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由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武裝力量。隨着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中國工農紅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由重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統一調度八路軍新四軍。紅軍部隊的組建,通常來源於中國共產黨在各地和國民革命軍中發動的起義兵變。紅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於1955年被授予將帥軍銜的解放軍高級將領絕大部分出身於紅軍部隊。

中國工農紅軍
中國工農紅軍軍旗
存在時期1928年5月25日-1937年8月25日
國家或地區 中國
效忠於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直屬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
參與戰役第一次國共內戰

名稱

中國工農紅軍從秋收起義到1928年5月前稱爲「中國工農革命軍」,該名稱出自「八七」會議的決定[1]

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雖首次打出「工農紅軍」的旗幟,但由於廣州起義失敗,實際存在也就短短幾天時間,其部隊後又整編成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師。

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起義農軍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

根據1928年7月3日出版的《中央政治通訊》第三十期中「中央通告第51號文件」明確:在割據區域所建立之軍隊,可正式定名為紅軍,取消以前工農革命〈軍〉的名義,惟在暴動各縣有工農革命獨立團的,仍可聽其存在。1928年5月25日《中央通告第五十一號——軍事工作大綱》指出:「為保障暴動的勝利與擴大,建立紅軍已為目前的要義。」為此,大綱明確規定:「割據區域所建立之軍隊,可正式定名為紅軍,取消以前工農革命軍的名義。」(來源於蘇聯紅軍的正式名稱工農紅軍(Рабо́че-крестья́нская 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國民政府先後稱其為「匪軍」和「共軍」。中共中央1928年6月4日致朱德、毛澤東並前委信第四點寫:「關於你們的軍隊,你們可以正式改成紅軍」。毛澤東、朱德領導的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根據1928年6月4日中央致朱德、毛澤東並前委信的要求,把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改稱為中國紅軍第四軍(簡稱紅四軍)。此後至1930年6月,中共中央給紅四軍的指示,以及紅四軍給中央的報告,均是以「紅軍第四軍」的稱謂。1930年6月10日中共廣東省委至東江特委信寫:「全東江可調動有武裝的赤衛隊編成三師,成為中國紅軍第十一軍,縱隊大隊分隊名義取消」。「中國工農紅軍」最早出現在1930年5月中旬在上海召開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時單獨舉行紅軍代表會議,首次提出紅軍統一編制問題讓與會代表討論,中共中央為統一紅軍編制頒發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軍制草案》《中國工農紅軍編制草案》《中國工農紅軍政治工作暫行條例草案》《中國工農紅軍紀律條例草案》《政治工作暫行條例草案》,把紅軍正式稱「中國工農紅軍」並頒佈了軍旗,確定了軍徽。

概要

中國工農紅軍的總司令自始至終都是朱德,總政委先後是周恩來張國燾毛澤東。總政委具有重大事務的最後決定權。中國工農紅軍總部和紅軍的三個方面軍接受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領導,中國共產黨通過中央軍委及有關中央局、中央分局(這是中共中央在蘇區的派遣機構)指揮紅軍,但緊急時刻中央政治局也可以直接指揮紅軍。除了三個野戰軍性質的方面軍,各個根據地還有軍區組織。負責領導紅軍游擊隊和獨立師團,配合野戰軍作戰。紅軍各級組織均實行政治工作制度。團以下設指導員,團及以上設政委。理論上政委權力大於同級軍事指揮,但在實際戰鬥中主要仍由軍事主官具體指揮。

紅軍一般使用游擊戰戰術,規模較大的正規紅軍也採用運動戰和陣地戰。紅軍作戰的主要對象是蔣中正領導的國民革命軍,也包括一些地方軍閥。紅軍和敵人作戰的基本樣式,初期是反會剿、後期是反圍剿。反會剿和反圍剿是在根據地內線作戰,一般得到根據地人民的廣泛支持。在反圍剿的間隙,紅軍也採取主動出擊的戰略,以便擴大根據地,籌集物資。

毛澤東的總結,紅軍不但是戰鬥隊,也是宣傳隊、工作隊、生產隊。紅軍要承擔發動群眾、建設革命根據地的職能,特別是軍隊的政工人員還要負責指導地方黨政工作,這通過黨政軍的聯席會議或前敵委員會來實施。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國先後建立了軍級番號的紅軍部隊有35個(若算上先後授予同一個番號的軍級部隊,這個數字更大),分佈在全國各地,但主要集中在中國南方。直到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才全部集中中國北方的陝甘寧邊區,但此時南方八省仍有為數上萬人的紅軍游擊隊分散活動。

歷史

南昌起義和井岡山會師

 
中國工農紅軍軍旗(1928年-1930年)

