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治一世 (英國)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5年2月11日) |
佐治一世(英語:George I;1660年5月28日-1727年6月11日),大不列顛國王、愛爾蘭國王(1714年—1727年)及漢諾威選帝侯(1698年—1727年;稱為格奧爾格一世·路德維希),原名佐治·路易(英語:George Louis),德語名為格奧爾格·路德維希(德語:Georg Ludwig)是漢諾威選帝侯恩斯特·奧古斯特與普法爾茨的索菲的長子。此外,他也是英國漢諾威王朝的第一位國王。
佐治一世 George I | |||||
---|---|---|---|---|---|
大不列顛國王、愛爾蘭國王 | |||||
統治 | 1714年8月1日-1727年6月22日 (12年325天) | ||||
加冕 | 1714年10月20日 | ||||
前任 | 安妮女皇 | ||||
繼任 | 佐治二世 | ||||
漢諾威選帝侯 | |||||
統治 | 1698年1月23日-1727年6月22日 (29年150天) | ||||
前任 | 恩斯特·奧古斯特 | ||||
繼任 | 格奧爾格二世·奧古斯特 | ||||
出生 | 神聖羅馬帝國卡倫貝格公國漢諾威 | 1660年6月7日||||
逝世 | 1727年6月22日 神聖羅馬帝國漢諾威選侯國奧斯納布呂克 | (67歲)||||
安葬 | 1727年8月4日 | ||||
配偶 | 策勒的索菲亞·多魯西亞 (1682年結婚—1694年離婚) | ||||
子嗣 詳情 | 英皇佐治二世 普魯士皇后索菲亞·桃樂西婭 | ||||
| |||||
王朝 | 漢諾威王朝 | ||||
父親 | 恩斯特·奧古斯特 | ||||
母親 | 普法爾茨的索菲 | ||||
宗教信仰 | 信義宗[1] | ||||
簽名 | |||||
在1698年,他繼承了叔父及父親的領地——漢諾威選侯國、呂納堡親王國等。在一連串的歐洲戰爭後,他獲得了在德國廣大的領土。隨着其母親普法爾茨的索菲及大不列顛女皇安妮的相繼去世,並靠着其母親的血緣(其母親索菲是英格蘭國王占士一世的外孫女;同時也是跟安妮女皇血緣最近的新教徒),他即位成為大不列顛國王及愛爾蘭國王。
因為國王佐治一世是德國人,並不能流利的使用英語,因此許多事物都交給了時任財經大臣羅伯特·華波管理,因此羅伯特·華波被稱為英國第一位首相,這也開始了英國首相的開端。他自己也不需要親自前往議會。1727年6月22日,佐治一世在他家鄉漢諾威旅行時中風駕崩,葬於萊納宮,後因萊納宮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其遺體在1957年轉移至黑倫豪森王家花園。
個人生平
在德國的生活
1660年6月7日,佐治一世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境內卡倫貝格公國漢諾威。父母為漢諾威選帝侯恩斯特·奧古斯特與普法爾茨的索菲。母親是波西米亞國王暨普法爾茨-錫門選侯「冬王」腓特烈五世與英格蘭國王占士一世之女伊利沙伯·斯圖亞特之女。父親恩斯特·奧古斯特為不倫瑞克-呂訥堡公爵格奧爾格與黑森-達姆施塔特的安娜·艾蕾諾爾之子。佐治一世為兩人長子,出生時就獲得了不倫瑞克-呂訥堡公爵殿下的稱號。
1679年12月18日,在其父親繼位為不倫瑞克-呂訥堡公爵暨呂訥堡親皇后,他的頭銜被更改為不倫瑞克-呂訥堡的格奧爾格·路德維希世襲王子殿下。自從他出生之時,他就是父親及其他無嗣叔父的第一繼承人。1698年1月23日,父親恩斯特·奧古斯特駕崩,佐治一世世襲繼承除了奧斯納布呂克王子主教區領地外的所有領地。自那天起,佐治一世就是不倫瑞克-呂訥堡公爵、神聖羅馬帝國的大財政部長和選帝侯(或稱漢諾威選帝侯)。
在佐治一世繼承父親爵位之後,安妮·斯圖亞特(後來的英女皇——安妮女皇)之子,皇位第二順位繼承人告羅士打公爵威廉王子去世。根據1701年嗣位法令,假設時任國王威廉三世及二世及皇儲安妮·斯圖亞特都沒有後嗣,皇位繼承權將落到佐治一世的母親漢諾威選帝侯夫人——普法爾茨的索菲,其次為佐治一世。他們略過了中間56名天主教繼承人。1701年,佐治一世被授予嘉德勳章。
作為英國君主
