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聞》社論:《求聞》和中文維基百科

2019年9月
社論

第八卷

《求聞》和中文維基百科


邱文

最近一些人在站內某些場合提到《求聞》的部分內容和《求聞》預告刊登的文章。這些提及《求聞》的討論,有一些是善意的,是一個正常維基人讀者的合理猜測、正常想法;然而,另一些不懷好意者繼續恬不知恥地拿《求聞》中的內容做文章,試圖進一步挑撥社群關係。

《求聞》的前身是中國大陸維基人用戶組內部參閱的情況報告。隨着用戶組人數不斷增加,對國際、地區社群動態信息的需求量也隨之增長,曾經的內部參閱報告不再能夠滿足用戶組成員需求;同時,用戶組聯絡員也認為有必要擴大報告的讀者範圍,讓組外人士,乃至整個中文維基社群都能獲悉各地社群動態,進而決定創立《求聞》,讓全維基的人都能更便利地獲取外界信息。再加上,原本的內部報告給少數人看也是看,給全社群的人看又不會徒增麻煩,獨樂樂何不如眾樂樂?

中文維基社群在獲取國際信息上有先天劣勢:只要想想元維基的steward監管員已經多少年沒有懂中文的用戶擔任這一點就不難理解。外界信息普遍以英文為主,而中文維基人在收集、匯總英文信息上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障礙;同時,維基上的社群信息分散在基金會網站、各個語言社群各自的媒體等等,《求聞》起到的總結匯編作用變得格外重要。

隨着時間發展,《求聞》承擔的任務越來越多。除了收集海內外社群、基金會動態等之外,也承擔向外宣傳我組活動、推動各地維基人交流、關注外界對維基百科的報道等的職責。《求聞》編譯組也由原來內參報告時代的「你一言我一語」「組員兼任記者」演變成如今有明確分工、組織嚴密的狀態。

一些讀者可能留意到,公開的《求聞》內容有時會有很高的「延遲」:比方說某條新聞可能兩三周前就已經發生,但直到今天才推送給讀者。一方面,是因為《求聞》編譯組的精力有限,實在難以顧及所有維基媒體上的各式新聞(我們歡迎各位提供新聞線索,提供方式將在稍後公開);另一方面,是因為現在《求聞》仍然要優先服務用戶組內部信息參閱的需求,有餘力才能以公開報道的形式滿足社群。少數報道被《求聞》編譯組認為如果立刻公開,將不利於中文維基社群的和諧。所以《求聞》選擇不主動公開這些內容,而是控制這些內容的閱讀範圍,儘可能讓「該知道的人都知道」、儘量減小其影響後再考慮公開範圍和形式。維基百科是共同寫作的平台,所謂「wiki」指的就是「多人共同編輯一個頁面」的創作方式。在「wiki」下,協作寫作是最重要的,讓社群少浪費些時間在無意義的爭端上,多花些時間在真正有意義的寫作和反破壞上,才是我們發展的根本目標。

直到現在,港台的一些維基人還在站外、在私下搞敵視大陸維基用戶、渲染「大陸威脅論」的伎倆。比如最近他們中的一些人通過台灣某科技媒體發文,誣衊大陸維基人都是所謂的「愛國五毛」,文中還暗指要給基金會「打小報告」。但是,這些人在站外私下的言行,更多的是受自己政治傾向所使,他們的行為也尚未觸及我們的底線。根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關要求,我們《求聞》編譯組也包容這些政治觀點上的差異,不針對政治觀點搞歧視、在維基人之間多求同存異。所以,我們決定對這些人的行徑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做法:只要他們的行為沒有在站內發生、沒有在站外造成極其惡劣的消極影響,我們就不追究。但這不意味着這些人的小動作就是應該的、合適的,就能被原諒、就能逃過我們的眼睛;也不意味着我們為了顧及社群影響,自己就不需要知道這些事。《求聞》的內部參考版填補了這一空白。

就像台灣分會的會訊現在只開放給分會會員參閱一樣,《求聞》的首要目標仍然是服務於中國大陸維基人用戶組。《求聞》是播發宣傳用戶組方針政策、用戶組評論員發表見解的正式渠道;《求聞》編譯組依然承擔給用戶組搜集外界新聞、需要讓用戶組組員優先了解的情報資料的作用。

