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絡主義

語境主義(英語:Contextualism),也被稱為認知語境主義,指哲學中強調行為、話語英語utterance或表達所發生的語境的觀點。語境主義者認為,行為、話語或表達的某些重要方面只能相對於其語境來理解[1]。一些哲學上有爭議的概念,例如「意味着P 」、「知道P 」、「有理由A」,甚至「是真的」或「是對的」,只有相對於特定語境的意義。另一些哲學家則擔憂語境依賴會導致完全的相對主義[2]

倫理學中,「語境主義」觀點往往與情境倫理學英語situational ethics道德相對主義密切相關[3]

認識論中,語境主義認為「知道」一詞是語境敏感的。語境敏感的表達指的是那些「相對於不同的使用語境表達不同命題」的表達[4]。一些詞語通常被認為是語境敏感的,例如索引詞英語Indexicality,比如「我」、「這裡」和「現在」;雖然「我」在所有使用語境中都具有固定的語義,但它所指代的對象隨語境變化而變化。同樣,認知語境主義者認為「知道」這個詞也是語境敏感的,它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不同的關係。

概述

引入語境主義的部分原因是為了反對具有以下基礎結構的懷疑論:

  1. 我不知道我是否處於懷疑的情況H(例:我不是缸中之腦
  2. 如果我不知道 H 不是這種情況,那麼我就不知道一個普通的命題 O(例:我有手)
  3. 結論:因此,我不知道O

語境主義的解決方案既不否認任何前提,也不斷言論證無效。相反,它將命題(3)的真值與語境聯繫起來,並提出我們可以在特定語境中否定(3)——就像在日常會話語境中一樣——因為我們對於聲稱自己知道某事的要求在不同語境中是不同的。

語境主義認識論的主要宗旨在於指出知識歸賦是語境敏感的,即「知道」的真值取決於它被使用時所處的語境。例如,「我知道我有手」這樣的陳述在某些語境下是錯誤的。然而,在日常環境中,比如與朋友在咖啡館聊天時,同樣的命題可能是真命題。當我們參與懷疑主義的哲學論述時,我們似乎失去了對知識的主張;但一旦我們離開懷疑的語境,我們又可以誠實地聲稱我們擁有知識。

也就是說,當我們將知識歸賦於某人時,我們所使用「知識」一詞所處的語境決定了知識歸賦的相關標準。語境主義者認為,當在日常對話中使用「知道」時,我們大多數的說法都是正確的——儘管懷疑主義者試圖指出我們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然而,當我們在討論懷疑性假設時使用「知識」一詞時,我們可能會認為我們的知識非常有限(如果有的話)。語境主義者運用這一觀點來解釋為什麼懷疑論的論證可能是有說服力的,同時保護我們通常聲稱「知道」的事物的正確性。這種懷疑論並不允許某人在某一時刻擁有知識,而在另一時刻卻沒有。這並非一個令人滿意的認識論答案。語境主義意味着,在某種語境下,對知識歸賦的表述可能是正確的,而在知識標準更高的語境下,同樣的表述可能是錯誤的。這種情況類似於「我」這個詞可以正確地(被不同的人)同時指代不同的人。

因語境而異的是,一個主體必須處於怎樣的位置才能被認為「知道」一個命題。因此,認識論中的語境主義關注的是「知道」這一概念在語言中的運作方式,而不是關於知識、論證或認知立場的強度包含什麼的理論[5]。然而,認識論將語境主義與對「知識是什麼」這一問題的探討相結合,以解決認識論所面臨的難題和問題,例如懷疑論葛梯爾問題彩票悖論英語Lottery paradox

到 20 世紀末,語境主義對知識的解釋變得越來越流行,特別是作為對懷疑主義問題的回應。當代語境主義者包括邁克爾·布洛姆-蒂爾曼、邁克爾·威廉姆斯、斯圖爾特·科恩、基思·德羅斯、大衛·劉易斯、蓋爾·斯坦和喬治·馬蒂。

語境主義者聲稱,將知識歸賦於某人的標準因使用者所處的情境而異。因此,如果我說「約翰知道他的車在他前面」,那麼當且僅當這句話在以下條件下才是正確的:

(1)約翰相信他的車在他前面

(2)汽車實際上在他前面,並且

(3)約翰符合我(說話者)的背景所選擇的認知標準

這是一種粗略的的語境主義知識解釋,有許多明顯不同的知識理論符合這種語境主義模板,並以語境主義形式出現。


例如,認為論證的強度根據語境而變化的一種證據主義英語Evidentialism是語境主義。接受相關選擇理論英語Relevant alternatives theory對知識的描述的人可以說是語境主義者,因為他認為相關選擇方案的範圍對於對話語境敏感。德羅斯採用了一種模態解釋,後來被稱為「安全(safety)」解釋,其中知識被理解為一個人對「p是否與事實相匹配」的信念——不僅是在現實世界,而且在足夠接近的可能世界中匹配:知識意味着不存在人們在 p 方面會出錯的「附近」的世界。但是,多接近才算足夠接近呢?正是在此處,德羅斯採用語境主義的思路對知識進行了模態解釋,因為「認識上相關的世界」的範圍隨語境的變化而變化:在更高標準的語境中,一個人的信念必須通過更廣泛的可能世界來與事實相匹配。

批評

語境主義認識論受到了一些哲學家的批評。語境主義反對任何形式的,聲稱知識並非語境敏感的「不變論」(invariantism)。最近的批評以競爭理論的形式出現,包括源於約翰·霍桑英語約翰·霍桑 (哲學家)的「主體敏感不變論」(SSI),以及源於傑森·斯坦利的「興趣相關不變論」(IRI)。 SSI認為知識歸賦主體的語境決定了認知標準,而語境主義則認為是歸賦者。 IRI則認為,知識歸屬的主體的實際興趣決定了認知標準。斯坦利寫道,最基本的 IRI「只是聲稱某人是否知道 p 可能部分取決於主體的環境的有關實際事實」[6]

喬納森·謝弗提出了一種被稱為對比主義的用於替代語境主義的方法。對比主義與語境主義一樣,使用語義學的方法來解決懷疑主義問題[7]。  

腳註

  1. ^ Price (2008).
  2. ^ Mackie (1977)
  3. ^ Timmons (1998).
  4. ^ Stanley (2005), p. 16.
  5. ^ Stanley (2005), p. 17.
  6. ^ Stanley (2005), p. 85.
  7. ^ Schaffer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