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自由軍團

波羅的海自由軍團是由一戰結束後從前線歸來的士兵們所組成反共主義的自由軍團準軍事組織,在波羅的海和魏瑪共和國活躍,參與對抗共產主義的運動。

波羅的海自由軍團徽章

1917年:蘇俄割讓波羅的海

1918年,蘇維埃俄國根據《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將波羅的海地區割讓給德國,隨後德國政府在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建立占領政權,1918年3月25日還成立了在立陶宛傀儡政權巴伐利亞的利奧波德親王控制下的德國占領當局立場傾向於波羅的海德意志人而非愛沙尼亞人和拉脫維亞人,波羅的海德意志人自13世紀自武力征服此地後一直是庫爾蘭、利沃尼亞和愛沙尼亞的主導社會、經濟和政治的階級。

1918年3月8日和4月12日,波羅的海德意志人主導的庫爾蘭地方議會和利沃尼亞愛沙尼亞里加厄塞爾的地方議會宣布獨立,分別稱為庫爾蘭公國波羅的海聯合大公國

這兩個國家都宣布自己與普魯士王國建立了共主邦聯,儘管德國政府從未回應和承認這一主張。

1918年9月22日,蘇維埃俄國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條約》中正式放棄對其前帝國波羅的海省份的所有主權後半年,德皇威廉二世名義上承認波羅的海聯合公國是一個主權國家。1918年11月5日,由阿道夫·皮拉爾·馮-皮爾紹男爵領導的波羅的海聯合公國臨時執政委員會(Regentschaftsrat)在兩個地方的地方議會的基礎上成立。

1918年:德國撤軍和紅軍威脅

根據1918年11月11日的停戰協定,德國軍隊必須按照協約國聯合軍事控制委員會制定的時間從東歐國家撤出其部隊。

與其他地方一樣,親布爾什維克的士兵委員會控制着波羅的海地區的許多德國的部隊,因此協約國控制委員會堅持要求德國部隊留在當地,以防止該地被俄國紅軍占領。

拉脫維亞步槍兵領導的紅軍正向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發起進攻。愛沙尼亞對紅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拒絕要求或接受德國軍隊的援助。相反,來自芬蘭瑞典丹麥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派遣士兵來支持他們。愛沙尼亞在這些國家的幫助和英國的海軍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戰鬥,最終戰勝紅軍。[1]

與此同時,拉脫維亞人民委員會(Tautas Padome)於1918年11月18日宣布拉脫維亞從俄國獨立。拉脫維亞領導人卡爾利斯·烏爾馬尼斯(Kārlis Ulmanis)請求德國自由軍團的支持,以協助對抗布爾什維克。

為此,英國觀察員休伯特·高夫爵士引了《停戰協定》第12條,該條規定,德國軍隊必須撤離屬於前俄羅斯帝國的所有領土,但只有在 "協約國考慮到這些領土的內部條件,認為撤軍是可取的時方能撤離。」

1919年:「鐵旅」

當許多士氣低落的德國士兵從拉脫維亞撤退回國時,經驗豐富的德國軍官約瑟夫·比紹夫(Josef Bischoff)少校組建了一支名為「鐵旅」的自由軍團部隊。

這支部隊被部署到里加,用來拖延紅軍的推進。同時,鐵旅從德國招募志願者,承諾提供土地,提供與布爾什維克主義作鬥爭的機會,以及其他他們所無法給予的條件吸引志願者。 這些志願者與德國第8軍和埃塞納旅的殘部一起,被重組為「鐵」旅。另外,波羅的海的德意志人和一些拉脫維亞人組成了波羅的海防衛軍。分配給這支部隊的任務是阻止紅軍入侵東普魯士,但其真正的任務是幫助波羅的海德意志人在拉脫維亞重新建立自己的國家或重建在拉脫維亞政治上的主導地位。[1]

起初,鐵旅由比紹夫指揮,波羅的海陸軍則由有蘇格蘭血統的德國人阿爾弗雷德·弗萊徹少校指揮。2月下旬,只有利帕亞/利包(Liepāja)海港和周邊地區仍然在德國和拉脫維亞軍隊的手中。1919年3月,鐵旅幫助德國殘餘贏得了一系列對紅軍的勝利。這些戰役的主要的進攻行動是由波羅的海陸軍發起的,它首先占領了文茨皮爾斯港,然後向南到里加。[1] 這次進攻是與愛沙尼亞人協調進行的,他們把布爾什維克趕出了拉脫維亞北部。協約國命令德國政府在擊敗布爾什維克後從波羅的海撤軍。德軍試圖在當地德裔居民的協助下奪取拉脫維亞的控制權。4月16日,他在利帕亞組織了一場政變,拉脫維亞臨時國民政府在薩拉托夫號汽船上避難;與此同時,一個由安德里耶夫·尼德拉牧師領導的新的傀儡政府宣告成立。尼德拉牧師是拉脫維亞路德教會的牧師,親德意志人。 德國政府說服英國推遲德國自由軍團的撤離,因為這將給布爾什維克機會。英國在考量到軍事形勢後退縮了,自由軍團繼續推進,並在1919年5月23日占領了里加。[1]

