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伊利諾伊州第一國會選區選舉

2000伊利諾伊州第一國會選區聯邦眾議員選舉於2000年11月7日舉行,是一場旨在為美國伊利諾伊州第一國會選區選出第107屆聯邦國會代表的選舉時任美國民主黨聯邦眾議員鮑比·拉什在黨內初選中面臨的主要對手是貝拉克·奧巴馬,之後拉什獲得了61%的選票,擊敗得票率為30%的奧巴馬,其他候選人一共獲得了餘下的9%選票。之後拉什又在普選中以87%的得票率擊敗僅得票12%的美國共和黨對手雷蒙德·沃汀利(Raymond Wardingley),成功取得連任。

2000年伊利諾伊州第一國會選區選舉

← 1998 2000年11月7日 2002 →
  鮑比·拉什,伊利諾伊州第一國會選區在任聯邦眾議員
獲提名人 鮑比·拉什英語Bobby Rush 雷蒙德·沃汀利
政黨 民主黨 共和黨
民選得票 172,271 23,915
得票率 87.8% 12.2%

選前聯邦眾議員

鮑比·拉什
民主黨

當選聯邦眾議員

鮑比·拉什
民主黨

奧巴馬在這一次選舉的失敗中汲取了經驗,之後先是在2004年的伊利諾伊州聯邦參議員選舉中成功當選為聯邦參議員,並在2008年獲選成為美國總統

選區

伊利諾伊州第一國會選區是一個少數族裔占多數的選區。截止選舉舉行時,選區內65%的選民是非裔美國人[1]1990年美國人口普查後重新劃分選區,第一國會選區九十年來首次延續到了郊區,不過選區內多達70%的居民都住在芝加哥[2]。第一國會選會也是一個民主黨占絕對優勢的選區,從1966年開始,其美國國會共和黨候選人僅有兩次獲得超過20%的選票[3]

背景

 
2003年起的伊利諾伊州第一國會選區

拉什曾在1960年代參與民權運動。他曾是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成員,還曾是黑豹黨伊利諾伊州分會的創始人兼會員[1]。在一次協調醫療診所治療鐮刀型紅血球疾病後,拉什開始擔任市議員,並於1992年首次獲選成為代表伊利諾伊州第一國會選區的聯邦眾議員。1999年,拉什同李察·米高·戴利競選芝加哥市長一職,但沒有成功,僅獲得了28%的選票,這讓他顯得會在選舉中不堪一擊[1]

奧巴馬時年38歲,在芝加哥大學擔任講師,並曾擔任兩屆州參議員。雖然包括特里·林克英語Terry Link在內的朋友以及伊利諾伊州參議院的同事都警告奧巴馬沒必要同拉什競選,因為對選民們來說缺乏一個由他來取代後者的理由[1],但奧巴馬還是決定參選,他聲稱這是因為自己在伊利諾伊州議會裡受到共和黨的阻撓,並且感覺自己可以比拉什更好的代表這一選區[1]。另外與拉什競選的還包括州參議員鄧恩·特羅特英語Donne Trotter、警官喬治·羅比(George Roby[4],以及獲得共和黨提名,曾多次參加選舉的雷蒙德·沃汀利,他平常的工作是小丑[4][5]

競選

奧巴馬於1999年9月加入競選,這時距初選還有6個月的時間,他指稱拉什代表的是「植根於過去的政治」,沒有能力給出具體的政治解決方案,他承諾與黑人社區以外的主要聯盟達成共識來減少犯罪,提高醫療保障,促進經濟發展以及增加教育機會。[1]

早期民調顯示拉什的知名度為90%,而奧巴馬只有11%[1],拉什的認可度為70%,而奧巴馬只有8%。訪問選民時,47%的受訪者青睞拉什,10%選擇奧巴馬,還有5%支持同樣是非裔美國人的特羅特。奧巴馬的大部分支持者是白人[1]

