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名單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國共產黨武漢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召開於四一二事變廣州四一五事變之後,部分本應與會的代表已經被捕、被殺,或因從事地下活動而未能與會[1]:73。本次大會實到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共計96人[2]:18,代表了全國57,967名中共黨員[3]。共產國際代表7人,另有23名中共黨員無法確認代表身份。除與會代表外,陳賡龔孟賢韓浚黃玠然李炳祥李一純劉少文李俊民歐陽欽潘家辰瞿景白任淑蘭任作民王明魏人鏡吳德峰羊牧之任卓宣余義明張以森張培鑫張文秋周唯楨等23人作為大會工作人員也參與了這次會議[2]:18。此外,汪精衛譚延闓徐謙孫科中國國民黨籍的武漢國民政府重要官員也出席了這次會議[4]

與會代表

代表名單

姓名 肖像 生平 與會時職位 備註
安幸生   (1902-1927),天津人。1918年考入天津直隸省第一中學,次年參與五四運動,並和他人一同創建「新生社」,在李大釗的直接指導下接觸了馬克思主義。192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負責天津的海員和工人運動工作。1926年被迫轉移至上海。參加中共五大後前往北京,擔任順直省委組織部部長兼北京市市委組織部長。1927年於北京被捕,同年11月11日於安定門外被殺。[5]:84-94 天津代表[2]:32
蔡暢   (1900-1990),湖南省湘鄉縣永豐鎮人,蔡和森的胞妹。早年就讀於長沙周南女子師範學校,1919年前往法國留學。1923年由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轉為中共黨員。1925年回國後先後於廣東、江西、湖北從事婦女運動工作。1927年於中共五大中被任命為中共婦女委員會委員、上海總工會女工部部長。此後歷任中共六大中共十一大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至第三屆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四屆和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等職務,1980年退休。1990年9月11日病逝於北京[6] 中共湖北區委婦女部部長[6] 永豐鎮現屬於湖南省雙峰縣[2]:32
蔡和森   (1895-1931),湖南省湘鄉縣永豐鎮人,生於上海,蔡暢的胞兄。1919年前往法國留學,1921年冬天回國後於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年出席中共二大並當選為中央委員。1923年以平民女校和上海大學教職為掩護,以從事工人運動。1927年於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兼中央宣傳部部長。1931年被派往香港,擔任中共中央代表兼南方局書記,主持中共廣東省委工作。同年6月被香港當局逮捕並引渡回廣州,當年8月被殺。[7] 中國共產黨駐共產國際代表[2]:34 永豐鎮現屬於湖南省雙峰縣[2]:32
蔡以忱 (1896-1928),湖北黃陂人。1915年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校期間參加了五四運動。1923年經董必武介紹成為中共黨員。1925年在武漢組織五卅運動相關活動。在大革命中動員武漢市民接應北伐軍,並參與了收回漢口英租界的鬥爭。中共五大上被選為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後趕赴湖南開展工作,參加秋收起義。1928年6月因中共湘西特委機關被破壞而於巡視工作時被捕,不久後於長沙被殺。[8]:651[9]:5-6 中共湖北區執行委員會委員、宣傳部主任;湖北省農民協會執行委員兼組織部部長[9]:5-6
陳碧蘭 (1902-1987),湖北黃陂人。1918年進入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讀書,後因逃婚前往上海。1921年10月經陳潭秋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5年回國,先後在上海、河南從事黨務工作和黨屬雜誌編輯工作,同年和彭述之結婚。中共五大會後,因參與黨內托派活動與彭述之一併被開除出黨。1973年定居美國,1987年去世。[2]:52 中共上海區執委婦女運動委員會書記[2]:52
陳獨秀   (1879-1942)安徽懷寧人。早年曾參與反清運動。1913年參與反對袁世凱的活動,活動失敗後一度被捕入獄。與李大釗等人一同組織和領導了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後與李大釗等共同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被中共一大選舉為中央局委員兼書記,中共五大上被被選舉為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兼總書記。因其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做出的多次決策被認定為「犯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遂於八七會議上被撤銷總書記職務。後因參加托派活動而被開除出黨。1931年成立托派組織「中國共產黨左派反對派」,並擔任書記,1937年脫離該組織。1942年5月27日病逝於重慶江津[10] 中共中央委員兼中央總書記[10]
陳鏡湖   (1901-1933),熱河建平人。1918年考入天津直隸省第一中學,在校期間參加五四運動。1922年考入南開大學,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東北地區第一位中共黨員。此後長期於馮玉祥麾下從事軍隊運動工作,後因馮玉祥驅趕共產黨員而離開部隊。中共五大會後前往天津組織內蒙古地區的中共黨務工作,期間一度失去與中共黨組織的聯繫。1933年重回馮玉祥部,參與籌建和組織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當年5月12日前往張北縣點驗部隊途中被土匪襲擊身亡。[11]:344-346 內蒙古代表[2]:42 其所負責的內蒙古地區包括察哈爾熱河綏遠三省。[2]:42
陳喬年   (1902-1928),安徽懷寧人,陳獨秀次子。1919年前往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參與發起成立中國少年共產黨,當年秋天加入法國共產黨,冬天時轉為中共黨員。1923年4月到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4年回國後歷任共青團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共北京地委組織部部長、中共北方區委組織部長等職。在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會委員,會後返回上海從事黨務組織工作。1928年因中共江蘇省委遭破壞而被捕,6月6日被殺於上海楓林橋。[2]:42-43 北方區代表[12]
陳潭秋   (1896-1943),湖北黃岡人。1916年於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英文部就讀,在校期間參加五四運動。1920年與董必武在武漢成立中共早期組織,1921年7月參加中共一大。1923年發動並領導了二七大罷工。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此後先後於江西、山東、滿洲地區、江蘇等地領導工人、學生、軍隊運動工作。1939年與毛澤民林基路等人前往新疆,出任中共中央新疆代表和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負責人。1942年9月被盛世才秘密逮捕,1943年9月27日深夜於迪化被殺。[2]:43-44 中共湖北區委宣傳部長[2]:44
陳為人   (1899-1937),湖南江華人。1918年進入湖南衡陽省立第三師範學校讀書,在校期間參加五四運動。曾計劃前往法國勤工儉學,因經費出問題而未能成行。1921年底自莫斯科東方大學學成歸國,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北京、哈爾濱、瀋陽、大連等地開展黨務工作,期間曾前往廣州出席中共三大。參加中共五大後繼續於北京和東北開展工作,1929年8月前往上海擔任《上海報》經理,1932年起負責中共中央文庫的保存和整理。1937年3月12日晚,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13] 北方區代表[2]:45
陳佑魁 (1900-1928),湖南麻陽人。1921年進入湖南自修大學就讀,兼任補習班英語教員。1922年經毛澤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前往長沙,利用郵務員的身份作掩護,開展學生運動工作。1924年起先後擔任團湘區執行委員會委員書記、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部部長等職務,負責工人、農民、學生運動工作,中共五大之後擔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1927年10月領導衡北暴動,組建衡北工農革命軍。1928年1月率部參與發動湘南起義。1928年4月回長沙向中共湖南省委報告工作時被南京國民政府逮捕,4月19日於長沙瀏陽門外被殺。[14]:157-174 中共衡陽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2]:48
陳延年   (1898-1927),安徽懷寧人,陳獨秀長子。1917年進入震旦大學法科學習,1919年12月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6月參與組建中國少年共產黨,1923年加入法國共產黨,同年冬天轉為中共黨員。1924年9月下旬回國,1924年10月至1927年4月先後擔任中共廣東區執行委員會委員、秘書、書記等職位。1925年3月前往武漢,4月14日抵達上海。在中共五大上當選為第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927年6月擔任中共江蘇省委員兼中共上海市委書記,當月23日被捕,同年7月4日被殺於上海龍華。[15]:219-256 中共廣東區執行委員會書記兼組織部長[2]:47 因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而未能赴會[16]:42-46
陳昭禮   (1907-1940),福建閩侯人。1923年考入復旦大學,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與五卅運動。1927年1月擔任中共福州地委書記,中共五大會後擔任中共中央常委會和政治局會議秘書。後回到福建從事黨內軍政工作。1929年7月前往廣西,先後組織了南寧兵變百色起義。1931年2月前往上海匯報工作時滯留上海,後以進步人士面貌活動。1937年出任新四軍秘書,1938年前往第七十軍擔任軍部上校參議。1940年5月在李濟深的引薦下於全國戰地委員會就職,同年8月13日在崇安城外被軍統特務暗殺。[17] 福建省代表[17]
鄧恩銘   (1901-1931),貴州荔波人。1918年考入濟南省立第一中學,在校期間參加五四運動。1921年與王盡美在濟南成立中共早期組織,同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1922年赴蘇聯考察,同年返回山東展開黨務工作和工人運動工作,並發起膠濟鐵路工人大罷工。在山東活動期間曾多次被捕。1927年出席中共五大,會後返回山東擔任中共山東省委委員。1928年12月在濟南被捕,獄中兩次組織越獄,但自己因傷勢過重未能逃脫。1931年4月5日被槍殺於濟南緯八路刑場。[18] 山東省代表[18]
鄧鶴皋 (1902-1979),湖南安鄉人。在長沙讀書時參加五四運動。1922年在北京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轉為中共黨員。此後曾參加五卅運動,在三·一八慘案中倖存後前往大連開展工作。中共五大後返回大連,1927年被捕,至1934年間被關押於旅順監獄,被釋放後先後於杭州、上海、延安進行黨務工作,在延安時組織開發南泥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輕工業部部長,文革中受到迫害,1979年7月26日在北京逝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恢復了他的名譽。[19]:199-212 中共大連地方委員會書記,南滿地區代表[19]:203
鄧培   (1884-1927),廣東三水人。14歲時前往天津做學徒工,期間追隨孫中山參加革命活動。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次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1922年擔任唐山地委書記,負責組織工人運動工作。中共四大上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此後負責廣東的鐵路工人運動工作,期間曾支援省港大罷工。1927年在廣州四一五事變中被捕,隨即被殺。[20]:58-64 中華全國總工會副委員長[20]:62 與會前夕被殺[16]:42-46
鄧中夏   (1894-1933),湖南宜章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在校期間參加五四運動。1920年參與組建北京共產主義小組。1922年出席中共二大,同年擔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主任,負責工人運動工作。中共五大上被選為中共中央委員。會後擔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重建江蘇地區的黨組織。赴莫斯科參加中共六大,回國後先後於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和上海開展工作。1933年5月15日被上海法租界巡捕逮捕,引渡至南京國民政府後暴露身份,1933年9月21日於南京雨花台被殺。[21] 中共上海地方兼區執行委員會委員長[21]
董必武   (1886-1975),湖北黃安人。1904年考中秀才,之後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1920年在湖北成立共產黨早期組織。1921年赴上海參加中共一大,會後回到湖北開展黨務工作。中共五大之後前往進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回國後抵達中央蘇區,擔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兼最高法院院長,之後參加長征。1937年起先後在武漢和重慶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1945年前往三藩市簽署《聯合國憲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政務院副總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國家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職位。1975年4月2日因肝癌在北京病逝。[22] 中共湖北區執行委員會委員[22]
多松年   (1906-1927),內蒙古土默特旗人。1923年進入北京蒙藏學校學習,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轉為中共黨員。後參加五卅運動,1925年在中共北方區委下成立了內蒙古人民革命黨和工農兵大同盟,同年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次年回國後前往察哈爾從事黨務工作。1927年參加中共五大後,返回張家口重建黨組織,同年被奉系軍閥捕殺。[23] 中共察哈爾特別區區委書記[23] 死因存在「被長釘釘死在大境門上」的爭議說法。[24]
方志敏   (1899-1935),江西弋陽人。1919年進入江西省立甲種工業學校學習,1921年因領導學運而被開除。1922年在上海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轉為中共黨員。1925年前往廣東學習農民運動經驗,1925年7月起負責江西農民運動工作。中共五大會後返回江西,1928年1月領導弋橫暴動,此後歷任多個蘇維埃政權的領導職務。1935年1月率北上抗日先遣隊向北進發,在皖南懷玉山地區被國軍圍攻,當月29日被捕,同年8月6日被殺於南昌。[2]:64-65 中共江西區執行委員會工委書記[2]:64
顧順章   (1904-1935),江蘇寶山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參加五卅運動。1926年前往蘇聯學習政治保衛工作,回國後擔任。北伐戰爭期間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中共五大和六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長期主持中共特科工作。1931年4月24日在漢口被國民政府逮捕後叛變,並協助國民政府破壞中共地下組織,同年5月被開除中共黨籍。後因試圖在軍統內部自行組織小團體,於1935年5月5日於鎮江被陳立夫下令槍殺。[25] 中共中央政治保衛局局長[25]
郭亮   (1901-1928),湖南長沙縣人。1917年自中學輟學,後參加五四運動和驅張運動。1922年經毛澤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長期領導湖南工人運動工作。1926年當選為湖南省第一次工農代表大會的主席團成員。中共五大會後當選為中共湖北省委書記,1928年在岳州籌建革命根據地時被捕,當年3月29日於長沙被殺。[26] 湖南省代表[26] 其出生地現屬於望城區[26]
