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5師
國民革命軍第5師是中央軍嫡系主力師之一,歷史上2次組建。
第一次組建的譚延闓的湘軍
1924年10月,建國湘軍總司令譚延闓在東征陳炯明勝利後在廣東北江設立湘軍整理處,將所部六個軍縮編為八個團。1925年8月26日建國湘軍之3團在廣東北江組建國民革命軍第5師:
- 師長譚道源(湘軍整理處副監兼湘軍講武堂教務長兼)
1929年1月20日編為第50師148旅,旅長成光耀。
第二次組建
1928年8月9日根據編遣決議,以第37師、獨立第7師在上海縮編為第5師,轄三旅六團共15269人。[1]主力擔負淞滬地區防務,第15旅於江西圍剿紅四軍。
- 師長熊式輝 (淞滬警備司令兼,原獨立第1師師長)
- 副師長劉士毅/胡祖玉
- 參謀長周斌
- 第13旅(獨1師第1旅改編),旅長胡祖玉
- 第14旅(獨1師第2旅改編),旅長周渾元
- 第15旅(獨7師縮編),旅長劉士毅兼
- 獨立團,團長陳雷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開赴杭州受降。1945年9月空運天津,在河北唐山受降。1946年1月參與進攻熱河解放區作戰,奪取豐潤。1946年2月於平泉遭冀熱遼軍區部隊圍攻,幾遭覆沒,幸得軍調小組趕至而脫離包圍圈。1946年3月,協攻遼陽,後相繼攻佔海城、大石橋。1946年4月於黑山口遭東北民主聯軍包圍伏擊,部隊再次受創,開北平整補。[2]
- 師長邱行湘,副師長余有壬/王國華,參謀長康步高
- 第13團,團長姚葛民
- 第14團,團長喻天鑒
- 第15團
後在易縣、淶水、徐水數次與晉察冀軍區部隊交戰。1947年12月在河北的大清河北地區掃蕩。
- 師長楊培德,副師長姚葛民/凌坤泉,參謀長龍國知
- 第13團,團長塗忠近
- 第14團,團長凌坤泉/(兼)
- 第15團
1948年1月移駐滿城,半年內先後出援淶水、承德,為華北地區之機動部隊。1948年10月渡過唐河出擊,占清風店。11月奉命撤往天津,旋入駐北平,擔負西直門外圍防務。1949年1月22日,本師由第九十四軍高參劉文虞率領在西直門外接受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改編。2月26日,第5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第21師(師長劉文英)。4月10日,獨立第21師番號撤消,士兵大部補充第一野戰軍,少數補充第三十八軍。[3]
主官人事異動與部隊調動
- 師長
- 熊式輝(淞滬警備司令兼,1928年8月9日-1931年1月10日)
- 胡祖玉(江西靖安人,保定官校六期步科,副師長晉升1931年1月10日-1931年6月1日)
- 周渾元(江西金溪人,保定官校六期步科,副師長兼第13旅旅長1931年6月1日代理,1932年6月3日真除-1934年2月9日專任第三十六軍軍長)
- 謝溥福(江西崇仁人,保定官校六期步科,第96師副師長1934年2月9日-1938年3月13日升任副軍長)
- 盛逢堯(江西武寧人,雲南講武堂韶關二期,副師長1938年3月13日-1938年11月18日調任新編第23師師長)
- 劉采廷(江西銅鼓人,黃埔二期工科,副師長1938年11月18日-1942年8月1日調任洪(江)芷(綏)師管區司令)
- 劉雲瀚(江西大庾人,黃埔七期工科、陸大正十一期,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部辦公室主任1942年8月1日-1943年10月1日調任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部副參謀長)
- 李則芬(廣東興寧人,黃埔五期政科、陸大特五期,副師長1943年10月1日-1946年6月15日升第五軍副軍長)
- 邱行湘(江蘇溧陽人,黃埔五期步科,副師長1946年6月15日-1947年11月29日升任整編第206師師長
- 楊培德(湖南常德人,黃埔六期步科,第198師副師長1947年11月29日-
- 副師長
- 某
- 參謀長
- 某
- 第二軍(1925年8月——1927年5月)
- 第十三軍(1927年5月——1928年2月)
- 第十四軍(1928年2月——1928年12月)
- 淞滬警備司令部(1928年8月——1930年4月)
- 第2軍團(1930年4月——1930年10月)
- 淞滬警備司令部(1930年10月——1931年1月)
- 第6路軍(1931年1月——1931年8月)
- 第3軍團(1931年8月——1932年6月)
- 第八路軍(1932年5月——1933年2
- 第八軍(1933年2月——1933年9月)
- 第三十六軍(1933年9月——1940年2月)
-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1940年2月——1940年3月)
- 新編第十一軍(1940年3月——1941年9月)
- 第八軍(1941年9月——1941年11月)
- 第三十二軍(1941年11月——1943年7月)
- 第九十四軍(1943年7月——194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