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荒弩
魏荒弩(1918年8月2日—2006年12月9日),原名魏紹珍,後改名魏真[1],男,河北無極人,中國翻譯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翻譯協會名譽理事。[2]
魏荒弩 | |
---|---|
出生 | 魏真 1918年8月2日 中國直隸省無極縣 |
逝世 | 2006年12月9日 中國北京市 | (88歲)
筆名 | 魏荒弩 |
現居地 | 北京 |
職業 | 翻譯家 |
語言 | 中文、俄文、世界語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 | 漢族 |
教育程度 | 大專 |
母校 | 遵義外國語專科學校 |
創作時期 | 1938年-2006年 |
體裁 | 小說、詩歌 |
代表作 | 《伊戈爾遠征記》 |
生平
1918年8月2日,出生於直隸省無極縣柴城村(今屬河北省)。1931年,就讀於保定培德中學。同年九一八事變後,參加抗日救亡下鄉宣傳隊。1934年,入無線電專科學校,開始自修世界語,嘗試文學翻譯[3]:623。
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遷至貴州省的遵義外國語專科學校,就讀於俄文專業,同年開始發表作品。1940年畢業,同年參與籌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貴陽分會。1941年,前往昆明,譯出德國世界語詩人蒂奧·蓉的長詩《愛的高歌》,被收入牧丁主編的《詩星叢書》。1943年,任昆明國立東方語言專科學校講師,譯出蘇聯作家潘菲洛夫的中篇小說《火線瑣記》,出版譯詩集《希望》。與邱曉崧先後合編《楓林文藝》、《詩文學》和《詩文學叢書》,譯出果戈理的劇本《結婚》(1945年,昆明華僑書店)。1945年夏,赴陝南城固,任西北大學外文系講師,1946年,到達北平。1947年,入北平鐵道管理學院,歷任講師、副教授[3]:624。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後,擔任交通大學北京鐵道管理學院院委會委員兼秘書長及俄文專修科主任。7月,出席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會,旋即加入全國協會(1953年改稱中國作家協會)。同時為中蘇友好協會發起人之一[4]。1950年,出席北京市第一次文代會,受聘為北京大學俄語語言文學系教授。1989年離休。
作品
獎項
- 《涅克拉索夫文集》榮獲全國第二屆優秀外國文學圖書獎一等獎。
- 2004年,中國翻譯協會「資深翻譯家」榮譽稱號。
參考文獻
- ^ 陳紹偉 (編). 诗歌辞典. 花城出版社. 1986年: 第154頁. CSBN 17261·6.
- ^ 作协公布近年去世会员名单 魏巍萧克季羡林等在列. 中國新聞網. 2009-12-03 [2019-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6).
- ^ 3.0 3.1 北京語言學院 (編). 中国文学家辞典·现代·第三分册. 四川文藝出版社. 1982年.
- ^ 中苏友好协会发起人名单. 人民日報. 1949年7月17日: 第2版.
- ^ 资深翻译家、北大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教授魏真先生逝世. 北京大學新聞網.
- ^ 魏荒弩. 《枥斋余墨》. 南京市: 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01-01. ISBN 9787811016406.
- ^ 涅克拉索夫. 《涅克拉索夫诗选》. 山西省: 北嶽文藝出版社. 2010-01-01. ISBN 97875378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