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泰國軍事政變
2006年泰國軍事政變發生於泰國當地時間2006年9月19日深夜。泰國皇家軍隊在泰國首相塔克辛·欽那瓦赴美國紐約代表泰國出席聯合國大會之際發動軍事政變,這是泰國自1991年2月,以當時領袖蘇欽達發動的政變(詳見1991年泰國軍事政變)以來最大型的軍事政變。軍方政變導致政局十分緊張。
2006年泰國軍事政變 | |||||||
---|---|---|---|---|---|---|---|
2006年泰國反政府示威的一部分 | |||||||
一名泰國皇家軍隊士兵配備M16突擊步槍站在曼谷街頭。正如其他參與軍事政變的士兵,他繫上黃色絲帶來代表「效忠」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 | |||||||
| |||||||
參戰方 | |||||||
泰國皇家軍隊 | 塔克辛·欽那瓦內閣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頌提·汶雅叻格林(泰國皇家陸軍總司令) | 塔克辛·欽那瓦 |
泰國政變軍方於9月19日晚通過當地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宣布,解散看守政府首相他信領導的內閣,由一個名為「泰國國家管理改革委員會」的軍政府全權接管國家政權、臨時組成政府及一切內部或外部事務。[1]政變雖使泰國的政局一度安定,但翌年恢復民主制度後,隨即重新陷入嚴重的政治混亂,親他信的政黨及反對派陷入嚴重的政治紛爭,影響至今。
事件經過記錄
第一天
2006年9月19日,14輛坦克駛入泰國首都曼谷的街道,抵達泰國政府大樓,並且有大約50名士兵進駐了官廳。隨即,泰國陸軍司令及政變領袖頌提宣布泰國首相塔克辛·欽那瓦被解職[2]。由頌提領導的軍方說,在軍事政變過程中,軍警沒有遭遇任何武力抵抗[1],副首相奇猜·萬那薩提和國防部長探馬叻被解職並被逮捕[3]。其它消息來源認為,奇猜被禁固在一個軍事房舍。國防部長探瑪叻·伊沙朗軍·納·阿育陀耶都在政變後被拘禁了,但現在下落未明。前秘書長、普羅民和司法部常務次長宋猜都被拘禁在該軍隊司令部的二樓。[4]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長Yongyuth Tiyapairat和副農業部長紐因·西德喬普(Newin Chidchop)由星期四中午受命向軍人集團報告。軍人集團沒有表示如果他們沒有報告他們會接受什麼處罰。
正在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泰國看守政府首相他信於當日晚些時候已經表示願意辭職[1]:
我在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時還是泰國首相,但我離開時則就失業了。
他原定9月19日在第61屆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講述泰國的民主經驗,但發言隨即被取消[5]。據報道,他信將比原計劃提前一天於9月21日返回泰國[6]。
當天,在泰國當地的傳播媒體絕大部分已被政變軍方所控制,電視台那時立刻改播泰國國王紀錄片、泰國王室照片和音樂放送等等,大多數當地居民均表示歷次泰國發生政變都會有極類似的情況發生。而當天並沒有任何因軍民或任何軍事原因而發生的衝突演成的傷亡記錄,首都曼谷市面上亦大致平靜,甚至有許多當地居民表示翌日才得悉有軍事政變或任何政權替換發生。
第二天
2006年9月20日,據當天的消息,他信已於當地時間9月19日晚啟程前往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準備離開美國,繼而前往英國倫敦[7]。
同日,泰國軍方一名女性發言人宣佈禁止五人以上的政治集會,並稱會儘快「還政於民」,舉行選舉,但沒有提出確切選舉日期[8]。
晚上,泰國的電視台指泰國國王普密蓬已委任頌提接管政權,軍政府將維持兩週,後將政權移交臨時政府,修改憲法,明年10月舉行大選,還政於民[9][10]。另外,軍政府表示歡迎他信回國,但他信有可能會被指控貪污[11]。而政變領袖頌提則已向國王和國民表示:
我們已奪取政權,終止憲法,解散國會,而政府內閣和憲制法庭均必須立即中止運作。
惠譽和標準普爾給予泰國的長期外幣債信評等為「BBB+」,長期的本幣債信評等為「A」,而短期的外幣債信評等為「A2」,短期的本幣債信評等為「A1」 [12]。
外界質疑此次政變是否已獲得泰王默許,泰國人即使心存疑問,亦因出於對泰王的尊敬而不會提出;但在記者會上,有外國傳媒質疑泰王的角色時,軍政府斷言表示:「我們可以向你保證:這完全是我們獨立的決定。」[13]
第三天
2006年9月21日,一份關於在2006年4月24日斷言針對他信的汽車炸彈的調查檔案差不多供認了的Sgt-Maj Chakrit Chantra在星期二晚上大約9時半逃離罪案壓制部門(Crime Suppression Division)。[14]他信的親戚,警政署副署長Priewphan Damapong被發現從罪案壓制部門車輛步出並配有武器,最後逃去無蹤。[15]
下午4時,泰國政變領袖下令媒體行政人員前往軍隊總部,警告他們停止發放軍隊奪權後大眾的意見。這個軍隊嚴控傳媒的行動為了堵截危害軍人政府的信息,無視言論自由。一名軍官說,「當局」會在早上11時開始發表電視講話。[16]
