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奧·范杜斯堡
特奧·范杜斯堡(荷蘭語:Theo van Doesburg,荷蘭語發音:[ˈteːjoː vɑn ˈduzbʏr(ə)x];1883年8月30日—1931年3月7日),荷蘭藝術家,擅長繪畫、寫作、詩歌以及建築。以建立和領導荷蘭風格派藝術聞名於世。[1][2]
特奧·范杜斯堡 | |
---|---|
出生 | 克里斯蒂安·埃米爾·馬里·屈佩爾 1883年8月30日 荷蘭烏特勒支 |
逝世 | 1931年4月7日 瑞士達沃斯 | (47歲)
國籍 | 荷蘭 |
知名於 | 繪畫、建築、詩歌 |
運動 | 風格派、基本要素主義、具體藝術、達達主義 |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特奧·范杜斯堡原名克里斯蒂安·埃米爾·馬里·屈佩爾(Christian Emil Marie Küpper),1883年8月30日生於烏特勒支,攝影師威廉·屈佩爾與亨麗埃塔·卡特琳娜·馬哈丹特(Henrietta Catherina Margadant)之子。短暫的表演和演唱訓練經歷之後,決心投入繪畫事業。他一直將繼父特奧多魯斯·杜斯堡(Theodorus Doesburg)視作親生父親,因此,其首批作品即署名特奧·杜斯堡,後來又自行插入了「范」。他於1908年進行了首次個展。1912以前,一直以為雜誌供稿支撐繪畫工作。雖然當時他自認為是一名現代畫家,他的早期作品與阿姆斯特丹印象派並無二致,風格和主題都很有文森特·梵高的影子。但1913年這種情況急劇轉變。杜斯堡讀到瓦西里·康定斯基回憶自己1903到1913年繪畫生涯的《回顧》一書,意識到繪畫中包含有超越日常生活,僅僅來源於人的認識的更加高遠和精神化的層面,而這只可能通過抽象來達成。而在1912年,范杜斯堡就已經在11月9日的《單一》期刊第127號的藝術論文中批判過未來主義,認為「對於速度(無論何種形式:飛機、汽車或其他)的模仿性表達和繪畫的特性是互相牴觸的,繪畫的至上源泉應當是內心世界。」 1915年11月6日他又在同一刊物發表道:「蒙德里安真正看到了線條的重要性。幾乎線條本身就成了藝術品;當被感知對象的表現放在首要位置時,任何人都必須嚴肅地觀察。白色畫布變得神聖。 任何多餘的線條,任何錯置的線條,任何不敬與隨意的色彩,都將毀滅一切——亦即其崇高性。」 [3]
風格派運動
1915年(在他為期兩年的軍役途中),范杜斯堡在一場畫展評論的撰稿過程中,接觸了年長自己8歲的畫家皮特·蒙德里安的作品,而蒙德里安較早前亦對其畫作有所關注。范杜斯堡在其畫作中看到了兩人繪畫理念的不謀而合:對現實的徹底抽象。展覽結束後,范杜斯堡立即與蒙德里安及相關藝術家取得聯繫,包括巴特·范德萊克、安東尼·科克、維爾莫什·胡薩爾以及J.J.P.奧德。1917年,他同這些藝術家一道創刊了《風格派》雜誌。[4]
推廣風格派
儘管「風格派」運動成員眾多,范杜斯堡卻扮演了在全歐範圍內推廣該運動的「使者」角色。他於1922年遷至魏瑪,欲圖給包豪斯校長瓦爾特·格羅佩斯留下某種積極印象,以期擴大運動的影響力。
格羅佩斯儘管對大量現代藝術運動信條都予以接受態度,卻並不認為杜斯堡有資格成為包豪斯學校的教學成員。於是,杜斯堡決心安身在包豪斯附近,開始吸納那些對構成主義、達達主義和風格派的新觀念懷有強烈興趣的在校生。[5]
與蒙德里安決裂
儘管主要通信都依靠信件,范杜斯堡和蒙德里安的友誼卻維持了好些年。1923年范杜斯堡攜後來的妻子內莉·范莫瑟爾一同遷至巴黎。隨着兩人接觸程度的加深,性格上的不合變得愈發暴露無遺:蒙德里安沉靜內斂,范杜斯堡卻既熱情又揮霍。1924年兩人發生爭執,最終導致了同年的(暫時)決裂。藝術史家對於決裂的理由有着不同的觀點;通常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對繪畫中線條方向的看法:蒙德里安拒不接受斜線,杜斯堡卻堅定維護斜線的動態感,也着實在藝術實踐中廣泛採取運用。蒙德里安實際上某種程度接受過斜線觀念,例如在他的「菱形」畫作當中,畫布以45度角傾斜,但線條仍是地平線基準的。然而近年來,這一理論遭到了一些藝術史家的質疑,例如卡雷爾·布洛特坎普認為他們關於空間和時間的不同觀念才是決裂的主要原因。決裂後,范杜斯堡為自己的藝術設置了一種新概念,即以斜線為特徵的基本要素主義,反對蒙德里安的新造形主義。
1929年兩人在巴黎的咖啡廳偶遇,又達成了和解。[6]
注釋
- ^ De Stijl. Tate Glossary. The Tate. [2006-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9-04).
- ^ Curl, James Stevens. A Dictionary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0-19-860678-8.
- ^ Doig, Allan. Theo van Doesburg (Christian Emil Marie Küpper). MoMA - The Collection. Museum of Modern Art. 2009 [2011-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9).
- ^ De Stijl. Guggenheim Glossary. Guggenheim Museum. [2011-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21).
- ^ Magdalena Droste; Bauhaus-Archive. The Bauhaus, 1919-1933. Taschen. 1 Nov 2002: 58. ISBN 3-8228-2105-5.
- ^ Mawer, Simon. Theo van Doesburg: Forgotten artist of the avant garde. The Guardian. January 23, 2010 [2011-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7).
參考文獻
- Baljeu, Joos. Theo van Doesburg. Studio Vista: 1974, ISBN 0-289-70358-1.
- Hoek, Els, Marleen Blokhuis, Ingrid Goovaerts, Natalie Kamphuys, et al. Theo Van Doesburg: Oeuvre Catalogus. Centraal Museum: 2000. ISBN 90-6868-255-5.
- Overy, Paul. De Stijl. Studio Vista: 1969. ISBN 0-289-79622-9.
- White, Michael: De Stijl and Dutch modernism.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7190-6162-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