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尼德·布里茲涅夫
列昂尼德·伊里奇·布里茲尼夫(俄語:Леони́д Ильи́ч Бре́жнев,羅馬化:Leonid Ilyich Brezhnev,發音:[lʲɪɐˈnʲit ɨˈlʲjidʑ ˈbrʲeʐnʲɪf] (ⓘ);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蘇聯政治人物,為第五代最高領導人,曾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64年-1966年間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以及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聯國會議長)、蘇聯國防會議主席。1976年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
列昂尼德·布里茲尼夫 Леонид Брежнев | |
---|---|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總書記 | |
任期 1964年10月14日—1982年11月10日 | |
前任 | 尼基塔·赫魯曉夫 (蘇共中央第一書記) |
繼任 | 尤里·安德羅波夫 (蘇共中央總書記) |
蘇聯第4、7任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 |
任期 1977年6月16日—1982年11月10日 | |
總理 | 阿列克謝·柯西金 尼古拉·吉洪諾夫 |
前任 | 尼古拉·波德戈爾內 |
繼任 | 尤里·安德羅波夫 |
任期 1960年8月1日—1964年7月15日 | |
總理 | 尼基塔·赫魯曉夫 |
總書記 | 尼基塔·赫魯曉夫 |
前任 | 克里門特·伏羅希洛夫 |
繼任 | 阿納斯塔斯·米高揚 |
哈薩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 |
任期 1955年5月8日—1956年3月7日 | |
前任 | 潘捷列伊蒙·波諾馬連科 |
繼任 | 伊凡·雅科夫列夫 |
摩爾達維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 |
任期 1950年11月3日—1952年4月16日 | |
前任 | 尼古拉·科瓦爾 |
繼任 | 德米特里·格拉德基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906年12月19日(舊曆12月6日) 俄羅斯帝國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省卡緬斯科耶 (今 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卡姆揚斯凱) |
逝世 | 1982年11月10日 蘇聯莫斯科州扎列奇耶 | (75歲)
墓地 |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紅場墓園 |
國籍 | 蘇聯 |
政黨 | 蘇聯共產黨 |
配偶 | 維多利亞·勃列日涅娃(1928年) |
兒女 | 加林娜·勃列日涅娃 尤里·布里茲尼夫 |
居住地 | 莫斯科州扎雷奇耶 |
學歷 |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冶金學院 |
獲獎 | (全部獎項) |
簽名 |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蘇聯 |
服役 | 蘇聯紅軍(蘇聯武裝力量) |
服役時間 | 1941年–1982年 |
軍銜 | 蘇聯元帥(1976年授予) |
指揮 | 蘇聯紅軍(蘇聯武裝力量) |
參戰 |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 蘇聯及華約成員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埃以消耗戰爭 中蘇邊境衝突 阿富汗戰爭 |
