008665 u = 4.032980 u;
M( ) = 4.002603u.
其差值為:
△M = 4.032980 u - 4.002603 u = 0.030377 u.
當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組成一個氦核時,要損失△M = 0.030377 u的質量。通過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可以算出由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形成一個氦核所釋放的能量:ΔE=ΔM × = 28.30兆電子伏特(MeV)。
原理
核結合能主要由強相互作用引起。其中包括體積能、表面能、庫倫排斥能、對稱能和對能等組成。[2]
液滴模型
由於原子核的結構與水滴的結構十分相近,可將原子核近似看做密度十分巨大的液滴來處理,這就是原子核的液滴模型[2]。
結合能與比結合能
很顯然,組成原子的核子越多,它的結合能就越高。因此,我們不妨將原子核的結合能與核子數之比定義為一個新的物理量——比結合能(又稱平均結合能)。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結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穩定。精密的物理檢測表明對於質量數偏低的原子,核子比結合能隨着質量數的增大而增大,而在鎂和鐵之間達到最大,之後便隨着質量數的增大而減小。因此可以得出,當重原子裂變成兩個或多個原子時,生成原子的結合能總和會大於原來重原子所具有的結合能,此間的差值便會以熱能的形式釋放出來,這便是核裂變反應。反之,當幾個輕原子結合,合成原子的結合能大於原本所有原子結合能之和,這便是核聚變反應放出能量的來源。
應用
核能因為其巨大的能量具有強大的應用潛力但同時如果應用不當,落入反和平人士手中,其高強度能量卻有可能變成全人類的災難。核能一直備受抵制卻不可替代。 核能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幾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