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猶太人大屠殺
烏克蘭大屠殺發生在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佔領的前蘇聯烏克蘭。1941年至1944年間,生活在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100多萬猶太人被殺害,這是「東方總計劃」和「最終解決方案」滅絕政策的一部分。
烏克蘭猶太人大屠殺 | |
---|---|
地點 | 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
日期 | 1941年6月22日-1944年 |
事件類型 | 監禁,大規模槍擊,集中營,貧民窟,強迫勞動,飢餓,酷刑,大規模綁架 |
參與組織 | 別動隊、秩序警察以及其它組織 |
受害者 | 超過一百萬猶太人 |
紀念館 | 全國各地 |
據耶魯大學歷史學家蒂莫西 · D · 斯奈德(Timothy D. Snyder)說,「大屠殺與殲滅戰和1941年的戰爭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也與征服烏克蘭的企圖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1][2]
東方總計劃
戰爭開始時,希特拉企圖消滅、驅逐或奴役在故土的大部分乃至全部斯拉夫人,以便為德國殖民者創造生存空間。[3]這個種族滅絕計劃將在之後的25-30年的時間裏逐步實施。[4] 歷史學家威廉 · 黑根說,「總體規劃……目標預計東歐人口的減少比例:波蘭人—85%;白俄羅斯人—75%;烏克蘭人—65%;捷克—50%。俄國人民一旦被打敗,就會加這入四個講斯拉夫語的國家,它們的命運已確定如此。[5][3]
納粹別動隊
在德國佔領烏克蘭期間,有大約80萬猶太人被屠殺。納粹德國將C別動隊分配到烏克蘭北部和中部;D別動隊到摩爾達維亞,南烏克蘭,克里米亞等地區。在1942年德國又將部隊分配到了北高加索。[6]根據Ohlendorf的證詞,「別動隊的任務是通過殺害猶太人,羅姆人,共產黨工作人員,活躍的共產黨人,不合作的奴隸以及所有危及安全的人來保護部隊的後方。事實上,他們的受害者基本上都是猶太平民(別動隊的成員全部安然無恙)美國大屠殺紀念館講述了烏克蘭普瑞提的一名別動隊屠殺倖存者的故事,當時他們在1942年4月6日,即逾越節的第二天殺死了1600名猶太人:
我親眼目睹了屠殺的過程。在下午五點的時候,他們下達命令,「活埋。」 空氣中佈滿了尖叫和哀嚎。突然間,我看到我的鄰居Ruderman從坑裏爬了出來。他的眼睛充滿血色,他喊道,「讓我死。」我腳旁有一具女人的屍體。一個五歲的男孩爬到這具屍體的下邊,絕望的喊着。「媽媽!」因為我失去了意識,這些就是我所看到的。[7]
根據希特拉所收到的報道,從1941年9月16日至30日,在尼古拉耶夫市及其周圍發生的大屠殺導致35,782名蘇聯公民死亡,其中大多數是猶太人。
基輔市和附近的猶太人: 在9月29日星期一上午八點,攜帶你的財物、錢、文件、貴重物品和保暖衣物將前往猶太人墓地旁邊的Dorogozhitskaya街。未能出席將被處以死刑。
烏克蘭最臭名昭着的猶太人大屠殺發生在基輔城外的娘子谷。1941年9月29日至30日這短短的兩天裏,33,771名猶太人被屠殺。這場屠殺被稱為娘子谷大屠殺。在基輔大規模殺害猶太人的行動計劃是由納粹德國黨衛軍軍事總督弗里德里希·埃伯哈特少將,黨衛軍南部警察指揮官(SS-Obergruppen führer Friedrich Jeckeln)和C別動隊的指揮官Otto Rasch決定的。娘子谷大屠殺的行動最終由納粹德國黨衛軍,黨衛隊保安局和安全警察共同執行。烏克蘭的安全警察也幫助執行了這次屠殺。9月29日,基輔的所有猶太人被強制押送到墓地。當晚,他們被裝上納粹火車。絕大多數猶太人直到屠殺發生的前一刻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卡車司機描述了這一幕:
一個接一個,他們不得不取下他們的行李,然後脫下他們的外套,鞋子,外衣和內衣......一旦脫了衣服,他們就會被帶入長約150米,寬約30米,深深的山溝中......當他們到達山溝的底部時,他們被黨衛軍衝鋒隊的成員抓住並強迫躺在已被射殺的猶太人之上......屍體層層疊疊地堆疊在一起。一名機槍手隨後用衝鋒鎗向每個猶太人射擊......我看到這些機槍手站在屍體層上並一個接一個地射擊......機槍手將穿過被處決猶太人的屍體到下一個躺在地上猶太人身上。[8]
烏克蘭方面的參與
事實上,一些烏克蘭人也參與其中,據德國歷史學家Dieter Pohl說,大約有10萬人加入了警察部隊,向納粹提供關鍵援助。還有許多人在當地的官僚機構任職,或幫助大規模槍擊猶太人。許多烏克蘭人也是看守德國納粹死亡集中營的衛兵,比如臭名昭著的特雷布林卡的恐怖伊凡(Ivan the Terrible of Treblinka)。[9]
根據西蒙·維森塔爾中心(2011年1月),「據我們所知,烏克蘭從未對當地的納粹戰犯進行過調查,更不用說起訴大屠殺的肇事者了。」[10]
據以色列大屠殺歷史學家Yitzhak Arad說,「1942年1月,在特別行動隊11的指揮下,在辛菲羅波爾成立了一個韃靼志願軍連。這支連隊在農村參與了反猶太人的搜捕謀殺行動。[11]