賀昌   (1906-1935),山西離石縣柳林鎮人。1920年考入太原省立第一中學,當年底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校期間曾領導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1924年離開山西從事工人運動工作,同年年底轉為中共黨員。後曾參加五卅運動,1926年參加了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裝起義。中共五大和六大中被選為中共中央委員。1928年參與了平江起義,後前往天津擔任中共北方局總書記,之後降職為江西興國縣委書記。長征開始後留守中央蘇區,1935年於江西會昌指揮紅軍突圍時陣亡。[27] 共青團湖北團委書記[28] 柳林鎮自1971年起屬於柳林縣管轄[29]
黃平 (1901-1981),湖北漢口人。1918年在北京從事報刊英文校對工作。1923年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同年經趙世炎等人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回國後長期在廣東和香港從事海員運動工作,領導了省港大罷工,1932年在北平視察北方工人運動時被捕,獄中向國民政府遞交「自白書」並脫黨,次年出獄後在上海先後從事多份工作謀生。1949年5月向中共上海市委匯報了變節的情況並請求處分,3個月後被安排到復旦大學任教。文革中受到衝擊,1978年恢復名譽和工作。1981年7月6日病逝於上海。[30] 中華全國總工會執委,中共廣東省委工人部部長[30]
黃平萬 (1893-?),四川西充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理預科,1923年秋進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回國後於河南、陝西開展黨務工作,期間曾參加五卅運動。中共五大會後負責中共陝西省委宣傳工作。在四川開展工作期間與中共黨組織失去聯繫,此後於四川多所學校任教。1939年4月因故前往蘭州經商。1949年,黃平萬向中共甘肅省委提交材料說明情況,1950年1月被分配進入蘭州女子師範學校任教。1953年冬天離開蘭州回四川探親後失蹤。[31]:9-20 陝西省代表[2]:89
胡步三 (1902-1968),河北阜平人。1920年進入保定第二師範學校就讀,1923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轉為中共黨員。1925年11月進入黃埔軍校學習,次年12月前往哈爾濱從事軍運工作。1927年參與指揮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中共五大會後返回哈爾濱重建黨組織,1929年2月與中共黨組織失聯。1938年加入八路軍,1939年恢復黨籍。此後在邊區從事糧食管理工作,後於鐵路部門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鐵道部任職,文革中受到衝擊,1968年5月17日去世。1980年名譽得以平反。[32]:180-182 中共北滿地方委員會負責人[32]:180 以列席代表身份與會[2]:81
瞿秋白   (1899-1935),江蘇常州人。1917年進入俄文專修館學習,1919年領導北京學生參加五四運動。1922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三大上做出關於國共合作的革命統一戰線決議。1924年與楊之華結婚。中共五大會後在武漢召開八七會議,制定了全國武裝暴動的總策略。1928年主持中共六大。1930年回國後糾正了立三路線,在六屆四中全會上因王明攻擊而被解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職務。此後長期從事文化工作,1934年前往中央蘇區領導中華通訊社。1935年在福建長汀被國軍俘虜並暴露身份,同年6月18日於長汀被殺。[33] 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傳部委員[34]
雷曉暉 (1905-2005),四川安岳人。1920年考入四川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中學部,之後因參加學運被開除。1925年10月加入共青團,12月轉為中共黨員,此後於重慶和武漢從事婦女解放運動。中共五大會後於武漢、宜賓、重慶等地從事黨務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教育界工作,一度被打成右派,1979年恢復名譽並轉為南充市政協常委。1985年退休。2005年在四川南充因病去世。[35] 湖北省代表[35] 其為最後一位去世的中共五大代表[35]
李滌生 (1887-1930),湖南瀏陽人。早年在安源當鐵路修車工人,1921年組織湖南中華工會機械會安源分會,1922年經李立三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組織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此後長期於湖南、江西從事鐵路工人運動工作。在中共五大上被選為中共中央委員。1928年5月被南京國民政府逮捕後叛變,並開始破壞中共地下組織。由於消息不通,其叛變後仍在中共六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同年12月被開除黨籍。1930年8月,在長沙火車站被攻入長沙的紅三軍團抓獲,隨即被殺。[36]:41-42 中華鐵路總工會宣傳部主任[36]:42
李大釗   (1889-1927),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1913年就讀於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在校期間接觸到社會主義學說。1916年回國後從事報刊編輯工作,此後領導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1920年在北京創立共產黨早期組織,中共一大之後領導北方的黨務工作。1922年與孫中山達成國共合作共識。後組織五卅運動、抗議日軍佔據大沽口的請願活動。1927年4月6日被北洋軍閥逮捕於蘇聯大使館,4月28日在北京被絞死。[37] 中共北方區委負責人[38] 與會前被捕[16]:42-46
李立三   (1899-1967),湖南醴陵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12月於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於湖南和上海從事工人運動工作。1927年參與組織南昌起義,中共六大會後實際主持中央工作。1930年發起成立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同年推行「立三路線」,並因此離開領導崗位而前往蘇聯,在大清洗期間遭到迫害。1946年回國後歷任東北局敵工部長等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勞動部長等職。文革中受到衝擊,1967年6月22日去世。1980年3月恢復名譽。[39]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40]
李沐英 (1902-1993),湖南岳陽人。1925年考入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在三一八慘案中得以倖免。192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返回岳陽任教。中共五大會後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就讀,因與王明發生爭執而一度被開除出黨。1930年回國後,先後於上海、延安、大連等地開展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南區人民監察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央監察部第一司司長等職,1958年因被打成「右派」而遭降職,文革中遭到迫害。1978年被平反並恢復名譽,後從輕工業部退休。1993年9月10日在北京病逝。[41] 湖南省代表[41] 以列席代表身份與會[2]:103
李嘉仲 (1899?-1981),1923年至1925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研究科,期間加入了中國青年共產團。1925年在四川經楊闇公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在四川從事軍運工作。中共五大會後參加南昌起義,起義部隊南下時因前往吉安養傷而與中共黨組織失聯。1928年後先後於四川、上海、浙江等地任教,抗日戰爭爆發後返回四川任教並從事地下工作,1938年恢復中共黨籍。1945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重慶市教育局副局長、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81年因病去世。[42] 中共重慶地方委員會委員[42] 生年有1900年一說[2]:99
李啟漢   (1898-1927),湖南江華人。1917年就讀於長沙岳雲中學,在校期間參與五四運動。1920年在上海參與驅張運動,同年參加上海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參與組織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1922年前往廣州,為香港海員大罷工組織後援。此後返回上海參與工人運動,並先後兩次被捕。1925年前往廣州,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委兼組織部長參與領導省港大罷工。1927年3月當選為中共五大代表,在四一五事變中被捕,隨後被殺。[43] 中華全國總工會幹事局黨團書記[43] 與會前夕被殺[16]:42-46
李求實   (1903-1931),湖北武昌人。1918年參加惲代英領導的互助社,次年參與五四運動。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參加京漢鐵路大罷工。1924年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5年回國,先後在河南、廣東、湖南擔任黨團職務。中共五大會後被派往廣州擔任團中央南方局書記,因拒絕立刻組織力量暴動而被免職並留團查看。1928年重新擔任團中央宣傳部長,擔任《上海報》主編,並編譯了多本著作。1931年1月18日在東方旅社被捕,2月7日被殺於上海龍華。[44] 湖南團省委書記[44] 左聯五烈士之一,龍華二十四烈士之一[44]
李維漢   (1896-1984),湖南長沙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參與發起成立旅歐少年共產黨,同年回國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4月在湖南從事農民、工人運動工作。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27年10月返回上海重建黨組織,曾負責在上海執行立三路線,六屆四中全會上被王明撤銷黨內職務。1931年至1933年在蘇聯學習,回國後參加長征,在延安歷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中央黨校校長等職務。1948年起擔任統戰部部長。文革中受到衝擊,後恢復名譽。中共十二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1984年8月11日於北京逝世。[45] 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45]
李哲時   (1903-1997),湖北武漢人。早年就讀於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在校期間參與學運。1926年3月3日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在武漢從事婦女運動。中共五大會後前往上海,與羅亦農相識並結婚。中共六大會後在上海從事黨務工作,因和王明發生衝突而被開除黨籍。抗日戰爭中參與成立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1943年在昆明加入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6年恢復中國共產黨黨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名為李文宜,歷任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婦聯副主席等職。1997年5月9日病逝於北京。[46] 湖北省婦女協會組織部部長[46] 與會時為列席代表[2]:110
李震瀛   (1900-1937),天津人。1913年考入南開中學,曾參與五四運動,並同周恩來等人發起成立「覺悟社」。1921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7月轉為中共黨員。之後前往上海、河南組織工人運動,並參與領導了二七大罷工。之後前往哈爾濱從事黨務和宣傳工作,1926年在上海前後三次領導工人起義。中共五大上被選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中共六大後在上海、山東從事工人運動工作,1931年因抵制王明上台而被開除出黨。1932年一度被逮捕,出獄後返回天津,發表了不再參加革命活動的聲明。1937年病逝於天津。[47] 中共上海區委主席團成員[47] 生年有1896年一說[47]
林鈞   (1897-1944),江蘇川沙人。1924年考入上海大學社會系,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參與五卅運動,次年參與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中共五大會後參加南昌起義,隨部隊轉移時掉隊,之後輾轉返回上海領導農民運動。1930年被南京國民政府逮捕,1934年被邵力子保釋出獄。後以教職作掩護從事地下工作。抗戰爆發前夕為八路軍從事軍事組織和情報工作,後在川沙、崇明開展抗日武裝游擊鬥爭。1941年前往浙東國民黨江南挺進總隊工作,1944年被國民黨特務暗殺。[48] 上海特別市臨時市民政府委員兼秘書長[48]
林育南   (1898-1931),湖北黃岡人。1915年就讀於武昌中華大學附中,1917年10月,參加惲代英創建的「互助社」,並參與了五四運動。1922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前往上海參加黨務工作,後參加五卅運動。1926年前往廣州參加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和中共四大,會後前往湖北開展黨務工作。中共五大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會後擔任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長,之後前往上海擔任中共滬東區委書記。1931年在上海東方旅社被捕,2月7日於上海龍華被殺。[49] 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中共中央工人部秘書[2]:118 龍華二十四烈士之一[50]
劉伯莊 (1895-1947),四川南充人。1919年考入北京大學,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加入中國少年共產黨,1923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4年回國後在北京展開團務和黨務工作。中共五大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會後返回北京,歷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中共順直臨時省委常務委員、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等職務,同年3月因武漢黨組織被嚴重破壞而趕赴上海。1929年因參與托派活動而被開除黨籍,1932年前往北京以寫作謀生。抗日戰爭時期在湖南、重慶等地從事教育經濟研究工作。1947年病逝於重慶。[2]:122 中共北京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2]:122
劉昌群 (1902-1948),湖北黃陂人。1921年就讀於私立武昌中華大學,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在湖北和上海參與黨團工作,四一二事變之後自上海返回武漢。並參加中共五大。會後歷任共青團湖北省委書記、中共第五屆中央委員會黨報委員會委員等職務,1927年11月因指控羅亦農犯右傾機會主義錯誤而被調離湖北省團委,前往上海參與共青團中央工作。1929年因對立三路線不滿而脫黨。後重新與中共黨組織取得聯繫,在抗日戰爭期間於廣西負責對白崇禧的抗日統戰工作。1948年病逝於香港。[2]:406 上海共青團南市部委書記[2]:406
劉爾崧 (1899-1927),廣東紫金人。1918年考入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在校期間參與五四運動。1920年和阮嘯仙發起成立廣州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參加廣東早期共產黨組織,同年8月正式入黨。畢業之後參與廣東的黨團工作,並領導順德、廣州等地的工人運動。1923年參加中共三大。1924年組建了工人武裝廣州工團軍,之後率領該武裝參加了廣州商團事變。此後參與領導沙面工人大罷工、省港大罷工等多次罷工活動。四一五事變中被捕,1927年4月17日被殺。[51]:83-86 中華全國總工會廣州辦事處負責人[2]:124 與會前夕被殺[16]:42-46
劉峻山 (1899-1985),江西吉安人。1916年進入江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就讀,在校期間參加五四運動。1923年進入上海大學就讀,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參加五卅運動。先後在上海、江西、廣東參與黨團工作,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會檢察委員會委員。同年參加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於上海、浙江、江西開展黨務工作。1931年因反對王明而脫黨,改為供職於南京國民政府地方政府。1947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江西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江西省政協常務委員等職務。1985年4月18日病逝於南昌。[36]:113-116 中共江西區執行委員會青年部部長[36]:115
