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持續產生互動的群體

社會一詞並沒有太正式的明確定義,一般是指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構建而成的、占據一定的空間且具有其獨特的文化風俗習慣群體。由於社會通常被認為是人類組成的,所以社會和人類社會一般具有相同的含義,但在科學研究或科幻小說裡面,有時亦可出現「螞蟻社會」、「外星社會」等詞語。

狹義的社會,也叫「社群」,可以只指群體人類活動聚居的範圍,例如是:城市、聚居點等等;廣義的社會則可以指一個國家、一個大範圍地區或一個文化圈,例如是中國社會、東亞社會東南亞西歐社會英國社會,均可作為社會的廣義解釋,也可以引申為他們的文化習俗。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叫做社會學

起源

人類從約一萬年前學會群體生活,並漸漸形成原始部落;在原始部落里,人類因為周遭的環境所影響,會選擇遷居定居,並慢慢培養生活方式習慣,而演變成獨特的文化。當這個文化變得比鄰近的部落較為先進或強大,並互相影響,便形成了文化圈。當這個族體變得壯大或人數眾多的時候,他們就會在一個地方定居並把一個聚居點建立起來,變成文明社會城市文明

詞源

英文 英文中Society源自拉丁文societas,拉丁文是協會、結社、聯盟之意。[1]由原始印歐語詞根*sekw-(跟隨)發展而來。

中文

中文中的社會,在古代是指舊時迎神集會、節日舉行的集會,如柳棠《答楊尚書》詩:「未向燕臺逢厚禮,幸因社會接餘歡。」、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秋社》:「八月秋社……市學先生預斂諸生錢作社會。」;還有志趣者結合而成的團體,如《金瓶梅詞話》第三八回:「觀境內所屬州郡,各立社會,行結糶俵糴之法。」[2]

福澤諭吉在1876年(明治9年)的《勸學篇日語学問のすゝめ》第17編將「社會」舊詞新義,用作society的半和製漢語譯名。嚴復認為此日本譯名不妥,將社會學譯為「群學」[3],然而並未推廣開,而最終中文中統一採用「社會」該詞。

概念

人類學

人類社會常按照其首要生產方式來分類。社會學家據此分類的社會有:狩獵採集社會游牧的畜牧社會,園藝種植、低級農業社會,以及高級農業社會(也被稱為文明)。有人認為工業後工業社會本質上不同於傳統農業社會。

現代人類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強烈反對這種文明發展的嚴格階段的分類方法。事實上,更多的人類學研究數據證明複雜性(文明、人口增長和密度、專門化等等)並不總是採取分等級或者分階層的組織形式。

另外,文化相對論作為普及的途徑/倫理已經廣泛代替了關於文明的原始概念,「較好/較差,或者發展過程」(包括物質文明、科技和社會組織)。

人類學家莫里斯·古德利爾英語Maurice Godelier認為, 與人類的生物近親(其他靈長目動物)相比,人類社會的一個關鍵性的不同之處在於雄性默認的父親角色。在人類近親那裡,雄性的父權並不是一定的。[4][5]

社會學

美國社會學家格哈德·倫斯基英語Gerhard Lenski根據科技、資訊交流和經濟幾個方面把社會分類為[6]

  1. 狩獵和採集社會
  2. 低級農業社會
  3. 高級農業社會
  4. 工業社會
  5. 特殊社會(比如,漁業社會和海洋社會)

這種分類與人類學家莫頓·弗里德英語Morton Fried和綜合理論家埃爾曼·塞維斯英語Elman Service的早期分類相似。塞維斯又根據社會不平等的變革和國家制度的地位,創建了人類文明通用的社會分類系統。這個分類系統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 捕獵採集者的組合,通常人人平等;
  • 部落或種族形式,有一定地位權力的高低分別;
  • 首領的分級形式;
  • 文明社會,擁有不同級別的政府機關和制度,複雜的組織和級別;

此外還有:

  • 人性社會,建立在人類本身之上的社會,包括信仰
  • 虛擬社會,一種在資訊時代發展起來的基於網路身份的社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文明朝著更為複雜的組成形式發展。這種文明的發展變革對團體的模式有着深遠的影響。捕獵和採集為主的部落定居下來成為農耕村鎮,而鄉村鎮又會逐漸發展為城市,城市最終成為城邦,或者國家[7]

種類

社會會依照其生存策略英語List of subsistence techniques(人類使用技術以滿足自身需求的方式)而進行分類。人類在歷史上曾建立了許多型式的社會,不過人類學家對社會分類的方式會依社會中各族群獲得優勢(例如資源、聲望或權力)的不平等程度進行分類。本質上所有社會都會有某種程度的不平等,透過社會分層,將社會上的人分成不同財富、聲望或權力的不同群體。社會學家則會用較寬的分類:前工業化英語pre-industrial工業化英語Industrial society後工業社會

