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龍屯
27°48′43″N 106°49′00″E / 27.81194°N 106.81667°E
世界遺產 | |
---|---|
官方名稱 | Tusi Sites(英文) Sites du tusi(法文) |
位置 | 中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
標準 | 文化:(ii)(iii) |
參考編碼 | 1474 |
登錄年份 | 2015年(第39屆會議) |
面積 | 781.28公頃 |
緩衝區 | 3125.33公頃 |
海龍屯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貴州省遵義縣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宋至明 |
編號 | 第五批第401項 |
認定時間 | 2001年6月25日 |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
---|---|
級別 | AAAA |
所屬地區 | 貴州 |
海龍屯或海龍囤(海龍囤因海龍塘而得名,海龍塘又名龍巖水)位於中國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高坪鎮白沙村龍巖山上的一個帶有軍事防禦的土司城址,始建於南宋末年抗元時期,被視為當今中國保存程度最好的中世紀城堡遺址,在貴州歷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876年楊端據播州時始建,經歷楊氏土司凡27世,直到1600年平播之役時被滅,此後海龍囤成為遺蹟長期掩埋在歷史中直到20世紀末被文物工作者再次發現。海龍屯在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在2014年作為成為土司遺址的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中,也是貴州省第二個世界遺產和遵義市的首個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
海龍屯的歷史與播州楊氏的興亡有着密切的關係。唐末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在楊氏族人之一的土酋楊端的帶領下,楊氏族人經瀘州(今四川南部)、合江(瀘州市管轄)遷入到了播州白錦(今貴州省遵義縣南部),楊端也成為了統治播州的楊氏土司始祖。楊端為了立足播州,他在播州南部龍巖山上一高300公尺的山頂平台修建了駐軍的城池,以東為楊端駐軍抗擊南詔的定軍山,同時楊端還在城池的東部修建了牧馬的養馬城。楊端在於播州當地的望族締結友好關係聯同抵抗閩蠻和南詔後,他在播州的統治地位漸趨穩固。
海龍屯始建於南宋寶祐五年(1257年),是宋末抵抗蒙古的產物。播州也是宋朝在貴州最大的羈縻州,其轄區面積也不斷擴大。南宋淳祐年間蒙古南侵四川局勢危急,播州安撫使楊文見此提出了「保蜀三策」。1253年,蒙古西路軍繞避四川侵入今雲南境內大理國後,向西侵入播州西境[1]。之後南宋朝廷派湖南節度使呂文德、呂逢年被安排擔任播州的部署,寶佑三年(1255年)宋軍播州北境修築了龍巖城。楊文也按照此「因山為城」的防禦理念,並和呂文德共商後,在播州城西北的龍巖山上修建了龍巖新城,即海龍囤。根據《宋史》的記載海龍囤的修建上也有政府的財款介入。但此時海龍囤並未投入戰爭使用。
南宋德祐二年即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軍攻陷南宋首都臨安。包括播州的楊氏土司等西南部的土司主動向元軍示意歸降,1277年播州以和平的方式正式成為了元朝的疆土。在元朝時期楊氏在播州的統治達到了一個鼎盛。
