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鎮巒(1760年—1830年),字遠村,涪陵人[1]。清朝官員,學者。

先世居廣安州,父馮良弼,母苟氏。少習儒業[2],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為諸生,四十八年補博士弟子員。五十年從慶符縣縣尹張慕川游,與張乃孚楊士鑅彭世儀合稱四子[3],倡為「青蓮詩社」,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式鄉榜,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舅母蔣氏卒,鎮巒作《苟蔣孺人墓志銘》[4]。嘉慶三年(1798年)主講於明月里雲峰書院。嘉慶十三年(1808年)應禮部試不第[5]。嘉慶十五年(1810年)夏天,銓選清溪教諭,「一官沈黎,寒氈終老」,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評點《聊齋志異》,稱此書「人事之倫次」、「百物之性情」並稱「當代小說家言,定以此書第一」,喻焜《聊齋志異敘》讚揚馮鎮巒「不作公家言、模稜語,自出手眼,別具會心」。道光十年(1830年),三次考滿,大挑廣東龍門知縣,未到任,以疾卒於官,次年歸葬合州

著有《晴雲山房詩文集》、《晴雲山房筆記》、《紅椒山房筆記》、《片雲詩話》、《黎雅詩話》、《讀史隨筆》、《批點古文左翼》、《冷齋圖說》、《讀聊齋雜說》、《晴雲山房叢鈔》等。

家庭

  • 馮顯中,字師晦。

  • 長女未知其名,十九歲時嫁苟培緒
  • 馮淑昭,早殤
  • 馮靜芳,嫁合州顏邦明

注釋

  1. ^ 《讀聊齋雜說》載「涪陵馮鎮巒遠村氏」;李勝以為是重慶合州人(今重慶市合川)。按,隋朝先更名合州為涪州,大業年間復更名涪陵,唐武德年間復名合州。古人喜用古地名為郡望。李說為是——
  2. ^ 馮鎮巒《送權清溪縣尹山陰孫啟東序》,民國《合川縣誌》卷七○
  3. ^ 王爵英《合州·釣魚城》
  4. ^ 民國《合川縣誌》卷七三
  5. ^ 民國《合川縣誌》卷三八馮鎮巒傳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