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水嶺

大分水嶺(英語:Great Dividing Range),也稱東部高地(Eastern Highlands),亦音譯作大狄維亭山脈[1],是澳洲大陸東部沿岸大致與海岸線平行的山脈丘陵高原的總稱,北起約克角半島,南至維多利亞州西部,長3500公里、寬約200至300公里,平均海拔約800至1000米[2]。大分水嶺的主脈澳洲阿爾卑斯山脈貫穿維多利亞州東部、新南威爾士州東南部和澳洲首都領地西南部的納瑪吉國家公園,山地東坡較陡、西部緩斜,其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為澳洲本土最高點。

大分水嶺
別名Eastern Highlands
最高點
山峰科修斯科山大雪山
海拔2,228米(7,310英尺)
座標36°27′00″S 148°16′0″E / 36.45000°S 148.26667°E / -36.45000; 148.26667
規模
長度3,500公里(2,200英里) 自北向南
地理
國家澳洲
州或邦新南威爾士州昆士蘭州維多利亞州
大分水嶺位於澳洲大陸東岸

術語解釋

大分水嶺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山脈,而是一個由一系列山脈丘陵高原共同組成的古老而複雜的地貌的總稱,因為這一地理形態實質上是澳洲東岸水系流向的分水嶺因而得名。在大分水嶺以東(外側)的所有河流都直接向東流入南太平洋塔斯曼海或向南流入巴斯海峽;而大分水嶺以西(內側)的河流根據緯度高低則分別向西南流入大澳洲灣昆士蘭中南部、新南威爾士中部、維多利亞北部和南澳東南部的墨累—大令水系)和內流艾爾湖(昆士蘭中部/西南部和南澳東北部的內流河沃伯頓和庫珀水系),或向西向北流入卡奔塔利亞灣(昆士蘭北部約克角半島西側的諸多河流)。

歷史

形成過程

大分水嶺形成於距今約3億年前的石炭紀,由當時澳洲大陸與南美洲大陸所發生的擠壓、碰撞致使這一區域的地面隆起而形成。數百萬年的侵蝕作用,將這一帶許多高大的山脈變成了一個個島嶼,也使得原本生活在這裏的許多物種彼此被隔離開來,這種「隔離」意味物種的進化變得獨立,導致許多物種出現了奇特的變化[3]

人文歷史

在白人到達澳洲大陸之前,大分水嶺地區曾存在着許多澳洲原住民部落,證據就是人們在這裏發現了一些人類活動過的痕跡,如繪有裝飾圖案的洞穴和貫通於沿海和內陸地區之間的古便道。

從1788年開始,陸續有歐洲移民到達澳洲,大分水嶺崎嶇的地形就成為了他們深入澳洲的一大障礙。直到1813年,一條通往內陸的捷徑終於被發現,人們首次到達了現在的新南威爾士州並開始在當地發展農業生產。隨着更多更便捷的路線被發現,大分水嶺逐漸失去了其「天然屏障」的作用,白人從此開始主宰澳洲。

周邊氣候

大分水嶺山脈東坡為迎風坡,受到從太平洋吹來的暖濕空氣影響,氣候濕潤,降水豐富;西坡則為背風坡,氣候乾旱。它是澳洲大陸太平洋水系和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嶺,其北部處於熱帶氣候區,中部處於副熱帶氣候區,南部地處溫帶氣候區。大分水嶺獨特的構造使其像一座天然屏障,擋住了太平洋吹來的暖濕空氣,使山地東西兩坡的降水量差別很大,生長的植物也迥然不同[2]

資源利用

大分水嶺一帶蘊藏着豐富的水力資源。當地政府在這裏建造了一些大型水利工程,諸如上尼皮安計劃英語Upper Nepean Scheme沃勒甘巴壩等。在大雪山水利工程的施工範圍內共有16座大小水壩,7所水利發電廠,開創了人類變荒漠為綠洲的奇蹟。

大分水嶺南段的藍山是一處著名的觀光勝地。

資料來源

  1. ^ 衛斯理. 《電王》. 1991: 第40頁. 
  2. ^ 2.0 2.1 澳大利亚名山. 景觀世界. [2011-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0) (中文(中國大陸)). 
  3. ^ Mijo Consulting, Kathryn Wells. Australian rocks and mountains. Australian government. [2011-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5)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