明朝成立後,播州的行政歸屬不斷的在四川和貴州兩者中變更。明朝中期,楊應龍與明朝廷依舊保持着較好的君臣關係,並維持着自祖上傳承以來上貢朝廷的局面[2]。貴川之間的矛盾、土司之間的紛爭、播州內部的不合以及隨着明朝楊應龍個人的因素綜合作用下,當時的第29世楊氏統治者楊應龍走上了反叛之路。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楊應龍在原有基礎上重修龍巖囤、新建了三重城垣九道石牆組成的軍事大本營抗擊朝廷,根據他親筆所書的《驃騎將軍示諭龍巖囤嚴禁碑》中得知重新海龍囤是因為自古「王公設險,以守其國」,並可將海龍囤作為「子孫萬代之基業,保固之基本。」這種矛盾衝突終於在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激化成為明軍與土司軍隊的大戰,4月明軍圍困海龍屯,6月攻破海龍屯防禦體系,楊應龍焚毀宮殿後攜妻自殺,戰役中海龍屯遭到巨大破壞,並最終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宣慰司被革除,在原播州境分設遵義軍民府和平越軍民府,分別屬四川布政司和貴州布政司,土司制度也改土歸流。
再次發現
1979年,遵義縣文史館工作人員葛鎮亞在上級委派對全縣的文物古蹟進行探尋梳理。
結構
海龍囤位於今西南部貴州省遵義市北40多公里處,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北段的大婁山東支龍巖上,山腳北部被白沙水環繞,其南被腰帶岩溝環繞並與白沙水交匯東流,山腳海拔970米,山頂海拔約1350米,四面都為懸崖,只有在海龍屯西南端有一條山脊與後山相連接。海龍屯分內城和外城,現存近5.6公里長的城牆,總面積1.59平方千米。在明代末期海龍囤已達到山城的規模。早於海龍屯修建的、屯東3公里外的養馬城是屯的防禦體系中的一道重要屏障。
海龍屯外城東側防禦體系(又稱作山前關城)由外至里依次為屯東外城牆、東南進入屯內的首關鐵柱關、銅柱關、登屯古道、歇馬台,在此之間由「一」字形城牆連接銅柱關和鐵柱關併到達三十六步天梯。三十六步是唯一可前往飛虎關的道路,整體坡度達30度,每一級階梯寬2.8米,高0.5米,步跨約1.5米,總斜長51.5米。飛虎關坐南向北,是海龍屯的一大門,位於龍巖山山腰。飛虎關後是飛龍關,兩關之間由沿懸崖上開鑿、由一條蜿蜒的大道(今稱作龍虎大道)連接,大道外側有石構的矮牆防護。飛龍關位於山上主城的東北角,在古時同飛虎關相似關城前面有陡峭的石構階梯,近門洞處鑿有濠溝,需要架橋通行。在飛龍關的左側為深溝「殺人溝」。飛龍關以及朝天關所在地理位置上三面被深谷環繞,地勢相對獨立。過飛龍關沿東側懸崖邊女牆內的道路轉山後來到朝天關,朝天關坐西向東北,與主城新王宮朝向基本一致,關的南北兩側與城牆相接。飛鳳關(太平關)為東側防禦體系最後一關,與朝天關共同形成防禦工事,是入海龍屯的正門,但此關本身防禦作用不強。飛鳳關內東北西三面有石牆合攏形成院落,院內有兩級台地,在北城牆處設門。
海龍屯外城西側防禦體系由後關、西關、萬安關、月城和土城等組成。後關關門位於兩座山巒間的山凹處,關城的城門坐東北向西南。入後關經一堵高牆間的券拱門道來到西關,石構梯道與關城樓之間有抬升,需要放活動板橋來到關城門。萬安關,是由後山從後門進入海龍囤內城的最後一道關口,關左右兩側都是陡崖。萬安關與西關和後關與土城牆的修建形成了向西方向凸出的雙重的瓮城防禦體系。連同東西側的飛鳳關、萬安關和朝天關和沿屯頂修建的城牆與飛龍關構成內城的防禦體系。
屯頂西北側山梁之上是整個衙署區的核心的新王宮殿遺址,朝向東北。新老王宮各自占據着一處前低後高的山梁,結合城牆總面積為1.8公頃(0.018平方千米),有500餘米長的圍牆環繞,平播戰役後僅剩明代的遺蹟。新王宮遺址分東路、中路和西路,東路坐西南向東北,建築修建在依次抬升的台階上,台階四層台階,分為三道,寬度不同。構造寓有『九五之尊』,稱帝之意。由下到上為大門、儀門、大堂和二堂,廳堂面闊五間、儀門面闊三間與古代官階相結合。平播戰役後的1603左右年,在儀門之後修建了超度陣亡將士的海潮寺。位於新王宮西路建築偏後方為楊應龍自殺的後房,又稱作三台星,建於五級逐級抬升的台基上。以及發現了構成上下立體交通的石砌拱券通道以及土司生活遺蹟。海龍囤中部的山梁上為老王宮遺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其建造時間估計為南宋時期。
參考資料
- ^ 孫華. 为缓严峻形势播州抢筑山城. 大洋網. 廣州日報. [2016-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5).
- ^ 張詰. 由播州末代土司时期民族关系看杨应龙叛乱. 貴州師範學院學報. 2013年10月, 1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