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園精舍
27°30′34″N 82°02′24″E / 27.509466°N 82.040073°E
祇園的「祇」指祇陀太子(又作逝多太子,意為戰勝),故祇林/祇樹又稱作祇陀林(Jeta-vana)、逝多林、誓多林、勝林、戰勝林等,音寫為祇洹/祇桓、祇陀槃那。
概論
祇園精舍由拘薩羅國富商給孤獨(巴利語:Anāthapiṇḍika;梵語:Anāthapiṇḍada)長者發願建造。
給孤獨原名須達多(Sudatta),意為善授、善施,名如其人,他家財巨富,常周濟貧困,尤其是對孤獨無依的人,因此人稱「給孤獨」,意爲「對孤獨無依之人(anātha)供給團食者(piṇḍada)」。他看到城南郊二公里處的一處園林,景色宜人,清雅幽靜,正是設立精舍的理想地點。於是和園林擁有者祇陀(Jeta)商議。祇陀乃波斯匿王之太子,富有無比,根本看不上須達多手上的銀錢,於是戲言「汝將黃金鋪滿園地,我方肯賣。」。須達多歡欣鼓舞,耗盡家資,終於達到要求,將金箔鋪滿了園地,祇陀太子感動而言:「園中土地,盡滿金箔,已為公得。惟我園中木未貼金箔,仍為我有。吾亦欲以獻佛也。」(白話:園中的土地,已經遍覆金箔,如願爲您所得。唯有園中的樹木您沒有貼金箔,仍然是我所有,現在我也願意貢獻給佛陀。)[19]波斯匿王、祇陀太子和給孤獨長者三人,因為捐贈祇園一事,後來被列入伽藍聖眾之列。
巴利語文獻中,並無黃金鋪滿園地,才肯賣出的敘述,而是就算給孤獨長者舖滿遍地黃金,祇陀太子也不願意出售。
佛陀後半生在此安居長達二十多年[20],因此現今流傳的經典,大約有七、八成都是在這裡講說的。很多佛經比如《阿彌陀經》和《金剛經》開篇就提到佛陀「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在佛教本生故事中,釋迦牟尼佛的過去世曾在這一片地區(仍是園林)作鹿王,跟此地有緣。
同名寺院
斯里蘭卡也有一處「祇陀林」寺院,但與印度祇陀林非同一處。在斯里蘭卡祇陀林上還建有佛塔和佛寺,佛教部派之一祇陀林派就是以該寺爲學術中心而成立,並以此地命名的。
照片
-
祇園精舍內的喜智菩提樹
-
祇園精舍風景
-
祇園精舍內的佛塔
-
在喜智菩提樹下冥想的僧人
註解
- ^ 全稱為祇陀林給孤獨園、逝多林給孤獨園。祇園或又寫作祗園,可唸作「
祇 」,因為祇陀精舍又譯作「耆陀精舍」[1][2]。又如Jī和Je音相近,Jīvaka譯作「耆」婆、「耆」婆伽、「耆」域、「祇」婆、「祇」域、「時」婆、「時」縛迦[3],Vṛji譯作跋「耆」、毘「時」、佛栗「氏」。又《洪武正韻》中,「祇」和「祗」都具有「旨而切」(ㄓˇ/zhǐ)和「渠宜切」(ㄑㄧˊ/qí )兩種音[4][5]。「祇」和「祗」互為對方之異體字,作神明之義,音發ㄑㄧˊ/qí,作恭敬或但、只之義,音發ㄓ、ㄓˇ/zhī、zhǐ[6][7]。 - ^ 祇洹為梵、巴:Jetavana/犍:Jedavana[8]的音寫,如同須陀洹為梵:Srotāpanna/巴:Sotapanna/犍:Sodavaṇa[9]的音寫,泥洹、泥曰為梵:Nirvāṇa/巴:Nibbāna/犍:Nivana[10]的音寫,提洹竭為梵:Dīpaṃkara/巴:Dīpaṅkara/犍:Divaṃkara[11]的音寫,釋提洹因為梵:Śakra devānāṃ indra/巴:Sakka devānaṃ inda/犍:Śakra devaṇa iṃdra[12]的音寫。根據《洪武正韻》,洹有兩種音,一為「胡官切」(ㄏㄨㄢˊ/huán),一為「于權切」(ㄩㄢˊ/yuán)[13]。《一切經音義》對「泥洹」、「祇洹」之「洹」的標音則為「活官反」、「胡官反」(王力系統的中古音擬音,「胡官切」為/ɣuɑn/,「雨元切」為/ɣǐwɐn/)[14][15][16]。又「洹」、「桓」兩字經常混寫,如釋提洹因或寫作釋提桓因、祇洹或寫作祇桓。那體慧指將以v-開頭的印度音節,音寫為中文,給古代中國的佛典翻譯者帶來挑戰,因為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沒有對應這些音的字。其早期的解決方法,是使用一個前面帶有濁音起始子音(z或ɣ)的字,以之後近似的發音(後漢漢語:ui、ua,早期中古漢語:wi、wa)來音寫vi或va[17]。
參考文獻
- ^ 地名規範資料庫. 祇樹給孤獨園(qí shù jǐ gū dú yuán). 法鼓文理學院佛學規範資料庫. [2024-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7).
- ^ 《別譯雜阿含37經》:「爾時,耆陀精舍中有二比丘於僧斷事時,共生忿諍,一小默然忍,一瞋熾盛。」(《雜阿含1108經》:「爾時,祇桓中有兩比丘諍起,一人罵詈,一人默然」)