1927年8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爆發了南昌起義。1928年4月,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的隊伍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的隊伍在井岡山上會師,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1928年5月25日,中共決定將工農革命軍定名「紅軍」,即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軍閥混戰時期

1929年前,正規的紅軍建設並不被中央特別重視。中央對各地陸續建立的主力紅軍只有原則上的指導,而缺乏統一的規劃、整編和指揮。這些武裝大多由省委一級或特委一級的黨組織自行規劃和指揮。

1929年6月25日-30日中共六屆二中全會提高了對紅軍重要性的認識,將「分開以深入發動農民群眾」的策略改變為「集中游擊以發動群眾」的策略。

1930年2月,中央軍事部首次向中央提出將全國紅軍編為8個軍:「鄂東北、豫東南的原三十一、三十二師為第一軍,賀龍為第二軍,贛西南之二、三、四團為第三軍,朱毛為第四軍,彭德懷部為第五軍,鄂西原周逸群部為第六軍,廣西為第七軍,陽新、大冶之紅軍及此次由獨立十五旅兵士叛變過來的為第八軍。」4月10日,中央決定將東江紅軍編為紅十一軍,閩西紅軍編為紅十二軍。

1930年3月,各地紅軍有62,700多人,編為13個軍,分佈在南方8省127個縣。毛澤東把當時的根據地和紅軍分成「朱毛式、賀龍式、李文林式、方志敏式」四種類型。

1930年4月3日中央專門發佈了關於全國紅軍指揮問題的通知,明確了紅軍與中央及地方黨組織的關係:「以後各地已組織的正式紅軍,一切指揮權完全統一於中央軍委。」「各省省委以至特委必須更密切地與當地的紅軍發生很密切的經常的橫的關係相互幫助。」1930年7月21日中央通知:「各地紅軍成立軍的名義,除必須有相當的基礎,先報告中央,由中央審查批准後,才能掛出軍的名義,及至軍成立之後,則上級的指揮管理均歸中央軍委指揮,地方只與發生橫向關係。」1930年9月下旬中共六屆三中全會決定紅軍的統一指揮權移交給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與各蘇區中央局:「革命軍事委員會有全權指揮所屬的紅軍與一切武裝力量,只有其上級政府與黨的蘇區中央局或特區委員會可以變更其決定。地方政府與地方黨部均無權干涉。」隨後陸續成立蘇區中央局湘鄂西中央分局鄂豫皖中央分局

1930年5月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紅軍代表會議時,中央提出了14個軍的整編規劃,新增紅九、十、十三和十四軍。9月底,中央又將14個軍調整為12個軍,紅九、十三、十四軍番號取消,紅十軍的番號改授給贛東北紅軍,紅十二軍改為紅二十軍,新增了紅十六軍。

反圍剿

 
1931年式中國工農紅軍軍旗:步兵旗、騎兵旗、炮兵旗、工兵旗、輜重兵旗、醫護兵旗(從左至右)
 
中國工農紅軍江西軍區舊址

1930年7月紅軍進攻長沙後,令國民黨痛惜不已:「故此後赤匪之屢犯重要城邑者,實因犯長之得手,而國人對於赤匪共起注意者,亦自長沙被陷始。」從1930年10月到1934年10月,國民黨先後發動了五次圍剿紅軍和根據地的軍事行動,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五次反圍剿的鬥爭,前四次反圍剿取得勝利;到1933年秋,全國紅軍發展到30萬人;後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受到很大損失。

長征

1934年10月,由於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主力被迫撤退,史稱「長征」,但是當時執政國民政府國民黨則稱其為「流竄」[2]。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紅軍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擺脫政府軍的圍截;9月,在甘南哈達鋪得知陝北紅軍活動的毛澤東,最終將陝甘根據地定為長征目的地。

1936年2月紅軍東渡黃河,在東征戰役與晉綏軍作戰,5月返回陝西,抵達陝北的紅一方面軍將陝甘根據地擴展為陝甘寧根據地。10月,紅軍三大主力(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保存了力量約3萬人。

會師之後,出於打通對蘇聯的國際交通線的戰略部署,紅四方面軍部分主力(約一半)加上紅一方面軍紅五軍團組成「西路軍」,約兩萬人,在虎豹口度過黃河之後,向甘肅河西地區前進,不久失敗,全軍僅剩四百餘人,在李先念等人的帶領下,到達新疆省星星峽,被新疆軍閥盛世才繳械。

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

抗日戰爭爆發後,迎來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1937年8月25日,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紅一方面軍改編為第115師,紅二方面軍為第120師,紅四方面軍為第129師。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留守南方的紅軍部隊和南方八省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中國工農紅軍番號即從1937年改編成八路軍與新四軍後撤銷,但是並不代表紅軍就此消失。仍有幾支紅軍游擊隊改編較晚,甚至有拒絕改編的[3]