前工業化

前工業化社會英語Pre-industrial society中,食物的產生是主要的經濟活動,過程中伴隨著人力及動物力的投入。前工業化社會又可以依其技術水準以及產生食物的方式來分類:狩獵採集社會、畜牧社會英語Pastoral society園藝型社會(horticultural society)、農業社會、及封建社會

狩獵採集

 
博茨瓦納布希曼人生火

狩獵採集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每天採集野生植物以及獵取野生動物。狩獵採集社會會持續的因為採集食物而遷徙,因此不會建立永久的村落,只會形成較小型的群體,例如由親屬組成的游群英語Band society或是部落,較少有較多樣考古學上的遺物。有些狩獵採集社會是居住在有豐富資源的地區(例如北美的特林吉特人),會形成較大的群體,也會形成等級性的社會結構(例如酋邦)。狩獵採集社會遷徙的需要也會限制這種社會的成長,狩獵採集社會的人數一般會少於六十人,就算超過,也很少會超過一百人。和其他的社會相比,狩獵採集社會中的社會地位相對而言是較平等的,決策一般是經過大家的同意。部落之間結合的力量比領導力是非常個人魅力的,在部落社會中只會因為特定的原因才使用。狩獵採集社會沒有具有實體權力的政治組織,酋長某程度只是一個具有影響力的人,某種諮詢者,因著採集行動出現的部落合併不意味著有所謂的政府,家庭是主要的社會單位英語social unit,多數的成員之間是以血緣或是婚姻而建立其關係。這種社會形態需要家庭履行大部分的社會職能,包括物品製造及教育

畜牧

畜牧社會英語Pastoral society的人不需尋找每天需要的食物,而是依靠馴養動物來滿足其食物的需求。游牧社會的人也會遷徙,從一個草場移居到另一個草場,其食物來源會比狩獵採集社會要穩定很多,因此可以形成較大型的社會,而其食物供應已有剩餘,因此不需每一個人都負責製造食物。而其分工會更加複雜,例如有些人可能會是工匠,製造工具武器珠寶。這些物品的製造會造成社會之間的交易,交易之後有些家族所有的物品比其他的家族要多,也就會造成不平等。擁有較多物品的家族會因為其財富的累積而獲得權力,而物品從上一代傳到下一代的過程也會讓財富及權力集中化。隨著時間的演進,會出現世襲的酋長,也就是畜牧社會典型的政府形式。

農業

 
十五世紀用公牛來耕地

農業社會利用農業技術在大面積的農地上耕作作物。社會學家用新石器革命一詞來描述於8500年前出現的讓人開始種植農作物及養殖牲畜的技術變革。食物產量的提昇讓社會中人口數可以比以前更多。較多食物的剩餘,讓人們不用擔心沒有食物的問題,也讓城鎮變成可以支持統治者、教育者、手工藝人、商人及宗教領袖的貿易中心。

農業社會中的社會分層比以往更加的明顯。例如以往的社會中,女性分擔的勞務是和男性相當的,在採集社會中,女性甚至可以採集到較多的食物,因此女性有較高的社會地位。但是當食物的獲得不是問題,女性也漸漸變成男性的下屬。

當城鎮漸漸擴展到附近其他的城鎮時,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不同族群之間的衝突。因此農夫提供食物給戰士,交換戰士保護他們不受外人入侵的條件。有較高統治者的社會制度也漸漸出現了,貴族管理戰士,保護社會不受外人入侵,而貴族也會讓社會中較低階層的人提供食物給貴族、戰士及其他人。

園藝型

園藝型社會英語Horticulturalist society的食物取得方式是將森林或是叢林中清出一個區域做為園地,以其中長成的水果及蔬菜為主要食物來源。這類社會的技術分層以及社會複雜度類似游牧社會。有些園藝社會是用砍燒耕作法(slash-and-burn method)來種植作物:先將野生的植物砍下燃燒,再用植物的灰來作為新種殖作物的養份。園藝型社會會用人力以及工具,在一塊地上耕作一季或是一季以上。若土地變貧瘠時,他們就會清出鄰近的另外一塊地,將原有的地放棄,讓它逐漸恢復原有的樣貌。他們也有可能在幾年後又回到原來的地,重新砍燒耕作,種植作物。因為輪流使用其園地,園藝型社會可以在一個地區居住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也可以建立半永久性或是永久性的村莊。村莊的大小視可以種植作物區域的大小而定,人口最少到30人,最多有二千人。

在園藝型社會中,充足的食物供應讓人們可以有更加精細的分工,園藝型社會的特殊化角色包括手工藝人巫覡(宗教領袖)及貿易者。角色的分化也讓人們可以創造各式各樣的器物。園藝型社會類似畜牧社會,因為過剩的食物會造成財富以及權力的不平等,而且因為園藝型社會定居的特性而出現不平等。