劉少奇   (1898-1969),1920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赴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年回國,先後領導了粵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和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此後在上海、湖北組織工人運動工作。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會後先後於上海、天津、瀋陽從事黨務工作,1933年前往中央蘇區,後參加長征至陝北。抗日戰爭時期先後領導多個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期間擔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家主席等職務。文革中受到迫害,1969年11月12日去世於開封。1980年恢復名譽。[52] 中華全國總工會秘書長[52]
陸沉 (1900-1941),湖北黃岡人。早年就讀於私立武昌中華大學中學部,在校期間參加五四運動。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年當選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湖北臨時區委候補委員。二七大罷工後前往安源從事工人運動工作,之後隨北伐軍回到武漢開展農民運動。中共五大上當選為大會農民土地問題委員會成員,會後前往江西、江蘇、北京等地從事黨務工作。後參加托派活動而被開除黨籍。1935年加入中統。1938年起擔任國民政府魯東行政公署主任。1941年因國民黨內訌而被藍衣社殺害於山東萊陽。[53]:492 湖北省農民協會委員長[53]:492
陸定一   (1906-1996),1922年就讀於南洋大學,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從事團務和宣傳工作,曾參加五卅運動。中共五大會後前往廣東等地參與團務工作,共青團五大上當選為團中央宣傳部部部長。1931年前往中央蘇區,後隨紅軍參加長征至陝北。抗日戰爭爆發後擔任八路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起擔任中宣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國務院副總理、文化部部長等職務,文革期間遭到迫害並被關押,1979年6月被釋放並得到平反。此後歷任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副主席、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1996年5月9日逝世於北京。[53]:493 共青團中央宣傳部部員[53]:493
羅珠 (1902-1970),廣東順德人。早年在香港上學,並成為一名船廠技工,1920年起在香港參加多次罷工活動。1922年前往廣州石井兵工廠工作,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成立中共香港支部,此後從事工人運動工作,並組織了省港大罷工。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七一五事變之後脫離中共黨組織前往新加坡謀生。抗日戰爭勝利後返回香港九龍船廠做工。1958年返回廣州,1962年在廣東建築科學研究所任技工、鉗工。1967年被選為該研究所的革命委員會委員。1970年7月退休,當年11月2日因肺氣腫在廣州病逝。[54]:162-164 中共香港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54]:163
羅亦農   (1902-1928),湖南湘潭人。1920年被陳獨秀推薦入上海外國語學社學習,同年加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當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3月回國後前往廣州參加廣東區委工作,同年10月在北京主持中共中央北方黨校工作。1926年前往上海組織工人運動工作,並參與了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裝起義。四一二政變後前往武漢,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會後先後擔任中共江西、湖北省委書記,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等職務。1928年4月15日在上海被捕,當月21日於上海龍華被殺。[55] 中共上海區委書記[55]
羅章龍   (1896-1995),湖南瀏陽人。1918年與毛澤東等人發起成立新民學會,當年8月考入北京大學文學院,在校期間參與五四運動。1920年在北京加入共產黨早期組織,同年11月加入北京大學社會主義青年團,此後在北京領導工人運動。曾出席中共三大至中共六大,其中在中共五大上當選中央委員,並於會後參與領導秋收起義。六屆四中全會前後組織成立中央非常委員會,並因此被開除黨籍。1934年起先後於河南大學、西北大學、湖南大學等校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95年在北京逝世。[56] 中共武漢市委書記、中共湖北區委宣傳部部長[56]
毛澤東   (1893-1976),湖南湘潭人。曾參加辛亥革命的新軍,1918年畢業於湖南第一師範學校。1920年在湖南創建早期共產主義組織。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之後領導長沙、安源等地工人運動。國共合作期間從事農民運動工作,曾擔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八七會議上提出革命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之後領導秋收起義,並先後主持井岡山根據地和中央蘇區工作,期間一度被王明排斥出中共中央。後隨紅軍長征至陝北,途中於遵義重新取得中共中央領導權。抗日戰爭期間被選舉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中共中央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66年發動文化大革命。1976年9月9日於北京逝世。[57] 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57]
潘心源 (1903-1931),湖南瀏陽人。1921年考入長沙岳雲中學,在校期間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在湖南開展農民運動工作。中共五大會後一度率領瀏陽農軍攻打長沙,9月參加秋收起義,並於之後擔任中共湘東特委副書記。1929年在赴莫斯科學習途中滯留上海。1930年當選為紅四、五、六軍總前委常委,主持工作期間錯殺王佐和袁文才。當年7月前往浙南發展紅十三軍。1931年12月在玉環縣被捕,當月4日被殺。[58]:8-10 中共瀏陽縣委書記[58]:8-10
潘雲波 (1902-1979),海南文昌人。1917年就讀於文昌縣立中學,在校期間參加五四運動。1921年考入廣東農業專門學校,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五卅運動期間轉為中共黨員。此後在廣東和南洋從事工人運動工作,1927年因被通緝而被迫回國,中共五大會後在南洋、香港、上海從事黨務工作,1931年至1937年被南京國民政府關押。後前往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學習,畢業後返回香港從事黨務工作。1946年返回香港,1947年起以商人為公開身份從事地下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在廣西、廣東擔任黨政職務,1979年病逝。[59]:57-63 共青團南洋委員會委員長[59]:57-63
彭公達 (1903-1928),湖南湘潭人。1923年考入湘潭縣中學附設師範班,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在湘潭從事黨務工作。1926年3月前往廣州參加農民運動委員會,被聘為農民運動講習所職員。同年7月返回湘潭,為迎接北伐軍做準備。北伐軍進入湘潭後擔任中共湘潭地委委員,負責軍事工作。中共五大會後返回湖南建立臨時省委。八七會議後回到長沙組織秋收起義,同年10月擔任中共湘西特委書記,11月上旬被錯誤批判,領導職務被撤銷。1928年7月在安源被國民政府逮捕,同年8月7日於長沙被殺。[60]:593 中共湖南區委委員[60]:593
彭述之   (1895-1983),湖南隆回人。1919年考入北京大學文學院,在校期間參與五四運動。1920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同年轉為中共黨員。1924年回到上海後主編中共機關刊物,兼任上海大學教授。1925年與陳碧蘭結婚。中共四大上被選入中央局,負責宣傳工作。中共五大上因其路線問題被瞿秋白等多名代表公開指責,但仍於會上當選中央委員。1929年11月因參加托派活動被開除黨籍,後參與成立托派組織。1932年至1937年被南京國民政府關押,出獄後成為中國托派領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自香港輾轉至法國,後脫離第四國際前往美國。1983年11月18日於美國逝世。[61]:120-12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61]:120-124
彭湃   (1896-1929),廣東海豐人。1917年於早稻田大學留學,1921年5月回國並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起在海豐從事農民運動工作。1924年轉為中共黨員。1925年率領當地農民配合國民革命軍東征。中共五大會後參與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率領部分部隊建立了海陸豐蘇維埃政府。八七會議上當選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六大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不久前往上海擔任中共中央農委書記,兼任中共江蘇省委常委會委員、軍委書記。1929年8月24日在上海參加江蘇省委軍委會議時被捕,8月30日於上海龍華被殺。[62] 中共中央農委委員[2]:156
區夢覺   (1906-1992),廣東南海人。1922年進入廣州坤雅女子中學就讀,1925年參與省港大罷工。192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在廣東從事婦女解放運動。中共五大會後參與廣州起義,後在中共廣東省委負責學生和工人運動。1932年至1937年被南京國民政府關押,出獄後先後於廣東、延安、東北等地從事黨務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中央婦女委員會委員、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部長等職務,文革中受到衝擊,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恢復名譽。1982年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92年3月病逝於廣州。[63]:233 廣東婦女解放協會執行委員會主任[63]:233
任弼時   (1904-1950),湖南湘陰人。1920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轉為中共黨員。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八七會議上主張土地革命,被選為中共臨時政治局委員。六屆四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政治局委員,1935年隨紅二、紅六軍團長征至陝北,抗戰爆發後擔任中共中央軍委華北分會委員、八路軍政治部主任,1940年參加中共中央書記處工作,1941年9月擔任中共中央秘書長。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1949年擔任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名譽主席。1950年10月27日病逝於北京。[64] 共青團中央總書記[64]
阮嘯仙   (1897-1935),廣東河源人。1921年加入廣東的共產黨早期組織,1922年在廣東籌備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廣東區委員會,並擔任團區委書記。之後從事農民運動工作,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會候補委員,會後繼續從事農民運動工作。1930年調任中共中央機關,1931年11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兼審計委員會主席。1934年中央蘇區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守當地領導遊擊戰爭,擔任中共贛南省委書記兼贛南軍區政治委員。1935年3月在馬嶺戰鬥中指揮部隊突圍時陣亡。[65][66] 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委員[66]
蘇兆征   (1885-1929),廣東香山淇澳島人。1908年加入同盟會,與林偉民等人在香港組建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1922年領導香港海員大罷工。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繼續從事工人運動工作,期間領導省港大罷工。1927年春擔任武漢國民政府勞工部部長,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八七會議上改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後趕赴上海,領導中華全國總工會和中央財務小組。之後赴莫斯科參加中共六大等多場會議,1929年2月回到上海,當月25日在上海病逝。[67] 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委員長[67]
譚平山   (1886-1956),廣東高明人。早年加入同盟會,1917年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在校期間參加五四運動。1920年在廣東創建共產主義小組,中共成立後擔任中共廣東支部書記。中共五大上被任命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兼農民部長。會後參加南昌起義,同年11月被開除中共黨籍。1930年在上海要求恢復中共黨籍未果後,一度參與組織第三黨。抗戰爆發後抵達武漢,並恢復了中國國民黨黨籍。抗戰結束後因反對蔣介石且未能恢復中共黨籍,而在香港參與民革的創建。1949年當選為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兼主席團常務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政務委員等職務。1956年4月2日於北京病逝。[68]:155-157 中共中央執行委員[68]:156
田波揚 (1904-1927),湖南瀏陽人。1921年考入長沙楚怡工業學校,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並參加多場學生運動。1923年5月轉為中共黨員。1924年起開展農民運動,後重新開展學生運動。1925年7月考入中國大學文科,後因經濟緊張退學。1927年在武漢參加中共五大和共青團四大,會後擔任共青團湖北省委書記。馬日事變後返回湖南進行地下活動,5月底被唐生智所部逮捕,當年6月6日於長沙被殺。[2]:190 共青團湖南區執委書記[2]:190
王根英   (1906-1939),上海人。11歲其在紗廠做工,1924年進入思恩義務夜校讀書,1925年加入共青團,此後從事工人運動,同年轉為中共黨員。1926年前往中共楊樹浦部委從事婦女運動。此後參加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裝起義,四一二事變後前往武漢參加中共五大,期間與陳賡結婚。會後與陳賡一同返回上海從事地下工作,1933年12月被南京國民政府逮捕,抗戰爆發後出獄並前往八路軍總政治部。1938年調任一二九師供給部財經幹校政治指導員。1939年3月8日在冀南反掃蕩戰鬥中陣亡。[69] 上海代表[69]
王荷波   (1882-1927),福建福州人。1922年在南京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曾參加中共三大、四大。1923年9月擔任中共上海區委委員長兼中共中央工委書記,領導江蘇、上海的鐵路工人、海員運動。1925年2月當選為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委員長。北伐戰爭期間在福建策動海軍第一艦隊加入國民革命軍,隨後返回上海參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八七會議上當選為政治局委員。之後前往北京擔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不久被捕,11月11日深夜於北京安定門外被殺。[70] 中共中央候補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70]
