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銀行

大中銀行,1919年在重慶開業的一家私營商業銀行,由汪雲松王墨園何鼎臣等重慶商人發起創建,總行最初設在重慶。1921年,該行開始發行紙幣,從大量向北洋政府放貸。1928年,北洋政府倒台,該行瀕於破產,裁撤北方各個分行,只留重慶總行和成都分行。1929年,在天津設總管理處,重新在北方設立分行。1931年,因經營困難被河南新鄉銀號「同裕和」入股接辦,取得印製紙幣憑證,再度發行紙幣。後因經營不善,同裕和不再接辦,大中銀行業務重心南移,1934年8月該行將總管理處遷至上海。1935年,國民政府法幣改革,該行停止發行紙幣。1949年6月30日停業。

歷史

1919年3月,汪雲松王墨園何鼎臣袁治齊楊國屏李星樵尹瑞卿周鳳翔孫仲山劉映奎重慶商人發起成立大中商業銀行,1919年6月29日[a],該行在在重慶開業。1919年9月19日,該行獲得北洋政府核准註冊。總行設在重慶,在成都設有分行。1920年3月4日,該行籌足100萬元資本,開辦儲蓄業務,並正式改名為大中銀行。1921年,經北洋政府特准同意,該行開始發行紙幣。1928年,北洋政府倒台,該行因此前借給政府的巨款貸款無法收回而瀕於破產,將北方的各個分行全部裁撤,僅保留重慶總行和成都分行,所發紙幣也只收不付。

1929年,大中銀行開始復甦,在天津設總管理處,並在大連、哈爾濱、瀋陽等地增設分行。1931年,該行因經營困難進行改組,被河南新鄉地方銀號同裕和」以36萬元入股接辦,後取得南京國民政府印製紙幣五百萬元的憑證,再度發行紙幣。但因信譽不足,其所發紙幣主要在河南省內及山東濟南一帶流通,其他大城市流通較少。該行在天津於1933年發行紙幣後的連續3年裏均發生擠兌。

因經營不善,同裕和停止接辦大中銀行,大中銀行的業務重心難以,於1934年8月將總管理處遷至上海。1935年11月4日,國民政府宣佈推行法幣政策,收回中央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以外其他銀行的紙幣發行權。1935年11月25日,國民政府發佈《接收中南等銀行發行鈔票及準備金辦法》,決定由中央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對中南銀行等九個較大的商業銀行的紙幣發行進行接收,大中銀行的由交通銀行接收。但1936年上半年,為應對天津市民擠兌,大中銀行又擅自在天津發行了182萬元紙幣。

備註

  1. ^ 一說開業日期為1919年7月21日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