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莫波利斯

赫爾莫波利斯[1]古希臘語Ἑρμούπολις羅馬化:Hermoúpolis直譯赫爾墨斯之城[2]埃及語𓐁羅馬化:ḫmnw /χaˈmaːnaw/直譯八 ,其埃及學發音為「Khemenu」;科普特語Ϣⲙⲟⲩⲛ,演化為阿拉伯語:الأشمونين‎,羅馬化al-Ashmunayn),一座位於上埃及和下埃及交界處的重要城市。其名字源自當地所崇拜的八位神祇

赫爾莫波利斯
Z1 Z1 Z1 Z1
Z1 Z1 Z1 Z1
nwwniwt
t Z1
赫爾莫波利斯的科普特教堂遺蹟
類型城市
位置 埃及明亞省
座標27°46′53″N 30°48′14″E / 27.78139°N 30.80389°E / 27.78139; 30.80389
現狀已遺棄
赫爾莫波利斯在Egypt的位置
赫爾莫波利斯
赫爾莫波利斯的位置
法老內克塔內布二世(於公元前 358 年至公元前 340 年在位)的黑色粉砂岩方尖碑。銘文顯示,他將這座方尖碑立於赫爾莫波利斯的托特三神神殿入口。目前該藏品陳列於大英博物館

赫爾莫波利斯自古王國時期起就是省會,後來發展成為羅馬埃及行省的主要城市,並從公元三世紀開始成為早期基督教的中心。阿拉伯征服埃及後,該教區被廢棄,該教區一度被廢棄,但隨後恢復為受壓迫的天主教科普特正教領銜教區粵語領銜教區

其遺址位於埃及明亞省邁萊維的城鎮 el-Ashmunein,這個名稱源自科普特語[3]

名稱

「卡穆(ḫmnw)[4]
聖書體寫法:
Z1 Z1 Z1 Z1
Z1 Z1 Z1 Z1
nwwniwt
t Z1

「卡穆」(Khemenu,Ḫmnw)是該城市的古埃及語名稱,[5]意為「八鎮」,源自八位當地崇拜的神祇。這個名字以科普特語Ϣⲙⲟⲩⲛ羅馬化:Shmun 保留下來,並成為現代阿拉伯語名稱الأشمونين‎(al-Ashmunayn)的來源。[6]

由於這座城市是托特的主要崇拜中心,希臘人將赫爾墨斯與托特等同,在通用希臘語中,這座城市被稱為「赫爾墨斯之城」。托特是法老的醫藥與智慧之神,也是抄寫員的守護神,而托特與腓尼基神祇埃什蒙英語Eshmun有着同樣的聯繫,神廟的碑文也因此稱這位神為「埃什蒙之主」。[7]

歷史

 
中王國時期省長英語nomarch墓中出土的文物

赫爾莫波利斯位於上下埃及的交界處,是上埃及第十五個諾姆赫普塔諾米斯英語Heptanomis的首府。歷史上底比斯英語Thebaid和上埃及其他地區的北部邊界比現代延伸得更遠。赫爾莫波利斯是一處豪華的度假勝地,僅次於底比斯。城市稍南的地方是赫爾莫波利斯堡( Ἑρμοπολιτάνη φυλακή[8] 阿拉伯語中稱這裡為「尤素夫水道英語Bahr Yussef」),來自底比斯的船隻需在此繳納通行費。赫爾莫波利斯人的公共墓地位於尼羅河對岸安蒂諾厄波利斯英語Antinoöpolis附近的貝尼哈桑英語Beni Hasan石窟,河流雖然將城市與墓地隔開,但由於西邊的山丘,從水路運送死者比陸路更為簡便。

在設立埃及管區後,赫爾莫波利斯成為底比斯英語Thebaid的一座重要城市。

教會史

傳統基督教認為這裡是神聖家族流亡埃及期間的避難所。

大赫爾莫波利斯(Hermopolis Maior)是安蒂諾埃大主教區英語Diocese of Antinoe省會的一個附屬教區英語Suffragan diocese,受亞歷山大牧首管轄。該教區在伊斯蘭統治下逐漸消失。