王鴻鈞 (1909-1929),山西臨猗人。1923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在校期間參加學運。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轉為中共黨員,同年參加五卅運動。當年冬天到運城從事黨務工作,1926年進入中共北方區委黨校學習,畢業後返回山西臨汾、太原、汾陽等地從事黨務工作。中共五大會後擔任中共山西省委委員、組織部部部長,着手回復山西黨組織。1928年因中共山西省委被破壞,而未能接到參加中共六大的通知。1929年前往蘇聯學習,同年病逝於莫斯科。[2]:188-189 中共太原地委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2]:188-189
王若飛   (1886-1946),貴州安順人。1918年就讀於明治大學,1919年回國參加五四運動,同年10月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參與組建中國少年共產黨,同年加入法國共產黨,8月轉為中共黨員。1923年3月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5年回國後歷任中共豫陝區委書記等職。1927年4月隨中共中央前往武漢,中共五大上當選為大會秘書處主任,同年7月出任中共江蘇省委代理書記。中共六大之後回國組織中共西北特委,之後被捕,1936年7月被營救出獄。1937年抵達延安並負責統戰和宣傳工作,1944年前往重慶,並於之後參與國共談判。1946年4月8日因所乘飛機在山西黑茶山失事而遇難。[71] 中共中央秘書長[71]
王亞璋 (1904-1990),浙江定海人,早年在上海做工,1924年進入上海大學補習班學習。192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在上海總工會負責女工工作。1926年3月起歷任中共上海區委委員件婦女部主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委員等職務。中共五大會後輾轉至菲律賓從事革命活動,抗日戰爭期間參加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負責教育日俘。1946年隨菲僑黨組織撤回香港,1949年3月回國,進入中共中央統戰部二處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就職,1990年2月14日在北京逝世。[53]:791 中共湖北區委婦女委員會委員[53]:791
王仲一 (1901-1931),山西天鎮人。就讀於山西省立第三中學期間參加五四運動。1921年參與成立太原地區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轉為中共黨員,此後從事鐵路工人和煤礦工人運動工作。1923年參與二七大罷工,同年前往廣州參加中共三大,會後前往上海、北京、內蒙古、張家口等地參與工運和黨建工作。中共五大會後參加南昌起義,隨後擔任中共順直省委常委,並組織玉田暴動。1929年因其在玉田暴動中負有領導責任而被免除黨內職務,1930年被開除黨籍。1931年在天津被捕,同年10月31日在北平獄中病逝。[72] 中共武漢市委委員[72]
吳澄 (1900-1930),雲南昆明人。1924年畢業於雲南女子師範學校,並參與組織了婦女運動組織「女子合作團」。1925年加入共青團,並建立了雲南婦女第一個團支部。1926年8月轉為中共黨員,此後歷任中共雲南特支書記等職務。中共五大會後回到雲南從事黨務工作,並先後擔任了中共雲南特委書記,中共雲南省臨時委員會委員、審查委員,中共雲南省委委員等職務,從事黨務工作和婦女運動工作。1929年10月24日被捕,同年12月31日於昆明北校場被殺,當時尚有身孕。[73]:621-624 中共雲南臨時工作委員會委員[73]:621-624
吳芳 (1899-1930),湖南華容人。1916年轉入船山學校就讀,同年10月經毛澤東介紹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同年轉為中共黨員。1925年回國後參與五卅運動,次年擔任中共閘北部委書記兼工人部長。1926年9月調任山東,歷任中共山東地委書記等職務。中共五大會後返回山東重建黨組織,1927年9月因被通緝而前往青島,1928年調回上海,1929年調往湖北。1930年負責重建中共湖北黨委,同年7月被捕,9月16日被殺於武漢。[74] 中共山東執委書記[74]
吳克堅   (1900-1986),湖南平江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於北伐戰爭期間組織農民武裝,中共五大會後參與秋收起義,1929年轉移至上海特科工作。1932年至1936年赴蘇聯學習,同時兼顧旅歐華僑的統戰工作。抗戰爆發後回國,歷任中共長江局副秘書長、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等職務。抗戰勝利後負責南京、上海等地的情報工作。1949年起歷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員、中共中央華東局統戰部副部長等職務,1955年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文革中受到迫害,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得以平反。1980年當選為全國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委員,1986年12月4日病逝於北京。[2]:204-205 中共平江縣委委員[2]:204
夏曦   (1901-1936),1917年就讀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校期間參加五四運動。1921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轉為中共黨員,此後長期從事學運工作和黨團工作,歷任團中央執行委員、團湖南區委書記等職務。中共五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會後參加南昌起義,部隊南下時前往上海。1928年5月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1931年6月前往洪湖蘇區主持黨務工作,期間推行肅反擴大化,導致紅二軍團遭受巨大損失。1935年參加長征,途中於1936年在貴州統戰民間武裝,當年2月28日在畢節七星關附近墜河溺亡。[36]:19-24 共青團中央委員[36]:20
向警予   (1895-1928),湖南漵浦人。1916年在家鄉創辦漵浦縣立女校,1919年12月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回國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二大和三大上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三大後擔任中央婦女部部長,此後組織上海的婦女運動和工人運動工作。1925年10月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7年回國後在中共漢口市委宣傳部和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工作。中共五大會後繼續留在武漢,1928年3月20日在武漢被捕,同年5月1日被殺。[75] 中共漢口市委宣傳部部員[75]
向鈞 (1906-1928),湖南平江人,楊開慧的表弟。1921年考入長沙岳雲中學,在校期間參加學生運動。1923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負責長沙的學運工作,期間參加了五卅運動。1925年11月起擔任共青團湖南區委候補執行委員,1926年9月前往衡山籌建黨組織。中共五大會後前往湘潭恢復黨組織,並擔任中共湘潭縣委書記。八七會議後組織年關暴動,1928年1月在長沙參加秘密會議時被捕,當月24日於長沙教育會坪被殺。[76]:10-11 中共衡山地委書記[76]:10-11
向忠發   (1880-1931),上海人,祖籍湖北漢川。青年時期在武漢做工。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長期於武漢從事工人運動工作。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八七會議上當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會後隨中共中央前往上海。1927年10月在前往莫斯科,擔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中共六大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主席。1928年底回上海,後參與推行立三路線。1931年6月22日,在上海法租界被巡捕房逮捕,隨即叛變,被引渡至淞滬警備司令部後,於當月24日被槍殺。[77] 中共湖北區委執行委員[77]
項英   (1898-1941),湖北武昌人,早年做過織布工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出席中共二大。後曾領導二七大罷工,1924年在上海組織工人運動。中共四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成員,並領導五卅運動。1926年返回湖北領導工人運動。中共五大會後返回上海,歷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等職務。1930年10月前往中央蘇區,歷任中央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副主席等職務。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江西開展游擊鬥爭,抗戰爆發後,擔任新四軍副軍長兼中共中央東南分局書記。1941年皖南事變中率部突圍時,被其副官劉厚總殺害。[78] 湖北總工會黨團書記[78]
蕭三   (1896-1983),湖南湘鄉人。1918年和毛澤東等人組織新民學會,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並加入中國少年共產黨。1922年加入法國共產黨,同年轉為中共黨員。1923年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4年夏天回國,歷任共青團湖南區委書記、中共張家口地委書記等職務。1926年前往上海組織三次工人起義,中共五大會後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任教,1930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9年春返回延安,歷任魯迅藝術學院編譯部主任、陝甘寧邊區文協常委、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委委員等職務,1946年擔任華北文協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顧問,文化部對外聯絡局局長等職務。1983年2月4日病逝於北京。[79]:3189 共青團中央組織部長、代理書記[80]
蕭楚女 (1891-1927),湖北漢陽人。1911年隨第一鎮新軍參加武昌起義,交戰中一隻耳朵被炮聲震聾。1915年起擔任《大漢報》編輯和《崇德報》主筆。1919年參加惲代英組織的「利群書社」,隨後在襄陽和宣城擔任教職,返回武漢後於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前往四川任教,1924年前往上海,同年8月前往四川從事黨團工作。1926年前往廣州擔任教職和報刊編輯等工作。1927年四一五事變中被捕,同年4月22日於廣州南石頭監獄被殺。[81] 黃埔軍校政治教官[81] 與會前夕被殺[16]:42-46
熊季光 (1900-1973),湖南瀏陽人。1918年畢業於長沙周南女子中學,曾參加新民學會。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期間參加旅歐社會主義青年團支部,並於郭春濤結婚。1924年9月至12月擔任共青團旅歐區執委編譯委員會委員,次年1月升任為主任,之後回國前往中共中央機關工作。1926年秋前往湖南從事婦女運動工作。中共五大會後擔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之後經上海前往日本,期間與中共黨組織失聯。1930年回國後先後居住於上海法租界和南京蘆席營,抗戰爆發後遷往成都,在四川農業改進所擔任圖書管理員。1973年病逝。[2]:215 中共湖南區執委婦女運動委員會書記[2]:215
熊雄   (1892-1927),江西宜豐人。1911年參加李烈鈞所屬的學生軍,參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失敗後前往日本並加入中華革命黨,後回國參與護國戰爭護法戰爭。1919年前往法國留學,並參與組建中國少年共產黨。後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5年回國進入黃埔軍校,歷任政治大隊副大隊長,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務。1927年於四一五事變中被捕,5月17日晚被槍殺於廣州。[82]:156-165 中共廣東區委軍事部長,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20]:84 與會前夕被捕[16]:42-46
許白昊 (1899-1928),湖北應城人。1917年進入武昌私立工業學校機械科就讀,後考入浙江省立工業學校,因學費問題而輟學,之後前往上海打工。1921年8月參加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工作。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當年5月前往廣州參加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之後前往武漢領導工人運動工作,期間參與了二七大罷工。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1927年8月調往上海領導工人運動工作,並擔任中共江蘇省委委員。1928年2月16日,因江蘇省委被破壞而被捕,同年6月6日被殺。[83] 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83]
薛六 (1903-1930),廣東廣寧人。早年在廣州當榨油工人,1922年加入廣東省油業總工會,1923年加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南方分部,並參與工人運動。1924年回家鄉組織農民運動,並於當年10月組建廣寧縣農民協會,組織農民自衛軍。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繼續從事農民運動工作。中共五大會後前往香港,向廣東省委匯報會議情況。1928年1月在廣寧縣發起武裝暴動,並成立了廣寧縣蘇維埃政府。1929年起往返於香港澳門之間,從事工人運動。1930年春在香港被捕並被引渡回廣州,同年在廣州被殺。[2]:222-223 廣東省代表[2]:222
楊阿根 (?-?),僅知其參加了中共五大,其餘生平不詳。[2]:224 上海代表[2]:224
楊匏安   (1896-1931),廣東香山縣南屏鄉人。1911年前往日本留學,1916年回國並前往澳門任教。1918年遷往廣州,在此接觸並傳播馬克思主義。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從事宣傳工作和工人運動工作,歷任廣東區團委代理書記等職務。中共五大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後返回廣州參與組織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後前往南洋。1929年抵達上海從事宣傳工作,1931年7月被捕,同年8月於上海龍華被殺。[84] 中共廣東區委監察委員[84]
楊培生 (1883-1927),江蘇川沙人。早年在上海當鉗工,後參加五四運動。1925年當選為祥生船廠工會會長,並參與五卅運動。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從事上海的工人運動工作。1927年3月參與領導浦東和南市區的工人武裝起義。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候補監察委員,同年6月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當月月底返回上海後被捕。1927年7月1日於上海龍華被殺。[85] 上海總工會常務委員會代理委員長[85]
楊之華   (1900-1973),浙江蕭山人。早年就讀於浙江女子師範學校,在校期間參加五四運動。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考入上海大學。1924年與瞿秋白結婚,同年轉為中共黨員。婚後在上海從事婦女運動和工人運動工作,並參與了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裝起義。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執行委員,中共六大後留在莫斯科,1930年回國後歷任中共中央婦委委員等職。1935年被送往蘇聯工作,因與王明發生爭執而一度被撤職。蘇德戰爭爆發後回國,在新疆一度被盛世才扣押,返回延安後參加土地改革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歷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女工部部長、全國婦聯副主席等職,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衝擊,1973年10月20日在北京逝世,文革後名譽得到平反。[86] 中共中央婦女委員會書記[86]
易禮容   (1898-1997),湖南湘鄉人。1911年考入湖南省立商業專門學校,此後長期參加學運。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擔任新成立的中共湖南支部委員,後從事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中共五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馬日事變後留在湖南從事地下工作,1928年3月在前往上海途中遭到國民政府追捕而脫黨,1934年重新加入中國國民黨。抗戰爆發後在國民政府中任職,1943年起擔任中國勞動協會書記長。1946年8月前往香港負責勞動協會總部的工作。1948年被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七屆執行委員、常務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一屆至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屆和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屆至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等職務。1997年3月28日病逝於北京。[36]:24-27 中華全國農民協會臨時委員會委員[36]:25
