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軍事

韓國軍事
대한민국의 군사
國軍
組成軍種 韓國陸軍軍旗 陸軍
韓國海軍軍旗 海軍
韓國海軍陸戰隊軍旗 海軍陸戰隊
韓國空軍軍旗 空軍
韓國預備軍軍旗 預備軍
領導
三軍統帥 總統 尹錫悅
國防部部長 申源湜
聯合參謀本部議長 金明秀韓語김명수 (군인) 海軍上將
服役年齡 20-40歲
軍力
現役人數 60萬(2024年)
備役人數 310萬(2024年)
軍費
總計(韓圓 59兆(2024年)

韓國軍事介紹韓國建國以來的軍事概況,該國軍隊韓國國軍東北亞地區一支現代化程度較高的重要軍事力量,也是朝鮮半島局勢的重要影響因素[1]:1。由於朝鮮半島的南北對峙,韓國目前仍然實行義務兵役制,並維持着相當規模的軍隊。據韓國《2014年國防白皮書》,韓國常備軍有63萬,預備役部隊297萬。這相對於韓國5,000萬的人口是個龐大的數字[2]:112。2024年,韓國全球軍力排名第5名[3]

韓國國軍儀仗隊行經首爾光化門廣場,2010年9月28日

韓國實行三軍聯合體制,總統是軍隊的最高統帥。國防部是在總統統率之下的最高軍事行政日語軍政 (行政)機構[4]。自大韓民國成立以來,韓國軍事相對於朝鮮一直處於絕對劣勢,依靠韓美軍事同盟來對抗北方軍事威脅[2]:31-34。1969年,尼克松主義出台後,韓國開始進行「自主國防」建設[2]:35。20世紀70和80年代,韓國先後實施了第一、第二期栗谷計劃和90年代的防禦力量改善計劃。20世紀90年代後,韓國軍隊的信息化建設取得了迅猛發展,並順應世界軍事新軍事變革趨勢和朝鮮半島局勢的變化,開展了軍事變革與轉型[2]:58-59[5]。1994年12月1日,韓國收回了除戰時指揮權韓語전시 작전통제권之外的軍事主權。駐韓美軍由主導角色轉變為支援角色[2]:51。雙方商定韓國將於2020年代中期收回戰時指揮權韓語대한민국의 전시작전권 전환[6]

歷史

初創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二戰投降後,美軍蘇軍北緯38度線分別進駐朝鮮半島南北部。同年11月13日,美軍政廳頒布「軍政第28號令」,宣布成立「國防司令部」,下設軍務局和警務局,掌管韓國所有軍隊警察。此後,國防司令部多次易名。同年12月5日,美軍政廳開設「軍事英語學校」,培養軍事人才。學校採用美國西點軍校的教育方法,以軍事英語為主,招收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有從軍經歷,多數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裡,學校培訓了110名軍官。這些學員畢業後紛紛參與了韓國國軍的組建。1946年3月29日,「國防司令部」改稱「國防部」,與負責警察事務的警務局分離[2]:3-4。同年6月15日,改稱「國內警備部韓語국내경비부」(韓語別稱「統衛部」,源自大韓帝國時代軍事機構之一的「統衛營」)[7]

1946年1月15日,「國防警備隊」宣布成立,最初兵力不過1個營,首任隊長為美軍中校約翰·馬歇爾(John T. Marshall)。同年6月15日,「海岸警備隊」在原「海防兵團」的基礎上組建。至此,統衛部下設國防警備隊和海岸警備隊,已經初具軍隊雛形。「國防警備官校」也在原軍事英語學校的校址上成立,開始開展更為深入的美式軍事教學與訓練。1947年9月,軍隊的編制、武器和服裝已逐漸完成了由日式向美式的轉變,軍隊的人數也得到擴充,各道份都駐紮有一個團的兵力。海軍也先後接收了美軍的登陸艇掃雷艇等36艘艦船,陸續在仁川木浦釜山鎮海等地建立海軍基地。[2]:4

