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劇
嘲劇(越南語:Hát chèo/咭掉)是越南傳統的民族戲曲形式,通常是帶有歌舞的音樂戲劇形式,且帶有嘲諷和戲謔的意味。
嘲劇 | |
越南語名稱 | |
---|---|
國語字 | Hát chèo |
漢喃 | 咭掉 |
嘲劇始於十二世紀的越南李朝,大約從十六世紀開始就以現在的形式存在,主要源自越南北部農村一種自發的民間藝術形式,通常在村外的露天廣場進行表演,而後逐漸專業化和室內化。戲劇形式多有中國宋代雜劇的遺風,嘲劇一直是越南人民世世代代流行的藝術形式,並通過其抒情內容培育了民族精神;由於程式簡單,沒有受到宮廷重視,甚至一度下令禁止在宮中演出。十五世紀以後,嘲劇的地位逐漸為㗰劇所替代。
歷史
寧平省華閭縣被認為是嘲劇的故鄉,其創始人范氏陳是丁朝時期的一位宮廷舞蹈家,然而,嘲劇正式出現於李朝,盛行於陳朝。嘲劇的發展起源於十四世紀一名蒙古士兵在越南被俘。 在此之前,嘲劇的表演僅包括唸誦民歌,但受蒙古士兵的影響,嘲劇現在表演以唱頌為主。 後黎朝皇帝黎聖宗不允許嘲劇在宮廷中表演,嘲劇源自民間音樂舞蹈和傳說故事,人們根據這些來源將各種傳說故事發展成更長的完整戲劇,通常由著名儒家學者撰寫,例如武楨(Vũ Trinh)。
戲劇特徵
嘲劇的服飾為越南生活中所穿的服飾(越服)為主。演出時沒有舞台、佈景,只用系在木樁上的繩子把演員與觀眾分開。道具也很少。伴奏樂器是鑼、鼓、簫和胡琴。 由於嘲劇一開始就是由農民自編自演,內容又都取材於農村的現實生活和民間傳説,以諷刺社會醜惡現象的居多,有歡樂、悲哀以及愛情生活的表現等,也有少量歷史劇。 《帥雲》、《觀音氏敬》(Quan Am Thi Kinh)等一些傳統曲目可以説已經家喻戶曉,現代題材的一些節目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和喜愛。 1992年,在河內新建了富於民族特色的現代化嘲劇劇場。[1]
參見
參考資料
- Tran Van Khe/Nguyen Thuyet Phong. "Vietnam, V, vi:Theater."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online.
- ^ 鄭傳寅.《古代戲曲與東方文化》-戲曲與越南嘲劇之比較: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