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諸
專諸(?—前515年),又作
專諸 | |
---|---|
出生 | 不詳 吳國 |
逝世 | 前515年 吳國 |
職業 | 屠戶、刺客 |
生平事蹟
出身
專諸是屠戶出身,對母親非常孝順。《越絕書》稱:「專諸與人鬥,有萬夫莫當之氣,聞妻一呼,即還,豈非懼內之濫觴乎?」。其實是專諸妻子手裏拿着他母親的拐杖,專諸十分孝順,見拐杖如見母親,才跟着妻子回家。當時楚國大將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遇見專諸,奇怪他為什麼怕女人,專諸告訴他:能屈服在一個女人手下的,必能伸展在萬夫之上。伍子胥視其為奇才。
行刺起因
伍子胥因父兄被楚王枉殺,逃到吳國朝見吳王僚,遊說他伐楚的好處,被吳王僚的侄子公子光(闔閭)以其報私仇阻攔。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是想殺吳王僚,心想:「彼光將有內志,未可說以外事。」於是推薦專諸給公子光。
吳王壽夢有四個嫡子,傳位給嫡長子諸樊,諸樊有三個弟弟:依次為餘祭、餘眛、季札子;諸樊知道季札子賢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最後傳給季札子。結果餘眛死後,季札子卻逃避不肯做國君,吳國人就擁立壽夢的庶長子僚為國君,而公子光的父親是吳王諸樊;由此公子光認為,如果不傳給季札,他應該是繼承人,因此暗中伺機奪位。
行刺準備
公子光得到專諸後,把他待為上客,並敬其母。專諸問吳王僚的嗜好,知道他愛「魚炙」,就到太湖邊學習燒烤魚的技術,燒出的魚獨具風味。
前516年楚平王逝世,第二年春天,吳王僚見楚初喪國君,派其弟弟公子蓋餘及燭庸率兵圍楚國的六、灊二邑;另派延陵季子到晉國觀察其他諸侯的動向。楚國發兵斷了蓋餘、屬庸的退路,使吳兵無法回師。於是公子光對專諸說:「此時機不可失也,若不去做怎能得到?且我是王位的真正繼承人,本當掌國,季子雖回來,也不會廢掉我的。」專諸說:「王僚可殺。現如今他母老子弱,且兩弟帥兵伐楚,被楚斷了後路。當下吳國外被楚困,而內無棟樑之臣,他們又有能拿我們怎樣?」公子光忙起身叩頭說:「我的命運,就繫在您身上啊!」
母死助專諸
專諸感於公子厚待而決心以死相報,卻牽掛母親。臨行前回家探母,母親告訴專諸,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當做名垂青史之事,不要因為顧念家庭小事而遺憾終生。 她對專諸說自己口渴,要專諸去取清水來喝。專諸去取清水,回來後發現母親已經吊死在後堂了。他的母親以死免除了專諸後顧之憂,也促使專諸一定成事。(出至東周列國志,吳越春秋及史記並未提到。)
行刺吳王僚
前515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準備了酒席宴請吳王僚,在地下室埋伏甲士。吳王僚想吃烤魚,同時也嚴加戒備。派軍隊由王宮一直到公子光的家,門戶、臺階兩旁都是吳王僚的親信,左右立着,手持長鈹。酒過數旬後,公子光偽稱腳有毛病,到地下室休息。專諸依計將匕首放進烤好的魚的腹中並送上去。將魚送到吳王僚前,專諸突然撕開魚肚,拿出匕首刺向吳王僚,穿透三層鐵甲,吳王僚當場死亡,他的侍衛也同時殺死了專諸。趁吳王僚的人混亂,公子光立刻派甲士殺盡吳王僚的人,自立為王,就是吳王闔閭。
身後榮耀
闔閭既立,封專諸的兒子專毅為上卿。並根據專諸希望葬在泰伯皇墳旁的遺願,從優安葬專諸。據王鏊《姑蘇志》載,專諸墓在盤門內伍大夫(子胥)廟之側,今已無跡可尋。
評價
司馬遷評論專諸:「世言荊軻,其稱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馬生角」也,太過。又言荊軻傷秦王,皆非也。始公孫季功、董生與夏無且游,具知其事,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
《史記索隱》述贊:「曹沫盟柯,返魯侵地。專諸進炙,定吳篡位。彰弟哭市,報主塗廁。刎頸申冤,操袖行事。暴秦奪魄,懦夫增氣。」
魚腸劍由來
魚腸劍,又名魚藏劍。為專諸刺吳王僚所用的匕首。傳說刀身上有如魚鱗般的紋路,是打造時程序繁多所致,目的是為了能一舉刺破吳王外衣內所穿的護甲。又因其最終藏於魚肚中,所以被稱為「魚腸劍」[1]。
據《越絕書》記載,鑄劍大師歐冶子曾為越王勾踐鑄了五柄寶劍。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錫;若耶溪之銅,經雨灑雷擊,得天地精華,製成了五口劍,分別是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和巨闕。魚腸劍既成,相劍本領尤如通靈的薛燭被請來相劍。他說魚腸劍「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後來越國將其作為寶物進獻給吳國。
《史記·刺客列傳》中並未直言這把寶劍之名,僅以「匕」稱之;而成書年代略晚的方志史書《越絕書》(東漢·袁康、吳平編撰),已明確指稱此劍名曰「魚腸劍」。[2]
遺跡
參考資料
- 《吳越春秋》
- 《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寶劍第十三》
- 《史記·刺客列傳》卷八十六
延伸閱讀
[編]
史記五刺客 |
曹沫 | 專諸 | 豫讓 | 聶政 | 荊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