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旭(?—?),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人,出自京兆韋氏東眷,北魏官員。

生平

韋旭家族世代為三輔望族,父親韋真憙是北魏馮翊郡、扶風郡二郡太守。韋旭先是擔任武威郡太守,建義元年(528年),出任大行台右丞,加號輔國將軍、雍州大中正永安二年(529年),韋旭被冊拜為右將軍南豳州刺史[1][2]。當時氐族的賊寇多次搶掠偷盜,韋旭根據情況加以安撫,氐人都迅速的投降歸附了。不久,韋旭在任內去世,朝廷贈予司空冀州刺史,諡號文惠[3][4]

家庭

兄弟

  • 韋祉,北魏太府少卿
  • 韋禎,北魏給事黃門侍郎、光祿大夫

子女

  • 韋敻,十次徵辟不出,號逍遙公
  • 韋孝寬,北周上柱國、相州總管、鄖襄公
  • 韋孝固,吏部郎中、贈雍州刺史、安平恭子[5]
  • 韋子遷,北魏安定縣開國鄉男,追贈洛州刺史
  • 韋□順,西魏奉朝請、假節、中壘將軍、東秦州刺史[6]

參考資料

  1. ^ 《周書校勘記·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三·三》:拜右將軍南(幽)〔豳〕州刺史 張森楷云:「『幽』當作『豳』,據下之『氐賊抄竊』,氐不得在幽州也。」按南豳州不見魏書地形志,但見於卷五八楊播附弟椿傳、卷五九蕭寶夤傳,知魏末有此州。楊氏隋志考證卷一有考。張說是,今據改。
  2. ^ 《北史校勘記·卷六十四·列傳第五十二·一》:拜右將軍南豳州刺史 諸本「豳」作「幽」。錢氏考異卷四0云:「『幽』當作『豳』,魏時無南幽州也。」按南豳州見魏書卷五八楊椿傳、卷五九蕭寶夤傳。楊守敬隋書地理志考證卷一有考。今據改正。
  3. ^ 《周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三》:韋叔裕字孝寬,京兆杜陵人也,少以字行。世為三輔著姓。祖直善,魏馮翊、扶風二郡守。父旭,武威郡守。建義初,為大行台右丞,加輔國將軍、雍州大中正。永安二年,拜右將軍、南(幽)〔豳〕州刺史。時氐賊數為抄竊,旭隨機招撫,並即歸附。尋卒官。贈司空、冀州刺史,諡曰文惠。
  4. ^ 《北史·卷六十四·列傳第五十二》:韋叔裕字孝寬,京兆杜陵人也,少以字行。世為三輔著姓。祖直善,魏馮翊、扶風二郡字。父旭,武威郡守。建義初,為大行台右丞,加輔國將軍、雍州大中正。永安二年,拜右將軍、南豳州刺史。時氐賊數為抄竊,旭隨機招撫,並即歸附。尋卒官,贈司空、冀州刺史,諡曰文惠。
  5. ^ 羅新,葉煒著.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北京市: 中華書局. 2004: 291–294. ISBN 7-101-04320-8 (中文(中國大陸)). 
  6. ^ 劉文編著. 《陕西新见隋朝墓志》.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18.01: 86–87. ISBN 978-7-5518-1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