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開國戰爭

概述

清朝開國戰爭[1][2],是指來自遼東(今中國東北地區)的清朝政權由1616年建國(1636年前稱後金),為獲得整個中國的統治權並開疆拓土,因而開始入侵中原明朝地區而發動的一系列戰爭。順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明朝首都北京山海關守將吳三桂向清朝投降。清軍進入山海關,正式入主中原,隨後先後攻破各路民變勢力和南明政權的勢力。1661年,攻取雲南漢地全部歸於清朝統治之下。清朝在三藩之亂中鞏固了其在華南的統治地位,並在1683年克攻明鄭,消滅南明最後一支勢力。清朝又相繼出兵蒙古新疆青藏高原等地,將它們歸於自己統治之下,今日中國的版圖大致在清朝時期形成。

清朝開國戰爭

清朝全盛時期版圖(乾隆年間)
日期1616至-1759年
地點
結果 清朝統一中國,統治版圖達到極盛
參戰方
後金大清 明朝
南明
明鄭
大順
大西
三藩
準噶爾汗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努爾哈赤
皇太極
多爾袞
順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萬曆帝
泰昌帝
天啟帝
崇禎帝
弘光帝
隆武帝
紹武帝
永曆帝
吳三桂
耿精忠
尚之信
鄭成功
鄭經
鄭克塽
李自成
張獻忠
噶爾丹
噶爾丹策零
達瓦齊
阿睦爾撒納
大小和卓

康熙時期

削平三藩

1662年,年僅八歲的康熙帝即位,康熙初年,西南的三藩雲南吳三桂廣東尚可喜福建耿精忠為朝廷的最大割據勢力,威脅中央集權在華南地區的權威。康熙十二年(1672年),康熙帝下令撤藩。平西王吳三桂舉兵反清,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信先後響應。起兵初期,吳三桂舊部紛紛倒戈反清,經過八年的戰爭,康熙帝最終平定了三藩之亂

反擊俄軍

16世紀以來,俄羅斯沙皇國跨過烏拉爾山脈向亞洲西伯利亞地區擴張,不久之後持續侵擾中國黑龍江流域。清朝初年,清軍主力入關,東北邊界防衛空虛,俄國遂占據了雅克薩尼布楚等地。順治帝時,清軍曾幾次擊敗俄軍,由於東北人煙稀少,一旦清軍回撤,俄軍勢力又捲土重來。康熙帝親政之後,清政府一再要求俄方退出,俄軍置之不理,並且繼續擴大行動。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兩次派軍進攻盤踞在雅克薩的俄軍。1685年康熙帝派遣彭春率領清軍3000人圍攻雅克薩,俄軍投降。清軍把俘獲的700餘個俄軍遣送回國,清軍撤回後,俄軍又重建土城。1686年夏,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領本部2000人及援軍重新攻打雅克薩,清軍掘塹築壘,圍困雅克薩城長達10個月。城中俄軍彈盡糧絕,俄國派特使和中國議和,康熙帝令薩布素撤兵。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俄國代表費耀多羅·戈洛文伯爵和清政府代表索額圖佟國綱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在條約中,「清朝」和「中國」是互稱,「中國」一詞在當時已經具有了一個近現代主權國家的含義[3][4]

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政府與帝俄政府簽訂《布連斯奇條約》以劃分中俄中段邊界,經勘界後,同年簽訂了《恰克圖條約》,保證了中俄的和平與商貿往來。

蒙古一帶的戰事

清初蒙古

蒙古各部在清朝入關之前便歸附了後金(後來為清朝)。皇太極在位期間,曾數次遠征漠南蒙古的察哈爾部,最終在1634年擊敗了他,林丹汗傳國玉璽投降。隨後,漠南蒙古各部歸附後金,皇太極被他們推戴為蒙古大汗,改國號為大清。

在清朝初年,蒙古分為漠南蒙古(札薩克蒙古)和漠北蒙古(喀爾喀蒙古)兩部分。喀爾喀蒙古又分為札薩克圖汗部土謝圖汗部車臣汗部三大部落,被稱為「外喀爾喀」,即外蒙古[5]。此外還有天山以北的準噶爾部和青海的霍爾三十九族部落,也是蒙古人部落。

新疆一帶的戰事

在清朝初期,今日的新疆一帶不屬於中央政權管轄之下。當時新疆一帶分為南北兩部分,天山以北為蒙古人的準噶爾汗國,被清廷稱為「准部」;天山以南為伊斯蘭教的葉爾羌汗國,被清廷稱為「回部」。葉爾羌汗國後來被準噶爾吞併。強大的準噶爾汗國曾經長期與清朝交戰,後來不敵清朝。1758年,準噶爾被清朝征服。1759年,清廷平定回部的大小和卓之亂,回疆歸於清廷統治之下,設置總理回疆事務參贊大臣以管轄之。