泰國皇家軍隊和坦克在政府重要設施開始減少駐守。星期四,四輛坦克留守泰國政府大樓,而日前則多達十輛。Lieutenant Romklao Thuwatham透露「現在我們只有兩連,為數50至60人,駐守在政府大樓。但全面撤退仍要聽命於陸軍總司令因為對現時情況沒有十足信心。」[17]
軍事政權的成員
軍事政權的第11份官方聲明概述了它的領導成員。會議正式稱自己為「國家管理改革委員會」,成員包括了泰國軍方和警察的所有領導。[18][19][20]
國內反應
媒體管制
政變發生的9月19日晚上,泰國電視台的廣播全被中斷,一天後,曼谷的電視廣播已恢復,但《曼谷郵報》指電視台一些女主播報道新聞時,旁邊有軍人荷槍戒備。外國媒體如BBC的頻道雖然在翌日迅速恢復,但當電視播出他信的發言時,頻道會迅即被終止。在軍管期間,超過5個人的政治集會均視為非法,但曼谷市面大致平靜,該規定至少在曼谷未有落實執行。
9月22日晚上6時,首場反政變示威在曼谷Siam Paragon百貨公司外聚集,大會由一個名為「9月19日網絡」的臨時組織策劃,呼籲市民穿起黑衣抗議,但大會最終只有數十人參加,期間主要派發單張,拉起「反他信,反政變」的紙牌,未有叫喊口號,在視線範圍內未見有軍隊註守,集會只維持數十分鐘就解散。
不過,他信票源主要集中在鄉村,在首都曼谷民望則陷入谷底,目前鄉郊地方的反應仍未能真正表達。接管泰國政權的「國家管理改革委員會」在9月24日宣佈,三百個在農村、支持他信首相的電台已被關閉。發言人聲稱,此舉是為了「避免動亂和誤解」,不希望任何「導致國家分裂」的報導。被關閉的電台來自十七個府,大部分在他信家鄉清邁。
曼谷英語報紙《The Nation》的社論給政變一個有力的支持。社論形容他信是貪婪的政客,為了個人利益而犧牲了公眾利益。它更認為他信這類人士應該在選舉或在和平示威形式的公眾壓力下被摒棄。可是,它也說政變可能是一個有需要存在的魔鬼。然而,社論也說:「雖然奪權沒有導致傷亡,但仍然是暴力的政治形式,這與泰國人心中的民主志向有點不符。民主必然早點歸來。」[21]
商人反應
泰國港商對政變持觀望態度,認為這會助長泰國政局的不穩定因素。但親建制報紙的觀點有所不同,據報,有香港上市公司原本希望與當地政府洽談基建投資,但鑑於他信在政變前只擁有「看守首相」的名義,擔心新政府不認帳,因而未能展開洽商。泰國香港商會主席曾玉祥指:「現在只可以說,這次是bad news之中的good news吧。」但對於泰國日後會否再出現政變連場的局面,則仍抱觀望。[22]
國際回應
國際組織
- 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表示:「此舉不值得鼓勵。聯合國鼓勵政權依照民主程序,透過選票平和更迭。」「十多年來,泰國的民主體制令人印象深刻,他們一定可以重回正軌,遵循民主法治而行。」
- 國際貨幣基金 - 組織總裁羅德里戈·拉托在新加坡所舉行的基金組織會議。「我們會密切關注事情發展並期望國家的穩定與民主會帶來好處。」[23]
- 加拿大 - 加拿大外交部長彼得·麥凱說,「加拿大對事情發展表示深切關注。我們敦促依從國家的憲法去和平解決這次危機。根據尊重人權和法規,泰國已經獲得了明顯進展,而且加拿大敦促所有黨派繼續維護這些價值。」[24]
- 美國 - 美國國務院宣佈他們密切監測事態發展。發言人加耶哥斯表示:「希望泰國人民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政治歧異,同時謹遵法制及民主制度不悖。」[25]
亞洲
- 日本 - 日本外務大臣麻生太郎對泰國軍事政變表示惋惜,並敦促泰國儘快恢復民主。[26]
- 南韓 - 大韓民國外交部發言人說:「我們希望泰國會根據法律程序來恢復和平。」[24]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外交部提醒公民非必要請暫緩前往泰國,並宣佈啟動緊急應變機制安置僑民。[27]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首相阿都拉·巴達威對泰國政變表示震驚。他希望泰國將會由民選政府所統治。[28]
- 菲律賓 - 菲律賓總統阿羅約表示他們十分關注泰國的政變。再者,他們有信心菲律賓軍方不會效法。[29]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說,泰國國內局勢發生的變化,是泰國內部事務。中國政府一貫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原則。[30]
大洋洲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張秋來,沈敏。「泰國發生軍事政變,他信所領導內閣遭解散」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華網,2006年9月20日。
- ^ 泰國軍方在總理出訪期間發動政變(英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CNN,2006年9月19日。
- ^ 王建芬,「泰國副總理奇猜和國防部長被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國日報,2006年9月20日。
- ^ Yongyuth and Newin ordered to report themselves to ARC. [2006-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9).
- ^ 「他信原定在聯合國大會上的發言已經被取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華網,2006年9月20日。