布里茲尼夫生於俄羅斯帝國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省(今烏克蘭東南部)卡緬斯科耶的一個工人家庭。蘇俄在1917年10月革命後成立後,布里茲尼夫於1923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他在1929年成為正式的蘇聯共產黨黨員。當納粹德國於1941年入侵蘇聯時,他加入了蘇軍並升為二戰期間的少將。布里茲尼夫於1952年加入至中央委員會,於1957年成為政治局的正式成員。1964年,擔任蘇共中央書記處總書記的他參與發動政變,罷黜了赫魯曉夫,並在10月當選了蘇共中央第一書記。1966年,在蘇共二十三大上,擔任了蘇共中央總書記。1976年後,布里茲尼夫的健康狀況惡化,長期服藥控制,愈來愈淡出了國際事務。隨着多年健康狀況的下降,他於1982年11月10日去世,由安德羅波夫繼任總書記。
自1964年起出任最高領導人、並掌握最高權力長達18年之久。布里茲尼夫對上一任政治改革的敵意換來了一個社會衰落的時代,被稱為布里茲尼夫停滯,但布里茲尼夫在黨內人士的評價比赫魯曉夫民主,赫魯曉夫當政時經常「聖心獨斷」,無視政治局的其他人,布里茲尼夫則通過與「第聶幫」協商以減少高幹之間的分歧。國內產生了懷念赫魯曉夫的年輕一代與特權階層派系。他則一直在位直至1982年去世,死後蘇共中央高層陷入長達3年的權力鬥爭。直至1985年戈巴卓夫出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在1985年上台後,譴責布里茲尼夫政府的無能且不靈活,然後實施了蘇聯開放政策。
布里茲尼夫時期雖然提供更高的社會福利,但政策缺乏自由化,經濟分配效率依然低下,加上科研投入體制的不平衡,專注軍事科技的研發,造成蘇聯與西方除軍工外的技術差距逐漸擴大,經濟地位也被擁有高科技的西德與日本超過。在爭取兩個冷戰超級大國間緩和的同時,布里茲尼夫實現了美國與蘇聯的核子武器恐怖平衡。布里茲尼夫政權領導下的大規模軍備建設和霸權主義擴大了蘇聯的軍事干預(尤其是在中東和非洲)。但是蘇聯咄咄逼人的政治攻勢不再如古巴危機前那般有效,蘇聯的太空成就產生的影響力被美國的阿波羅計劃登月成功所超越。除了普遍存在的腐敗和經濟增長下降外,美國和蘇聯之間的技術差距不斷擴大,使得共產黨民心漸失。
早年經歷
1906年12月19日(儒略曆12月6日),布里茲尼夫出生於俄羅斯帝國東南部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省卡緬斯科耶(今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卡姆揚斯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有一名胞姊。1935年5月5日,布里茲尼夫從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冶金學院獲得了熱力工程師的證書。1935年至1936年間被徵入兵役,在坦克學校學習後,被派到一所坦克工廠擔任政治委員。1939年成為聯共佈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市委書記,主管該市的重要軍事工業。
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後,布里茲尼夫被徵入軍隊,在多支部隊內擔任政治職務。1944年升為少將。1946年退役,二戰期間他在軍中的全部時間是負責政委工作,而不是當軍隊指揮官。
進入領導層
他在烏克蘭的重建項目工作,後來再次成為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第一書記。後來調任摩爾達維亞的黨第一書記。1952年當選蘇共中央書記。1953年史太林逝世後,改任蘇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後任蘇共中央第二書記。1955年兼任哈薩克黨中央第一書記,積極推行赫魯曉夫的墾荒政策(處女地運動)。1956年留任為黨中央主席團候補委員和中央書記。1957年開除莫洛托夫反黨集團成員後,升任主席團正式委員。1960年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1964年10月14日,布里茲尼夫與阿列克謝·柯西金、蘇斯洛夫、謝列平和波德戈爾內等人一起發動推翻赫魯曉夫的十月政變,逼迫赫魯曉夫提前退休並就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布里茲尼夫之後與眾人一起解除謝列平職務。1966年4月8日布里茲尼夫改任蘇共中央總書記。執政之初他待人溫和,遇事總是與周圍人商量後才決定,並不大權獨攬,與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波德戈爾內、蘇斯洛夫等人一起實現了「列寧之後第一次集體領導」。進入1970年代後期,布里茲尼夫的專權才漸漸浮現。[1]