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成立時,國防警備隊兵力已達5萬人,有5個旅、15個團。同年9月5 日,國防警備隊和海岸警備隊分別改制為韓國國軍陸軍海軍。同年11月30日,陸軍又根據《國軍組織法》劃分為正規軍和預備役的護國軍,海軍的機構也得到了強化。同年12月15日,陸軍和海軍本部成立,韓國國軍基本組建完成。為加強登陸作戰力量,1949年4月15日,隸屬於海軍的海軍陸戰隊成立。同年10月1日,原隸屬於陸軍的航空隊從陸軍分離出來正式成立空軍。至此,韓國軍隊的陸海空三軍體制得到確立[2]:4。至朝鮮戰爭爆發前,韓國國軍總兵力有10萬餘人,其中陸軍有97,000人,海軍6,956人,空軍1,897人[2]:5

朝鮮戰爭時期

 
共同警備區韓國側的韓軍憲兵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後,由於韓國國軍人數和裝備相對朝鮮處於絕對弱勢,而且大多數是沒有作戰經驗的新兵,朝鮮人民軍在戰爭一開始軍勢如破竹,很快占領韓國大部分地區,把韓軍和美軍逼退到釜山。7月15日,一路南撤的李承晚致信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將韓軍戰時指揮權移交給聯合國軍。聯合國軍介入後,韓軍得到喘息的機會,兵力也得到大幅增員,其中,學生義勇軍人數就達到30萬餘人。為持續補充兵源,李承晚政府在各地設置「兵事區司令部」將17-40歲的青壯年登記在冊組成「國民防衛隊」。在整個戰爭期間,應徵走上戰場的國民防衛軍人數達100萬。為了補充美軍兵力的不足,韓軍還向美軍派遣了4萬3千餘名士兵,直接隸屬於美軍進行戰鬥。戰後「美國陸軍附編韓軍」(KATUSA)制度也得以延續下來。[2]:9-10

1950年9月15日,美軍仁川登陸後,朝鮮戰爭整個戰局急轉直下,北方軍隊急速潰敗。急於消滅朝鮮軍隊的李承晚政府命令韓國第3師於10月1日率先在東北部前線越過三八線,這一天後來命名為「國軍日」。10月7日,美軍也不顧中國的警告大舉越過三八線,一路向北推進。北方政府一路退守至江界。10月19日,中國派出志願軍參戰,先後發動五次大的戰役,將聯合國軍逐回三八線以南,雙方進入戰略對峙階段。經過談判,雙方於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1958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2]:11

根據韓國國防部戰史編寫委員會1976年出版的《韓國戰爭史》,韓軍在朝鮮戰爭期間損失約為984,400餘人,其中227,800餘人陣亡,717,100餘人受傷,43,500餘人失蹤。不過,由於美軍的援助,韓軍在裝備上得到大幅提高。戰爭結束時,韓國陸軍已由單一的步兵,發展成為擁有步兵炮兵坦克兵的聯合兵種,擁有3個軍,18個師,總兵力55萬,是戰前的5倍;海軍兵力由戰前的6,956人增加到14,863人,擁有各類艦船60餘艘;海軍陸戰隊也在與美軍的聯合作戰中取得飛躍式發展,人數從戰前的1,166人猛增加到22,174人;空軍不僅擴張為2個聯隊,而且擁有了通信、氣象等地面保障部隊,兵力由1,897人增加到11,451人。[2]:11

成長期

 
韓國總統朴正熙檢閱韓國國軍

朝鮮戰爭結束後,韓國國防在美國的援助下得到大幅的提升。1953年,韓美簽署《韓美共同防禦條約》,正式締結軍事同盟。1954-1960年間,美國為韓國提供了17.7億美元的無償經濟援助和21.5億美元的無償軍事援助[2]:15。1952年起,韓國陸續開始了步兵學院、炮兵學校、通訊學校、參謀學校,將原來的警備士官學校擴充為正規的陸軍士官(軍官)學校,之後又開設了海軍士官學校和空軍士官學校。20世紀60年代,韓國應美國要求參加了越南戰爭。戰爭期間,韓軍獲得了美國15.96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大幅度提高了韓軍的現代化水平,同時也有效提高了韓軍的實戰能力[2]:16

20世紀70年代初,韓國軍隊總兵力達到63.3萬人,其中陸軍56萬人,分為29個師、2個裝甲旅、80個炮兵營、1個地對地導彈營、3個地對空導彈營;海軍1.6萬人,各種艦船63艘;海軍陸戰隊5個旅,3.3萬人;空軍2.4萬人,各式飛機230多架。此外,1968年2月,韓國還成立了擁有250萬人的預備役部隊。[2]:15