歷任赫爾莫波利斯主教如下:

  • 科農(約250年)
  • 法西勒斯(325年)
  • 迪奧斯(約 350 年)
  • 普盧西亞努斯(4世紀)
  • 安德烈亞斯(431)
  • 根納狄烏斯(約 444 年 - 449 年之後)
  • 維克托(約 448/463)
  • 烏爾皮亞努斯(6世紀)
  • 約翰一世(6世紀)
  • 約翰二世(6-7世紀)
  • 伊西多羅斯(7 世紀)
  • 尤金尼厄斯(?)
  • 保盧斯(?)

這座城市曾作為羅馬天主教的一個名義教區存在,[9]並且可能仍屬於科普特正教。到了18世紀,該教區在名義上恢復了其地位,並被稱為領銜教區粵語領銜教區大赫爾莫波利斯(拉丁語為 Hermopolis Maior;1925-1929 年更名為 Hermopolis Magna)或赫爾莫波利斯大區(意大利語為 Ermopoli Maggiore)。1849年,大赫爾莫波利斯的轄地重新分配給科普特禮天主教明亞教區,標誌着赫爾莫波利斯教區的恢復。

1949 年,名義上的主教職位被廢除,主教級別的歷任任職者如下:

遺蹟

在古埃及晚期及羅馬時代,赫普塔諾米斯頻繁遭受戰火洗禮,相比之下,赫爾莫波利斯較為幸運,未遭受重大破壞。然而,進入穆斯林統治時期後,赫爾莫波利斯的古建築遭到了嚴重破壞。穆斯林統治者將這些建築焚燒製成石灰,還將其拆運作為建材使用。[10]一份公元3世紀的奧克西林庫斯紙莎草書英語Oxyrhynchus Papyri,至今仍保存完好,其中記載了赫爾莫波利斯在當時存在高達七層的建築物。[11]曼徹斯特約翰·賴蘭茲圖書館珍藏有許多與赫爾莫波利斯(烏什蒙)相關的阿拉伯紙莎草文獻,這些文獻的年代可追溯到伊斯蘭曆 2 世紀到 4 世紀。[12]

神廟

赫爾莫波利斯神廟的門廊雕塑中,托特及其象徵——朱鷺和犬頭猴形象尤為突出。他在銘文中被稱為「埃什蒙之主」。這座神廟源自法老時代,但托勒密時期的建築更加壯觀,其設計與建造均保留了傳統的埃及風格。作為神廟唯一的遺蹟,門廊由兩排各六根柱子構成。拱廊由五塊石頭搭建而成,每塊石頭都巧妙地穿過兩座柱子的中心,這是埃及建築師常用的技法。中間柱子間距較寬,其上方的石頭長達25英尺6英寸。柱子被塗上了黃、紅、藍三色,交替排列,別具一格。這種設計在古爾諾神廟中也有所體現。(Dénon, L'Egypte, plate 41.)

這些柱子並非由大塊水平石塊堆砌而成,而是由形狀各異的石塊拼接而成。建築設計得非常巧妙,難以發現石塊之間的連接線。柱子底座模仿蓮花下部葉片,其上裝飾着多個同心圓環,尤如木桶的箍圈;在這些圓環之上,柱子看起來像一束束蘆葦,通過水平紐帶固定在一起。包括柱頭在內,每根柱子高約 40 英尺;最大周長約為 2812英尺,距地面約5英尺,柱子的厚度向底部和柱頭方向逐漸減小。柱間最寬處為 17 英尺;其他柱子之間相距 13 英尺。