在結束了赫魯曉夫的無序而帶有自由化色彩的改革之後,布里茲尼夫的政策總體趨向於保守和僵化,其領導期間腐化和裙帶風盛行。他在任期間,蘇聯的軍事力量大大增強,核武器的數量超過美國。在他統治後期,由於超高的軍費開支和失敗的計劃經濟,蘇聯經濟已經停滯。
總書記任內
1964年10月,布里茲尼夫和柯西金通過政變推翻赫魯曉夫上台執政,實行「靜悄悄的史太林化」,開始發表言論肯定史太林之歷史作用,並於1966年初決定終止「非史太林化」。著名作家安德烈·西尼亞夫斯基和尤里·丹尼爾因在國外發表反史太林作品,而被控犯「誹謗」罪投入勞改營,《古拉格群島》作者索贊尼辛被流放,《讓歷史來審判》作者羅伊·梅德維謝夫被破門出黨,《史太林大清洗內幕》作者列夫·費爾德賓受到克格勃追殺。布里茲尼夫時代拍攝之電影《解放》(1972年上映)和《圍困》(1977年上映)中,都出現了史太林的形象,讚美史太林在蘇德戰爭指揮中的功績。布里茲尼夫還在1978年史太林誕辰100周年時發行照相紙年曆紀念冊,並在1968年史太林誕辰90周年時,在列寧墓背後的克里姆林宫城牆下中立了一座史太林半身銅像,與基洛夫、伏羅希洛夫等人並列。但布里茲尼夫並沒有重新把伏爾加格勒恢復為赫魯曉夫去史太林化之前的名字--史太林格勒,所有被赫魯曉夫改名的城市、工廠、企業也都沒有恢復原來帶有史太林的名字。布里茲尼夫也承認「蘇共二十大對破除個人崇拜和個人迷信」的貢獻,除了史太林故鄉格魯吉亞的哥里和首都莫斯科,蘇聯其他城市沒有保留任何史太林塑像。[2]
赫魯曉夫在1964年被布里茲尼夫罷黜之後,雖然在毛澤東領導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霍查領導下的阿爾巴尼亞和金日成領導下的朝鮮看來是延續蘇聯修正主義,是「沒有赫魯曉夫的赫魯曉夫主義」(朝鮮是在內部文件中譴責蘇聯為修正主義,但在公開場合中於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左右逢源,來回搖擺,保證自身的最大利益。[3]直到鄧小平和阿利雅於1980年代分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上台執政並進行經濟改革,蘇修這一說法才被廢止不用)[4]但在西方各國和蘇聯國內主流觀點看來,布里茲尼夫上台卻被視為恢復史太林主義,主要體現在布里茲尼夫主義和蘇聯共產黨官僚「幹部隊伍的穩定」,直到1980年代末期戈巴卓夫實施改革開放政策,最後蘇共下台為止。[5]
布里茲尼夫時期,蘇聯政府與東正教會的關係比之史太林時代的變化多端(在1930年代的打壓消滅、蘇德戰爭期間為打敗希特拉進行的結盟)漸趨成熟,由於馬列主義的宗教觀點是無神論,蘇聯共產黨黨員仍舊嚴禁信仰宗教,但蘇聯政府對非黨員的人民宗教信仰的干涉已大為減少,此時蘇聯政府與東正教會的關係被稱為「處於十月革命以來最好的時期」。[6]
對外方面他注重外交,推行「主權有限論」,聲稱當華沙條約成員國的社會主義政權受到威脅時,蘇聯可以進行武力干涉,此為著名的布里茲尼夫主義。他在1968年派軍隊鎮壓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月,他成為蘇聯元帥。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最後五年,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1979年,由於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親蘇聯的政策,他發動了阿富汗戰爭,成為導致蘇聯衰落和最終解體的重要因素之一。
儘管蘇聯在布里茲尼夫時期極力在中東地區擴張,擴大了蘇聯在中東的勢力範圍,但當蘇聯支持的埃及和敘利亞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再次敗給以色列之後,藉助戰後亨利·基辛格在以、阿之間的穿梭外交談判,哈菲茲·阿薩德領導下的敘利亞開始謀求在美國與蘇聯之間進行平衡外交,不再專一依賴蘇聯。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領導下的埃及與蘇聯徹底鬧翻、反目成仇。[7]
