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
南苑是明清北京城以南的一個地名,原是元、明、清三代皇帝出遊狩獵的地方,也稱南海子。隨着乾隆後期,西苑(包括三山五園)興建後,逐漸廢用。南苑曾養着麋鹿。改革開放後來從國外回來的麋鹿就養在南苑新建的麋鹿苑中。
南苑現分屬於大興區和豐臺區。南苑的範圍很大,基本覆蓋了從南四環到南六環,從京開高速到京津塘高速之間的範圍。南苑地區地處古永定河流域,流經這裏的有涼水河、小龍河、鳳河等。南苑地勢低洼,泉水很多,到清代仍有「水泉72處」的記載,《日下舊聞考》記載「有泉百餘」。多年的河水、雨水和泉水匯集,形成幾個很大的水面,稱為海子。包括飲鹿池、眼鏡湖、大泡子、二海子、三海子、四海子、五海子等一系列水域。
歷史
南苑作為皇家獵苑開始於遼代,後金、元、明、清都把這塊水草豐美的地方作為遊獵的地方。元代稱為「飛放泊」。明代稱南海子,清代稱南苑。明代的燕京十景中的「南囿秋風」,就是指南海子一帶。
明朝時,南苑開四個苑門,北為大紅門,南為南大紅門,東為東紅門,西為西紅門。後增設為九個,包括小紅門等。後來又增設了角門。《帝京景物略》記載:「城南二十里有囿。曰南海子,方一百六十里。」「四達為門,庶類蕃殖,鹿、獐、雉、兔,禁民無取設海戶千人守視。」
清朝時,南苑有四座行宮,分別為舊衙門行宮(又稱德壽寺,現地名舊宮)、南紅門行宮(現地名南宮)、新衙門行宮(現地名新宮)、團河行宮。現僅存建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團河行宮。舊衙門行宮修建於順治十五年(1658年),後被毀,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建。終清一朝,南苑為禁苑,苑內幾乎不住人,不耕種,只有一些維護的人稱為海戶。現還有稱為海戶屯的地名,應是當時海戶居住的地方。
1900年秋,八國聯軍進北京後曾在這裏燒殺搶掠。五世達賴喇嘛曾在南苑拜謁順治帝。《辛丑條約》簽訂後,為了為償還賠款,清朝在南海子設官產局分割出賣土地,南苑作為皇家獵苑的歷史從此終結。
此後,南苑荒廢,居民逐漸增多,形成集鎮,名南苑鎮。民國初年,軍隊佔據南苑,將其闢為兵營。至今這片地區還有「三營門」、「六營門」等地名。1922年,時任陸軍檢閱使兼第11師師長的馮玉祥就駐紮在南苑兵營。當年的檢閱使署和師司令部建築位於現南苑機場候機樓東側,南苑兵營司令部舊址於1991年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時,駐守北平的29軍軍部就設在南苑兵營。1937年7月28日晨6時,日軍第20師團計2萬多人進攻南苑兵營。南苑守軍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在突圍過程中分別在南苑大紅門以東和大紅門西南的黃亭子附近犧牲。
苑牆和苑門
據《日下舊聞考》記載:「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舊為下馬飛放泊,內有按鷹台。永樂十二年增廣其地,周圍凡一萬八千六百六十丈。中有海子三,以禁城北有海子,故別名南海子。」「南海子周環一百六十里,有水泉七十二處,元之飛放泊也。晾鷹台,元之仁虞院也。」「國朝辟四門,繚以周垣,設海戶千人守視。」[1]
明朝永樂十二年(1414年),明成祖朱棣下旨,以元代下馬飛放泊所在的面積四十頃的「小海子」為中心,驅散小海子周邊普通居民,增擴苑囿,命名為「南海子」。此次增擴,以後來的大紅門橋作為北界,向南推移三十里作為南界,以古幽州大道作為西界,以大羊坊溝高梁河故道作為東界,並且在四周建起方圓百餘里的土牆,「設海戶千人守視」。[2]