- ^ 耆婆(qí pó). 人名規範資料庫. 法鼓文理學院佛學規範資料庫. [2024-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7).
- ^ 祇. 字統網. [2024-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7).
- ^ 祗. 字統網. [2024-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7).
- ^ 祇. 異體字字典. [2024-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7).
- ^ 祗. 異體字字典. [2024-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7).
- ^ Jedavana - A Dictionary of Gāndhārī. [2024-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26).
- ^ Sodavaṃna - A Dictionary of Gāndhārī. [2024-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26).
- ^ nivana - A Dictionary of Gāndhārī. [2024-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1).
- ^ Divaṃkara - A Dictionary of Gāndhārī. [2024-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26).
- ^ deva - A Dictionary of Gāndhārī. [2024-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26).
- ^ 洹. 字統網. [2024-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7).
- ^ 祇洹 - 一切經音義. [2024-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8).
- ^ 泥洹 - 一切經音義. [2024-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8).
- ^ 小學堂中古音. [2024-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3).
- ^ Jan Nattier. Glorious Cities and Eminent Clans: On Some Proper Names in Zhi Qian’s Mahāparinirvāṇa Sūtra (Part 2) (PDF). 創価大學國際仏教學高等研究所年報. 2022, 25: 93–118 [2024-07-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9-17).
- ^ 明贤法师:《楞严经》的缘起- Micro Reading. 中國日報. [2021-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1).
- ^ 覺性之旅朝聖地點一覽. [2018-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8).
- ^ 《僧伽羅剎所集經》:「如是世尊於波羅奈國。而轉法輪。初轉此法時。多饒益眾生。即於此夏坐有益於摩竭國王。第二三於靈鷲頂山。第五脾舒離。第六摩拘羅山(白善)為母故。第七於三十三天。第八鬼神界。第九拘苫毘國。第十枝提山中。第十一復鬼神界。第十二摩伽陀閑居處。第十三復還鬼神界。第十四本佛所遊處。於舍衛祇樹給孤獨園。第十五迦維羅衛國釋種村中。第十六還迦維羅衛國。第十七羅閱城。第十八復羅閱城。第十九柘梨山中。第二十夏坐在羅閱城。第二十一還柘梨山中。於鬼神界不經歷餘處連四夏坐。十九年不經歷餘處。於舍衛國夏坐。如來如是最後夏坐時。於跋祇境界毘將村中夏坐。」
- ^ 林許文二‧陳師蘭. 佛陀的生命傳奇. 香光莊嚴. 2002-06-20 [2008-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7)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