任內他與毛澤東領導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69年在珍寶島、鐵列克提等地爆發了中蘇邊界衝突,之後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在其任內長期沒有改善,同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逐漸成為對蘇聯來說僅次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死敵。但1982年3月24日,布里茲尼夫在緊臨中國新疆的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首都塔什干發表「塔什干講話」,表示願意改善對華關係,被認為是布里茲尼夫政府的對外政策變動的訊號,但是布里茲尼夫生前並沒看見中蘇和好,就在同年11月10日病逝了。[8]
1955年,赫魯曉夫訪問南斯拉夫,鐵托與蘇聯恢復正常外交關係。1956年匈牙利事件後,蘇聯與南斯拉夫關係一度又有惡化,後來隨着中蘇交惡與決裂,蘇南關係又迅速升溫。[9]蘇聯政府在1968年鎮壓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後,蘇聯與南斯拉夫關係一度又出現緊張,鐵托派特使愛德華·卡達爾到北京面見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南斯拉夫關係改善。為防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南斯拉夫親密,布里茲尼夫宣佈,布里茲尼夫主義宣稱的蘇聯可以為了安全,武裝干預「社會主義大家庭中任何一國」的範圍不包括南斯拉夫,蘇南關係才再度改善。[10][11]儘管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南斯拉夫關係改善,但在內部文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仍然譴責南斯拉夫為修正主義國家,直到鄧小平上台,這一說法才停止使用。
執政措施
布里茲尼夫政變上台後對赫魯曉夫的政策進行了相當大的調整。布里茲尼夫在執政初期有一定的改革意願。
在政治上首先是重新恢復按地區生產特徵建立統一的黨組織與領導機關,取消赫魯曉夫時期以生產原則為基礎分別成立的工業黨組織與農業黨組織[12]。並在蘇共「二十三大」決定廢除赫魯曉夫時期實行的幹部定期按比例更新制度,同時在修改後的黨章中將黨中央主席團改名為政治局,設黨中央總書記取代原第一書記。政治上強調恢復集體領導原則,形成由他(蘇共總書記),波德戈爾納(最高蘇維埃主席)與柯西金(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三駕馬車;改變蘇共以前的作風強調民主法制,批判唯意志論;取消地區管理原則,恢復部門管理原則[12]。
在經濟上實行「新經濟體制」包括,擴大企業自主權,以利於提高企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管理經濟由行政方法與經濟方法相結合,逐步以經濟方法為主,加強經濟槓桿的作用;貫徹國家、企業與個人三者利益結合的原則。政策在布里茲尼夫執政初期都取得了一定成效,60年代到70年代蘇聯經濟取得了很好的發展。
但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布里茲尼夫的思想開始趨於保守,改革實際停止,過度追求政局上的穩定,造成蘇聯,人事,思想,體制都逐漸僵化,同時腐敗和幹部老齡化程度都在擴大。[12]
逝世
1982年11月10日,布里茲尼夫在蘇聯首都莫斯科逝世,享壽76歲。死後蘇聯經歷長達三年的政治鬥爭、領導人更替的混亂局面。
影響
赫魯曉夫在蘇聯國內的經濟改革在1968年布里茲尼夫鎮壓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後陷入停滯。進入1970年代,在對市場社會主義掀起批判浪潮的情況下,蘇聯的經濟改革從強調改革傳統體制到強調計劃經濟的優越性,由擴大企業自主權到加強對企業的控制,改革重心由調整國家與企業的關係轉移到合併企業,建立聯合公司。[13]但改革在蘇聯在東歐的衛星國(傀儡政權),如卡達爾的匈牙利、蓋萊克的波蘭仍有延續,如卡達爾的匈牙利政府在1979年進一步允許把虧損的國營小型工商企業改由職工承包或租給私人經營、把私營企業的合法僱工人數限制放寬到30人、除稅收外政府不干預企業資金的流動、允許企業自主在社會上公開招聘管理人員等等。[14]1983年,蘇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710美元,是美國同時期的三分之一,而其衛星國東德則達到了5670美元,是全世界最富裕的自稱遵循「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原則的國家。[15][16]但當蘇聯在布里茲尼夫命令下入侵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導致美國總統占美·卡特對蘇實施糧食禁運後,尤其是在蘇聯耗費大量財力應對美國總統朗奴·列根的「星球大戰計劃」後,加之蘇聯石油出口也受國際原油價格下落而縮水,蘇聯人民的日用品消費和副食(如奶酪、黃油)等的採購都受到明顯影響,生活質量下降,1985年蘇聯人民每人每天要耗費2個小時的時間排長隊購買食物。戈巴卓夫改革也因此開啟。[17]
