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品海
于品海(英語:Yu Pun Hoi[2],1958年11月30日—)[1]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出生于英屬香港,籍貫山東,現為南海控股有限公司及中國數碼信息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及最大股東。目前是中國IT行業、電影文化產業和媒體經營者,同時為北京清華大學中美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的創辦人與理事長。
于品海 | |
---|---|
出生 | 英屬香港 | 1958年11月30日
居住地 | 香港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 英國國民(海外) |
籍貫 | 山東 |
教育程度 | 沙斯卡寸旺大學政治經濟學學士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博士 |
母校 | 慈幼學校 伊斯蘭英文中學 |
職業 | 南海控股董事會主席及最大股東 中國數碼信息董事會主席及最大股東 北京清華大學中美研究中心創辦人 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理事長 |
配偶 | 龔愛明(前妻)[1] |
兒女 | 子:于本熙[1] |
經歷
早年
于品海出生於香港平民家庭,1967年轉讀慈幼學校小四年級[3],曾就讀昔日位於北角的伊斯蘭英文中學,亦曾到日本半工讀[4]。1976年,獲得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電視新聞系錄取並計劃入讀,但最終因無法負擔學費而轉到加拿大沙斯卡寸旺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在學生時代開始接觸媒體,從加拿大的大學電台中文節目《中國同學之音》開始,到19歲獨自創辦加拿大中部三省唯一一份中文手抄報紙。
回流生涯
于品海從加拿大回香港後,先後在《信報》、《財經日報》等媒體任職編輯及專欄作家[5]。
1991年,他正式展開了傳媒與文化事業,並與報業大亨魯珀特·梅鐸競購香港《明報》[6]。33歲時,成功從金庸手中接手《明報》,成為其報業集團第二代東主;之後當選香港報業公會主席,創辦《現代日報》,收購《亞洲周刊》。
1992年,在中國內地創辦武漢有線電視網絡公司,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也是最後一家)外資控股媒體,其光纖銅軸網絡體系是當時中國最先進的有線電視傳輸網絡[5]。 1990年代初,互聯網起步的時候,于品海就提出互聯網普及觀點,成為智能互聯網的先導者和推動者,成立香港第一家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HKNet公司;同時將當年依舊處於實驗階段的互聯網技術帶進《明報》,建立第一個華文報紙的新聞網站[5]。
創辦傳訊電視
1994年,于品海斥巨資創辦傳訊電視,推出全球首個華人24小時中文新聞頻道「中天頻道」[7]及中文綜合頻道「大地頻道」。1997年2月19日,他親自主導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逝世的全球獨家報道[a]。
雖然累積了雄厚的資金,但傳訊電視令于品海短短三年虧損將近1億美元,迫使他最後將傳訊電視賣給台灣和信集團少東辜啟允。
投資電影、電影院
于品海投資電視失利,但是2000年起,他旗下的大地集團開始成功的投資電影、數碼影院[9]。
2006年,于品海開始在中國境內一、二、三級城市投資興建全數字影院,截至2011年底全國各地有大地影院119家,影廳數量佔全國總量的4.93%,票房收入佔全國總量的4.34%,成為大陸影院數目最多、分佈地域最廣的電影播放服務企業[10] 。
大地集團着重傳播中國文化、歷史及藝術,先後拍攝了《電影往事》、《張純如——南京大屠殺》、《孔子》、《歲月神偷》等影片[11]。于品海和胡玫導演於2008年開始策劃史詩鉅作《孔子》,經過大量歷史研讀與近30次劇本修改[12],《孔子》在全球的放映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電影2500個拷貝的特大發行規模創造中國影史之最 ,並於2011年香港金像獎獲獎。[13]。《歲月神偷》在2010年獲得香港金像獎、新生代單元適宜兒童觀看組(Generation Kplus)最佳電影水晶熊獎 。
2008年,進入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攻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學位[5]。對於50歲攻讀馬克思主義的決定,他說,「研讀《資本論》可以更透徹精闢的了解資本主義與唯物論,也有助於成為一位更好的企業家」[4] 。
收購網絡新聞媒體
2009年,于品海收購多維新聞網,多維網站稱多維總部在美國紐約市[14]。但據自由亞洲電台消息,被于品海收購後的多維網,儘管其地址仍在紐約長島的大頸(GreatNeck),但實際上總部遷往了中國數碼的北京辦公地點數碼莊園[15]。2022年4月26日16時起,多維新聞網站與APP關閉,北京編輯部亦停止運作[16],編輯部員工約50-60人大部分被遣散,少數轉至香港01[17]。
《經濟學人》雜誌(Economist)報道,于品海稱多維是「一家非常小的企業」,但是該雜誌分析稱,這家媒體機構關注中國政治新聞的業務將越做越大[18]。2015年,于品海籌劃創辦香港01,並於2016年1月正式投入運作。
進軍護理產品業務
2015年12月16日南海控股以1.75億美元(約13.56億港元)現金收購CE Holdings Limited70%股權,CE Holdings持有護膚品品牌Crabtree & Evelyn,另外三成由獨立第三方Orange Blossom Limited收購;賣家為C&E Capital Ltd,全球擁有逾4,000個零售點,完成後成為南海控股旗下非全資附屬公司。