平定伊犁地區

 
兆惠在鄂壘扎拉圖突圍

1745年,噶爾丹策零病死,準噶爾汗國陷入內亂。1752年,大策零敦多布之孫達瓦齊阿睦爾撒納的支持下繼承汗位。不久達瓦齊與阿睦爾撒納反目相攻。準噶爾內亂,使原本附屬於準噶爾的各部落紛紛歸附清朝。1754年,阿睦爾撒納率部降清,被乾隆帝封為親王。同時,清軍招撫唐努烏梁海和阿爾泰烏梁海。

阿睦爾撒納入朝後,將準噶爾部的實情奏報中央。乾隆帝於1755年春發兵出征準噶爾。五月,清軍進占伊犁。達瓦齊眾叛親離,率殘部退至昭蘇之格登山。準噶爾降臣阿玉錫帶領清軍二十五人夜襲達瓦齊大營,數千人不戰自降。達瓦齊僅帶少數人倉皇南逃。六月,烏什伯克霍集斯將達瓦齊誘擒後縛送清軍,準噶爾汗國滅亡。達瓦齊被送往熱河朝覲乾隆帝,被封為「綽羅斯和碩親王」,居於京師。

清軍攻取伊犁後,西征的清軍主力撤回內地,西部防衛空虛,阿睦爾撒納野心逐漸顯露。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軍滅其殘部,天山北路底定。

平定大小和卓之亂

1757年,居住在天山南路回部貴族大小和卓發動反清叛亂。1762年,乾隆帝新疆地區設立伊犁將軍,統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自1762年起,清朝中央陸續派遣大量的軍隊進駐新疆。永駐新疆的軍民攜帶家眷,主要是來自河北東北地區的滿族達斡爾等民族[6]

青藏地區的戰事

青藏地區在清朝初年不屬清朝政權管轄,由格魯派達賴喇嘛和蒙古族的和碩特汗國管轄,康區的部分地區由藏族土司管轄。1720年,清朝將準噶爾勢力自青藏高原逐出。1724年平定羅卜藏丹津之亂以後,正式將其納入版圖之內。

平定西藏

 
乾隆帝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策妄阿拉布坦派大策零敦多布領兵六千,秘密潛入西藏。1717年十一月,大策零敦多布偷襲拉薩,殺死和碩特汗國末代首領拉藏汗,控制了藏內局勢。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康熙帝發兵入藏,但被準噶爾大敗,全軍覆沒。1720年,清軍再次出兵,在拉藏汗的叔叔羅卜藏丹津的支持下,將準噶爾勢力逐出西藏,大策零敦多布逃回伊犁。清朝從此在西藏駐軍。羅卜藏丹津以立功為名,要求清廷冊立自己為和碩特的可汗,遭到拒絕。清廷封康濟鼐阿爾布巴為貝子,隆布鼐為輔國公,頗羅鼐為一等台吉,讓他們共管西藏事務。對此羅卜藏丹津極為不滿,在1723年聯合青海霍爾三十九族部落,一起反對清廷。雍正帝派大將軍年羹堯岳鍾琪將其擊敗,霍爾三十九族再度歸附清廷。雍正帝採納年羹堯「分而治之」的建議,於1724年將藏區拆分為青海、西藏兩個部分,青海的藏人地區由朝廷派駐的西寧辦事大臣管理;康區部分地區分別劃歸雲南四川管轄;衛藏則有藏傳佛教格魯派祖古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一起管理。此事件即為藏區分治。1727年,清廷設立駐藏大臣以監督西藏政治。

大小金川之役

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金川安撫司莎羅奔私自進攻明正土司,中央調兵征討。乾隆十四年(1749年)莎羅奔投降。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大金川土司索諾木朋楚克襲殺革布什咱土司色楞敦多布,又幫助小金川土司之子僧格桑侵凌鄂克什、明正等土司。四川官員令其退還土地,大小金川拒不退兵。清廷再次發兵進剿。1772年底,清兵攻克小金川官寨美諾。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索諾木朋楚克出降。清朝肅清了西南四川地區的反清力量[7]

周邊政權的行動

日本德川幕府曾對東寧國的反清戰事給予經濟和後勤的支持。在三藩之亂的時候,朝鮮曾經計劃討伐清朝以恢復明朝[8][9]。越南在西山朝時期曾支持反清復明運動,攻打清朝沿海一帶。[10]