布里茲尼夫執政後以穩定政局為主,停止了赫魯曉夫的幹部體制改革,錯失了建立幹部退休制度的機會,造成了蘇聯後期形成嚴重的老人政治,使新生力量難以成長,難以在年富力強時進入重要的領導崗位,造成嚴重的體制僵化,「特權階層」擴大化、穩定化和思想僵化,也為安德羅波夫及契爾年科皆在上任不到兩年便病逝,和蘇聯解體埋下隱患[18]。
榮譽
布里茲尼夫晚年開始大搞個人崇拜,並嗜好勳章成癖,具有濃重的「勳章情結」[19],一生獲得至少114枚勳章,有「蘇勛宗」的戲稱[20]:138[21]。
所獲勳章
- 二戰時,曾獲兩枚紅旗勳章、一枚紅星勳章和一枚波格丹·赫麥里尼茨基勳章。
- 獲得蘇聯英雄勳章4次,1976年12月,70歲生日時獲得「蘇聯英雄」(一般只授予在軍事上為蘇聯國家和社會做出偉大貢獻的人士,蘇聯歷史上只有朱可夫及布里茲尼夫本人先後4次獲得該勳章)以及蘇聯元帥軍銜。
- 獲得列寧勳章(蘇聯最高國家勳章)8次,同樣出於慶生。
- 金星獎章5枚。
- 1978年獲得軍隊最高勳章「勝利勳章」,成為二戰結束後唯一獲得該勳章人士。他死後,1989年蘇聯取消了他的這枚勳章資格。
- 勇士勳章,波蘭頒發,死後被剝奪。
- 聯合國授予愛好和平獎章,世界工會聯合會授予提供人民福利獎章。
- 居里夫人和平獎章
- 1981年,「在蘇共黨內五十周年」紀念章。
- 1977年獲得蘇聯記者協會的會員證,與此同時獲得佩戴記者協會證章之權。
- 「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
頒發勳章
- 授給電視連續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中扮演伊薩耶夫的演員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一枚金星勳章。
評價
對布里茲尼夫和對勃氏統治時期的蘇聯評價,大部分都集中在「停滯」這個詞。
曾擔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雷日科夫在蘇共中央六月全會(1987年)的報告中說:布里茲尼夫時期的改革,實際上是「惰性和停滯不前的力量當時佔了上風,一切都回到了舊的軌道。」[22]
政論家阿爾巴托夫指出:「如果用很高的政治和經濟標準來評價,那麼我們可以認為從赫魯曉夫下台到布里茲尼夫逝世的整個年代是停滯時期。在這些年內,我國沒有出現過沿着使我們的社會得到總的改善的道路前進的任何不可忘卻的歷史性里程碑。」[22]
中國大陸學者高放在《史太林、赫魯曉夫、布里茲尼夫:三代新沙皇》中寫道「勃氏統治時期,是屬於停滯和走向滅亡的時期,這個時期蘇聯模式的積弊更為加深,史太林遺留下來的政治、經濟、文化過度集權的體制更加嚴重,使得蘇聯在經濟上陷入困境,政治上僵化、保守,個人崇拜和官僚主義現象嚴重,社會危機四伏,這就為蘇聯解體和蘇共滅亡鋪平了道路。如果對布里茲尼夫在蘇聯74年歷史中的作用和地位給予定性,那麼用簡單的文字來概括,他是蘇聯的第三代新沙皇。勃氏成為蘇共第一書記後,繼承並發展了史太林開創的個人集權制、領導職務終身制和指定接班人這『三制』,對內壓制,對外擴張。」[23]
著作
- 《布里茲尼夫言論》1964-1982,中文版共十八集,1974-1986上海譯文出版社
- 《布里茲尼夫回憶錄》共五部。中文版1982年上海譯文出版社。
- 1978發表的《小地》、《復興》、《荒地》三部,
- 1981發表的《按工廠的汽笛生活》、《祖國之情》兩部,
家庭
布里茲尼夫出生在第聶伯羅捷爾任斯克市一個冶金工人家庭[24]。
- 妻子,維多利亞·彼得羅芙娜·勃列日涅娃(1908年 - 1995年)
- 兒子,尤里·列昂尼多維奇·布里茲尼夫(1933年 - 2013年)
- 女兒,加林娜·列昂尼多夫娜·勃列日涅娃(1929年 - 1998年)
- 女婿,尤里·米哈伊洛維奇·丘爾巴諾夫,1971年與加琳娜成婚。
參考資料
- ^ 真实的勃列日涅夫时代 第一节:机遇赐予了还没准备好的没头脑. [2013-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0).