被判破產
2023年10月,建銀國際海外有限公司入稟香港高等法院申請于品海破產。2024年3月26日,經破產呈請訴訟後,高等法院暫委法官唐思佩正式頒令于品海即時破產。[19][20]
爭議
1978年12月,于品海曾在加拿大百貨公司偷竊價值200加元的物品,被法院判罰款。[21]1994年,《香港經濟日報》揭露于品海1979年在加拿大讀書期間存有案底;于品海據此發表個人聲明,他曾於15年前在加拿大使用他人支票及信用卡,涉及總金額約4,600元加幣,並藏有手槍,曾服刑4個月。[22][23]于品海事後辭去《明報》董事局主席及香港報業公會主席的職務。[24] 加拿大政府於1995年頒佈赦免(pardon),將于品海的案底撤銷。[25]
金庸對媒體抱怨,于品海沒有兌現當年購買《明報》時的承諾;對此,于品海表示,市場的變化不及所料,因此大家看法並不一致。[26]于品海表示,報紙不是一夜之間可以改變的,這個行業始終有一個傳統,不僅來自于前任老闆,還來自該媒體所處的環境,香港當年是一個高學術且政治化的環境。[4] 他說:「金庸先生是世外高人,我們都是凡夫俗子,所以在有些問題上我們肯定有不同的看法。我會把金庸先生作為一個文學家來稱呼。金庸先生的文筆,他的小說,他的文學的能力,沒有任何一個人敢說一句懷疑的話。但是當我們把金庸先生跟查良鏞先生合起來談的時候,很容易會陷入一種矛盾當中,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多種身份。」 [26]
在香港01有其署名撰文之欄目「01觀點」,其政治取態普遍被視為親建制。
IT 行業
于品海經營的集團將知識型與智能型產業模式與IT產業發展緊密結合。他認為信息化是智慧化的方法與工具,而電影與資訊傳播則是智慧的內涵。[5] 1992年,他看到技術創新是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中國企業的信息化必然給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難以衡量的影響,因此投入IT產業,深信開放式才是未來的趨勢。[27] 1999年,他購入中國企業網60%股權,成立了中企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創企業 IT 應用服務領域運營理念,為中國中小企業提供電子商務與信息化運營服務平台。[需要較佳來源]
其後,他於2003年收購新網,2006年收購紅旗中文2000,目前已發展成為在中國80個城市開設120家直屬分支機構,員工總數近8,000人的集團企業。中企動力連續多年在中國IT服務市場與IBM、HP共居前三位。在網站建設、虛擬主機、企業郵箱市場,中企動力與新網均佔據主要市場份額。新網的國際域名保有量與淨增長量為中國第一,也是全球唯一一家進入十大的中國企業。[28]
面對IT行業激烈的競爭與挑戰,于品海給企業員工的新啟迪是以人為基礎的概念,總結為一種「是(Shi)」的人生哲學,包含了幾種對人生不同緯度的觀點——「史、勢、市、事、士」。指導他們通過這五個字來體會其中的道理,放下顧慮與忌憚,以開放、輕鬆的姿態去看問題,拋開雜念,從更高的層面去觀察與領會,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和人生際遇的真諦。[29]
體育行業
于品海的興趣廣泛,對籃球體育尤其熱愛,並且在2009年投資廣州自由人職業男籃俱樂部(即後來的CBA北控男籃),躋身中國職業籃球市場。[30]
學術研究
2008年,于品海與北京清華大學創辦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並擔任該中心理事長。 曾受邀出席多項國際圓桌會議與二軌對話,包括由美國外交全國政策委員會舉辦的台灣問題研討會[31] ,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關係研究學院舉辦的中國論壇等。[32] 該中心開辦的「中美高級官員培訓班」上,他與美方高官,包含聯邦政府高官、智庫學者以及大學教授在內的「美國學生」討論媒體與意識形態等影響中美關係的問題。[33]
2011年,在華盛頓一學術論壇上,他反駁美國對於巧實力的定義 — 利用軟實力(soft power)來穩定或獲取更多權力的模式。他認為,硬實力(hard power)應只是達到最終權力的策略或工具,軟實力才應該是最終的目標。因此,美國及其它國家不應該只聚焦在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崛起,而忽略中國的軟實力,特別是正在加速增長的中國文化改革和創新。[34][35]
在日本青山學院參加中日二軌對話時,針對世界格局中的權力轉移問題,他認為,美國所擁有的只是力量,而這個力量的轉移已經啟動。他提倡中日兩國承擔說明現實的責任,正視歷史,並以一種平常心去面對,消除認識上的差異,建立互信,才能逐步構建新的國際秩序,也才有機會在新國際格局裏扮演積極角色。[36]
2010年,于品海與北京大學創辦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並擔任該中心理事長。 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說,北京大學成立中國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的宗旨是,立足中國實際,弘揚中華文化,吸收外來文化,推動文化創新,建設當代中國新國學,促進當代中國文化的發展和繁榮。[37]
發表文章
- 《美國外交政策》 2013年 3/4月 P.H.Yu: Ten Challenges for China's New Leader [38]
- 《美國外交政策》 2012年 11/12月 P.H.Yu: What Kind of Leader will Xi Jinping Be?[39]
- 《環球時報》 于品海:中日再吵一百年也無妨[40]
- 《中國論壇季刊》 2012年夏季 P.H.Yu: We Nee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World Politics[41]