- ^ 春風,「泰國總理他信目前在紐約訪問 擬於周四返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國新聞網,2006年9月19日。
- ^ 「英國外交部證實他信行程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7-08」,雅虎香港新聞,2006年9月20日。
- ^ 泰國軍方宣佈禁止五人以上政治集會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7-09,香港雅虎,2006年9月20日。
- ^ 報道指泰王已委任頌提執政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明報,2006年9月20日。
- ^ 泰國發生政變 形勢仍待觀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華網,2006年9月20日。
- ^ 泰國政變領導人暗示擬起訴他信 將儘快移交政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多維新聞網,2006年9月20日。
- ^ 惠譽和標準普爾把泰國置於可能調降評等審核之列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番薯藤新聞/路透社,2006年9月20日。
- ^ Old soldiers, old habits: The land of smiles is back to being the land of coups,《經濟學人》,2006年9月21日
- ^ "Alleged plot raises troubling questio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he Nation》,2006年8月25日
- ^ "Police, bomb plot file vanis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曼谷郵報》,2006年9月21日
- ^ Thai coup leader summons media bosses to toughen control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德通社,2006年9月21日
- ^ Fewer tanks in Bangkok as Thai army reduces presen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德通社,2006年9月21日
- ^ 全部將軍加入,《曼谷郵報》,2006年9月20日
- ^ 軍事政變的今天發展[失效連結],《曼谷郵報》,2006年9月20日
- ^ 泰政變領導人稱會儘快將政權歸還人民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大紀元,2006年9月20日
- ^ The Nation 社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he Nation》,2006年9月20日
- ^ 〈泰「快樂」政變港商見青天 不公與不穩 隨他信而去〉,《香港經濟日報》,2006-09-22
- ^ IMF closely watching Thailand,《The Nation》,2006年9月20日
- ^ 24.0 24.1 Annan, world leaders urge return to democracy in Thaila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Khaleej Times Online (2006), 2006年9月20日
- ^ 泰國軍事政變 世界領袖同聲呼籲回歸民主法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大紀元9月20日報導
- ^ Thai coup leader says it was necessary to end rifts in society[失效連結],毎日新聞社,2006年9月20日
- ^ 提醒近日計畫赴泰人员注意安全. [2006-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8).
- ^ 外國對泰國政變的評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曼谷日報,2006年9月20日
- ^ Arroyo in 『firm control』 of gov’t, military - Pala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菲律賓每日問訊報》,2006年9月20日
- ^ 中方稱泰國局勢是其內部事務 中國不會干涉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浪新聞
- ^ 香港政府新聞網:保安局局長呼籲港人在泰國注意人身安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6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