科普特教堂

神廟建築群外部是一座巴西利卡式的科普特教堂的遺蹟,[13]於5世紀建造在神廟早期建築之上。[14]這座教堂可以說是科普特建築中的傑作。[15]教堂的總長為55米,具有柱廊式半廳英語Transept,末端連接着外廊和側廊。中殿設有後殿,寬14.7米,過道英語Aisle寬5.6米。[16]1942年,穆哈拉姆·卡邁勒(Moharam Kamal)首次發現了教堂的遺蹟, [17]隨後一支來自亞歷山大大學的探險隊對遺蹟進行了清理工作。1987年至1990年,一支由華沙大學波蘭地中海考古中心英語Polish Centre of Mediterranean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Warsaw、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室和埃及文物部英語Ministry of Tourism and Antiquities (Egypt)共同組成的波蘭——埃及探險隊對教堂進行了詳細記錄。 [14]

博物館

目前這裡有一個小型露天博物館,其中矗立着兩尊巨大的托特狒狒崇拜太陽的雕像,還有幾塊刻有雕紋的石磚。

名人

另見

參考

  1. ^ (Ammianus Marcellinus, II 16)
  2. ^ "Great Hermopolis", for distinction with Lesser Hermopolis, e.g. Stephanus of Byzantium s.v. Ἑρμοῦ πόλις; Ptolemy IV 5. § 60. Antonine Itinerary pp. 154f.
  3. ^ G. Mussies in: Matthieu Sybrand Huibert, Gerard Heerma van Voss (eds.), Studies in Egyptian Religion: Dedicated to Professor Jan Zandee (1982), p. 92.
  4. ^ Gauthier, Henri. Dictionnaire des Noms Géographiques Contenus dans les Textes Hiéroglyphiques Vol. 4. 1927: 176. 
  5. ^ Ian Shaw & Paul Nicholson, The Dictionary of Ancient Egypt, British Museum Press, 1995.
  6. ^ G. Mussies in: Matthieu Sybrand Huibert, Gerard Heerma van Voss (eds.), Studies in Egyptian Religion: Dedicated to Professor Jan Zandee (1982), p. 92.
  7. ^ Smith's 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Geography. artflx.uchicago.edu. [2 February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9 July 2012). 
  8. ^ Strabo xvii.
  9. ^   Hermopolis Magna. 天主教百科全書.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3. 
  10. ^   Destruction of Egyptian Monuments. Littell's Living Age. 維基文庫. 
  11. ^ Papyrus Oxyrhynchus 2719, in: Katja Lembke & Cäcilia Fluck, Günter Vittmann, Ägyptens späte Blüte.
  12. ^ Margoliouth, D. S. (1933) Catalogue of Arabic Papyri in the John Rylands Library, Manchester.
  13. ^ B.C. Archaeology: Ashmunein. www.bcarchaeology.com. [2020-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2). 
  14. ^ 14.0 14.1 Ashmunein. pcma.uw.edu.pl. [2020-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4). 
  15. ^ Barański, Marek. Excavations at the basilica site at el-Ashmunein/ Hermopolis magna in 1987–1990. (PDF). Polish Archaeology in the Mediterranean. 1992, 3. 
  16. ^ Barański, Marek. Konserwacja wczesnochrześcijańskiej bazyliki w Aszmunein. (PDF). Ochrona Zabytków. [2024-10-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3-19). 
  17. ^ Moharam Kamal, Excavations in the so-called Agora of El Ashmunein.
  18. ^ St. David of Hermopolis in Egypt - Orthodox Church in America. Oca.org. [2017-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9). 

來源和外部連結

參考書目 - 教會歷史
  • Pius Bonifacius Gams, Series episcoporum Ecclesiae Catholicae, Leipzig 1931, p. 461
  • Konrad Eubel, Hierarchia Catholica Medii Aevi, vol. 5, p. 219; vol. 6, p. 234
  • Michel Lequien, Oriens christianus in quatuor Patriarchatus digestus, Paris 1740, Vol. II, coll. 595-596
  • Gaetano Moroni, Dizionario di erudizione storico-ecclesiastica, Vol. 22, p. 61
  • Klaas A. Worp英語Klaas_Worp, A Checklist of Bishops in Byzantine Egypt (A.D. 325 - c. 750), in Zeitschrift für Papyrologie und Epigraphik 100 (1994) 28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