 
2008年競選期間的貝拉克·奧巴馬

10月中旬,拉什的兒子休伊(Huey)被殺,奧巴馬為此擱置了競選活動[1]州長喬治·瑞安英語George Ryan召集伊利諾伊州議會召開特別會議,重新制訂一系列槍支安全法案,這是拉什長期關注的一個議題,但之後被伊利諾伊州最高法院英語Illinois Supreme Court推翻。奧巴馬支持了這些法案,但會議一直拖延到了聖誕節。奧巴馬每年都會和家人一起到夏威夷州過聖誕,看望養大自己的祖母,這年也不例外。他原本預計會議將在1月繼續,但沒想到議會提前舉行了一次關鍵投票,在奧巴馬等多人缺席的情況下,法案以5票之差未能通過。對此奧巴馬因未及時回來投票而受到指責,他表示自己本能早些飛回來,但他18個月大的女兒生病了[1]。與此同時,拉什的競選也因他獲得的同情而有了更加看好的前景[6]

奧巴馬住在芝加哥的海德公園,這裡較第一選區其它地區富裕,白人選民比例也較高。有意見形容他與拉什之間的競選是「黑豹對抗教授」[1],奧巴馬對落後表現緊張[7],拉什這樣批評了奧巴馬:「貝拉克·奧巴馬去了哈佛,變成了一個書呆子。我們對這些拿着東部精英學位的傢伙沒有什麼深刻印象。貝拉克就是個在書上看到民權抗議活動就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了的人。」[8]。特羅特稱,「貝拉克被視為是我們社會中一個長了副黑人面孔的白人。」[7][9]。雖然《芝加哥論壇報》表示支持奧巴馬[4],但更多的人,包括地方官員,總統比爾·克林頓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人選阿爾·戈爾都表示支持拉什[1]

奧巴馬籌集到了足夠資金來繼續與拉什競爭[1][9],但他沒能獲得選區中足夠非裔美國人工薪階層的認可,也沒有拿出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讓他們選擇投票支持自己而不是拉什[1]。奧巴馬之後寫道:「距選舉還有不到一半時間了,我骨子裡很清楚自己會輸。從那時起,我每天早上都帶着一種模糊的恐懼感醒來,知道自己必須整天保持微笑並且與人握手,假裝一切事情都正如計劃的那樣進展順利。」[10]

結果

初選

拉什在2000年3月21日舉行的初選中以超過對手一倍的得票數擊敗奧巴馬,獲得民主黨提名,而沃汀利則贏得了共和黨提名[11]

2000年3月21日,伊利諾伊州第一國會選區民主黨初選[11]選舉結果
政黨 候選人 票數 % ±
民主黨 鮑比·拉什 59,599 61.03
民主黨 貝拉克·奧巴馬 29,649 30.36
民主黨 鄧恩·特羅特 6,915 7.08
民主黨 喬治·羅比 1,501 1.54
多數票 29,950 30.66
合計 97,664 100
2000年3月21日,伊利諾伊州第一國會選區共和黨初選[11]選舉結果
政黨 候選人 票數 % ±
共和黨 雷蒙德·沃汀利 2,721 100

普選

拉什在普選中擊敗沃汀利[12]

2000年11月7日,伊利諾伊州第一國會選區普選[12]選舉結果
政黨 候選人 票數 % ±
民主黨 鮑比·拉什 172,271 87.81
共和黨 雷蒙德·沃汀利 23,915 12.19
多數票 148,356 75.62
民主黨保持既有席位