自主國防期

自主國防工業

1969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關島提出新亞洲政策,導致韓美關係出現裂痕。「尼克松主義」出台後,美國開始縮減駐韓美軍,並逐漸減少對韓援助。1970年,時任韓國總統朴正熙正式推出為期8年的「自主國防」建設計劃[2]:35[8],並成立國防開發局,統一指導國防工業的發展。同年8月,韓國首家專業軍工科研機構國防科學研究所正式成立。國防科學研究所隸屬於韓國國防部,負責研發、試驗和評估武器裝備和相關技術,推進韓國武器國產化,增強自主國防能力。為推動國防科學研究所的快遞發展,韓國於1972年制定了《促進軍工生產臨時法》,大幅增加國防科研經費,以加速本國國防科研生產體系的建設[2]:37

1975年,韓國新設「防衛稅」,通過增加國防預算推動自主國防政策[2]:36。經過1971-1972年的準備階段,韓國軍工業在1973-1976年的基礎形成階段,已經能夠生產包括M-16步槍、追擊炮、無線通信裝備、快艇等基本武器。到1977-1978年的基本武器完成階段,韓國已經實現基本武器完全國產化和部分高精端武器的國產化開發,具備批量生產驅逐艦、韓國型戰鬥艦、多管火箭炮和改裝戰車的能力[2]:38。20世紀80年代,韓國基本建成門類較為齊全的國防工業體系,常規武器不僅可以自給自足,還可以批量出口。90年代末,韓國已能開發和生產技術部分先進的、高精度武器[2]:49

栗谷計劃

 
FA-50戰鬥攻擊機

為增強軍隊戰鬥力,韓國於1974至1981年實施了第一期栗谷計劃,投入31,402億韓圓對陸、海、空三軍裝備進行升級。陸軍由以前以人力為主轉型為機動為主,開始了從傳統軍隊向現代化軍隊的轉變。海軍淘汰了舊型驅逐艦,增加了韓國型驅逐艦、警備艦以及各種導彈快艇。通過完善主要海域的水中監視體系,韓國海軍反潛攻擊能力大大增強。空軍也在質和量上得到大大的提升,挽回了對朝鮮的空中劣勢[2]:38-40[8]

20世紀80年代,韓國部分修訂了軍事戰略理念,從防守思想轉向反擊敵方全面挑釁的攻勢理念,強化軍事應對態勢,提高武器研發能力。1982至1986年,韓國實施了以「完善防禦戰鬥力」和「構建遏制戰略的基礎」為目標的第二期栗谷計劃。陸軍方面,韓軍強化了師級部隊戰鬥力,增強了與朝鮮相比一直處於弱勢的裝甲戰鬥力,並增強了炮兵火力。此外,韓軍還改善了指揮體系,並新設了特戰旅。為應對朝鮮海軍艦艇數量上的優勢和防止朝鮮潛艇干擾海上通路,韓國海軍重點增強了水上戰鬥力,並建立起水上、空中立體反潛艇戰鬥力。空軍方面,韓軍低價購進了F-4鬼怪戰鬥機和偵察機,大量引進「眼鏡蛇」AH-1S重型攻擊直升機。與此同時,韓國空軍通過引進C-130大型運輸機大幅提升空中運輸能力、並引進可搭載空對空導彈進行全方位攻擊的F-16戰鬥機,使空中作戰能力得到加強。[2]:41-42

防禦力量改善計劃

 
韓國獨島號兩棲攻擊艦

韓國經濟騰飛後,其經濟和軍事實力都超過了朝鮮。深刻認識到常規力量方面與韓國的差距,朝鮮轉而積極發展核武器。為應對急劇變化的周邊態勢,韓國在栗谷計劃後於1996年繼續推行戰鬥力增強計劃,並將其更名為防禦力量改善計劃。防禦力量改善計劃的重點是增強對朝遏制戰鬥力和確保擁有從長期國家安保戰略角度出發的自主防衛能力等核心戰鬥力。防禦力量改善計劃通過主要武器的國產化,謀求完善技術集約型軍隊戰鬥力結構,並促進各軍和各兵種戰鬥力均衡發展,最大程度地發揮軍隊協同戰鬥力量。[2]:43