還有一些讀者認為《求聞》中刊登的部分內容可能並不屬實。在此請讀者注意:我們有自己的內容審核校對機制,凡是不確定的、可靠性存疑的內容,我們不會刊發。你我都是寫維基百科出身的維基人,你我都知道真實性的重要。還有某些人懷疑《求聞》曾經刊發的有關「維基學生會」的觀點文章內容造假,但這些人信口胡謅《求聞》造假,自己卻拿不出任何證據。然而,後來「維基學生會」的成員自己確認內容除些許細節外全部為真,甚至給我《求聞》編譯組的人員送上星章,感謝《求聞》鞭策「學生會」,這恰恰證明了那些誣衊《求聞》者只是看不慣維基上有敢於說話的人而已。我們歡迎讀者指出我們的錯誤,《求聞》在改版後,還準備增設勘誤專欄,如《求聞》最近在「電報」頻道上的消息。《求聞》歡迎合理的批評,但不歡迎毫無根據的誣衊。

兩岸三地中的極少數人——包括某些大陸人在內——不鬧不罷休。這些人反破壞反不出個所以然,讓他們寫DYK還「七天憋出六個字」,他們在維基百科存在的唯一意義似乎就是不停地挑撥社群關係,企圖把維基百科變為政治角力場。這些「維基政客」貢獻維基百科的唯一目標,就是為了宣傳他們自己的「政治理想」。為了這可笑的「目標」,他們把雞毛蒜皮的事說得震天響;一些社群中本來存在些許爭議的小問題,原本在大多數人的努力下爭論已被擱置,他們卻偏要瘋狂炒作。《求聞》本不想扯入這些問題,但他們卻找上門來了。在這些人日復一日的擾亂下,《求聞》的反擊是我們編譯組的最後手段。

他們曾經在社群里肆意妄為慣了,他們天真地以為維基百科是屬於他們這些「噴子」「酸民」的樂園——但是這些人錯了。我們不吃他們惡意推定、讒言妄論這一套。《求聞》從不激進。如果《求聞》這種為了促進社群相互了解而誕生的雜誌都「激進」了起來,那應該反思的是這些人自己。看到《求聞》要刊登與香港有關的社論,某些人立刻激動起來,借着陸港矛盾日漸激化之時,企圖進一步挑撥兩地社群關係。這「某些人」急於「對號入座」的行為在我們看起來實在是滑稽可笑。說到頭來,《求聞》連這社論的內容都沒公開,他們就急於炒作,難不成這些人已經知道社論寫的是什麼了?既然這些人知道,那我想你們倒不如從最開始就別幹這種事。

《求聞》對香港社群、香港新用戶組一直非常友好。我們曾經積極報導香港社群的活動,報導新用戶組獲基金會認證,向社群介紹香港維基新舊社群更迭等,這一點只需要參考我們的新聞列表便可得知;但自從香港某些用戶推動新用戶組所謂反對逃犯條例的「聲明」登上ASN一事之後,《求聞》編譯組先後出於稿件推送排布的需求和儘可能避免刺激社群關係的考慮斃掉了報道香港WikiGap活動等的稿件。然而,這種把維基綁上政治的行為卻愈發常見。政治問題不是我們需要迴避的,但把政治問題從條目中延伸到社群里,是絕對錯誤的。社群可以爭論某個條目怎麼寫,某個稱謂怎麼用,但在社群里、在條目外搞這些小聰明只會讓中文維基本來就不大的社群沉淪於與維基百科無關的爭吵和攻擊中,更無暇顧及真正對維基有益的建設。

