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濁水溪社
國立臺灣大學濁水溪社,簡稱臺大濁水溪社、濁水溪社、濁社,為國立臺灣大學的學生社團。該社團成立於1987年3月,而後經歷社團停止運作,最終於2005年復社,以議題討論之形式運作,並定期發行社團刊物《濁流》。最初社團成立的目的,是以「反自由化的農民運動」為關懷目標,在臺灣90年代民主化裡的學生運動場域中,為臺灣第一個「單一議題性學生運動社團」[1],而後逐步有勞工、婦女等相關單一議題性社團之成立。目前濁水溪社以「意識本土,關照社會」為社團核心理念,關心農業、地方和台灣主權相關議題。
歷史
原先由臺灣大學大學論壇社中主張激進路線的社員組成一地下組織,有別於著重校園內爭取言論自由與學生自治的學運路線,濁水溪社前身之地下組織雖然也致力於校內自治民主改革,但又進一步將核心關懷放到臺灣整體社會政經脈絡,並強調農民運動之重要性。於1985年成立,成立初期並未向臺灣大學課外活動組登記為正式掛名社團,此為地下時期。
在地下活動兩年後,臺大濁水溪社於1987年正式成為校內社團,為當時改革派社團中唯一以農業問題與農民運動為主要關懷之社團,發行《濁水溪月刊》。並於隔年參與520農民運動。在520農民運動後旋即投入野百合學運,與改革派學運社團串聯。於1989年與大學論壇社、大學新聞社、噬菌體社等12個學生社團在臺大文學院草坪上舉行二二八事件悼念活動。於同年4月7日鄭南榕為言論自由與臺灣獨立主張自焚後,於臺大校園內發起靜坐追悼與聲援鄭南榕。其後社團逐漸減少公開活動。
於1995年再度向臺灣大學課外活動組申請復社,於振興草坪召開社員大會,有感於農民運動之衰退與失焦,設制農民運動研究部。於1997年改變社團經營方針,以「發揚臺灣文化」為新的社團宗旨,其後時改變為「關懷生命,回饋農村」等不同訴求。社員以農學院學生逐漸擴散至各科系。
於2004年,濁水溪社再次向臺灣大學課外活動組申請復社,以「意識本土、觀照社會」為宗旨,從社會與人文的關懷角度重新出發。社團所談論的議題也由農村和農業相關議題,轉為各種本土、台灣主權相關議題。
社團年表:
- 2004年,向臺灣大學課外活動組申請復社。
- 2006年6月,投入校內網路加退選公聽會之抗爭。
- 2011年,投入「東部發展條例」的抗爭活動。
- 2015年,於復社十年出版《濁水長流 - 濁水溪社十週年紀念專書》[2]。
- 2016年起,社團討論議題由過往台灣主權相關議題的單一議題為主,逐漸轉變為勞工權益等左派議題,而後更往其他更廣泛的社會議題進行討論。
- 2017年,與花火(台大學生會新聞部)共同發布台大周邊勞動條件地圖。
- 2017年,參與反對勞基法修惡相關抗爭,並召開社員大會並發表聲明開除背棄勞工,支持勞基法修惡的創始社員、時任立法委員黃偉哲社籍[3],為濁社首位被開除社籍之成員。而後於2020年又因南鐵東移案中使用優勢警力對抗住戶與抗爭者,再次發表聲明開除時任台南市長黃偉哲之社籍。
- 2022年春,復刊社刊,獨立發行社刊《濁流》復刊號[4] 。
- 2022年,與台灣農村陣線、美濃農村田野學會共同舉辦 2022夏耘 歸鄉:走讀地方的N種方式 地方工作營隊。
- 2024年5月,和台大校內各大異議性社團和學生自治組織組成台大學生聯合組織,共同參與國會改革法案爭議(青鳥行動)之抗爭,組織學生之聲戰車進行短講[6]。
- 2024年12月, 共同參與對中國學生參訪團和馬英九基金會統戰行程的示威活動[7]。
活動
作為一個異議性社團,臺大濁水溪社至今仍持續以台大第一活動中心238室為社辦持續運作中。社團課程為舉辦講座與讀書會並出版刊物,以及不定時之社外活動。
讀書會文本與講座之內容依社團當時討論之議題而改變,涵括國際事務、臺灣文學、臺灣歷史、臺灣政經發展、英文時事、農產業議題、鄉村與地方發展等,曾參與講座之與談人包括楊碧川、郭亮吟、辜寬敏、蕭全政、吳叡人、林世煜、陳德斌、范雲、吳乃德、李丁讚、深溝村農友、焦鈞、菁琪律師 等。
臺大濁水溪社過去曾定期下鄉進行勞動與社區營造,曾前往高雄縣橋頭鄉、澎湖縣馬公市、高雄縣美濃鎮。活動內容計有人權意識推廣、駐糖廠藝術家村營造、眷村保存、農村勞動、鄉村發展等。
於2007年初於臺北市果菜市場進行農產品銷售與校園內農產品推廣。
於2016年起固定參與共生音樂節以宣傳議題並販售相關書籍。
於2021年開始重新以農業與鄉村議題為社團主要討論議題,舉行相關講座與讀書會,並舉行農業體驗活動與相關營隊。
濁流(濁水溪月刊)
《濁流》前身為《濁水溪月刊》,為臺大濁水溪社定期發行之學生刊物。
臺大濁水溪社藉著讀書會、舉辦活動、社員間的討論來互相交流,傳達理念。然而這只能限於社員及一小部分的人,亦難以將訊息傳遞給更多的人。於是,藉由發行《濁流》,臺大濁水溪社試圖擴大訊息的傳遞機會,讓沒有機會參加社團活動的人,也可以接觸到社團發出的聲音,亦可以讓更多的人藉文字深入了解該社理念、參與其活動,而不僅止於知道臺大濁水溪社名號而已。