歷史定位及評價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朝官方全國地圖

歷史上,在初期,深受華夷之辨思想影響的朝鮮日本越南以及台灣明鄭等政權不認可清朝的「中華」地位。他們認為在清朝為「以夷變夏」,認為是蠻夷取代了中華,並認為自己的國家才是繼承了正統中華文明體系,[11][12]是為小中華思想。到了清朝中期,朝鮮北學派先驅洪大容在出使清朝時體會到清朝國運的變化,他在《湛軒燕記》中寫道:「清主中國,盡有明朝舊地,西北至甘肅,西南至緬甸,東有瓦喇。船廠又其發蹟之地。而在明朝一統之外,則幅員之廣甲於歷朝。藩夷之服貢者,琉球間歲一至,安南六歲再至,暹羅三歲,蘇祿五歲,南掌十歲一至。西洋、緬甸貢獻無常期。蒙古三十八部不服者二,其三十六部選士入學,選兵入衛,通關市、婚姻,商胡貿遷無限域,馳馬交於關東,則與一統無甚異也。」朝鮮使臣洪大容在與清朝學者潘庭筠嚴誠陸飛的交往中,感到中華文化並未因滿族入侵而有太大的變化,他評價三名中國友人「雖斷髮胡服,與滿洲無別,乃中華故家之裔也」,「非吾輩所及也」[13]

清朝末年,以推翻清朝為目的革命黨曾在日本影響下鼓動「排滿」。他們主張滿清取代明朝政權是外族滅亡「中國」,號召採用激進地方式排斥滿人。此觀點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後逐漸式微。例如孫中山後來就放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思想,改為主張「五族共和」。孫中山在《民權主義第四講》中亦指出:「中國本部形式上向來本分作十八省,另外加入東三省及新疆,一共是二十二省;此外還有熱河綏遠青海許多特別區域,及蒙古、西藏各屬地。這些地方,在清朝二百六十多年之中,都是統屬於清朝政府之下。……中國最強盛的時代,領土是很大的。北至黑龍江以北,南至喜馬拉雅以南,東至東海以東,西至蔥嶺以西,都是中國的領土」[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學界主流觀點認為,歷經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幾代清朝帝王的統治完成了帝國的統一,使其歸於中央統治之下,清朝在明朝疆域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得到擴展,對中國東北地區蒙古新疆西藏少數民族地區採取軍事及政治措施鞏固統治,並且通過抵禦沙皇俄國侵略軍入侵等方式,奠定了近現代中國的疆土[15][16][4][17][18]

學者李大龍認為「中國」一詞在清代亦首次擁有了現代主權國家的含義以及成為一個主權國家的名稱。[19]

參考文獻

  1. ^ 俞祖華.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一百次战争.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0. 
  2. ^ 李天鳴. 兵不可一日不備:清代軍事文獻特展導覽手册.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2: 38. ISBN 9789575624309. 
  3. ^ 張丹卉,清初雅克薩戰役之始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jds.cass.cn。
  4. ^ 移至: 4.0 4.1 李大龍《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17卷.第3期),2007年
  5. ^ 杜家驥、李然《嘉慶事典: 清史事典七》遠流出版,第183頁
  6. ^ 羅樹傑、胡敏《中國民族政策史鑑》,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80-382頁
  7. ^ 李鴻彬,白傑. 評乾隆朝金川之役[J]. 清史研究, 1998, 0(2): 66-76.
  8. ^ 《朝鮮王朝實錄》 顯改 1卷, 卽位年(1659 己亥 / 청 순치(順治) 16年) 9月 5日(癸亥)
  9. ^ 朝鲜皇室的“反清复明”计划:明亡60年仍想北伐. [2015-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5). 
  10. ^ (美國)穆黛安著. 《華南海盜 一七九〇—一八一〇》. 劉平譯.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ISBN 7-5004-2089-7. : 43~44頁. 
  11. ^ 林春勝, 林信篤. 《華夷變態》徳川幕府檔案. : 1732,浦廉一校勘,1958. 韃虜橫行中原,是華變於夷之態 
  12. ^ 李文馥《閩行詩話·夷辨》,附錄於陳益源《越南漢籍文獻述論·週遊列國的越南名儒李文馥及其華夷之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以言乎治法,則本之二帝三王;以言乎道統,則本之六經四書。家而戶,其學也;源而流,其文也;詩賦則昭明文選,而以為依歸;字畫則周禮六書,而以為楷式。賓賢取士,之科目也;博帶峩冠,之衣服也。推而舉之,其大也如是,而謂之夷,則吾不知其何如為華也?」
  13. ^ 楊雨蕾. 《燕行與中朝文化關係》.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223-242. ISBN 9787532632572. 
  14. ^ 《三民主義/民權主義》(第四講)
  15. ^ 如何理解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014-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6). 
  16. ^ 民族共同体的巩固. [2014-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17. ^ 徐俊《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年,第27頁
  18. ^ 細說清軍人關之戰//《歷史不忍細看》. 河南文藝出版社. 2007年
  19. ^ 李大龍《「中國」與「天下」的重合:古代中國疆域形成的歷史軌跡》,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3期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