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腿蛙
紅腿蛙(學名:Rana aurora)是受保護的青蛙,分佈在加利福尼亞州北部至英屬哥倫比亞的沿岸地區。[2]紅腿蛙的皮膚潤滑及腰很纖幼。牠們會在靜止的水面產卵,並會聚集在產卵的地方,很少會出現在較遠的地方。
紅腿蛙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兩棲綱 Amphibia |
目: | 無尾目 Anura |
科: | 赤蛙科 Ranidae |
屬: | 蛙屬 Rana |
種: | 紅腿蛙 R. aurora
|
二名法 | |
Rana aurora Baird and Girard, 1852
|
紅腿蛙可以長達8厘米。牠們的面部呈深色,下頜有一條淺色斑紋。[3]牠們的腳長而強壯,很適合跳躍。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將牠的近親加州紅腿蛙當作是牠們。不過,加州紅腿蛙主要分佈在加利福尼亞州馬林縣至下加利福尼亞州。紅腿蛙與加州紅腿蛙其實在基因上是完全不同的物種,在一些分類系統中,會將紅腿蛙看為一個亞種,學名Rana aurora aurora。
分佈
紅腿蛙分佈在加利福尼亞州門多西諾縣以北至俄勒岡州的沿岸地區。雖然牠們主要分佈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山區,但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區則甚少出現。在喀斯喀特山脈南部很少發現牠們。[2]牠們在馬林縣及索諾馬縣與加州紅腿蛙逐漸合一,最南曾於聖馬特奧縣出現。
習性
池塘或沼地靜止的水是紅腿蛙繁殖的重要因素。[4]牠們很多時會逗留在水中,及喜歡生活在佈滿植物的岸邊。[5]紅腿蛙需要環境的保護,因為牠們會被不同的魚類、蛇、鳥類、哺乳動物及甚至一些兩棲類所獵殺。當牠們感到有威脅時,牠們會很快的鑽入1米水深或底棲帶,以保障安全。
成年紅腿蛙會在完成繁殖後離開池塘,並遷徙至1.5公里遠處或濱河區附近。位處於北方的紅腿蛙會冬眠。幼蛙會於較後的時間離開出生的池塘,但亦會在濱河區尋找保障,並準備於夏天遷徙至約1.5公里遠處。
成熟的紅腿蛙會捕食陸地上的昆蟲,以及細小的蝸牛及甲殼類。[6]牠們亦會吃蠕蟲、蝌蚪、細小的魚類及甚至其他細小品種的青蛙。紅腿蛙的幼體是完全草食性的。
繁殖
雄性紅腿蛙及雌蛙會於10月初到達繁殖位點,隨著緯度、降雨量及溫度而可能遲至1月才到達。[5]牠們一般會在氣溫5.6-6.7℃以上進行繁殖。雄蛙會保護自己的領土,很多活動都是在夜間進行。在加利福尼亞州,紅腿蛙正式的求偶行為會於1月開始,而北方地區則於3月出現。繁殖季節會於7月完結。
雌蛙每季會產200-1100顆卵,並將卵附在水中植物或枯木上。[3]卵簇的直徑闊10厘米,在水中會形成不規則形狀。在39-45天後卵會孵化,蝌蚪約需80天完成變態。[7]
雌蛙會在密林淺水的地方產卵,最深曾在500厘米水深處發現蛙卵。繁殖的地方可以是永久或臨時的,並在氾濫前完成變態。[6]
參考
- ^ Santos-Barrera et al. Rana auror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2006-05-05].
- ^ 2.0 2.1 D.C. Zeiner; et al. California Wildlife, Volume I: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California State Department of Fish and Game. May 2, 1988.
- ^ 3.0 3.1 R.C. Stebbins.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of North America. New York: McGraw Hill. 1954.
- ^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Northern Red-legged Frog profile (2003) (PDF). [2008-10-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8-21).
- ^ 5.0 5.1 Red-legged Frog observations in the coastal ranges and development impact analysis, Lumina Technologies, Tiburon (1997)
- ^ 6.0 6.1 AmphibiaWeb. Information on amphibian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Berkeley, California: AmphibiaWeb. 2008 [2008-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4).
- ^ G.W. Calef. Natural Mortality of Tadpoles in a Population of Rana aurora. Ecology. 1973, 54: 74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