 
中國工農紅軍軍旗(1934年—1937年)

編制

紅一方面軍

1930年8月,紅一、三軍團在瀏陽永和市會師,成立了第一方面軍。由於該軍團負責中央蘇區的軍事安全,也稱中央紅軍。兵力最高達24個軍共7萬餘人。總司令朱德,總政治委員毛澤東。1932年6月改稱紅一方面軍。

紅二方面軍

 
工農紅軍山東縱隊第五支隊

1936年5月,紅二、六軍團在戰略轉移途中,奉中央命令,組成紅二方面軍,並將紅三十二軍(一方面軍)編入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副總指揮蕭克,政治委員任弼時,副政治委員關向應。 共1萬餘人。

紅四方面軍

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和紅二方面軍並稱為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部隊之一。

紅四方面軍以鄂豫皖蘇區部隊為主力組成,1931年11月7日於湖北黃安七里坪成立,總指揮徐向前、政治委員陳昌浩、政治部主任劉士奇,下轄紅四軍(軍領導由方面軍總部兼任)和紅二十五軍(軍長曠繼勛、政治委員王平章),總兵力共3萬餘人,時為中國共產黨控制下僅次於中央紅軍的軍事力量。紅四方面軍的實際領導權由張國燾控制。不久,又建立紅九軍。紅四方面軍共有六個師。

1932年7月開始,中華民國政府軍以30萬人的兵力,對鄂豫皖蘇區發起圍剿,這是第四次反圍剿戰爭的一部分。10月12日,迫於政府軍的強大壓力,紅四方面軍決定放棄鄂豫皖蘇區,除留下紅七十四師和紅七十五師及各獨立部隊編成紅二十五軍由沈澤民負責堅持游擊戰之外,軍部和主力紅十師、紅十一師、紅十二師和紅七十三師轉戰陝西南部,取消各軍番號,12月在陝西四川邊界創建川陝蘇區。

 
工農紅軍騎兵隊

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擊敗川軍的三路圍攻,力量迅速發展,遂將所轄四個師升格為軍,依次改編為紅四軍、紅九軍(軍長何畏、政治委員詹才芳、副軍長許世友、參謀長王學禮、政治部主任王新亭)、紅三十軍(軍長余天雲、政治委員李先念)和紅三十一軍(軍長王樹聲、政治委員張廣才),又將川東遊擊隊改編為紅三十三軍(軍長王維舟、政治委員楊克明、副軍長羅南輝),共轄5個軍,總兵力達8萬人。

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奉命退出川陝蘇區,開始長征。6月,在四川懋功與紅一方面軍會師。8月,兩軍混編共同北上,紅四方面軍主力和中共中央軍委為左路軍。不久,張國燾率左路軍穿過松潘草地到達阿壩後,拒絕繼續北上,南下再過草地,希望能在西康創建根據地,但屢遭挫折,部隊損失嚴重。

1936年7月初,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與紅四方面軍在四川省甘孜會師,二、六軍團旋即組成紅二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10月22日,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省會寧會師。隨後,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命令,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率紅五軍紅九軍紅三十軍和騎兵師奉命西渡黃河後,11月8日改稱西路軍,致力於打通前往蘇聯的通道,但因受馬家軍阻截,加之後無援軍,全軍覆滅。餘部分為兩部,一部分436人由李先念率領進入新疆省,被當地軍閥盛世才繳械,後編為紅軍特種大隊,另一部分各自突圍後分批回到延安

1937年8月,剩餘紅四方面軍部隊和紅二十九軍等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一二九師,投入抗日戰爭

沿革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參考文獻

  1. ^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成立前后--党史频道-人民网. dangshi.people.com.cn. [2023-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0). 
  2. ^ 《中國國民黨史》:「赤匪自稱這次流竄為長征。這次長征開始於民國二十三年十月,到二十四年一月,紅軍主力已到達貴州的遵義。」
  3. ^ 來源:林城晚報;作者:閻景堂;責任編輯:楊超. 揭秘最后一支红军:拒抗日改编命令 与党闹独立. 鳳凰網>資訊>歷史>中國近代史>正文. 2012年5月1日 [2012年5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5月2日) (中文(簡體)). 
  4. ^ 《國民革命軍沿革實錄》,戚厚傑 等
  5. ^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戰史》,解放軍出版社
  6. ^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戰史》,解放軍出版社
  7. ^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解放軍出版社
  8. ^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戰史資料選編》,解放軍出版社
  9. ^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戰史資料選編》,解放軍出版社
  10. ^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資料選編》,解放軍出版社
  11. ^ 《朱毛紅軍側記》,蕭克
  12. ^ 《簡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軍事科學院軍史部
  13. ^ 存档副本. [201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