在防禦力量改善計劃時期,韓國陸軍設立了機械化步兵師和裝甲旅,提升了機動裝備的近距離支援能力。在炮兵方面,韓軍除了增加火炮數量外,還改善了火炮、彈藥的質量,為機械化部隊配置了155毫米口徑的自行火炮,以增強其自走和生存能力。此外,韓軍還通過引進反炮兵雷達,提升反炮兵能。為提升火力集中攻擊能力,韓軍還在前方地區配置了多管火箭炮[2]:44

韓國海軍謀求建設一支水面、水下、航空、登陸作戰及支援戰鬥力均衡發展、擁有戰略打擊能力的「大洋海軍」。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韓軍逐年配備裝有最新武器系統和裝備的國產韓國型驅逐艦,以提高任務海域的控制能力,並引進了反潛導彈防空導彈及新型魚雷等艦載武器。1993年6月,韓國從德國引進1200噸級潛艇「張保皋」後,又建造了多艘張保皋級潛艇,使其水下作戰能力取得劃時代的發展。1955年,韓軍通過購入新型海上巡邏機,構建了早期預警系統,同時具備了遠洋預警作戰能力;通過引進10餘台新型海上作戰飛機,擁有了水上、空中立體反潛作戰能力。此外,通過新型登陸艦的國產化,引進登陸機動直升機UH-60,配備自動火炮和新型登陸作戰裝甲車等措施,韓國海軍陸戰隊實現了作戰立體、高速、機動化,成為名副其實的戰略機動力量。[2]:44-45

20世紀90年代初,韓國根據韓國型戰鬥機計劃(KFP)引進了F-16戰鬥機,是首個從美國引進F-16生產線的國家。之後,韓國生產出眾多性能優越的戰鬥機,是韓國空軍完成了更新換代,具備全天候的作戰能力。與此同時,韓軍還大量引進偵察機、CN-235M中型運輸機等支援機種,使其可以支援特種作戰部隊。[2]:45

新軍事變革期

 
世宗大王級驅逐艦

金大中總統執政後,韓國開始推進軍事變革和軍事轉型。從2001年開始,韓國先後制定了《國防改革基本計劃2006~2020》和《國防改革基本計劃2009~2020》。為順應世界新軍事變革趨勢和朝鮮半島安全局勢的變化,韓國國防部對《國防改革基本計劃2011~2030》進行了修改完善,並於2012年8月29日公布了《國防改革基本計劃2012~2030》。修訂後基本計劃以突出積極遏制戰略,調整部隊上層結構,強化陸、海、空三軍的「聯動性」,精簡部隊數量,提高國防運行效率為核心,對韓國國防進行全方位的調整改革。此外,韓軍還不斷提高信息化作戰尤其是網絡中心戰能力,通過建設數字化戰場和數字化部隊,研製信息化武器裝備,發展信息戰能力和精確打擊能力來構建陸海空一體化的精銳軍事力量,以確保在未來戰場的主動權。2014年3月,時任韓國總統朴槿惠批准了韓國防部提交的《國防改革基本計劃2014~2030》。為遏制朝鮮半島發生全面戰爭,該規劃將韓軍的核心軍事戰略從「積極遏制」轉變為「靈活遏制」。[2]:58-59

軍隊體系

韓國國軍

韓國陸軍現役軍人有49.5萬人,編為2個野戰軍、1個作戰司令部、12個軍、3個機械化步兵師、19個步兵師、2個獨立步兵旅、3個反滲透旅和7個特種作戰旅。韓國陸軍裝備有2000餘輛坦克,1700門M109自行火炮和K9雷聲自行式榴彈炮,680架各式直升機無人駕駛飛機,是支輕型化、機動化的陸軍部隊。[1]:9-79[2]:64-66

韓國海軍現役軍人有6.9萬人(包含韓國海軍陸戰隊2.8萬人),致力於打造一個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大洋海軍[1]:98-100[2]:67-68[5]。韓國海軍目前部署有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獨島號兩棲攻擊艦不依賴空氣推進214型潛艇世宗大王級驅逐艦世宗大王級驅逐艦配備有先進的數字化宙斯盾戰鬥系統,可以同時追蹤、摧毀多個艦載彈道導彈,是韓國導彈防禦傘的重要組成部分[1]:106-109[2]:69-70