蒂莫西 · D · 斯奈德說:「還要記住一點:大多數人,可能是絕大多數與德國佔領合作的人,都沒有政治動機。他們與當地的佔領者合作,而這是德國的歷史責任。」[12]
參考文獻
- ^ Rossolinski-Liebe, Grzegorz,. Stepan Bandera : the life and afterlife of a Ukrainian nationalist : fascism, genocide, and cult. Stuttgart, Germany https://www.worldcat.org/oclc/903573268. ISBN 3838266846. OCLC 903573268.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Timothy Snyder: Germany must own up to past atrocities in Ukraine. [5 Jul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 ^ 3.0 3.1 Hagen WW. German History in Modern Times: Four Lives of the N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313.
- ^ DIETRICH EICHHOLTZ "»Generalplan Ost« zur Versklavung osteuropäischer Völker"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Madajczyk, Czesław. "Die Besatzungssysteme der Achsenmächte. Versuch einer komparatistischen Analyse." Studia Historiae Oeconomicae vol. 14 (1980): pp. 105-122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Hitler's War in the East, 1941-1945: A Critical Assessment by Gerd R. Ueberschär and Rolf-Dieter Müller [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Arad, Yitzhak, 1926-. Holocaust in the Soviet Union..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https://www.worldcat.org/oclc/466441935. 2009 [2019-07-06]. ISBN 9780803222700. OCLC 46644193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2-03).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Himka, John-Paul. The Lviv Pogrom of 1941: The Germans, Ukrainian Nationalists, and the Carnival Crowd. Canadian Slavonic Papers. 2011-06, 53 (2-4): 209–243. ISSN 0008-5006. doi:10.1080/00085006.2011.11092673.
- ^ Berenbaum 2006,第97-8頁.
- ^ "President Putin Has Called Ukraine a Hotbed of Anti-Semites. It's No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ational Geographic. May 30, 2014
- ^ Nazi-hunters give low grades to 13 countries, including Ukra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Kyiv Post (12 January 2011)
- ^ Arad, Yitzhak. The Holocaust in the Soviet Union. U of Nebraska Press. 2009: 211 [2019-12-15]. ISBN 978-0-8032-227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4).
- ^ Germans must remember the truth about Ukraine – for their own sak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urozine (7 July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