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之下(英語:UnderRail,中國大陸譯作「軌道之下」,香港和臺灣常用英文)是由塞爾維亞遊戲開發商Stygian Software開發的基於回合制角色扮演遊戲,適用於Microsoft Windows平台。本作於2012年末發布搶先版,2015年12月18日正式發售。資料片《軌道之下:遠征》於2019年上市。

UnderRail
類型角色扮演
平台Microsoft Windows
開發商Stygian Software
發行商Stygian Software
設計師Dejan Radisic
編劇Dejan Radisic
Stefan Cupovic
程式Dejan Radisic
Ivana Radisic
美術Dejan Radisic
Mario Tovirac
Kira Mayer
音樂Josh Culler
模式單人
發行日2015年12月18日 (2015-12-18)

玩法

《軌道之下》是一款末日幻想主題的回合制電子遊戲,提供大量自定義角色的選項和煉成功能,有巨大的地下地圖可供玩家戰鬥和探索。本作主要的玩法是養成角色及主人公與遊戲世界的互動。[1]

本作的創建角色系統深受輻射系列SPECIAL系統的影響,基礎能力決定角色的核心潛質,技能遵循線性成長,角色可以獲得被動獎勵等。本作的回合制戰鬥方式也基本與輻射系列相同,但提供更多可掌控的空間,例如可使用特殊能力或戰鬥工具。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玩家提供更多戰鬥選擇和遊玩方式。[2]

故事情節

《軌道之下》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將來,因為地表已經不適宜居住,人類在地下開鑿了名為「UnderRail」的巨大鐵路網。[3]不同勢力在嚴苛的環境中鬥爭,力圖求得一線生機。在這個世界裡,最稀缺的資源是食物和生存空間。[4]遊戲敘事上考慮了時間因素,但遊戲主要的關注點在地下鐵路網的居民、他們的政治關係、衝突及鐵路網本身的危險。[5]主角以白板狀態開局,玩家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養成角色。[2]故事由主角與非操控角色間的對話推進,[2]為占領不同的「車站」就要不停變換陣營。[5]

開發過程

《軌道之下》遊戲引擎的開發始於2008年底。本作的自定義角色引擎和開發工具用C#.NET Framework 4.0和Microsoft XNA編寫。[1]自2009年起,遊戲進入全面開發階段,當時的遊戲名為「時移眩暈」(Timelapse Vertigo)。[6][7]在本作登上Steam平台前,設計、編程、劇本和除了角色模型以及標題畫面外的圖形工作已經由Dejan Radisic完成。[1]2012年本作發行試玩版後,每隔三四個月就會發布版本更新。

本作在眾籌階段英語Crowdfunding in video games取得了開發資金,發行試玩版則提供了額外的資本。[8]本作中使用了由自由職業藝術家創作的角色模型和遊戲音樂,以及從網上買斷音效。本作的第一部宣傳片於2013年3月11日發布,第二部於2014年8月6日發布。[9]

發售過程

2012年8月22日,本作的試玩版Indie DB上發布。[10]同年12月6日,數字遊戲發行平台Desura和GamersGate分別上線了測試版遊戲。[8]2013年9月24日,Steam也發布了本作的測試版。[11]

本作於2015年12月18日正式發售。[3]Stygian Software在2019年7月22日發布了資料片《軌道之下:遠征》,包含全新的故事和地圖,以及其他改進玩法等。[12]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Adam Ames. Old Broken Technology: Underrail. 2012-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2.0 2.1 2.2 Baldino, Carmelo. Underrail - interview with Dejan and Alpha Demo released. RPG Italia. 2012-08-24 [2021-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0) (意大利語). 
  3. ^ 3.0 3.1 Underrail - An indie role playing game. Stygian Softwar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2). 
  4. ^ Chris Priestman. Keeping On The Tracks: Developing Underrail As A One-Man Force. 2013-02-15 [2021-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4). 
  5. ^ 5.0 5.1 Underrail [PRE-RELEASE THREAD, GO TO NEW THREAD]. rpgcodex. [2021-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美國英語). 
  6. ^ Dave Yeager. Underrail Hands-on Alpha Preview. RPGFan. 2013-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2). 
  7. ^ Jeffery Davis. GamerTell Preview: Underrail". GadgetellSolutions Media. 2013-02-04 [2021-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美國英語). 
  8. ^ 8.0 8.1 Sykes, Tom. Underrail - Arcanum meets Metro 2033 - is available to alpha-buy now. PC Gamer. 2012-12-06 [2021-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3) (美國英語). 
  9. ^ Michael Johnson. Underrail gets a trailer. Beefjack. 201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2). 
  10. ^ Demo: Underrail (Stygian Software). Indie Games Plus. 2012-12-05 [2021-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2) (美國英語). 
  11. ^ Underrail now live on Steam!. steamcommunity. [2021-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0). 
  12. ^ Sykes, Tom. Underrail expansion Expedition announced. PC Gamer. 2016-10-11 [2021-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美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