 
韓國海軍陸戰隊

韓國空軍於20世紀末,韓國《戰略空軍建設發展規劃》提出「戰略空軍」的構想,建設一支以新一代戰鬥機、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運輸機、遠程雷達、偵察機衛星為主要手段及空天一體化的「航空航天軍」[2]:72-73[1]:169-170[5]。韓國空軍部署有各種飛機1360架,包括先進的F-15F-16戰鬥機和韓國本土以T-50超音速教練機為基礎研製的FA-50輕型超音速攻擊機,以及KFX戰鬥機。一些維護良好的老式F-4鬼怪II戰鬥機F-5自由鬥士戰鬥機也仍然在服役。韓國空軍還部署有4架波音737-AEW&C預警機,用於提高韓國戰機的精準度[1]:153-164[2]:73-80

韓國預備軍韓國的一支預備役軍事部隊,約有450萬人的後備軍人所組成。[9],又可分為動員預備軍(동원예비군)和鄉土預備軍(향토예비군)。預備軍的組成人員為韓國國軍服役期滿2年至8年者。

駐韓美軍

朝鮮戰爭結束後,韓美簽署《美韓共同防禦條約》,使美軍獲得了在韓國長期駐軍的權利。駐韓美軍兵力約28,500人[2]:183,主要有陸軍第八軍團、空軍第七航空隊、海軍第七艦隊駐韓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美軍在韓陸軍基地有龍山等38個;空軍基地有烏山群山2個;海軍基地有鎮海1個[2]:191。駐韓美軍最初有治外法權,美軍犯罪由美國審判。1967年2月至2002年12月,韓美簽署《駐韓美軍地位協定》使韓國開始擁有對駐韓美軍名義審判權。2003年1月以後,駐韓美軍惡性犯罪引渡給韓國警方。韓國警方對殺人、強姦等惡性犯罪在逮捕嫌疑犯時可以持續拘留而不必先交給美軍[2]:186

朝鮮戰爭期間,時任韓國總統李承晚將韓軍指揮權移交給了聯合國軍(實際上是美軍)[2]:10。1994年12月1日,韓國收回了除戰時指揮權之外的軍事主權。駐韓美軍由主導角色轉變為支援角色[2]:51。2005年9月,盧武鉉政府正式向美國提出收回戰時指揮權。之後,雙方達成協議美方將於2012年4月17日將戰時指揮權移交給韓方。李明博就任韓國總統後,將戰時指揮權的移交時間推遲到了2015年12月1日[2]:53[1]:1。2014年10月,韓國再次將移交戰時指揮權的期限後延到2020年代中期[6]

國防工業

 
韓國開發的K2主戰坦克

韓國國防工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1]:2。20世紀90年代前中期,韓國已經能夠自己生產大部分武器裝備,從90年代末開始能開發和生產部分高精度的先進武器[2]:49。目前,韓國國防工業已經發展成為與其它經濟強國並駕齊驅的境界,是全球軍售市場的佼佼者[1]:3-4[10]

1970年成立的國防科學研究所是韓國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國防科研機構,被譽為韓國國產先進武器裝備的「孵化器」。通過國防科學研究所,韓國已經先後實現了400多種作戰、後勤裝備的國產化。目前,韓國除部分高性能戰鬥機和部分高科技部件需要進口外,絕大多數的武器裝備都已實現了國產化,部分武器裝備出口國際市場。[1]:4-5

兵役制度

韓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仍在實行義務兵役制的發達國家之一。《韓國憲法》規定「韓國所有公民都有義務服兵役」,所有身體素質符合條件的男性需要在18至28歲之間進入軍隊服役約20個月[11]。不過韓國目前的兵役制度只適用於男性,對女性沒有硬性的規定。1949年8月,李承晚政府頒布《兵役法》,宣布實行全民皆兵制,但這一舉措遭到了美國的反對。1950年3月,李承晚政府不得已實行了志願兵役制。朝鮮戰爭期間,韓國為補充兵力於1951年5月修訂《兵役法》,重新啟動義務兵役制。朝鮮戰爭結束後,韓美原本打算裁軍。但後來上台的朴正熙總統反對裁軍,他通過參加越南戰爭使裁軍得以擱淺。不僅如此,為應對朝鲜半島南北對峙,他還於1968年創建了鄉土預備軍(預備役部隊),使韓國成為地地道道的「軍營國家」。[2]:111-112

