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石,又叫浮丘山浮丘島,是廣州一個已消失的石質小島,曾與海珠石海印石並稱為羊城三石。據地理學家曾昭璇考證,浮丘石故址大概在今廣州西門口瓮城遺址往西約250米處,現為中山七路的一段路基[1]

清朝乾隆年間的「浮邱丹井」木刻畫。

歷史

浮丘石本是古時廣州珠江中一塊礁石,因遠看像浮於江面的小丘,而得名「浮丘」。又說系浮丘丈人得道之所,故名。上有天然泉眼,相傳晉朝葛洪在此煉丹,有南海神從井中出,贈送一株珊瑚與他,故有「浮丘丹井」之稱,更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

唐代前,浮丘石四面環水,為船舶停靠之地。唐末,浮丘石一帶已基本淤積成陸,與岸相連,浮丘石亦被稱為浮丘山。北宋神宗年間,廣州經略使蔣之奇在浮丘石上斥資建朱明館,館中有挹袖軒、白雲堂,稱「其為神仙之窟無疑矣」,又建玳瑁亭、挹袖亭,「樓觀松篁,參差掩映」,成為廣州城西的遊覽勝地。元至元年間重修,後被毀[2]

萬曆年間,翰林院侍讀學士趙志皋貶為廣東副使後,重建朱明館,館中有浮丘公和葛洪二仙祠,根據浮丘公與王子晉吹笙得仙的傳說建造了紫煙樓,樓左面建吹笙亭、大雅堂,樓右面建聽笙亭,又建晚沐軒、挹袖軒等,後建留舄亭,辟後樂園,在此「開浮丘大社,與粵中士大夫賦詩」,成為文人雅士吟詠之處[3]。其後,廣東稅監李鳳又在浮丘石上建道觀「廣仁觀」,後被改建為浮丘寺。

雍正年間,據《古今圖書集成·廣州府部》記載,「浮丘八景」(紫煙樓、晚沐堂、珊瑚井、大雅堂、留舄亭、朱明館、挹袖軒、聽笙亭)大多不復存在,「仙靈窟宅、風雅遺蹤,一朝俱盡,良可深惜」。

民初時期,廣州築路擴城,浮丘石被鑿低或鑿平,成為今中山七路東段的一段斜坡,1998年中山七路擴建,將斜坡填高,浮丘山遺蹟已消失殆盡。

1982年,流花湖公園興建湖心小島,取「浮丘石」之名,命名為「浮丘」。

參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