1701年,英國國會為避免天主教徒繼位,頒佈《1701年嗣位法令》,母親索菲婭成為英國皇位繼承人。1714年,英女皇安妮駕崩而無嗣,在佐治前面還有五十位血緣更近於安妮女皇的貴族,但皆已信仰天主教,依法不得繼承英國皇位。除了不久前逝世的母親索菲婭外,時年54歲的佐治成為血緣和安妮女皇最接近的新教信義宗信徒,得繼承英國皇位,稱佐治一世,成為漢諾威皇室首位國王。他是首位以德語為母語的英格蘭君主,因不諳英語,便敕令輝格黨黨魁華波爵士為首相並代為出席內閣會議,此成為英國首相制度的開端。
在國王上任不到一年的1715年,輝格黨在大選中取得勝利。幾位敗選托利黨人的同情起了占士黨(雅各布派),試圖讓前威爾斯親王「老僭王」占士·斯圖亞特(占士黨人稱其為占士三世及八世)取代國王佐治一世。一些托利黨人支持了1715年的占士黨叛亂。馬爾伯爵約翰·厄斯金大量支持占士取代佐治一世。然而此次叛亂以失敗告終。1716年,占士及其部分支持者逃亡法國。
在英國登基後,佐治與兒子(一直很差)的關係惡化了。威爾斯親王佐治奧古斯都鼓勵反對他父親的政策,包括旨在增加英國宗教自由和以瑞典為代價擴大漢諾威德國領土的措施。1717年,孫子的出生導致佐治與威爾斯親王之間發生重大爭吵。據推測,國王按照習俗任命宮務大臣(後來的首相第一代紐卡素公爵托馬斯·佩勒姆-霍利斯)為受洗者之一孩子的擔保人。威爾斯親王在洗禮儀式上出言侮辱紐卡素公爵托馬斯,因此激怒了佐治一世。佐治一世下令讓威爾斯親王及王妃搬離聖占士宮。親王的新家李斯特宮在此後成為了國王政敵的聚集地。
後來,在首相華波爵士的堅持及威爾斯王妃的希望下國王及威爾斯親王和解。威爾斯王妃及丈夫搬走後十分想念孩子們(他們的孩子此時為國王佐治一世撫養),佐治一世,禁止他們來看望他們的孩子,直至佐治·威廉王子患病時,夫婦倆才被允許無條件來看望他們的孩子,因此威爾斯親皇夫婦就此事譴責國王,雙方關係由此惡化。
即位以來,佐治一世長期居住於大不列顛。儘管他曾在 1716 年、1719 年、1720 年、1723 年和 1725 年訪問過他在漢諾威的家,佐治一世在漢諾威度過了五分之一的國王生涯。《殖民法案》中禁止英國君主未經議會許可離開該國的條款在 1716 年被一致廢除。雖然如此,但是皇權卻是掌握在攝政委員會手中,而不是長子威爾斯親王佐治·奧古斯都王子。
1725年,佐治一世恢復了巴芙勳章,這使華波爵士能夠通過向他們授予榮譽來獎勵或獲得政治支持者。華波變得非常強大,並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任命他自己選擇的部長。與他的前任安妮女皇不同,佐治很少參加內閣會議。他的大部分通訊都是私下進行的,他只對英國的外交政策施加了實質性影響。在湯森勳爵的幫助下,他安排英國、法國和普魯士批准漢諾威條約,該條約旨在平衡奧西維也納條約並保護英國貿易。華波爵士開始擔心起在佐治一世晚年被撤換,但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1727年6月9日,佐治一世在德爾登與諾德霍恩之間的路段中風。佐治一世被弟弟約克及奧爾巴尼公爵恩斯特·奧古斯特帶到了恩斯特·奧古斯特的宮殿。1727年6月11日黎明前,佐治一世在漢諾威駕崩,藏於萊納宮,因萊納宮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其遺體在1957年轉移至黑倫豪森王家花園。
私人生活
1682年,佐治和二伯父塞列公爵獨女索菲亞·多魯西亞結婚,以繼承三位伯父在不倫瑞克-呂訥堡公國的全部領地,婚後生下佐治二世及索菲亞·桃樂西婭(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皇后,腓特烈大帝之母)。
佐治一世時常和情婦舒倫堡在一起。1686年,索菲亞在懷着第二個孩子時,闖進丈夫書房,要求他拋棄情婦,差點被狂怒的佐治掐死。後來孤單的皇后和一個瑞典軍官凱尼格斯馬克伯爵私通,醜聞傳出後,佐治一世暴跳如雷,但還是沒放棄自己的情婦。這對怨偶各自的婚外情讓佐治的母親和弟弟甚為擔憂,雖曾試圖勸和,卻被固執的夫妻倆雙雙拒絕。
1694年7月,凱尼格斯馬克伯爵被殺,屍體被沉萊納河中。佐治一世以索菲亞背棄、私通和危害漢諾威選侯的繼承人(當時佐治一世的父親恩斯特·奧古斯都仍然在世)而要求離婚,但佐治也擔心若索菲亞再婚,將造成他未來繼承二伯父的領地將出現爭議(二伯父塞列公爵1705年過世後,佐治才繼承其領地),於是兩人離婚後,在二伯父同意下,他把前妻軟禁在阿爾登古堡32年,直到她去世(但她被允許擁有自己的年金和僕人,也可以在監督下坐馬車繞行阿爾登古堡),他甚至不允許前妻見親生兒子、女兒和父親,只有索菲亞的母親伊莉諾與她相伴,一直照料索菲亞到1722年過世為止(伊莉諾試圖拯救女兒回歸自由,但卻徒勞無功)。
肖像一覽