韓國兵役制度非常嚴格,逃避兵役會遭到嚴懲,韓國男性服役比例在全世界是最高的[2]:114。根據兵役制的要求,韓國男性滿18歲當年的1月1日即被編入第1國民役,年滿19歲需要在兵務廳制定場所接受體檢。兵役體檢情況分為7個等級:1-4級為合格,可服現役和各種補充役;5-7級為不合格,需編入第2國民役、免除兵役或再次接受體檢。符合條件的男性在年滿20歲的當年會受到兵務廳的入伍通知,但如果是在校學生則可以延後入伍。服完現役和補充役的士兵轉業後還要在預備役服役8年,然後轉入民防衛隊,直到40歲才算盡完所有義務。預備役和民防衛隊每年只需要進行幾天或幾個小時的訓練,對日常生活沒有大的影響。韓國服現役的年限在建軍創初是三年多。目前韓國陸海空軍的服役時間為18、20、21個月。[2]:112在免除服兵役方面,除體檢不合格者(包含精神異常者、患重大疾病者、殘疾人紋身超過全身皮膚三分之一以上面積者,身高或體重過高及過低者)外,曾在奧運會得到獎牌或在亞運會上得到金牌的運動員、超出服役年齡者、醫生或宗教神職人員等特殊職業從事者、高學歷或僅有小學文化水平者、被剝奪政治權利者,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者以及到了服役年齡但需承擔三人及以上生活費用者可以享有這種特權[11]

由於服兵役對韓國國民的學習、就業和生活帶來不便,韓國每屆新政都通過縮短服役年限取悅民眾,使服役年限一降再降。不過由於服役年限的縮短,士兵無法得到長期有效的訓練,造成軍事素質下降,事故頻發。另一方面,隨着軍隊建設的現代化,精簡兵員是國際趨勢。韓軍計劃到2020年前將總兵力削減到50萬人,這使得義務兵役制變得有些「不合時宜」。此外,士兵的短期服役也不利於骨幹的保留和高技術裝備的操作使用。為此,韓國從2008年開始小範圍試水志願兵制度。目前志願兵包括兩種崗位,一種是戰鬥技術熟練兵可延長服役6-18個月;另一種是尖端裝備操作專門人才,從入伍起可服役3年。不過由於朝鮮半島的對峙,朝鮮110萬常備軍迫使韓國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仍將繼續推行目前的義務兵制度。[2]:114-115

2020年12月1日,韓國國會修改《兵役法》,新修改後的《兵役法》規定,若大眾文化領域的藝人得到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推薦,且在國內及國際上對提升韓國形象做出卓越貢獻,則可以將入伍最晚年齡推遲至30歲[11]

軍事教育訓練

軍事院校

 
韓國陸軍官校畢業典禮

韓國軍事院校種類齊全,除國防大學、護士士官(軍官)學校、軍用學校三所直屬於國防部外,其它院校均歸各軍所有。陸海空本部除設有直屬官校外,其各自教育司令部下還設有多所各類軍事院校[2]:128。韓國軍事院校分為初、中、高三級。初級院校包括各軍的官校、副士官學校和各類專業技術學校,負責培養初級指揮軍官和專業技術人員。中、高級院校負責各類現役軍官普職前的培訓和任期間的進修深造。陸軍大學、海軍大學和空軍大學是韓國培養校級軍官的中級院校。國防大學是培養上校及將級軍官的高級院校,是韓國軍校的最高學府[2]:128-130

韓國陸海空本部直屬的官校分別成立於1946年(陸、海)和1949年(空),都是韓國著名的高等院校。三者均以17-21歲的高中畢業生為招收對象,學制4年,畢業時授予學士學位少尉軍銜,畢業後服役期為10年。各軍種官校每年招生規模僅為100-300餘人。學生除完成普通大學生的大學基礎教育外,還要完成特殊的軍事訓練課程。學校實行學分制,淘汰率高達20-25%,以保證只有優中選優的英才才能進入軍中服役。創建於1968年的韓國陸軍第三官校韓語육군3사관학교也是直屬於陸軍本部的軍校,但招收大學2年級以上或完成2年制大專課程的優秀青年,學制2年,畢業時授予學士學位和少尉軍銜,畢業後服役期為6年。[2]:130