自由軍團與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衝突

 
對波羅的海國防軍士兵的紀念,里加的森林公墓

占領里加後,自由軍團被指控在耶爾加瓦殺害了300名拉脫維亞人,在圖庫姆斯殺害了200人,在道加夫格里瓦殺害了125人,在里加殺害了3000多人。

隨後,拉脫維亞民族主義者轉向反對自由軍團,並向占領道加瓦河以北拉脫維亞領土的愛沙尼亞部隊尋求援助。德軍向北向拉脫維亞采西斯(Cēsis)推進。現在,德軍的目標顯然已經變成了通過消滅愛沙尼亞軍隊和拉脫維亞軍隊來建立波羅的海德意志人在波羅的海的霸權,而非抵禦布爾什維克。愛沙尼亞指揮官約翰·萊多納(Johan Laidoner)將軍堅持要求德軍撤退到高加河以南,還命令愛沙尼亞第3師奪取古爾邦尼火車站。[1] 1919年6月19日,蘭德斯韋爾軍團和鐵旅發起進攻,攻占采西斯。最初,自由軍團占領斯特勞普鎮,並繼續向林巴濟鎮推進,但愛沙尼亞軍隊發起反擊,將自由軍團趕出了該鎮。

6月21日,愛沙尼亞軍隊得到增援,並立即進攻弗萊徹領導的蘭德斯韋爾部隊,後者被迫從采西斯東北撤走。鐵旅從斯特拉普(Straupe)向斯塔爾貝(Stalbe)方向進攻,試圖減輕對蘭德斯韋爾部隊的壓力。6月23日上午,德軍從里加全面撤退。[2]

協約國再次堅持要求德軍從拉脫維亞撤出其剩餘的部隊,並在7月3日進行干預,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以及德國國防軍和自由軍之間實行停戰,當時拉脫維亞人和愛沙尼亞人即將進軍里加。比紹夫少校從十幾支自由軍團部隊中創建了一個德意志軍團,並將這些部隊移交給西俄志願軍。鐵旅總共轉移了14000多人,64架飛機,56門大炮和156挺機槍。六支騎兵部隊和一家野戰醫院也被移交給西俄志願軍。改革後,德軍的攻勢隨後被拉脫維亞軍隊擊敗,該軍隊得到了英國和法國軍艦以及愛沙尼亞裝甲車的援助。[1]

1919年春天,自由軍團將拉脫維亞從紅軍入侵中拯救出來。然而,自由軍團在庫爾蘭利沃尼亞建立一個德國主導的國家的目標失敗了。許多在波羅的海服役的德國自由軍團成員離開拉脫維亞時認為,他們被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總統領導的魏瑪共和國刀刺在背」,即在背後被捅了一刀。

數百名波羅的海自由軍團的士兵曾計劃在拉脫維亞定居,對於那些曾在那裡戰鬥過的人來說,這片土地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中的許多人渴望有一天能回到那裡。波羅的海自由軍團將他們與紅軍的鬥爭定性為 "向東方前進"(Drang nach Osten),一些自由軍團的部隊回到了德國,並計劃着他們返回的那一天。

一些自由軍團士兵,如奧托·澤爾蒂·戈爾德費爾德,選擇留在拉脫維亞,加入拉脫維亞軍隊並成為公民。

根據歷史學家羅伯特·G·L·懷特英語Robert G. L. Waite(Robert G.L. Waite)的說法,從波羅的海的撤退的命令導致自由軍團的軍紀敗壞,許多士兵「完全無序地在鄉間狂奔掠奪」。曾在自由軍團的恩斯特·馮·薩洛蒙(Ernst von Salomon)的小說中,他們把拉脫維亞人「像兔子一樣趕到田野」。他們燒毀房屋,破壞橋梁和電線杆。他們把屍體扔進水井裡,然後丟手榴彈去炸。[3]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Colonel Jaan Maide (1933).[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Estonian War of Independence 1918–1920. Jyri Kork (Ed.). Esto, Baltimore, 1988 (Reprint from Estonian War of Independence 1918–1920. Historical Committee for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Tallinn, 1938)
  3. ^ Waite, p. 13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