 
僧侶、騎士及農民,封建社會的一個例子

封建社會

封建制度是一種以土地所有權為基礎的社會型式。封建制度下的農民和現今的農民不同,封建制度下的農民所耕作的地是他們領主的地。農民耕作提供食物、工藝品和其他服務給領主,換取領主提供的軍事保護。封建社會的領域等級常常是跨世代的,農民的後代長大之後也要為其領主耕作,而其領主也可能就是以前領主的後代。

工業化

在十五世紀及十六世紀時,新的經濟系統開始產生,取代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特點是自由市場的開放競爭,而生產設備工具是私有的。歐洲對美洲大陸的探索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動力。引起外來金屬、絲綢及香料興起了歐洲的大型商業活動。

工業化社會在商品製造上大幅依賴利用燃料作為動力的機器。這帶來效率上的大幅提昇,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效率提昇產生了比以前更大的剩餘。而且剩餘的不只是農產品,也包括工業製品。

工業化社會時,人口再次劇增。提昇的生產力使得更多的貨物可以製造出來,賣給所有有需要的人。不過不平等也比以前更加的嚴重。農業基礎的封建社會結束,讓許多人要離開他們原來耕種的土地,到城市找工作。這造成了勞動力的過剩,也讓資本家可以用非常低的薪資來雇用工人。

後工業社會

後工業社會不是以製造商品為主的社會,而是以資訊、服務及高科技為主的社會。先進的工業社會已開始增加其服務產業的比例,會較製造產業要高。美國是全世界第一個服務業人口超過總就業人口一半以上的國家。服務產業包括政府、研究、教育、醫療、業務、法律及銀行等。

現代新出現的用法

「社會」一詞現在已包括了一些政治及科學上的內涵,也有一些彼此之間的相關性。

西方社會

歐洲社會的發展也帶來了歐洲文化、政治學及其概念,又稱為「西歐社會」。以地理上來說,歐洲社會包括西歐、北美、澳洲、紐西蘭等地區,有時也包括東歐、南美及以色列。

歐洲社會的文化及生活方式都來自西歐,大體上這些國家都完全允許宗教自由、選擇民主的政府治理方式、崇尚資本主義國際貿易,也顯著的受猶太教-基督教價值觀英語Judeo-Christian values影響,有某種程度的政治及軍事的聯盟或是合作[8]

資訊社會

 
日內瓦的國際資訊社會會議

資訊社會的概念在1930年代就已經提出,不過目前對資訊社會的定義都比較偏重資訊科技對於社會及文化的衝擊。因此包括了電腦及電信設備對於家庭、工作場所、學校、政府及許多社群及組織的影響,也包括了因為電腦及電信設備而在網路空間形成的新社會形態[9]

歐盟關注的領域之一就是資訊社會。其中的政策是要推動開放性且競爭的數位經濟、對於信息及通信技術的研究、以及相關的應用來提昇社會包容公共服務生活質量[10]

國際電信聯盟資訊社會全球會議英語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曾在2003年在日內瓦舉行,2005年在突尼斯市舉行,有提出了許多政策及可以採取行動的應用區域[11]

知識社會

 
首爾Cyworld控制室

隨著21世紀開始,對於電子資訊資源的接觸越來越多也越方便,有一些關注的焦點已由資訊社會延伸到知識社會英語Knowledge society愛爾蘭的一個分析中有提到「可以以便宜價格處理、儲存及傳送大量資料的能力,近幾年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資訊的數位化以及網路的成長更有效的將知識應用及經濟活動相結合,甚至這些成為了產生財富的主導因素。目前多達70%至80%的經濟成長可能是來自較新及較好的知識。」[12]

第二屆知識社會全球會議(World Summit on the Knowledge Society)在2009年9月在克里特哈尼亞舉行,特別關注以下的議題[13]

參考文獻

  1. ^ Briggs, Asa. The Age of Improvement. Longman. 2000, 2nd Edition: 9. ISBN 0-582-36959-2. 
  2. ^ 词语“社会”的解释 汉典 zdic.net. [2013-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6). 
  3. ^ 黃克武:〈新名詞之戰:清末嚴復譯語與和製漢語的競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2期,2008年12月
  4. ^ Maurice Godelier, Métamorphoses de la parenté, 2004
  5. ^ New Left Review - Jack Goody: The Labyrinth of Kinship. [2007-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6. ^ Lenski, G. 1974. Human Societies: An Introduction to Macrosociology.
  7. ^ Richard Effland. 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Civilizations. Mesa Community College. 1998 [2013-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3). 
  8. ^ John P McKay, Bennett D Hill, John Buckler, Clare Haru Crowston and Merry E Wiesner-Hanks: Western Society: A Brief History.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1-01.
  9. ^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diana Universi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0 October 2009.
  10. ^ Information Society Policies at a Glance. From Europa.eu.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0 October 2009.
  11. ^ WSIS Implementation by Action Line. From ITU.i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0 October 2009.
  12. ^ Building the Knowledge Society. Report to Government, December 2002. Information Society Commission, Irelan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0 October 2009.
  13. ^ Second World Summit on the Knowledge Society. Retrieved 20 October 2009.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30 October 2009.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