後續

奧巴馬之後稱與拉什競選失敗是他的一個低谷[1],並承認了自己的狂妄自大[9]。不過,許多分析認為奧巴馬的這一失敗讓他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進而在2004年的伊利諾伊州聯邦參議員選舉以及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中獲得勝利[1][7][9]。奧巴馬曾被認為是個在政策方面思維僵化的書呆子,他用這一次選舉的經歷來磨練自己與選民打交道的能力[1]。據奧巴馬早期的支持者,芝加哥市議員托尼·普里克溫克英語Toni Preckwinkle所說,奧巴馬「在那次競選後仔細地審視了自己,成為一個更優秀的活動家,在競選過程中更加放鬆」[9]。他在競選中投入更大的努力,聘請大衛·阿克塞爾羅德擔任自己的首席政治戰略家[1]。並且他在伊利諾伊州參議院的工作也更加努力,改善了自己在立法領域所獲得的成績[7]

2004年,奧巴馬在民主黨全國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13]。這次演講後,一些政治評論家預測他將來有望成為總統候選人[14]。同年當選聯邦參議員後,媒體對奧巴馬將來的計劃出現了許多猜測。2007年2月,奧巴馬宣布自己有意爭奪2008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15][16],並以美國歷史上最微弱的差距擊敗希拉里·羅德姆·克林頓成功獲得提名[17],之後成功地在普選中擊敗同為聯邦參議員的約翰·麥凱恩當選為美國總統[18]

參考資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Scott, Janny. In 2000, a Streetwise Veteran Schooled a Bold Young Obama. The New York Times. 2007-09-09 [2013-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6). 
  2. ^ Tarr, David R. (ed.). Congressional Districts in the 2000s: A Portrait of America. Washington, D.C.: CQ Press. 2003: 296. ISBN 1-56802-849-0. 
  3. ^ Based on general election results beginning in 1968, Guide to U.S. Elections 5th edition. Washington, D.C.: CQ Press. 2005. ISBN 1-56802-981-0. 
  4. ^ 4.0 4.1 4.2 Campaign Briefing. The New York Times. 2000-03-21 [2013-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30). 
  5. ^ Fusco, Chris. Underdogs look for upset wins. Chicago Sun-Times. 2000-10-24: 18 [2013-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9).  
  6. ^ Kleine, Ted. Is Bobby Rush in trouble?. Chicago Reader. 2000-03-17 [2013-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8). 
  7. ^ 7.0 7.1 7.2 7.3 McClelland, Edward. How Obama learned to be a natural. Salon.com. 2007-02-12 [2013-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8. ^ Remnick, David. The Joshua Generation: Race and the campaign of Barack Obama. The New Yorker. 2008-11-17 [2013-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7). Barack Obama went to Harvard and became an educated fool. We’re not impressed with these folks with these Eastern elite degrees. Barack is a person who read about the civil-rights protests and thinks he knows all about it. 
  9. ^ 9.0 9.1 9.2 9.3 9.4 Wills, Christopher. Obama learned from failed Congress run. USA Today. 2007-10-24 [2013-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7). 
  10. ^ Obama, Barack. The Audacity of Hope: Thoughts on 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2006 [2009-01-07]. ISBN 0-307-23769-9. 
  11. ^ 11.0 11.1 11.2 Ballots cast: Primary Election - 3/21/2000. Illinois State Board of Elections. [2013-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6). 
  12. ^ 12.0 12.1 Ballots cast: GENERAL ELECTION - 11/7/2000. Illinois State Board of Elections. [2013-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6). 
  13. ^ Bernstein, David. The Speech. Chicago Magazine. 2007-06 [2013-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0). 
  14. ^ Star Power. Showtime: Some are on the rise; others have long been fixtures in the firmament. A galaxy of bright Democratic lights. Newsweek. 2004-08-02: 48–51 [2013-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0). 
  15. ^ Pearson, Rick; Long, Ray. Obama: I'm running for president. Chicago Tribune. 2007-02-10 [2013-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30). 
  16. ^ Obama Launches Presidential Bid. BBC News Online. 2007-02-10 [2013-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8). 
  17. ^ Nagourney, Adam; Zeleny, Jeff. Clinton to End Bid and Endorse Obama.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6-05 [2013-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 
  18. ^ Obama wins historic US election. BBC News Online. 2008-11-05 [2013-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5).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