- 《中國論壇季刊》 2011年冬季 P.H.Yu: Changes in Northeast Asia and South Sea Situa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Position of China—A New Perspective on Sino-US Strategic Balance[42]
- 《中國論壇季刊》 2011年秋季 P.H.Yu: An Essay on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The Basic Four Elements of the Rise of the CPC[43]
- 《中國論壇季刊》 2011年夏季 P.H.Yu: An Unjust War—Libya[44]
- 《中國論壇季刊》 2011年春季 P.H.Yu: Hu Shi and His Liberalism[45]
- 《中國論壇季刊》 2010年冬季 P.H.Yu: An Alternative View To Political Reform[46]
- 《中國經濟06/07》: 2006年中國經濟的豐收年 [47]
- 《中國經濟07/08》: 認識市場規律 建立高效政府
- 《中國經濟08/09》:次貸危機
- 《環球時報》 格林斯潘:從高手到巫師 [48]
- 《中國科技縱橫·知識》: 知識與開放 [49]
- 《中國科技縱橫·知識》:尋找現代烏托邦 [50]
- 《中國科技縱橫·知識》: 知識和資本 [51]
- 《中國科技縱橫·知識》: 知識和生命 [52]
參考資料
- 腳注
- 引用
- ^ 1.0 1.1 于品海是何方神聖 為何能奪標「雙子星」. [2023-05-24]. (原始內容存檔于2023-05-27).
- ^ 盧子健、何安達. 香港人名錄. 天地圖書. 1994: 5.
- ^ 慈幼學校 新生放榜. 華僑日報. 1967-05-15: 14 [2023-06-03]. (原始內容存檔于2023-10-29).
- ^ 4.0 4.1 4.2 南希財智對話:于品海,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xMjU2MjY0.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5.0 5.1 5.2 5.3 5.4 玩轉文化魔方http://economy.caixun.com/content/20110228/CX0203ro-all.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南希財智對話》于品海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xMjU2MjY0.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brain,傳訊電視來勢洶洶 頻道競爭展現新局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動腦新聞,2009-06-29
- ^ CTN于品海搶到全球大獨家[永久失效連結],今周刊14期
- ^ 2011-12-06 文化產業也要產值」 http://www.babyou.com/index.php?do=news&locid=103&id=3896[永久失效連結]
- ^ 南海控股有限公司 存档副本. [2012-07-19]. (原始內容存檔于2012-06-25).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南海控股 存档副本. [2012-07-19]. (原始內容存檔于2012-06-25).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孔子》將與阿凡達正面交鋒 為故事好改了30稿http://dailynews.sina.com/gb/ent/film/sinacn/file/20100115/01391114322.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鮑德熹憑《孔子》獲金像獎最佳攝影http://video.sina.com.cn/p/ent/m/c/2011-04-18/041861314243.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多維新聞 存档副本. [2012-07-19]. (原始內容存檔于2012-07-21).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姜維平. 港商收购多维网大本营为何迁至北京?. 自由亞洲電台. 2010-01-11 [2010-01-12]. (原始內容存檔于2010-03-08).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親共港商旗下亲中媒体 《多维新闻》突宣布停运. 自由亞洲電台. [2022-04-26]. (原始內容存檔于2022-04-26).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于品海旗下「多維新聞」 宣布停止運作遣散員工. 星島日報. [2022-04-26]. (原始內容存檔于2022-04-27).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Reporting Chinese politics Hidden news」, The Economist, Feb. 11, 2012, 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47307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債台高築遭追數 法庭頒令《香港01》大股東于品海即時破產. 東網. 2024-03-26 [2024-03-26]. (原始內容存檔于2024-03-30).