尹寬   (1897-1967),安徽桐城人。早年就讀於蕪湖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在該校教師高語罕的支持下於1919年前往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加入中國少年共產黨,不久轉為中共黨員。1923年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4年回國後擔任山東省委書記。1925年擔任上海區委書記兼宣傳部主任,後參加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裝起義。中共五大後先後在武漢、廣東、安徽從事黨務工作。1929年因參加托派活動而被開除黨籍,抗日戰爭期間在安徽多地任教,1948年參與組織中國革命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捕,1965年獲釋,1967年7月11日在安徽桐城去世。[87] 中共上海區委委員兼宣傳部主任[87]
惲代英   (1895-1931),江蘇常州人,生於湖北武昌。1918年畢業於私立武昌中華大學,後參加五四運動。1920年創辦利群書社,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於安徽、四川等地從事教育和黨務工作,1923年前往上海大學執教,並參與組織了五卅運動。1926年前往黃埔軍校任職。中共五大會後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中共六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宣傳部秘書長,1929年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秘書長。1930年因反對立三路線而被降職。1930年5月6日被南京國民政府逮捕,1931年其身份被顧順章指認出,同年4月29日於南京被殺。[88] 黃埔軍校政治主任教官、中共特別委員會書記[88]
張國燾   (1897-1979),江西萍鄉人。1919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期間領導北京的五四運動。1921年作為北京代表出席中共一大,並當選為中共中央局組織主任。此後出席中共二大至六大,在二大、四大、五大、六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1931年前往鄂豫皖蘇區工作,期間執行肅反擴大化,導致紅軍嚴重損失。1932年10月率部西進,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長征期間於1935年9月自行創立「第二中央」,次年6月被迫取消「第二中央」率部北上至陝北。1937年9月被選舉為陝甘寧邊區政府代主席。1938年4月祭祀黃帝陵期間投奔國民黨,隨即被開除中共黨籍。抗戰勝利後擔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善後救濟公署江西分署署長。1948年輾轉台灣、香港等地,1968年前往加拿大,1979年於多倫多去世。[89][2]:245-247 中共湖北區委書記[2]:246
張金保   (1897-1984),湖北鄂州人,生於安徽蕪湖。早年前往武漢做紗廠工人,1926年起參加工人運動,並於當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五大會後在武漢從事地下工作。中共六大上被選為中共中央委員,會後返回湖北,歷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員、中共中央婦女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女工部長等職。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因與王明發生衝突而被開除黨籍。1933年1月被南京國民政府逮捕,抗戰爆發後出獄,1937年10月抵達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1943年前往延安,並於1944年恢復黨籍,1945年恢復中央委員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全國政協第二、三、四屆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執委等職務。1984年11月病逝於北京。[90] 湖北省代表[90] 大會開始前,聯絡人員錯把另一位同一工廠且同名的男性黨員當成了與會代表,導致真正的代表錯過了大會開幕式。[1]:73
張太雷   (1898-1927),江蘇常州人。早年於北洋大學就讀,在校期間參與五四運動,並參加了李大釗創辦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0年10月加入北京早期共產黨組織。1921年初前往蘇聯工作,當年8月回國後歷任第四屆中共中央候補委員,第五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等職務,並參與創建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前往廣州工作,擔任蘇聯政治顧問鮑羅廷的助手和翻譯等職務。中共五大上當選為第五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會後出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八七會議上當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會後擔任廣東省委書記、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等職務,之後領導廣州起義,起義期間因遭遇伏擊而陣亡。[91] 中共廣東區委宣傳部長[91]
張宗一 (1897-?),河北文安人。1923年在天津直隸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就讀是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在河北從事農民運動工作。中共五大會後返回河北從事地下活動,1929年在天津開辦書社作為中共地下交通聯絡站。當年年底該書社被查封後與黨組織失聯。抗日戰爭初期出任河北霸縣維持會會長,此後下落不明。[2]:256 北方區代表[2]:256
張佐臣 (1906-1927),浙江平湖人。早年在上海做紗廠工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在上海從事工人運動。1924年8月21日當選為中共上海區委候補委員,同年10月當選中共南市部委書記。1926年當選中華全國總工會執委,後前往無錫開展黨務工作。四一二事變後返回上海,負責恢復黨組織和工會的工作。中共五大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並於之後的第四次全國勞動大會上再度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委。會後返回上海,當年6月29日被捕,兩天後於上海龍華被殺。[92] 中共上海區委委員[92]
趙濟猛   (1904-1928),浙江東陽人。1920年前往寧波勤工儉學,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此後在寧波從事團務工作。1925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此後歷任中國共青團江浙區委委員、共青團寧波地委書記等職。1927年前往上海從事黨務工作,中共五大會後返回浙江籌建中共浙江省委。1927年10月前往上海中共中央匯報工作,當月返回杭州後被捕。1928年1月9日於杭州錢塘門被殺。[93]:213-214 中共上海南市部委書記[93]:213-214
趙世蘭 (1896-1969),四川酉陽人,趙世炎的三姐。1919年隨家人遷往北京,1923年考入北京國立女子師範大學,此後在北京參加學生運動,1926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返回北師大建立黨組織。中共五大會後擔任中共湖北省委秘書和武昌市委婦女委員會書記。1927年底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期間因與王明發生衝突而受到處分。1930年回國後先後於上海、四川等地開展黨務工作,一度於1939年前往延安參加中共中央婦女委員會工作。1946年底前往河北從事土改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聯合會常委,中央國家機關黨委委員,第一屆、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等職務。文革中受到迫害,1969年1月8日在北京去世。1985年得以恢復名譽。[94] 北方區代表[2]:258
趙世炎   (1901-1927),四川酉陽人。1915年就讀於北京國立高等師範學校附中,1919年加入少年中國學會,次年前往法國勤工儉學,1922參與組建了中國少年共產黨,當年轉為中共黨員。1923年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4年回國,歷任中共北京地委書記、北方區執行委員會宣傳部長等職。1926年調任中共上海區委組織部主任,從事工人運動工作,並參與了五卅運動和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裝起義,1927年擔任中共上海區執委委員。四一二事變後留在上海處理黨務工作,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當年6月代理中共江蘇省委書記,7月2日被捕,當月19日於上海楓林橋被殺。[95] 上海區委代理宣傳部長[95] 因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而未能赴會[16]:42-46
鄭超麟 (1901-1998),福建漳平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參與創建中國少年共產黨,1923年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4年2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轉為中共黨員。1924年回國後從事宣傳和翻譯工作,中共四大後出任中共上海區執委委員,1927年參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四一二事變後隨中共中央前往武漢,並出席中共五大。會後出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員,當年隨中共中央機關返回上海,先後在上海和福建從事黨務工作,後因參與托派活動而被開除黨籍。1931年至1937年被南京國民政府逮捕,出獄後繼續從事托派活動,並翻譯托派著作。1952年12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逮捕,1979年6月釋放後出任上海市政協委員。1998年病逝於上海。[2]:259-260 上海特別宣傳委員會委員[2]:260
鄭復他   (1904-1928),浙江諸暨人。1919年之後在杭州當排字工人,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進入上海《商報》館工作,1925年出任上海印刷工人聯合會副委員長。五卅運動中領導印刷工人罷工。1926年11月擔任水電、郵政工人聯合會委員長,並繼續從事工人運動工作。參與籌劃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時一度被捕,後經營救出獄。四一二事變後前往武漢參與中共五大,會後返回上海,歷任中共江蘇省委臨時常委、職工運動委員會主任等職務。1928年2月被南京國民政府逮捕,當年被殺。[96] 上海市政工會委員長[96] 死亡時間有5月24日[97]:370-371、6月1日[98]:260-261和6月6日[99]:322-325等說法
鍾善輔   (1899-1930),四川涪陵人。1916年到重慶一家絲廠做學徒工,1918年進入成都警監專門學校就讀。1921年參與創辦工人夜校,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並被選為青年團成都地委候補執行委員。1923年轉為中共黨員,此後在成都、涪陵等地從事工人運動工作。中共五大會後返回四川途中一度被捕,出獄後在成都從事工人運動工作。1928年2月前往涪陵主持軍委工作,之後前往豐都擔任縣委書記。1930年5月1日被捕,三天後於豐都被殺。[100]:654 中華全國總工會駐川職工運動指導專員[2]:262-263
周恩來   (1898-1976),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淮安。1913年於天津南開中學就讀,1917年前往日本留學。1919年回國後參加五四運動。1920年至1924年在法國和德國勤工儉學,期間發起成立中國少年共產黨,1921年轉為中共黨員。回國後歷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中共兩廣區委委員長等職務,1927年3月在上海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中共五大後領導南昌起義,八七會議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共六大後返回上海,歷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中央軍委書記等職。1931年12月前往中央蘇區,歷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等職務,後隨紅軍主力參加長征,1936年前往西安處理西安事變。抗日戰爭期間擔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書記。1945年在重慶參與談判,並率領中共代表團留在重慶和南京。1946年11月返回延安,後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代理中央軍委總參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政府總理、外交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務。1976年1月7日病逝於北京。[101] 中共特別委員會委員、特別軍事委員會委員[2]:263 因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而未能赴會[16]:42-46
周冷波 (1910-1970),廣東番禺人,生於香港。早年在紡織廠做工,1925年返回廣州參加工人運動,當年10月加入共青團,數月後轉為中共黨員。1926年參加省港大罷工。中共五大後返回香港組織工會團體,後參加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後返回香港活動。1928年赴莫斯科參加中共六大,是這次大會中唯一一名女性代表。回國後在江蘇省委從事婦女工作,不久與羅登賢結婚。後在上海、香港等地從事黨務工作,1931年2月隨羅登賢前往中共北方局工作。1932年返回上海。1934年一度與黨組織失去聯繫,1937年輾轉前往延安,歷任陝甘寧邊區托兒所所長、中央總務科保管員等職務。1946年起先後在東北、武漢擔任職務,文革中一度被迫害,不久後恢復名譽。1970年12月20日逝世於武漢。[2]:266-268 香港童子團執委會委員[2]:267
周治中 (1894-1931),江西臨川人。1910年考入江西省立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長期在江西從事宣傳工作。1925年配合北伐軍攻克南昌城,之後擔任南昌市婦女解放協會等職務。1927年3月前往武漢匯報陳贊賢被殺經過,同年作為江西代表參加中共五大,並於南昌起義後返回臨川發動群眾。1931年在撫州被捕,同年6月30日被殺。[102]:109-110 中共江西省委婦女部長[102]:110
莊文恭 (1901-1965),浙江紹興人。1918年就讀於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校期間參加五四運動。1920年考入上海外國語學社,1921年1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後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次年回國,並於1922年7月轉為中共黨員,此後在上海從事報刊編輯工作,後擔任上海地委委員長。中共四大後在上海和杭州等地歷任黨內領導職務。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會後擔任新成立的中共浙江省委書記,1927年因身體不適等原因請辭,後與黨組織失去聯繫。1928年起在上海從事稅務工作,1949年解放軍攻佔上海後,先後擔任華東軍政委員會財政部副處長、政務院財政部稅務總局會計處處長等職務。1965年病逝於北京。[36]:89-92 中共杭州地委書記[36]:89-92
卓蘭芳   (1900-1930),浙江奉化人。1914年考入寧波省立第四中學,後在寧波多校任教。1924年1月參加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後在寧波開展工人運動。1925年夏轉為中共黨員。1926年起擔任中共寧波地委委員兼工人運動委員會書記,並在寧波一帶開展黨務活動。中共五大會後返回杭州組織農民運動,後因活動暴露被迫轉移。1928年3月起歷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書記等職,並在浙江多地組織農民暴動。1930年10月29日在杭州被捕,同年11月24日於杭州被殺。[103]:344-347 中共寧波地委委員[2]:275