- ^ 真实的勃列日涅夫时代 第四节:亲斯大林感情与个人崇拜的重现. [2013-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0).
- ^ 凤凰网:[[中朝关系]]60年来多次面临重大考验. [2013-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4).
- ^ 把反對赫魯曉夫修正主義的鬥爭進行到底[永久失效連結]
- ^ [Robert Conquest Reflections on a Ravaged Century (2000) ISBN 0-393-04818-7, page 101]
- ^ 侧写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 [2013-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 ^ 1974年基辛格通過對敘利亞的外交活動結束了阿盟對西方的石油禁運[永久失效連結]
- ^ 从"塔什干讲话"到"海参崴讲话":中苏关系正常化历程.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8-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30).
- ^ 1963年中共三评苏共中央公开信:南斯拉夫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吗?. [2013-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7).
- ^ 1969年勃列日涅夫会见铁托. [2013-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 ^ 南斯拉夫发言人武伊察说:勃列日涅夫访问南斯拉夫“有助于推进南苏友好合作”. [2013-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 ^ 12.0 12.1 12.2 勃列日涅夫时期在苏联史上的定位. [2021-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5).
- ^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论“布拉格之春”对苏联内政的影响. [201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7).
- ^ 天涯:1988年苏联东欧市场化程度可能比当时的我国高. [201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出版,(美國)羅拔·A·達爾:《現代政治分析》 ISBN 9787300148724
- ^ 天涯:侧写勃列日涅夫时代. [201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 ^ 飞毛腿导弹的前世今生:戈尔巴乔夫为解除美国粮食禁运销毁“奥卡”导弹. [201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1).
-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体制的倒退. [2021-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3).
- ^ 中國新聞網. 勋章、石油和勃列日涅夫. [2009-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09).
- ^ 張磊主編. 难忘二战 硝烟中军衔军服军功章的故事. 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叢書. 北京: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5. ISBN 978-7-80237-783-7.
- ^ 陳魯民. 勃列日涅夫胸前的勋章(《同舟共进》2012年第7期). 廣東政協網. 2016-12-16 [2021-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1).
- ^ 22.0 22.1 勃列日涅夫时期在苏联史上的定位. [2021-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5).
- ^ 高放 《史太林、赫魯曉夫、布里茲尼夫:三代新沙皇》
- ^ 1906年12月19日 勃列日涅夫诞辰. 人民網. 人民網. [2020-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29).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Annotated Bibliography for Leonid Brezhnev from the Alsos Digital Library for Nuclear Issues
- Our Course: Peace and Socialism Collection of Brezhnev's 1973 speeches
- CCCP TV Videoprograms with L. Brezhnev on Soviet TV portal (in Russian)
- Brezhnev's rules in 14 points by RIA Novost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布里茲尼夫的家譜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政黨職務 | ||
---|---|---|
前任: 自己 (第一書記) |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1966年-1982年 |
繼任: 尤里·安德羅波夫 |
前任: 尼基塔·赫魯曉夫 |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1964年-1966年 |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前任: 潘特雷蒙·孔德拉季耶維奇·波諾馬連科 |
哈薩克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 1955年-1956年 |
繼任: 伊凡·雅科夫列夫 |
前任: 尼古拉·格利戈里耶維奇·科瓦爾 |
摩爾達維亞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 1950年-1952年 |
繼任: 迪米特里·格拉德基 |
前任: 帕維爾·奈德諾夫 |
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黨委第一書記 1947年-1950年 |
繼任: 安德烈·帕夫洛維奇·基里連科 |
官銜 | ||
前任: 克里門特·伏羅希洛夫 |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960年-1964年 |
繼任: 阿那斯塔斯·米高揚 |
前任: 尼古拉·波德戈爾內 |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977年-1982年 |
繼任: 尤里·安德羅波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