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4年7月23日) |
長江三峽又名峽江或大三峽,位於中國重慶市和湖北省境內的長江幹流上,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公里,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跨重慶奉節、重慶巫山、湖北巴東、湖北秭歸、湖北宜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基本資料 | |
---|---|
起點 | 白帝城 |
終點 | 南津關 |
長度 | 193公里 |
瞿塘峽 | |
起點 | 白帝城 |
終點 | 大溪鄉 |
長度 | 8公里 |
別稱 | 夔峽 |
景觀(包括已被淹沒景觀,下同) | 奉節古城,八陣圖,魚復塔,古棧道,風箱峽,粉壁牆,孟良梯,犀牛望月 |
巫峽 | |
起點 | 大寧河口 |
終點 | 官渡口 |
長度 | 45公里 |
別稱 | 大峽 |
景觀 | 神女十二峰、小三峽、小小三峽、大昌古鎮 |
西陵峽 | |
起點 | 香溪口 |
終點 | 南津關 |
長度 | 76公里 |
景觀 | 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黃牛峽、燈影峽 |
水利樞紐 | |
三峽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 |
名稱 | 長度(公里) | 起止 | 歸屬地 |
---|---|---|---|
瞿塘峽 | 8 | 從白帝城(奉節)到大溪鄉 | 重慶市奉節縣、巫山縣 |
巫峽 | 45 | 從巫山到官渡口(巴東) | 重慶市巫山縣、湖北省巴東縣 |
西陵峽 | 66 | 從秭歸到南津關(宜昌) | 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宜昌市秭歸縣 |
地理概述
長江流過四川宜賓後,經重慶江津到湖北宜昌段被俗稱為「川江」,是歷史上巴蜀、黔(通過烏江在重慶涪陵注入長江)通往中國東部唯一的水上通道。川江下游江水穿越中國大陸第二級階梯巫山山脈,形成了長江上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大峽谷,因而該區域被合稱為「三峽」。
地質演變
由於不同地區的岩性,三峽有峽谷和寬谷之分,峽谷多位於石灰岩地區,其地岩層質地堅硬,抗蝕力較強,因而河流對其兩岸侵蝕較弱,但垂直裂隙比較發育,水流趁隙而入,對底部侵蝕。隨河床逐漸加深,兩岸坡谷岩層逐漸失去平衡,沿垂直裂隙崩落江中,形成懸崖峭壁。而當河流經過比較鬆軟、抗蝕力較差的砂岩和頁岩地區時,河流向兩旁侵蝕作用加強,便形成寬谷。關於三峽的具體形成有不同說法,地理地質學界較為一致的看法是:距今7000萬年以前,在燕山運動中,川東和鄂西一帶形成了巫山等一系列褶皺山脈。它們由西南-東北走向轉為東西走向,地勢由南向北逐漸降低。這些山脈與北面的巴山之間是一個東西相對低凹的地帶,古長江的峽江段便沿此低凹帶向東流去。而隨着該地區地殼的繼續上升,河流下切愈加劇烈,最終形成三峽。
自然景觀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三峽中有許多著名景點。著名的夔門,位於三峽的入口處。兩岸山崖刀劈斧砍,十分壯觀。自古就有:「夔門天下雄」的說法。巫峽南北兩岸的巫山以十二峰最為壯觀,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具魅力,相傳它是幫助大禹治水並為船工導航的仙女化身。西陵峽則中有著名的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黃牛峽、燈影峽等。長江三峽亦有「瞿塘雄、巫峽秀、西陵奇」之稱。
人文景觀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
---|
東晉袁山松《宜都山川記》中述三峽壯景:「常聞峽中水疾,書記及口傳悉以臨懼相戒,曾無稱有山水之美也。及余來踐躋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聞之不如親見矣。其疊崿秀峰,奇構異形,固難以辭敘。林木蕭森,離離蔚蔚,乃在霞氣之表。仰矚俯映,彌習彌佳,流連信宿,不覺忘返。目所履歷,未嘗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觀,山水有靈,亦當驚知己於千古矣。」
李白詩《早發白帝城》中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即描述此地。
文物古蹟
- 白鶴梁水文題刻-唐代廣德年間(763年)已發現有題刻約165段,文字內容約3萬。題刻中有石魚雕刻18尾。白鶴梁題刻以石刻鯉魚為水標,紀錄枯水變化,預卜農業豐欠。初步估算,三峽成庫後20年白鶴梁將埋於淤沙之下。2001年中科院葛修潤院士提出「無壓容器」水下原址保護方案,同時鋪設交通廊道連接地面,供遊人參觀。
- 石寶寨位於重慶市忠縣境內長江北岸的石寶鎮,高35米的寨樓是南方高層穿斗結構的代表,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長江三峽工程開始後,石寶寨周邊將圍建巨型堤壩予以原址保護。
- 張飛廟重慶雲陽縣長江南岸飛鳳山北麓,建造年代不晚於宋。由於緊鄰長江,歷史上幾度被洪水所損,現存建築主要在清同治至光緒年間陸續補建而成。張飛廟為寺廟建築群,總建築面積達2000平方米。有保存大量唐宋至近代的字畫、石刻、木雕,如蘇軾的《前後赤壁賦》等。由於其位於130-160米間,三峽庫區蓄水達175米後將會被完全淹沒,張飛廟被保護人員進行了整體遷建。
雖然在三峽工程獲得通過後全球文物考古工作者進行了長期的搶救性發掘工作,但在三峽工程主體建設完成,開始蓄水後,仍然將會有大量未被發掘的文物和無法採取保護手段的文物遺蹟(如懸棺、石刻等)被淹沒在長江之中。
三峽水電
自1919年孫中山《建國方略》「實業計劃」中提出構想以後,長江三峽陸續考察、爭論建壩事宜持續了接近100年,直到1994年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1944年國民政府聘請美國墾務局設計總工程師薩凡奇來華考察,薩凡奇對三峽進行了10天的考察,隨後寫下了著名的《揚子江三峽初步報告》。此計劃呈交國民政府和美國總統羅斯福後,引起轟動。
1958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南寧召開,三峽工程第一次被拿到正式會議上討論,並引起激烈論戰。最終擱置了工程上馬。此後30年,三峽工程又經歷了多次爭論。80年代初,工程再次被提上日程,經過反覆討論、考察,工程上馬再度被延緩。1992年3月6日,可行性報告被拿到七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審議。同年4月3日人大2633名代表投票通過《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但在此次投票中有近1/3未投贊成票,在之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大表決史上從未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