-
國王加冕肖像
-
《佐治一世》,戈弗雷·內勒爵士繪
-
《大不列顛的佐治一世肖像》,戈弗雷·內勒爵士繪
-
《國王佐治一世》,戈弗雷·內勒爵士繪
-
《國王佐治一世》,戈弗雷·內勒爵士繪
-
《佐治一世》,約翰·范德班克繪
頭銜、稱號和紋章
頭銜及稱號
- 1660年6月7日-1679年12月18日:不倫瑞克-呂訥堡的格奧爾格·路德維希公爵殿下
- 1679年12月18日-1692年12月19日:不倫瑞克-呂訥堡的格奧爾格·路德維希世襲王子殿下
- 1692年12月19日-1698年1月23日:漢諾威選帝侯國的格奧爾格·路德維希王子殿下
- 1698年1月23日-1714年8月1日: 格奧爾格一世·路德維希殿下,神聖羅馬帝國的大財政部長和選帝侯、不倫瑞克-呂訥堡公爵、薩克森-勞恩堡公爵
- 1714年8月1日-1727年6月22日:佐治一世陛下,大不列顛、法國及愛爾蘭國王,信仰的守護者
- 在德國:格奧爾格一世·路德維希,不倫瑞克-呂訥堡公爵,神聖羅馬帝國的大財政部長和選帝侯
紋章
漢諾威選帝侯紋章(1689-1708) | 漢諾威選帝侯紋章(1708-1714) | 大不列顛國王紋章(1714-1727) | 大不列顛國王紋章(1714-1727;蘇格蘭) |
家庭
祖先
先祖 | ||||||||||||||||||||||||||||||||||||||||||||||||||||||||||||||||||||||||||||||||||||||||||||||||||||||||||||||||||||||||||||||||||||||||||||||||||||||||||||||||||||||||||||||||||||||||||||||||||||||||||||||||||||||||||||||||||||||||||||||||||||||||||||||||||||||||||||||||||||||||||||||||||||||||||||||||||||||||||||||||||||||||||||||||||||||||||||||||||||||||||||||||||||||||||||||||||||||||||||||||||||||||||||||||||||||||||||||||||||||||||||||||||||||||||||||||||||||||||||||||||||||||||||||||||||||||||||||||||
---|---|---|---|---|---|---|---|---|---|---|---|---|---|---|---|---|---|---|---|---|---|---|---|---|---|---|---|---|---|---|---|---|---|---|---|---|---|---|---|---|---|---|---|---|---|---|---|---|---|---|---|---|---|---|---|---|---|---|---|---|---|---|---|---|---|---|---|---|---|---|---|---|---|---|---|---|---|---|---|---|---|---|---|---|---|---|---|---|---|---|---|---|---|---|---|---|---|---|---|---|---|---|---|---|---|---|---|---|---|---|---|---|---|---|---|---|---|---|---|---|---|---|---|---|---|---|---|---|---|---|---|---|---|---|---|---|---|---|---|---|---|---|---|---|---|---|---|---|---|---|---|---|---|---|---|---|---|---|---|---|---|---|---|---|---|---|---|---|---|---|---|---|---|---|---|---|---|---|---|---|---|---|---|---|---|---|---|---|---|---|---|---|---|---|---|---|---|---|---|---|---|---|---|---|---|---|---|---|---|---|---|---|---|---|---|---|---|---|---|---|---|---|---|---|---|---