未確定代表資格人員名單

姓名 肖像 生平 與會時身份 備註
陳蔭林   (1898-1927),湖北黃岡人,陳潭秋的弟弟。1918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英語專業,畢業後返回武漢擔任英語教員,並在農村從事革命宣傳工作,後參加二七大罷工。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軍佔領武漢後,擔任湖北省農民協會副委員長,並參與籌備武昌農講所。中共五大會後前往九江,進入紅二十軍教導團。南昌起義之後,陳蔭林帶領一支宣傳隊在江西農村考察並宣傳,行軍途中因病逝世。[104] 湖北省農民協會副委員長[104]
高語罕 (1887-1948),安徽壽縣人。1905年考入安慶陸軍測繪學堂,同年進入早稻田大學留學,並加入中國同盟會。之後因參與抗議俄國入侵的遊行而被遣送回國,參與多次革命黨人起義,於辛亥革命期間結識陳獨秀。中華民國成立後先後於多地擔任教職,並參與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1920年,高語罕在北京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和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後返回安徽省立第五中學任教。1922年赴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哲學,並參加中共旅歐總支部德國分部。1925年回國,出任黃埔軍校政治教官。中共五大後因參與托派活動而被開除出黨,1932年陳獨秀被捕後逃往香港。1937年與陳獨秀會合,次年一同前往重慶,以投稿為生。1948年病逝於南京。[105] 黃埔軍校政治教官[105]
何資琛 (?-1952),湖南安鄉人。早年就讀於北大法科,入黨時間不詳,1925年在北京和張家口從事黨團工作。中共五大後參與組織秋收起義,起義後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組織局負責人。參加中共六大後回國,歷任中共山東省委秘書長、上海總工會秘書長。後因參加托派活動而被開除出黨,1931年被南京國民政府逮捕,1937年獲釋。出獄後前往四川任教,並照顧陳獨秀的生活,直至陳獨秀去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2年12月被逮捕判刑,當月病逝於上海提籃橋監獄。[2]:78-79 中共湘潭地委書記[2]:78
黃錦輝   (1903-1928),廣西臨桂人。1921年中學畢業後在六塘小學任教。1924年投考黃埔軍校未果,改為投考軍政部講武堂,並通過了入學考試,同年9月與左權等人一同被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192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隨國民革命軍參加東征,回師後協助周恩來在校內開展工作。四一五事變後轉入地下活動,並前往武漢參加中共五大。會後返回廣州策劃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後前往香港。1928年返回北江地區尋找撤出廣州的起義隊伍時被捕,不久後被殺。[99]:489-493 中共廣東區委委員[99]:491
李民 (?-?),生平不詳,僅知其與會時來自廣東。[2]:291 廣東省代表,資格未定[2]:291
李子芬 (1902-1935),湖北黃梅人。1920年考入蘇州工業學校,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此後返回黃梅縣從事團建活動,當年年底轉為中共黨員,並開始從事黨建活動。1925年被選為中共武昌地委執委兼青年運動委員會書記,此後在武漢歷任黨內多職。中共五大後出席八七會議,1927年10月隨團中央前往上海。1928年赴莫斯科參加中共六大,回國後從事地下工作,先後輾轉上海、北京、奉天等地,中共滿洲省委被破壞後一度被捕,九一八事變後返回上海。1932年被王明排擠至安徽任職,1932年8月被捕,1935年病逝於監獄。[106]:210-219 共青團湖北省執行委員會委員兼漢口市團委書記[106]:210-219
廖如願 (1904-1973),湖南安化人。1921年考入旅鄂中學,1923年5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6月轉為中共黨員。此後於湖北、湖南歷任黨團職務。中共五大會後擔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兼農委書記,1928年6月前往奉天的中共滿洲省委工作,期間與劉少奇恢復了被破壞的黨組織,並先後多次被捕。1934年出獄時與中共黨組織失聯,後返回安化賣木炭為生。1948年在武漢販茶時重新與中共黨組織取得聯繫,隨後返回湖南從事地下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於漢口中國茶葉公司中南區公司等單位工作,文革中受劉少奇牽連而被關押4年半。1973年逝世於廣東。1984年恢復名譽和黨籍。[107]:320-331 中共湘西地委書記[107]:320
龍大道   (1901-1931),貴州錦屏人。1922年考入上海大學,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赴莫斯科東方大學留學,1925年返回上海後從事工人運動,並參加了三次上海工人武裝起義。四一二事變後前往武漢參加中共五大。會後流在湖北省總工會工作,七一五事變中被捕,之後越獄成功,此後繼續在武漢活動。1928年武漢中共黨組織被破壞後在上海、安徽、浙江等地從事黨務工作,1931年1月17日在上海中山旅社被捕,2月7日於龍華被殺。[108]:63-64 上海總工會常委會委員[108]:63 龍華二十四烈士之一[50]
汪士楷 (1894-1959),湖南醴陵人。1919年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中學,當年12月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加入中國少年共產黨,次年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4年轉為中共黨員並回國,此後在湖南、河南、湖北等地從事黨建工作。中共五大會後擔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參加南昌起義。中共六大會後因參與托派活動而被開除黨籍,此後在北平私立民國大學任教,後為陸軍軍官學校第六分校教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湖南大學圖書館館長等工作,1959年以反革命罪被判5年有期徒刑,當年12月於湖北潛江勞改農場病逝。1979年得以恢復名譽。[109]:217-218 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部長[109]:217
王家謨 (1906-1927),浙江象山人。高小畢業後,於1923年受聘到丹城姜氏學堂擔任小學教員,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隨即在象山縣成立中共黨支部,此後參加五卅運動。1926年調任寧波從事黨務工作,後因四一二事變而前往武漢,並參加中共五大。會後返回浙江,在莊文恭辭職後代理中共浙江省委書記一職,後改任常委兼組織部主任。浙江省委被破壞後策劃浙東暴動,因計劃泄露而於1928年11月12日在溫州被捕,當月18日被殺,被殺時身份並未暴露。[110]:13-17 中共寧波地委委員兼組織部部長[110]:15
王一飛   (1898-1928),浙江上虞人,1920年秋進入上海外國語學社學習,同年11月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前往莫斯科東方大學留學,後轉至伏龍芝軍事學院。1922年轉為中共黨員,在蘇聯期間翻譯了多部著作。1925年回國後進入中共中央軍委,北伐戰爭爆發後在江西等地從事偵查和策反工作,1927年參加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四一二事變後與周恩來一同展開地下活動。中共五大上被選為中共中央委員。會後在武漢、長沙等地展開黨務和軍務工作,1927年12月10日在長沙舉行灰日暴動失敗後,於1928年1月11日被捕,當月18日被殺害於長沙。[8]:9-13 中共中央軍委委員[8]:10 因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而未能與會[8]:11
王瀛 (1905-1927),陝西神木人。早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轉為中共黨員。此後在太原從事黨建和學運工作,並參加了五卅運動。四一二事變後前往武漢參加中共五大,七一五事變後返回太原時被捕。1927年10月11日於太原新南門外刑場被殺。[111]:14-17 中共太原地委委員[2]:295
溫裕成 (1908-1933),江蘇人。早年在上海做工,五卅運動期間加入工會組織,北伐戰爭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從事團務工作。1927年5月前往武漢參加中共五大。七一五事變後留守上海從事團務和黨務工作,後前往莫斯科參加中共六大,返回上海後擔任共青團中央組織部部長。1929年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31年1月擔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兩個月後因不遵守秘密工作規定而被開除公職,當年12月29日前往鄂豫皖邊區擔任共青團中央代表。1933年因犯右傾錯誤被下放至基層赤衛隊工作,同年被國民政府捕殺。[112]:84-86 資格未定代表[2]:201
烏文獻 (?-?),熱河喀喇沁右旗人。早年就讀於熱河中學,五四運動後進入北京師範大學讀書。後在蒙藏學校任職,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一度返回喀喇沁王府發展黨組織,被發現後逃回北京。中共五大會後在烏蘭巴托參加內蒙古人民革命黨特別會議,並留在蒙古人民共和國工作,此後下落不明。[113]:70 內蒙古人民革命黨中央執行委員[113]:70
吳雨銘 (1898-1959),湖南長沙人。1918年就讀於長沙長郡中學,畢業後前往北京,1920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學院,此後在長辛店從事工運工作,1921年3月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1923年組織二七大罷工,期間一度被捕入獄,經營救出獄後從事宣傳和工運工作,活躍於北京、上海、武漢等地。中共五大上被選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七一五事變後先後在上海、南京、北京、唐山等地從事黨務工作,中共六屆四中全會後與羅章龍一同被開除出黨。1934年投靠東北軍,成為張學良的秘書。1940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47年起在江西鎮壓工人運動,1950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逮捕並判處無期徒刑。1959年死於獄中。[54]:176-179 中共漢口市委書記[54]:178
邢仁娣 (?-?),生平不詳,僅知其原為上海老怡和廠的女工,中共五大會後下落不明。[2]:297 上海市代表,資格未定[2]:297
徐瑋 (1903-1928),江蘇海門人。1916年考入私立海門中學,因參加五四運動被開除。1920年考入蘇州東吳大學,因在校內傳播無神論思想被開除。後考入上海南方大學,在校期間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轉為中共黨員,此後在上海、浙江從事團務工作,並參加了上海市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四一二事變後赴武漢參加中共五大和共青團四大,當選為團中央委員。會後前往浙江從事團務工作,1927年11月初被國民政府逮捕,次年5月3日被殺。[114]:678 共青團江浙區委書記[114]:678
葉挺   (1896-1946),廣東惠陽人。1919年在漳州加入建國粵軍,當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4年赴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當年10月加入共青團,兩月後轉為中共黨員。1925年9月組建第四軍獨立團並擔任團長,在北伐戰爭中指揮所部贏得「鐵軍」稱號。中共五大會後先後領導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後經香港前往莫斯科參加中共六大,受王明排擠而退出共產黨。此後輾轉法國、德國和澳門多地,1933年參與了福建事變,抗日戰爭爆發後參與組建新四軍,並擔任軍長。皖南事變中被國民政府逮捕,1946年3月4日獲釋並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4月8日返回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在山西黑茶山遇難。[115]:2-6 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師長[116]:375
張雲逸   (1892-1974),廣東文昌人。早年就學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並加入了中國同盟會,參與過辛亥革命、護國戰爭和北伐戰爭,於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七一五事變後參加南昌起義,之後前往廣州、香港從事地下工作。1929年12月領導百色起義,1931年7月率部前往中央蘇區。後參加長征至陝北,1936年協助周恩來處理西安事變。抗日戰爭爆發後參與組建新四軍,擔任新四軍江北總指揮兼前敵委員會書記。皖南事變後擔任新四軍副軍長兼第二師師長。抗戰勝利後歷任華東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廣西省人民政府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74年11月19日病逝於北京。[97]:304-305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參謀處長[97]:304
周振聲 (?-?),北京延慶人。早年在京綏鐵路做工,1921年參加京綏鐵路大罷工,此後從事鐵路工人運動,並發起成立京綏鐵路車務工人同人會。192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在張家口繼續從事工人運動。中共五大上被選為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七一五事變後在鄭州、開封等地從事地下活動。1928年年初脫黨後下落不明。[117]:647 中華全國總工會執委會候補委員[117]:647
朱錦棠   (1895-1966),湖南醴陵人。早年在安源煤礦做童工,1921年12月在李立三創辦的工人夜校中學習。1922年6月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當年轉為中共黨員,後參加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此後長期從事工人運動工作。中共四大上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會後返回安源。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被封后轉移至河南、北京等地從事工運活動。1928年起在上海從事營救被捕黨員的工作,並以古玩店老闆的身份作為掩護。1933年前往汕頭建立交通站,1934年前往香港後與黨組織失聯。當年9月返回上海從事酒店管理工作,抗戰爆發後參加難民救濟會。1947年返回湖南老家,土地改革中被劃為地主分子,1961年其勞動管制得以取消。1966年8月病逝。[118]:223 資格未定代表[2]:18
朱少連   (1887-1929),湖南衡陽人。早年就讀於湖北鐵路學校,後在株萍鐵路管理局擔任火車司機,1921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轉為中共黨員,此後從事鐵路工人運動工作,期間與劉少奇領導了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中共三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執行委員。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遭到關閉後轉移至廣東和湖南等地從事工人農民運動。1926年北伐軍佔領安源後重新在安源組建工會。七一五事變後擔任湖南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四團團長,並領導了株洲暴動,起義受挫後一度潛回衡陽當小學教員。1929年返回安源時被國民政府逮捕,1月8日於萍鄉被殺。[118]:220-221 中共株洲地委委員[118]:220
朱務平 (1898-1932),安徽宿縣人。1917年就讀於宿縣第二高等小學,後參加五四運動。1923年考入徐州培心中學,在校期間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後轉為中共黨員,之後因參加學生運動而被校方開除學籍。此後在徐州、鄭州、宿縣等地從事工運和黨務工作。1927年前往江浙一帶從事農運工作。七一五事變後在安徽、徐州等地從事黨務和兵運工作。1932年10月20日在鳳陽縣被國民政府逮捕,當年底於南京雨花台被殺。[119]:95-99 中共江浙區委農民運動委員會委員[119]:96 其出生地現屬濉溪縣[119]:95

共產國際代表名單

姓名 肖像 生平 與會時身份 備註
羅易   (1887-1954),印度西孟加拉邦人。早年因參加反對英國殖民統治運動而多次被捕和逃亡,1919年接受社會主義,當年10月參與組建墨西哥共產黨,1920年在塔什干成立最早的印度共產黨組織。1926年出席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會後前往中國並出席中共五大,會議期間擅自將共產國際的《五月指示》電報副本轉交給汪精衛。七一五事變後被共產國際召回,1929年被共產國際開除,1936年加入印度國民大會黨,1940年競選國大黨主席失敗後退黨。1954年病逝於印度台拉登。[2]:338 共產國際駐華首席代表[2]:338