陸軍大學、海軍大學、空軍大學分別創建於1951年、1955年和1956年,是韓軍校級軍官任職培訓院校。根據培訓層次和對象的不同,三軍大學的學制為16-48周不等,主要進行軍事專業知識教育、培養聯合與合同作戰能力、運用軍事政策和戰略能力以及軍事運籌與管理能力。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軍事戰略、各軍種戰術、合同作戰理論與指揮、作戰組織、國防企劃管理制度和部隊管理等。[2]:130-131

創建於1955年的國防大學是韓國軍校的最高學府,三軍混編,直屬於國防部。學校招收的現役軍人學員為上校和將軍,入學需各軍參謀總長推薦,主要培養國防管理能力和作戰指揮能力,學習戰略問題、安全政策和國際關係。教學內容主要有國家安保政策與軍事戰略、國際形勢分析、各軍兵種聯合作戰理論與指揮、國防管理等。[2]:131

部隊訓練

 
2011年韓國海軍陸戰隊訓練照片

韓軍部隊訓練分為單兵訓練和集團訓練,其中單兵訓練又分為基本訓練和特技訓練,集團訓練分為聯合演習(多指與駐韓美軍)、合同訓練(韓國軍隊之間)、諸兵種協調訓練和兵種訓練等。國防部制定並下達韓軍整體訓練政策,聯合參謀本部負責聯合演習和合同訓練的計劃、實施、協調和指揮,特別是作戰部隊主管的聯合演習和合同訓練。各軍本部以下單位負責計劃實施國防部下達的訓練任務。[2]:132

韓國陸軍訓練主要包括多用途綜合激光交戰訓練系統(MILES)訓練、戰鬥之後訓練和模擬裝備訓練等。韓軍MILES訓練系統已經裝備到排。連級MILES訓練可以利用移動中繼通信網,對在駐地、作戰區域以及任意區域進行的訓練結果進行分析,大幅提高戰鬥力。戰鬥指揮訓練是利用計算機模擬系統提升指揮官和參謀戰鬥指揮能力的訓練。模擬裝備訓練是在假想的環境中進行射擊、操作和戰術模擬的訓練。此外,營以下部隊還頻繁與美軍進行化生防戰、反火力戰、空中突襲作戰、反恐作戰等聯合演習。[2]:132-133

韓國海軍艦艇部隊的訓練主要有單科作戰訓練、海上訓練、聯合訓練和巡航訓練等。單科作戰訓練是指反艦、反潛、對空、登陸、空中作戰等基礎訓練。海上訓練又機動訓練、西北島防禦訓練、北方分界線合同對抗訓練、海上攔截訓練等。聯合訓練分為以強化聯合防衛體系為目的的韓美聯合訓練和以加強人道主義支援和軍事合作為目的的多國聯合訓練兩種。巡航訓練主要以海軍士官軍校為對象,在世界範圍內選定4條航線每年依次實施。韓國海軍陸戰隊的訓練主要有護國演習、反海岸入侵訓練、西北島嶼增援及防禦訓練等。[2]:133-134

韓國空軍的訓練主要有防禦制空、攻勢制空、空中攔截、近距離空中支援等。防禦制空是針對阻止敵軍企圖侵犯領空而實施訓練。攻勢制空是為確保空中優勢而對敵區進行空中攻擊的訓練。空中攔截是對敵軍支援力量在對己方地面部隊和海軍形成威脅之前,對其進行干擾、遲滯和破壞的訓練。近距離空中支援是對地面部隊和海軍實施直接支援的訓練。[2]:134-135

演習

 
韓國陸軍第3步兵師偵察演習

韓軍三軍內部的年度例行合同演習主要包括「太極演習」、「護國演習」和「花郎演習」。太極演習是由韓軍聯合參謀本部主導的戰區級指揮所演習,以提高平時和戰時作戰遂行能力為主要目的。護國演習韓軍聯合參謀本部主導的戰區及作戰司令部級的機動演習,以增強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能力為主要目的。花郎演習是統合防衛本部主管的百姓、政府、軍隊、警察全員參與的後方地區綜合演習,主要目的是熟悉平時和戰時作戰計劃執行程序,加強綜合防衛能力。[2]:136