|---|---|---|---|---|---|---|---|---|---|---|---|---|---|---|---|---|---|---|---|---|---|---|---|---|---|---|---|---|---|---|---|---|---|---|---|---|---|---|---|---|---|---|---|---|---|---|---|---|---|---|---|---|---|---|---|---|---|---|---|---|---|---|---|---|---|---|---|---|---|---|---|---|---|---|---|---|---|---|---|---|---|---|---|---|---|---|---|---|---|---|---|---|---|---|---|---|---|---|---|---|---|---|---|---|---|---|---|---|---|---|---|---|---|---|---|---|---|---|---|---|---|---|---|---|---|---|---|---|---|---|---|---|---|---|---|---|---|---|---|---|---|---|---|---|---|---|---|---|---|---|---|---|---|---|---|---|---|---|---|---|---|---|---|---|---|---|---|---|---|---|---|---|---|---|---|---|---|---|---|---|---|---|---|---|---|---|---|---|---|---|---|---|---|---|---|---|---|---|---|---|---|---|---|---|---|---|---|---|---|---|---|---|---|---|---|---|---|---|---|---|---|---|---|---|---|---|---|---|---|---|---|---|---|---|---|---|---|---|---|---|---|---|---|---|---|---|---|---|---|---|---|---|---|---|---|---|---|---|---|---|---|---|---|---|---|---|---|---|---|---|---|---|---|---|---|---|---|---|---|---|---|---|---|---|---|---|---|
|
子女
婚生子女
私生子女
- 路易絲·索菲亞·馮·德舒倫堡,德利茨伯爵夫人
- 梅盧西娜·馮·德舒倫堡,沃爾辛厄姆伯爵夫人
- 瑪嘉烈·格特魯德·馮·歐因豪森,紹姆堡-利佩伯爵夫人
參考來源
- ^ Lathbury, Thomas. A History of 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and Other Books of Authority. Oxford: John Henry and James Parker. 1858: 430.
George I. remained a Lutheran as long as he lived, and had his German chaplain; but he conformed on some occasions with the Church of England. George II. was in the same position. Though Lutherans, they exercised acts of supremacy in the Church of England; and the common opinion was, that there was no opposition between the views of the two Churches
佐治一世 (英國) 出生於:1660年3月28日逝世於:1727年6月11日
| ||
---|---|---|
統治者頭銜 | ||
前任: 恩斯特·奧古斯特 |
漢諾威選帝侯 1698年-1727年 |
繼任: 佐治二世 |
前任: 安妮女皇 |
大不列顛國王 愛爾蘭國王 1714年-172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