維經斯基   (1893-1953),出生於沙皇俄國維捷布斯克州。早年在一家印刷廠當排字工人,1913年前往美國,1915年加入美國社會黨十月革命爆發後抵達海參崴,並加入俄國共產黨 (布爾什維克),之後在中國發展共產主義運動,期間結識李大釗、陳獨秀等人,並參與組建中國各地的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升任為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負責人,並返回蘇聯。1926年前往中國處理中山艦事件,並因此遭受了共產國際內部的指責。中共五大會後主動申請返回蘇聯並得到允許,此後在蘇聯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研究和中國革命研究工作。1953年病逝於莫斯科。[120] 共產國際駐華代表[120]
米夫   (1901-1938),出生於沙皇俄國赫爾松省,16歲時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之後在赫爾松省從事共青團團務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前往斯維爾德洛夫共產主義大學,1921年畢業後留校工作。1925年參與組建莫斯科中山大學,並在教學期間結識了就讀於該校的王明。1927年3月率蘇聯共產黨宣傳工作者代表團抵達廣州,並於之後參加中共五大。會後返回莫斯科中山大學,不久升任為校長。1928年6月參加中共六大。1930年12月以共產國際代表身份來華,並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擅自起草會議決議案,將王明推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31年8月返回蘇聯,歷任莫斯科東方大學校長等職務。1938年在大清洗中被秘密槍決。[121] 蘇聯共產黨宣傳工作者代表團負責人[121]
洛佐夫斯基   (1878-1952),出生於沙皇俄國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省,早年曾做鐵匠,1901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9年至1917年在法國從事工會運動,1917年返回俄國出任全俄工會中央理事會書記,當年12月因反對列寧關於工會問題的觀點被開除出俄共(布)。1918年起領導社會民主黨人國際主義派,並於次年12月隨該派別重新加入俄共(布)。此後繼續從事工會工作,並參與共產國際活動,多次當選為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主席團成員。中共五大會後返回蘇聯,歷任蘇聯國家文藝書籍出版社社長等職務。1949年被捕,1952年於獄中去世。[122]:661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122]:661
湯·曼   (1856-1941),出生於英國沃里克郡,早年為冶金工人,1889年成為倫敦的碼頭工人領袖,1891年加入皇家勞工委員會,1894至1897年擔任獨立工黨秘書,此後長期致力於工人運動工作。1902年至1910年輾轉於新西蘭澳大利亞,參加當地的社會黨活動。1910年返回英國後繼續組織工運,並參與了多次罷工活動。此後他輾轉於多國宣傳共產主義,並多次被驅逐出境或逮捕。1920年他參與創建了大不列顛共產黨。1927年出席了中共五大。1941年3月13日逝世於約克郡的格拉辛頓。[123] 國際工人代表團成員[2]:342
白勞德   (1891-1973),出生於美國堪薩斯州。1906年參加美國社會黨,1911年退黨,並為北美工團主義同盟工作了3年。1919年在芝加哥參與創建了美國共產黨,1921年在莫斯科被選為赤色職工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同年回國後組建了公開活動的美國工人黨。1926年被赤色職工國際派駐中國,並於次年參加了中共五大。1929年回國。1930年當選為美國共產黨總書記,1936年參加了美國總統競選,1940年一度以「違反護照條例」被捕入獄。1944年解散美國共產黨,並將原有人員改組為「美國共產主義政治協會」。1945年被開除出政治協會後,美國共產黨得以重建。1973年6月27日病逝於普林斯頓[124] 紅色工會國際駐華代表[124]
鮑羅廷   (1884-1951),出生於沙皇俄國拉脫維亞,1903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18年自美國返回俄國後在蘇維埃政府外交人民委員部工作。共產國際成立後作為特使先後前往墨西哥、西班牙等國。返回蘇聯後參加《共產國際》的編輯工作,1923年被派往中國擔任孫中山的蘇聯代表和共產國際駐華代表,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和中國國民黨改組,並擔任國民黨顧問。先後參加國民黨一大和中共五大。七一五事變後返回蘇聯,擔任外交出版工作。1949年2月被捕,1951年死於獄中。[125]:633 共產國際駐華代表[125]:633

中國國民黨代表名單

姓名 肖像 生平 與會時身份 備註
孫科   (1891-1973),廣東香山人,孫中山之子。1910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之後前往美國留學,獲得碩士學位。1917年起在孫中山大元帥府擔任秘書,後改為擔任廣州市長。大革命期間在武漢國民政府任職,寧漢合流之後歷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行政院長、立法院長等職。抗戰勝利後擔任國民政府副主席,競選副總統失敗後再次擔任行政院長。1949年後移居法國、美國等地,1965年返回台灣,歷任考試院院長等職務。1973年9月13日因心臟病逝世於台北。[126] 武漢國民政府常務委員[126]
譚延闓   (1880-1930),湖南茶陵人。曾是中國最後一個會元,官至翰林院庶吉士,之後參加辛亥革命,並當選為湖南都督。二次革命後被北洋政府免職,此後兩次重新主政湖南,又兩次下野。1922年加入中國國民黨,並幫助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中山艦事件後一度代理廣州國民政府主席。北伐戰爭中隨國民政府北遷武漢。寧漢合流後投向蔣介石一方,1928年當選為南京國民政府主席。1930年9月22日因腦溢血逝世於南京。[127] 武漢國民政府常務委員[127]
汪精衛   (1883-1944),廣東番禺人。早年考中秀才,1904年留學日本,次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0年3月在北京刺殺載灃失敗而被捕,武昌起義之後被釋放。二次革命失敗後赴法國留學,1919年回國後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歷任廣州教育會長、廣東軍政府最高顧問等職。孫中山去世後出任廣東國民政府常委主席、軍委主席兼宣傳部長。中共五大會後發動七一五事變。後曾擔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等職,1937年擔任國民黨副總裁,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12月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了日本控制下的國民政府並自任政府主席。1944年於日本名古屋去世。[128]:224 武漢國民政府主席[128]:224 5月4日首次出現在會場中並致辭。[4]
徐謙   (1871-1940),江西南昌人。早年考中進士,並進入譯學館攻讀法律政治科。畢業後歷任翰林院編修、京師審判廳長等職。1910年赴歐美考察司法制度,辛亥革命後回國,並參與成立了國民共進會。二次革命失敗後曾在上海當律師,1918年發起基督教救國會。1919年一度在廣州軍政府中擔任職務,1920年起先後在廣州國會和北京國會任職。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後擔任中央執委委員、國民政府委員兼司法部長。1926年3月18日參與了抗議日軍炮擊大沽口的示威遊行。七一五事變後遭國民黨內各方排斥,隨後前往香港。後一度參與福建事變。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東南亞組織「抗日後援會」,因積勞成疾,於1940年9月26日病逝於香港。[129]:169-176 武漢國民政府常務委員[129]:169-176 在大會上作為國民黨代表致開幕辭。[4]

參考

  1. ^ 1.0 1.1 方城 (編). 烟雨莽苍苍——中共五大全景录. 武漢: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1-06-01: 192. ISBN 978-7-216-06844-4.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李蓉,張延忠 (編). 中国共产党第一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增订本.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4-06-01: 406. ISBN 978-7-5098-0330-1. 
  3. ^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當代貴州. 2012-12: 59. 
  4. ^ 4.0 4.1 4.2 王列平. 国民党中央代表出席中共“五大”始末. 黨史博採(紀實). 2005-02: 50–52. 
  5.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北辰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 北辰文史资料·第11辑·北辰人物. 天津. 2006-12-01: 289 [2015-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4). 
  6. ^ 6.0 6.1 蘇平. 功高德厚的女革命家蔡畅. 百年潮. 2015-05: 36–41. 
  7. ^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蔡和森.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12-06-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8. ^ 8.0 8.1 8.2 8.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編). 中华著名烈士 第4卷.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0-09-01: 406. ISBN 7-5073-0862-6. 
  9. ^ 9.0 9.1 夏宏根 (編). 中共党史珍闻. 北京: 華夏出版社. 1993-07-01: 424. ISBN 7-5080-0235-0. 
  10. ^ 10.0 10.1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陈独秀.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12-06-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7) (中文(中國大陸)). 
  11. ^ 中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 (編). 党史人物 1.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4-08-01: 410. ISBN 7-80023-768-0. 
  12. ^ 上海青年志·第十篇 人物·第一章 青年英烈传略·陈乔年.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12-06-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7) (中文(中國大陸)). 
  13. ^ 張福山. 陈为人. 世紀橋. 2008-07: 33–35. 
  14. ^ 胡華主編;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 (編). 中共党史人物传 第20卷. 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84: 363. CSBN 11094·130. 
  15. ^ 葉健君. 共和国祭奠——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中共高层领导人. 北京: 東方出版社. 2015-11-01: 479. ISBN 978-7-5060-8400-0.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李穎 (編). 路在何方: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瀋陽: 萬卷出版公司. 2008-05-01: 144. ISBN 7-80759-093-9. 
  17. ^ 17.0 17.1 鍾兆雲. 陈昭礼:不该被遗忘的百色起义领导人. 同舟共進. 2012-02: 51–55. 
  18. ^ 18.0 18.1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邓恩铭. 中廣網. 2011-04-05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19. ^ 19.0 19.1 中共大連市委黨史研究室,大連市民政局 (編). 大连英烈. 大連: 大連出版社. 1999-06-01: 292. ISBN 7-80555-444-7. 
  20. ^ 20.0 20.1 20.2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委員會辦公室 (編). 南粤英烈传.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3-04-01: 462. CSBN 11111·99. 
  21. ^ 21.0 21.1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邓中夏.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12-06-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7) (中文(中國大陸)). 
  22. ^ 22.0 22.1 孟紅. 董必武的革命人生路. 文史月刊. 2008-05: 4–13. 
  23. ^ 23.0 23.1 趙履謙,劉鳳英. 蒙古族烈士多松年. 中國民族. 1985-04: 20–21. 
  24. ^ 楊繼先. 关于多松年是否被钉死在大境门上的考证. 張家口大學學報(綜合版). 1997-04: 49, 50–54. 
  25. ^ 25.0 25.1 上海通志·第四十四卷 人物·顾顺章.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8-07-08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9) (中文(中國大陸)). 
  26. ^ 26.0 26.1 26.2 馮曉蔚. 毛泽东的革命助手郭亮. 領導之友. 2017-08: 62–64. 
  27. ^ 藥英,梁金保. 青年革命活动家贺昌同志. 山西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0-02: 79–84. 
  28. ^ 王家進. 贺昌事略(下). 文史月刊. 2001-08: 24–32. 
  29. ^ 行政区划. 中國·柳林政府門戶網. 2018-01-10 [201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中文(中國大陸)). 
  30. ^ 30.0 30.1 中共早期领导人黄平复杂的一生.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委員會. 2014-09-15 [201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2) (中文(中國大陸)). 
  31. ^ 侯志英 (編). 河南党史人物传 第12卷. 鄭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12-01: 404. ISBN 7-215-03024-5. 
  32. ^ 32.0 32.1 劉雲才,邢曉瑩. 中共满洲省委. 哈爾濱: 北方文藝出版社. 2008-05-01: 358. ISBN 978-7-5317-2014-0. 
  33. ^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瞿秋白.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8-07-08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7) (中文(中國大陸)). 
  34. ^ 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汉办公 党的重要信息在这里汇总. 長江日報. 2016-06-30 [201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35. ^ 35.0 35.1 35.2 陳朝權,魏全紅. 雷晓晖的革命生涯. 紅岩春秋. 2017-06: 52–57. 
  36. ^ 36.00 36.01 36.02 36.03 36.04 36.05 36.06 36.07 36.08 36.09 王健英 (編). 第五届中央领导成员和高级领导人.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6-01-01: 180. ISBN 7-5098-2874-0. 
  37. ^ 生平事迹. 李大釗紀念館. [201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2) (中文(中國大陸)). 