韓軍與駐韓美軍的聯合演習有每年上半年舉行的「關鍵決斷」和「鷂鷹」演習,以及每年下半年舉行的「乙支自由衛士」演習。「關鍵決斷」是韓美向朝鮮展示實力的手段,也是朝鮮半島局勢的風向標,其重點是戰時增援能力訓練,熟悉戰爭播放時如何將大規模的美軍增援力量快速、安全地配置到前線。鷂鷹演習的重點是提高韓美聯合作戰和後方防禦作戰能力。這兩個演習都是韓美聯合司令部主導的指揮所與實兵演練相結合的系列演習。1976-1993年,韓美每年舉行一次「協作精神演習」,後因政治原因中斷,1994年起以「阿爾索伊演習」取而代之,2008年更名為「關鍵決斷」並與鷂鷹演習合併實施。乙支自由衛士演習原本是韓美聯合司令部從1954年開始的「焦點透鏡演習」和韓國政府從1968年主導的「乙支演習」於1994年合併成的「乙支焦點透鏡」演習,2008年改名為目前的「乙支自由衛士」。該演習是韓美聯合司令部主導的韓美戰區級指揮所演習,以提高韓軍獨立及韓美共同應對能力,強化戰時聯合作戰能力為主要目的。乙支自由衛士號稱是世界最大規模的計算機模擬軍事演習。[2]:137-138

海外派兵

作為美國的盟友,韓國先後參加了越南戰爭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 [2]:83越南戰爭期間,韓國赴越參戰兵力人數超過48000餘人,是南越陣營一方僅次於駐越美軍的第二大外國軍[2]:88。伊拉克戰爭期間,韓國派出累計3600餘人的宰桐部隊伊拉克,是伊拉克戰爭多國部隊中續美軍英軍之後的第三大部隊[2]:95

1991年以來,韓國開始積極展開以多國部隊維和活動及國防合作活動為目的的海外派兵,先後向索馬里黎巴嫩南蘇丹等18個聯合國任務團派兵13000多名,為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2]:83。2014年12月,韓國國會國防委員會通過了《有關國軍參與海外派遣活動的法律案》(簡稱《海外派兵法》),使韓國除「根據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的維持治安及穩定、人道主義援助、恢復重建等活動外」,「獲得聯合國、多國聯合部隊或特定國家的邀請」也可以對外派兵[2]:105

參考文獻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李京旭. 《当代韩国军队武器装备》. 北京: 國防大學出版社. 2013年3月. ISBN 978-7-5626-2056-3.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趙楊、劉吉文、李瀟. 《韩国军队发展史》. 北京: 世界知識出版社. 2015年12月. ISBN 978-7-5012-5138-4. 
  3. ^ Comparison of Taiwan and China Military Strengths (2024). www.globalfirepower.com. [2024-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04) (美國英語). 
  4. ^ 羅肇鴻; 王懷寧. 《资本主义大辞典》.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ISBN 9787010018560. 
  5. ^ 5.0 5.1 5.2 於雷、蘇冀東. 韩国军事变革“三板斧”. 《現代軍事》. 2004年, (08期). 
  6. ^ 6.0 6.1 韩防长称2020年可收回韩美作战指挥权. 韓聯社. 2014-10-23. 
  7. ^ 나종남, <제6주제-국방> 대한민국 국군의 창설과 성장, 1945~1955: ‘創軍史’에서 ‘建軍史’로, 대한민국 정부수립과 국가체제 구축 연구용역 : 용역 최종보고서, 대한민국역사박물관韓語대한민국역사박물관: 220, 2013 
  8. ^ 8.0 8.1 胡良孟. 朴正熙时期韩国自主国防刍议. 《當代韓國》. 2012年, (第4期). 
  9.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IIS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15. Routledge: 264–267. 11 February 2015. doi:10.1080/04597222.2015.996334 (英語). 
  10. ^ 鄭傑光. 迅速走向国际市场的韩国国防工业. 《國防科技工業 》. 2012年, (04期). 
  11. ^ 11.0 11.1 11.2 BTS:韩国修例允许防弹少年团等顶级K-pop明星延迟入伍.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0).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rank」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