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歷史遺蹟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9年4月22日) |
法國歷史遺蹟(法語:Monument historique)是法國一類因歷史、藝術或建築價值,經過行政決定確認受到保護的動產或不動產。
歷史遺蹟的保護分為兩個等級:定級歷史遺蹟與註冊歷史遺蹟。註冊歷史遺蹟一般為其價值僅限於所在地區的歷史遺蹟。定級歷史遺蹟則包括了具有全國影響的歷史遺蹟,它們受到的保護程度也是最高的[1]。建築類遺蹟如果不是整體收到保護的話則需詳細列出建築中受到保護的部分。
截止到2014年,在法國全境共有44318處歷史建築(不動產)[2]。截止到2012年,共有260000件動產類歷史遺蹟[3]。
介紹
在法國大革命和浪漫主義同時作用下推動七月王朝建立了保護歷史遺蹟的政策。這個政策登記了具有公共價值(主要是藝術與歷史價值,和公用價值)的建築物(建築、花園、公園、考古遺址)。
歷史遺蹟的保護分為兩個等級:定級歷史遺蹟與註冊歷史遺蹟[4]。註冊歷史遺蹟一般為其價值僅限於所在地區的歷史遺蹟。定級歷史遺蹟則包括了具有全國影響的歷史遺蹟[5]。
動產類歷史遺蹟的保護也遵循此規則。
歷史遺蹟的保護之前一直遵照1913年12月31日公布的法律[6],但現在則由法國遺產法規定。
所有收到保護的歷史遺蹟都在法律上得到了官方認證。
歷史
起源和成因
最初為了國有化僧侶、已移居國外的法國人遺蹟法國皇室財產而建立的法律提出了國有財產的概念。這些國有財產有着大相徑庭的命運。他們中的一部分經過公訴受到了破壞;一部分則由國家保護並轉作他用();大部分則被國家賣給了其他人[7](許多都被作為建材採石場後消失)。
1790年在巴士底獄被攻占並拆除後,奧本-路易·米蘭提交給國民制憲議會的報告中第一次提到了歷史遺蹟的概念。歷史遺蹟成為了革命前舊政權的象徵。保存舊政權的遺蹟的觀點開始受到歡迎,制憲會議在夏爾·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爾影響下與1790年10月13日通過了建立研究藝術科學遺蹟委員會的法案。1791年,亞歷山大·勒努阿爾被提名建立保存所有需要保護的建築殘片的法國歷史遺蹟博物館。博物館於1795年開放,但隨後由於波旁復辟,被路易十八通過1816年4月24日法令關閉。所有博物館藏品都被要求還給原本所屬的家庭和教會,但是在交換之前這些藏品就都已經消失不見了[8]。
對歷史遺蹟的破壞讓浪漫主義者十分不滿(弗朗索瓦-勒內·德·夏多布里昂或是維克多·雨果在1825年發表了向破壞文物者宣戰的文章[9])。保護工作從建立需要保護的歷史遺蹟清單開始:1795年起民用建築委員會完成了路易十六開始建設的城堡清單;1820年,拜倫·泰勒和夏爾·諾迪埃在法國第一個考古協會建立時發表了文章《法國舊社會優美浪漫之旅》[10]。
「歷史遺蹟」概念的誕生
發展
保護的擴展和變遷
歷史分布和統計
截至2015年2月1日,法國共有43600棟列為歷史遺蹟的建築(其中14100棟為定級遺蹟,29500棟為註冊遺蹟)、30萬件家具(135000定級,150000註冊)以及1400個管風琴。49.4%的歷史遺蹟為私人財產;市政府擁有55.82%的歷史遺蹟,國家5.67%;其他行政級別3.6%。三分之一的歷史遺蹟為住宅,29.6%為宗教建築[11]。
2014年,不同歷史遺蹟的時期:
自1977年起,法國樓房建築師組織也通過對位於遺產或環境保護區域內的建築拆除許可來對法國建築遺產進行保護。
面對越來越多的歷史遺蹟,一些作者如Françoise Choay認為歷史遺蹟已成為了一種動物囤積症:國家持續增加被保護的歷史遺蹟卻沒用能力對所有建築施以真正的保護[12]。
目前,文化部批准的修復貸款被分散至大區文化事務管理部或由遺產及文化不動產工程中心管理。
統計
以下圖標展示了自1840年以來每十年的新增歷史遺蹟數量。
歷史古蹟相關機構
建築和遺產多媒體圖書館
歷史遺蹟研究實驗室
定級或註冊程序
保護提議
歷史遺蹟保護的事實
建立於保存保護檔案
建築定級或註冊後相關問題
歷史遺蹟的修繕
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導覽
特別的稅務政策
海外領土的法規
新喀里多尼亞
法屬波利尼西亞
標誌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 ^ Jean-Pierre Bady. Les Monuments historiques en France.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98: 26..
- ^ Liste des Immeubles protégés au titre des Monuments Historiqu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eu de données issu d'un service public certifié, publié en 2015 par Ministère de la Culture et de la Communication sur le portail Etalab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Qu'est-ce qu'un monument historique ?. [2019-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2).
- ^ Article L621-25 du code du patrimoine. 9 septembre 2005 [22 juin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2). .
- ^ Article L621-1 du code du patrimoine. 9 septembre 2005 [22 juin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2). .
- ^ Template:Lire sur Wikisource. Cette loi a été abrogée et codifiée au code du patrimoine, mais l'abrogation a été différée jusqu'à la parution de la partie réglementaire du code en 2011.
- ^ Bernard Bodinier, Éric Teyssier. L'événement le plus important de la Révolution : la vente des biens nationaux (1789-1867) en France et dans les territoires annexés. Société des études robespierristes. 2000: 416..
- ^ Françoise Choay. L'allégorie du patrimoine. Éditions du Seuil. 1992: 218..
- ^ Template:Lire sur Wikisource.
- ^ Jean-Claude Yon. Histoire culturelle de la France au XIXe siècle. Armand Colin. 2010: 57..
- ^ Ministère de la Culture. Les monuments historiques. June 2019 [2020-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31)..
- ^ Choay, Françoise. Chapitre IV — Le patrimoine historique à l'âge de l'industrie culturelle. L'Allégorie du patrimoine. La Couleur des idées (Paris). Seuil. 1999: 156. ISBN 978-2-02-030023-0. OCLC 46734134 (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