《濁流》刊載濁社的活動、讀書會、聯絡方式、文章等等。它是一個社團表達理念的媒介,向外發聲的管道;也是和他人互動交流的平台。藉由文字的書寫,表達理念及關懷。其記錄臺大濁水溪社的存在,向他人表達出訊息:有著這種理念的人們確實存在著、運作著。然而社員也藉發行的過程──經由與他人因社刊擦撞而出的反應及回響──漸漸發現自己也是社團理念的代表,也是一種實踐;社員也藉著編輯社刊及寫作社刊文章的機會、思考社團的理念如何傳達及連貫。
2005年復社起,以《濁流》為名發行社刊,至2009年秋季因人力與經費不足而停刊[2]。
2016年,出版《濁水長流:濁水溪社十週年紀念專書》[2]。
2022年春,獨立出版《濁流》復刊號,以意識本土為主題,並於共生音樂節進行首次販售[8]。
今昔社員
- 林滴娟:故前高雄市議員。在大三時發表以濁水溪上游到下游變遷史與環境生態惡化之散文《嗚咽的濁水溪》於當時的社團刊物《濁水溪月刊》,使濁水溪社被喻為「臺大改革派社團散文獎第一名」。並於1989年帶領濁水溪社在臺大校園內發起「林茂生追思會」以紀念二二八事件。
- 黃偉哲:曾任中華民國立法院立法委員,現任台南市市長。為地下社團時的創始社員之一,現因爭議事件已遭開除社籍二次。
- 張之豪:現任基隆市議員。台大濁水溪社復社社長,曾於社團紀念刊物《濁水長流》中撰文。
- 藍士博:現任史明博物館館長。台大濁水溪社復社成員之一,曾於社團紀念刊物《濁水長流》中撰文。
- 吳沛憶:現任台北市議員。台大濁水溪社成員之一,曾於社團紀念刊物《濁水長流》中撰文。
- 江昺崙:社運人士。台大濁水溪社成員之一,曾於社團紀念刊物《濁水長流》中撰文。
參考文獻
- 鄧丕雲,《八○年代臺灣學生運動史》(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993年)。ISBN 957-8994-20-6
- 范雲主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灣學生運動文獻彙編》(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993年)。ISBN 957-8994-21-4
- 江昺崙等,《濁水長流:濁水溪社十週年紀念專書》(臺北市:前衛出版社,2016年)
- 《濁流 復刊號 2022 Spring:意識本土》(臺北市:台大濁水溪社 NTU Dalawasao,2022年)。
註釋
- ^ 鄧丕雲,《八○年代臺灣學生運動史》(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993年)。ISBN 957-8994-20-6
- ^ 2.0 2.1 2.2 濁水長流:濁水溪社十週年紀念專書. 博客來. [2022-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8).
- ^ 支持修法遭開除「社籍」 黃偉哲:予以尊重. tw.news.yahoo.com. [2022-08-08] (中文(臺灣)).
- ^ 2022 Spring《濁流》復刊號正式出版!. 台大濁水溪社. 2022-02-24.
- ^ 聽伏流喧嘩:238的異議足跡. 台大濁水溪社. 2023-05-07.
- ^ 0528行動,我們在場. 台大濁水溪社. 2024-05-27.
- ^ 【民主人權自由,我要平等交流】 12/03行動與參與者說明. 台大濁水溪社. 2024-12-03.
- ^ 台大濁水溪社. www.facebook.com. [2022-08-08] (中文(簡體)).
相關報導
- 劉蓓璇,《河左岸與台大 共讀亞細亞孤兒》[永久失效連結],《淡江時報》。第625期 2005年11月21日
- 《關懷蕉農台大濁水溪社發送滯銷香蕉》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df),《大學報》。2007年4月6日
- 《反墮胎思考期 校園最HOT話題》[永久失效連結](doc),《性別週報》。第70期 2006年12月9日
外部連結
- 臺灣大學濁水溪社Facebook頁面
- 臺灣大學濁水溪社部落格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盤尼西(譯),〈雜交玉米的政治經濟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濁水溪月刊》,臺灣大學濁水溪社。1987年10月1日
- 吳燕玲、李令儀、張菁雅,〈從五二○農運蛻變 燃燒生命的折翼蝴蝶〉,《新新聞》,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第5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