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後,將南海子又稱為「南苑」。順治十三年(1656年)開始對南苑的大規模修繕。海子牆因原皆為土牆,夏季常被大雨淋毀,因此清初便形成定製,每年由官府與看護苑牆的海戶出錢出力修繕,其中官府佔六成,海戶佔四成。但這些海戶本就靠朝廷從海子裏撥付的少量養贍地為生,每年修繕苑牆成為他們沉重的負擔,甚至「貧窮不支」(乾隆帝《入南紅門》詩注)。[2]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南苑最大規模修繕工程開工。工程持續五年,耗銀38萬兩,將明代建的土質苑牆改為磚牆,並在原有的九門的基礎上添建角門十三座。乾隆時期《總管內務現行則例》中規定了南苑牆(海子牆)的建築標準:「底厚二尺三寸(清朝一尺合如今公制31厘米),頂厚一尺八寸,連蓑衣頂通高一丈……」。牆外有護牆壕溝環繞,各門下有石橋,海子牆「從此則固爾」。[2]
此次海子牆土改磚工程還測定了海子牆的周長為「一萬九千二百九十二丈九尺」。為此,乾隆帝記下了勘正結論:「今繚垣故址創然按之不過百二十里耳。」一年前,乾隆帝巡幸南苑後寫的《海子行》一詩中還採用舊說,開篇即「元明以來南海子,周環一百六十里」,這是《帝京景物略》等明朝圖書裏的數字。此次海子牆土改磚工程後,儘管《日下舊聞考》、《宸垣識略》等清朝圖書仍在錯誤地沿襲明朝舊說,沒有及時糾正。[2]
此外,乾隆帝對《明一統志》等書記載的「南海子在京南二十里」也有懷疑,派人丈量後確認永定門與南苑北門北大紅門的實際距離為十二里。[2]
明成祖當初創修海子牆時,設有四門,即北、南、東、西紅門。後因北大紅門作為京城來往南海子最主要的通道,來往人員車輛頻繁,因此又在北大紅門的東側另闢一門,即小紅門。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為達至尊的九門之制,又增闢四門,即鎮國寺門、黃村門、回城門、雙橋門,均以所在地附近原有地名命名。[2]
南海子的海戶、苑戶等出入海子內外,本也須經這些門。乾隆時期改建海子牆時,為便於他們出入,乃又在海子四周臨近各海戶、苑戶等居住集中地點,另闢十三座角門。此外,為便於皇帝出東海子牆巡幸馬駒橋鎮,又將東紅門自涼水河南側移至北側,河南側的舊東紅門被棄而不用。「至此,南海子共有二十三座門。[2]
在各門中,北大紅門、南大紅門作為進出南苑的南北主要通道,規制最高,開三個門洞,頂覆黃琉璃瓦,門色大紅。西紅門開有兩個門洞,東紅門開有一個門洞。雙橋門、鎮國寺門都開三個門洞,但比南、北大紅門略窄。雙橋門是清帝自南苑去清東陵的通道,鎮國寺門是清帝自南苑去頤和園、圓明園等地的通道。[2]
自乾隆晚期後,清廷再未對南苑進行過大規模修繕。《大興縣誌》記載,1890年水災淹沒南苑,海子牆多處被衝垮,各海子門的門扇也被沖走。1900年八國聯軍焚掠南苑後,清廷敞開南苑大門招佃墾荒。此後,當地農民不斷拆除南苑圍牆、盜取城磚。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曾綿延一百二十里的海子牆幾乎無存,各門中僅剩一座(北)大紅門還保存較好。[2]
1980年代,在豐臺區黃土崗鄉界內,尚保存有南苑的西牆一段,南北走向,沿着鎮國寺、潘家廟、新發地一線,有土坡遺存。為明代砌築,牆體是夯築三合土坯。其中鎮國寺保存的一段長約6米,高2.3米,灰磚砌成。1986年,「海子牆」被公佈為北京市豐臺區文物保護單位。[1][2]不久,殘存的海子牆被全部拆除,海子牆也被從北京市豐臺區文物保護單位中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