《求聞》的內容一直注重社群影響。但當這些「政客」欺到頭上了,我們就只能說一句:是可忍,孰不可忍。「聲明」登上ASN一事過後,《求聞》為了降低影響,主動休刊一個多月,期間停止公開報道。但是,香港某些用戶「一不做二不休」,把中文社群問題「國際化」,自己這點事不嫌丟人,還非要搞到外語社群上去。也不知他們這些人是寫了幾個條目,傳了幾張圖片就沾沾自喜,去四處宣揚中文裡的「好事」。這些人做事絲毫不考慮後果,不考慮影響,只圖自己的這張嘴一時痛快。這倒也不是不能理解:這些人自己不寫條目,不反破壞,選個管理員反對票差不點比支持票還多。這是因為這些人根本不關心維基,不關心怎麼創建這自由的百科全書。他們只關心他們所謂的政治,所謂的信仰,所謂的自由。這百科全書好壞跟他們沒有絲毫關係,社群是否同心協力跟他們也沒有任何關係。對於他們,自己在維基百科上的「經驗」只是求學就業時簡歷上值得自己吹噓的一筆「功績」。至於《求聞》說幾句話,他們還要倒打一耙。這些人可能根本沒有想到,相當一部分大陸維基編者也是反對這個「逃犯條例」修訂的。結果,他們來的這麼一招,倒起了反作用。

這些人還誣衊說《求聞》是「維基百科裡的『環球時報』『人民日報』,靠鼓動民族主義來贏得市場」。跟這些人所聲稱的相反,《求聞》在社群中也起到的恰恰是增進社群之間聯繫的作用。如果《求聞》不報導,我們中文維基自己的一些成果——比如台灣分會同李梅樹紀念館的GLAM館聯活動中文-烏爾都語編輯松活動——只會為社群的一小部分人所知曉。一些台灣維基人自己都不知道家門口發生的李梅樹活動,反倒是看了《求聞》才知道。《求聞》擴大了各類活動的受眾,促進社群間相互學習了解、向外語社群宣傳中文維基各地社群活動的碩果。在《求聞》開展報道之前,有多少中文維基人知道外國在搞「館聯」(GLAM)活動?有多少人關心地球另一側跟我們同樣貢獻維基百科的人?《求聞》不僅提高了中文維基人的國際意識、增長自己見聞,更有利於今後中文社群向外語同仁學習,開展同樣的活動。道理其實很簡單:你不仁,別怪我不義。《求聞》已經對各地各國社群敞開了自己的胸襟,究竟是誰在屢次挑釁我們,社群里的所有人都看得清楚。《求聞》一方面也是為了主動緩和社群關係,原本八月下旬還準備以香港社群在「反送中」遊行中採集自由版權照片困難、「立場新聞」不願意繼續以CC協議開放自己照片為主題,發通訊正面記述香港維基人在這方面的努力,期望有助於社會各界持續推動版權開放運動、利於維基媒體條目在未來請求版權圖片的授權。然而,這篇已經完成過半的稿件也隨着香港新用戶組中某些人進一步的挑釁行為跟其他稿件一併「槍斃」掉了,希望這是社群各位想要看到的。只要他們停止敵視大陸用戶、敵視《求聞》的行動,《求聞》就會對他們友好。所謂的求同存異,並不是那麼困難。擱置爭議,共同建設維基才是唯一的出路。

《求聞》不會做寬以待己,嚴於律人的事。編譯組各位同仁決定不按照中文維基的兩岸三地用語方針播發公開稿件,是因為少數港台維基人不僅平時發言不按照方針,甚至還故意遊戲維基規則,用不適當的稱呼來挑釁大陸用戶,而台灣分會會訊也在這方面大打擦邊球。我們絕不容忍在這些問題上的「雙重標準」。所謂一報還一報,假如這些人給《求聞》釋放了善意,我們樂於做出讓步。

我們也呼籲社群各位儘可能保持理性,不要把條目編輯問題升級到政治爭議,把互助客棧變成「互煮客棧」,更不要在與之無關的管理員選舉之類的場合下無端挑起政治爭端。你們所做的一切都被社群看在眼裡;誰是人誰是鬼,不言而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求聞》刊什麼、說什麼,實際上不是我們編譯組決定的,而是你們這極少數人決定的。

討論

此處嵌入了討論頁內容,歡迎各位對本文發表意見。若您欲追蹤討論,請將此頁面加入監視列表
目前共有討論 8 條。若討論未能及時刷新,您可嘗試清除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