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形式建築
民族形式建築,是近現代中國出現的一種建築風格,這種建築風格在強調「中國固有之形式」,以大屋頂和傳統裝飾細部為主要特徵,因此被稱作大屋頂。
民族形式建築早在清末民初就有端倪,例如上海的石庫門建築就是中西合璧風格,但這些建築一般沒有經過專業設計,只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被動影響。最早開始主動在現代建築中應用中國傳統建築元素的則是設計教會大學建築的西方建築師。南京國民政府建立之後,中國建築師也開始主動探索民族風格建築,民國首都南京和滿洲國新京的城市建設均受到這一建築風格的影響,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北京的「十大建築」中也不乏民族形式建築。1955年受到蘇聯批評復古主義建築的影響,中國大陸的民族形式建築逐漸走向低谷,直至1990年代才開始復興。[1][2]
1980年代中國大陸的《建築學報》曾對「民族形式」有激烈討論,「民族形式」的說法因其形式主義為人所詬病,逐漸被「傳統」所取代,建築史和當代的建築設計、建築理論開始分離。[3]
-
南京中山陵
-
滿洲國軍事部治安部
-
金陵女子大學100號樓
-
上海聖約翰大學懷施堂
-
中華民國上海市政府大樓
-
北京四部一會辦公樓
參見
參考資料
- ^ 劉亦師. 从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解读民族形式建筑. 華中建築. 2006, (1).
- ^ 楊秉德. 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民族形式建筑探索历程的整体研究. 新建築. 2005, (1).
- ^ 諸葛淨. 断裂或延续:历史、设计、理论——1980年前后《建筑学报》中“民族形式”讨论的回顾与反思. 建築學報. 2014, (Z1).
這是一篇與中國建築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