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埠雙塔
36°27′55.5″N 120°13′02″E / 36.465417°N 120.21722°E 中間埠雙塔,又稱七級雙塔、雙磚塔,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移風店鎮中間埠村,含陳處女塔(大塔)和馬師傅塔(小塔),分別建於清同治、光緒年間,現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中間埠雙塔 | |
---|---|
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移風店鎮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 |
編號 | 4-288-3-024 |
認定時間 | 2013年10月10日 |
歷史
中間埠雙塔相傳為當地一陳姓女子與馬姓信女的墓塔。據傳,陳處女為中間埠村人,生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未出家剃度,無法號。其父早逝,與母兄相依為命。傳說陳處女某日隨母樵採,面對天空彩雲念念而語,回家後「惘惘若失」,其後又有其他若干奇事。陳處女幼時許配朱某,臨近嫁期,不言不食,朱家遂解除婚約,後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農曆九月圓寂。其兄與鄉鄰集資,於同治五年(1866年)農曆五月建墓塔於村南[1],以轎式坐棺葬於塔內,稱為「陳處女塔」或「陳仙姑塔」[2][3]。後來又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在塔西側建一墓塔,以瓮棺安葬一馬姓信女[4],稱為「馬師傅塔」[3]。有研究認為,中間埠「陳處女」傳說與明末即墨馬山「劉仙姑」傳說極其相似,均具有儒釋道三教融合的特點[5]。
1984年5月10日(文保碑標記為1983年6月),中間埠雙塔列入即墨縣文物保護單位[6]。1989年12月5日列入第四批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7]。1990年代以後,先後在雙塔周圍建起院牆,在塔後建「仙姑廟」,形成一座塔院[1]。2013年10月10日,中間埠雙塔列入第四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8]。
建築特色
中間埠雙塔呈東西向排列,兩塔相距20至30米。大塔連同基座共9級,高約21.5米[9],平面八角形,周長13米,以青磚白灰築成,塔頂以青砂石雕成。基座嵌有「大清圓寂陳處女塔銘」石碑,銘文15行,每行30字,記載陳處女生平事跡。基座以上每層出檐,第一層內為空心,設有神龕、供桌,曾塑有陳處女坐像。第二層南面嵌有篆書「乙心普渡」四字石額,左右各嵌有捐資修塔者名錄石碑。自第三層以上均為筒狀空心,上下相通。小塔形制與大塔基本相同,連同基座共7級,高約13米,周長8米,基座以上第二層南面嵌有篆書「法傳聖山」四字石額[2][3][9]。
相關條目
參考
- ^ 1.0 1.1 王洪濤. 风物民俗 七级双塔. 即墨市史志辦公室 (編). 《即墨掌故》. 濟南: 濟南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488-1351-4.
- ^ 2.0 2.1 即墨市志編纂委員會 (編). 卷三二 文物古迹,一 古迹. 《即墨市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238-125-4.
- ^ 3.0 3.1 3.2 青島市文物局;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青岛文物志》. 北京: 中國出版社. 2004. ISBN 988-97146-6-1.
- ^ 即墨文旅. 【文化荟萃】非遗故事汇•陈仙姑传说. 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微信公眾號. 2023-07-19.
- ^ 張義生. 青岛地区仙姑信仰研究. 劉懷榮 (編).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第一辑》. 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670-2453-3.
- ^ 即墨市志編纂委員會 (編). 卷三二 文物古迹,三 文物. 《即墨市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238-125-4.
- ^ 青島年鑑編輯委員會 (編). 文化艺术·文博. 《青岛年鉴: 1990》. 北京: 五洲傳播出版社. 1991. ISBN 9787505704145.
- ^ 山東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山東省人民政府官網. 2013-10-10 [2023-11-05].
- ^ 9.0 9.1 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 北京: 中國地圖出版社. 2006. ISBN 978-7-5031-4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