- ^ 遭建銀國際海外入稟呈請破產 官頒令于品海破產兼付懲罰性訟費. 頭條日報. 2024-03-26 [2024-03-26].
- ^ Probe set to widen as further Yu offence found. 南華早報. 1994-10-14 [2014-01-27]. (原始內容存檔于2015-09-24).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英文)
- ^ Vultures close in on media whizz-kid. 獨立報. 1995-08-28 [2014-01-27]. (原始內容存檔于2015-09-25).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英文)
- ^ 參考消息http://ckxxb.net/simple/index.php?t421519.html[永久失效連結]
- ^ 遠見雜誌1995年1月號 第103期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4887.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書劍恩仇錄:查良鏞與于品海的交棒,存档副本. [2012-07-19]. (原始內容存檔于2013-10-22).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26.0 26.1 賴丹丹專訪南海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于品海先生 http://video.sina.com.cn/v/b/47732370-1649017200.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于品海 收購魔術師,今周刊501期 存档副本. [2012-07-28]. (原始內容存檔于2013-04-18).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4-18
- ^ 南海控股有限公司存档副本. [2012-07-19]. (原始內容存檔于2012-06-25).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怎一個」shi」字了得,http://www.sino-i.com/info_nd/id=59774974-41bc-4545-87b8-d8ff27eb4147.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廣州「籃球帝國」,《廣州日報》, 存档副本. [2012-07-19]. (原始內容存檔于2009-05-29).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當前中美關係與台灣問題」國際研討會綜述,http://www.chinausa.org.cn/news/news.php?i=eFZDTSRhVFI4NEpUY3R3TGtk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Modern Chinese Power, SAIS China Forum,http://youtube.com/watch?v=JO9GNBDdXpc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美國官員的「中國觀」,《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74851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4-26
- ^ https://china.usc.edu/calendar/ancient-chinese-thought-modern-chinese-power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Modern Chinese Power
- ^ SAIS China Forum,http://youtube.com/watch?v=JO9GNBDdXpc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于品海:中日再吵一百年也無妨,《環球時報》14版,2012年7月3日http://opinion.huanqiu.com/1152/2012-07/2876455.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中心成立,http://www.chinanews.com/edu/edu-xyztc/news/2010/04-06/2209868.s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P.H.Yu,"Ten Challenges for China's New Leader",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Th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Volume 35,Number 2,2013,P.75-81.
- ^ P.H.Yu,"What Kind of Leader will Xi Jinping Be?",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Th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Volume 34,Number 6, 2012,P.295-301.
- ^ 于品海:中日再吵一百年也無妨,《環球時報》2012年7月3日, 14版, http://opinion.huanqiu.com/1152/2012-07/2876455.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P.H.Yu, We Nee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World Politics, China Forum Quarterly, Summer 2012
- ^ P.H.Yu, Changes in Northeast Asia and South Sea Situa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Position of China—A New Perspective on Sino-US Strategic Balance, China Forum Quarterly, Winter 2011
- ^ P.H.Yu, An Essay on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The Basic Four Elements of the Rise of the CPC,China Forum Quarterly,Fall 2011
- ^ P.H.Yu,An Unjust War—Libya,China Forum Quarterly,Summer 2011
- ^ P.H.Yu,Hu Shi and His Liberalism China Forum Quarterly,Spring 2011
- ^ P.H.Yu,An Alternative View To Political Reform,China Forum Quarterly,Winter 2010
- ^ 《中國經濟06/07》,http://www.shihua.com.cn/0607jingji.htm (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網檔案館)
- ^ 于品海,「格林斯潘:從高手到巫師」, 《環球時報》2008年10月23日,B12版
- ^ 《中國科技縱橫·知識》2002/8 p.35-36
- ^ 《中國科技縱橫·知識》2002/9 p.173-174
- ^ 《中國科技縱橫·知識》2002/10 p.173-174
- ^ 《中國科技縱橫·知識》2002/11 p.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