  38. ^ “三一八”惨案. 中國共產黨新聞. [201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6) (中文(中國大陸)). 
  39. ^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李立三.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8-07-08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5) (中文(中國大陸)). 
  40. ^ 上海工运志·人物·一、人物传·李立三.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7) (中文(中國大陸)). 
  41. ^ 41.0 41.1 鄧建龍. 坎坷不泯赤子心——记李沫英. 湖南黨史. 2000-05: 50–53. 
  42. ^ 42.0 42.1 黎余. 历史永远铭记——记参加中共“五大”中的两名重庆籍四川代表. 紅岩春秋. 2014-06, 150: 48–51. 
  43. ^ 43.0 43.1 李启汉:我党历史上“坐狱最早又最苦的同志”. 光明網. 2011-08-19 [201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2) (中文(中國大陸)). 
  44. ^ 44.0 44.1 44.2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李求实.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7) (中文(中國大陸)). 
  45. ^ 45.0 45.1 李维汉. 中國網. 2002-08-22 [201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46. ^ 46.0 46.1 茅於蘭. 妇女运动先驱者李文宜. 炎黃春秋. 2000-03: 56–60. 
  47. ^ 47.0 47.1 47.2 竇春芳. 李震瀛_不为人熟知的中共“二大”代表. 黨史博採(紀實). 2012-07: 14–18. 
  48. ^ 48.0 48.1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林钧.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49. ^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林育南.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7) (中文(中國大陸)). 
  50. ^ 50.0 50.1 陳正卿. 寻找“龙华二十四烈士”. 上海灘. 2008-02: 16-19. 
  51. ^ 丁啟清,解晶,艾新軍,黃鵬. 革命英烈传 上. 蘇州: 蘇州大學出版社. 2010-09-01: 243. ISBN 978-7-81137-590-9. 
  52. ^ 52.0 52.1 上海工运志·人物·一、人物传·刘少奇.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53. ^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編). 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大辞典 1921-2003.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4-11-01: 1262. ISBN 7-80136-946-7. 
  54. ^ 54.0 54.1 54.2 54.3 王健英. 中共党史风云人物 上.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2-07-01: 434. ISBN 7-218-03959-6. 
  55. ^ 55.0 55.1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罗亦农.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56. ^ 56.0 56.1 罗章龙.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07-11-21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中文(中國大陸)). 
  57. ^ 57.0 57.1 毛泽东.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07-11-21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1) (中文(中國大陸)). 
  58. ^ 58.0 58.1 中共瀏陽市委黨史辦公室. 潘心源 中共浏阳县委首任书记.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3: 253. ISBN 7-80136-845-2. 
  59. ^ 59.0 59.1 杜漢文主編;海南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編). 海南文史 第19辑. 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 2005-09-01: 221. ISBN 7-5442-2960-2. 
  60. ^ 60.0 60.1 王誠宏 (編). 为了红色中国——中国共产党英烈传略. 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9-11-01: 665. ISBN 978-7-207-08486-6. 
  61. ^ 61.0 61.1 王健英 (編). 第一至第四届中央领导成员和高级领导人.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6-01-01: 177. ISBN 7-5098-2873-2. 
  62. ^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彭湃.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63. ^ 63.0 63.1 《廣東省志》編纂委員會 (編). 广东省志 1979-2000 32 人物卷.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4-08-01: 651. ISBN 978-7-5144-1273-4. 
  64. ^ 64.0 64.1 任弼时.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08-05-05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3) (中文(中國大陸)). 
  65. ^ 永远的丰碑(70):广东地区青年运动先驱者之一阮啸仙. 中國共產黨新聞. 2005-04-12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9) (中文(中國大陸)). 
  66. ^ 66.0 66.1 阮啸仙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 中國共產黨新聞. 2009-08-19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67. ^ 67.0 67.1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彭湃.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68. ^ 68.0 68.1 佛山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佛山人物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4-08-01: 703. ISBN 978-7-5144-0198-1. 
  69. ^ 69.0 69.1 上海妇女志·人物·一、人物传略·王根英.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30) (中文(中國大陸)). 
  70. ^ 70.0 70.1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王荷波.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71. ^ 71.0 71.1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王若飞.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72. ^ 72.0 72.1 王仲一. 中華英烈網. 2013-11-04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73. ^ 73.0 73.1 雲南省巧家縣誌編纂委員會 (編). 巧家县志.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7-12-01: 682. ISBN 7-222-02221-X. 
  74. ^ 74.0 74.1 部分烈士介绍. 華容烈士陵園.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7) (中文(中國大陸)). 
  75. ^ 75.0 75.1 上海妇女志·一、人物传略·向警予.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10-17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76. ^ 76.0 76.1 中共平江縣委,平江縣人民政府 (編). 平江英杰. 長沙: 湖南美術出版社. 2011-01-01: 245. ISBN 978-7-5356-4146-5. 
  77. ^ 77.0 77.1 上海通志·第四十四卷 人物·向忠发.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10-17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2) (中文(中國大陸)). 
  78. ^ 78.0 78.1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项英.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10-17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79. ^ 鄭惠,張靜如,梁志祥主編;鐔德山,于風政,王玉祥副主編 (編). 中国共产党通志 下.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7-01-01: 3248. ISBN 7-5073-0316-0. 
  80. ^ 1896年10月10日 萧三诞辰. 中國共產黨新聞.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9月8日) (中文(中國大陸)). 
  81. ^ 81.0 81.1 萧楚女. 廣州市情網. 1891 [201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82.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 革命史资料. 北京: 文史資料出版社. 1987-10-01: 214. ISBN 7-5034-0006-4. 
  83. ^ 83.0 83.1 上海工运志·人物·一、人物传·许白昊.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7) (中文(中國大陸)). 
  84. ^ 84.0 84.1 宋鳳英. 与李大钊并称“北李南杨”的杨匏安. 黨史縱橫. 2011-06: 9–13. 
  85. ^ 85.0 85.1 上海工运志·人物·一、人物传·杨培生.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9) (中文(中國大陸)). 
  86. ^ 86.0 86.1 俞勁松. 一个不平凡的女性——记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 文史精華. 1997-11: 31–38. 
  87. ^ 87.0 87.1 陳賢忠,童志強. 尹宽略论——考察一个中国托派分子所走过的道路.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0-01: 19–26. 
  88. ^ 88.0 88.1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恽代英.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89. ^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张国焘.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90. ^ 90.0 90.1 高焱明,鄧文興. 功垂青史,风范长存——纪念张金保同志诞辰100周年. 黨史天地. 1997-11: 29–30. 
  91. ^ 91.0 91.1 革命先驱 千秋忠烈——纪念张太雷同志诞辰120周年.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8-06-19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92. ^ 92.0 92.1 上海工运志·人物·一、人物传·张佐臣.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93. ^ 93.0 93.1 中共寧波市委黨史研究室 (編). 四明风采——建党九十年来宁波九十事九十人.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2-12-01: 383. ISBN 7-5526-0527-8. 
  94. ^ 赵世兰.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2017-12-21 [201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9) (中文(中國大陸)). 
  95. ^ 95.0 95.1 上海工运志·人物·一、人物传·赵世炎.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96. ^ 96.0 96.1 中共上海党志·第十二篇 人物·郑复他.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03-01-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中文(中國大陸)). 
  97. ^ 97.0 97.1 97.2 廖蓋隆 主編 (編).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总论·人物. 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01-06-01: 527. ISBN 7-5035-2234-8. 
  98. ^ 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印刷印鈔組,上海市輕工業局黨校政治教研室,上海中醫學院馬列主義教研室 (編). 印刷职工运动资料 第1辑. 上海. 1984: 248 [2018-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4). 
  99. ^ 99.0 99.1 99.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編). 中华著名烈士 第5卷.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0-09-01: 654. ISBN 7-5073-1091-4. 
  100. ^ 中華全國總工會 (編). 中国工会百科全书 上. 北京: 經濟管理出版社. 1998-08-01: 1032. ISBN 7-80118-540-4. 
  101. ^ 周恩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07-11-21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9) (中文(中國大陸)). 
  102. ^ 102.0 102.1 楊忠民,段紹鎰主編;中共撫州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撫州市地方志辦公室 (編). 抚州人物.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2-08-01: 340. ISBN 7-80122-861-8. 
  103.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編). 中华著名烈士 第6卷.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1-12-01: 608. ISBN 7-5073-1092-2. 
  104. ^ 104.0 104.1 陈荫林:从“不言政治”到革命先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15-12-15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中文(中國大陸)). 
  105. ^ 105.0 105.1 楊飛. 高语罕的悲情人生. 黨史縱覽. 2013-11: 33–38. 
  106. ^ 106.0 106.1 李艷 (編). 共青团史人物传 第1辑. 北京: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5-03-01: 264. ISBN 978-7-5153-3203-1. 
  107. ^ 107.0 107.1 江濤 (編). 吉林党史人物 第1卷. 長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1-06-01: 371. ISBN 7-5383-1367-2. 
  108. ^ 108.0 108.1 中共寧波市委黨史研究室 (編). 宁波中共党史人物 1925-1949.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5-12-01: 204. ISBN 978-7-5526-2341-3. 
  109. ^ 109.0 109.1 陳立明 (編). 中共江西省委 1927-1930.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4-09-01: 255. ISBN 978-7-5392-6194-2. 
  110. ^ 110.0 110.1 中共象山縣委黨史資料徵集領導小組,浙江省象山縣民政局 (編). 象山革命烈士 1. 寧波. 1984-03: 84 [2018-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4). 
  111.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編). 中华著名烈士 第3卷.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0-09-01: 623. ISBN 7-5073-0861-8. 
  112. ^ 王健英 (編). 第六届中央领导成员和中央机关高级领导人. 北京: 中國黨史出版社. 2016-06-01: 299. ISBN 7-5098-3468-6. 
  113. ^ 113.0 113.1 高岳宇, 徐世明 (編). 赤峰人物 总近现代卷.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2-06-01: 726. ISBN 7-5034-0868-5. 
  114. ^ 114.0 114.1 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江苏省志90人物志 2. 南京: 鳳凰出版社. 2008-06-01: 557–1048. ISBN 7-80729-204-0. 
  115. ^ 黃王奇 (編). 铁军侨魂.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6-04-01: 522. ISBN 978-7-5113-6000-7. 
  116. ^ 王奇生 (編). 中国近代通史 第7卷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924-1927.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3-09-01: 566 [2018-01-28]. ISBN 978-7-214-09755-2. 
  117. ^ 117.0 117.1 李玉賦 (編).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委委员大辞典 1927-2008. 北京: 中國方正出版社. 2009-06-01: 695. ISBN 978-7-80216-480-2. 
  118. ^ 118.0 118.1 118.2 雷國珍主編;劉華清, 龔永愛副主編 (編). 湖南党建90年 下. 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07-01: 754. ISBN 978-7-5438-7629-3. 
  119. ^ 119.0 119.1 119.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編). 中华著名烈士 第10卷.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1-12-01: 759. ISBN 7-5073-1100-7. 
  120. ^ 120.0 120.1 田雪鷹. 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帮助者“中国通”维经斯基. 黨史縱橫. 2016-07: 4–7, 15. 
  121. ^ 121.0 121.1 高淑玲, 劉建美. 米夫——王明上台的背后推手. 黨史縱覽. 2008-12: 40–44. 
  122. ^ 122.0 122.1 姜琦 (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辞典. 長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8-08-01: 954. ISBN 7-206-00224-2. 
  123. ^ Mann, Thomas. Dictionary of New Zealand Biography. 2012-02-02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2) (英語). 
  124. ^ 124.0 124.1 劉庸安. 厄尔·白劳德. 國際共運史研究資料. 1983-02: 84–103. 
  125. ^ 125.0 125.1 何承艱, 王德樹 等 (編). 马克思主义人物辞典. 北京: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89-02-01: 702. ISBN 7-5043-0146-9. 
  126. ^ 126.0 126.1 徐梁伯. 民国风云中的孙科. 江淮文史. 1998-07: 167–176. 
  127. ^ 127.0 127.1 許順富. 民国时期的谭延闿. 文史雜誌. 1990-01: 7–9. 
  128. ^ 128.0 128.1 章開沅 (編). 辛亥革命辞典. 武漢: 武漢出版社. 2011-07-01: 497. ISBN 978-7-5430-5281-9. 
  129. ^ 129.0 129.1 金雄鶴 (編). 国民党八十四位中常委实录 上. 北京: 台海出版社. 2013-05-01: 344. ISBN 978-7-5168-0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