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華中學
天津市耀華中學,也稱耀華中學,簡稱耀華,曾名天津公學、耀華學校、天津市第十六中學,位於中國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106號,是天津市歷史悠久的重點中學之一。耀華中學於1927年由近代實業家、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華人董事莊樂峰在天津英租界戈登道37號創辦,初名天津公學,是一所面向英租界內華人的私立精英學校。1930年代,更名為耀華學校,寓意「光耀華人」,後引申為「光耀中華」。
天津市耀華中學 | |
---|---|
Tianjin Yaohua High School | |
地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106號 |
其它名稱 | 天津公學、天津市第十六中學 |
原名 | 天津公學 |
暱稱 | 耀華 |
類型 | 公立 |
隸屬 | 天津英租界工部局 天津市教育委員會 |
創辦日期 | 1927年10月6日 |
創始人 | 莊樂峰 |
學區 | 39°07′09″N 117°12′04″E / 39.119097°N 117.200978°E |
校長 | 李莉(第17任) |
校訓 | 尚勤尚樸,惟忠惟誠 |
校樹 | 法國梧桐 |
校色 | 深紅色 |
附屬學校 | 耀華嘉誠國際中學 耀華濱海學校(第二耀華中學) 耀華小學 |
著名校友 | 資中筠、金怡濂、于敏、梁思禮、陳李琬若、劉歡等 |
學校網址 | http://yaohua.tj.edu.cn/ |
1952年,學校由天津市政府接管,由私立學校改為公立學校,並更名為「天津市第十六中學」。1988年12月,學校復名「天津市耀華中學」。耀華中學的校訓為「勤樸忠誠」,校門的匾額由近代書法家孟廣慧書寫[1]。原北洋大學校長趙天麟、物理學家錢偉長曾在此任教。
截至2024年,耀華中學是天津市教育委員會直屬重點中學、天津市首批示範性高中校,現任暨第十七任校長為李莉,黨委書記侯立瑛,副校長張強,副校長閆林,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李媛,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簡冬生,紀委書記張小虎[2]。
名稱沿革
天津市耀華中學1927年創辦之時,是一所服務英租界納稅華人的英式精英學校且隸屬於天津英租界的行政管理機構工部局,故根據英國傳統最初命名為「天津公學」,英文校名為韋氏拼音的「Tiehchin Kung Hsueh」,簡寫TKH。
1933年,名稱備案問題而更名,校名「耀華」由校董樊樊圃提名,取「光耀華人」之意,後被引申為「光耀中華」,遂更名「耀華」[3]。1933年10月,經國民政府教育部核准立案,耀華學校的中學部改名為河北省私立耀華初級中學。1934年1月4日,耀華學校的小學部經天津市教育局核准立案,改名為天津市耀華小學校。1934年9月經教育部核准,定名為河北省私立耀華中學校。
1952年12月23日,私立耀華學校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管,更名「天津市第十六中學」,校名由葉劍英題寫。1988年12月21日,學校復名「天津市耀華中學」沿用至今。同時,在對外交流時使用「Yaohua High School」作為英文校名[4]。
歷史
英租界天津公學時期(1927-1933年)
1920年代初,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創辦了英國文法學校,但只有外國納稅人子女可以入學接受教育[5]。1926年1月20日,時任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華人董事的莊樂峰「會同陳巨熙,致函英工部局,建議對於英租界華人應有學校及醫院之便利」「英租界向界內華人徵收稅款,理應用此做一些諸如興辦教育等有益公眾的事」,後經英租界董事會商議,「英人學校,係由旅津英人募款建立,華人如能募集捐款當能照辦」[6]。英租界工部局也同意劃定校址,從英租界登記的房地捐稅中按每萬元抽一角八分的標準撥給建築費及平時經費,並定名為「天津公學」[6]。
1927年,時任天津英租界華人納稅會董事莊樂峰聯合鍾蕙生、馮仲文等人發起先生籌三萬四千兩白銀創辦天津公學並任校董[7],聘請北洋大學學監王龍光為校長,最初校址位於天津英租界戈登道37號,是一所服務英租界納稅華人的英式精英學校,名為「天津公學」,隸屬於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英租界工部局根據每年華人納稅金額的1.8%對學校進行補助[8]。英租界內還成立了與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訂立保管契約的天津公學保管團以主導學校管理事務[9][10]。1927年9月1日,天津公學正式開學時共有學生33人,至第一學期結束時增至46人。[11]在1920年代末「教育中國化」的浪潮中,由英租界華人完全接管,成為私立學校[12]。
1928年7月,曾官費留學哈佛大學、獲建築工程博士學位的嚴松章繼任校長,同時學校遷址至紅牆道(今新華路)天津英文學校舊址,增設小學高級班。嚴松章在任期間,注重師資,優先聘請清華、北大等著名學府的畢業生任教。同時,嚴松章親自設計繪製了新校舍的建築圖紙,並監督建造第一、二、三校舍。1928年,學校租借了天津英文學校的校址(位於今天津市第二十中學)暫用辦學[13],但申請就讀者與日俱增,學校仍無法容納。莊樂峰向英租界工部局提出劃地擴建的要求,覓得牆子河畔一片53畝的窪地作為學校擴建的新校址,並聘請英國建築師設計建造新校舍,落成後的新校舍含有小學部、男生中學部、女生中學部、體育館和圖書館等,又從國外購進物理、化學、生物等儀器。1929年,第一校舍落成,作為男生中學部;1930年第二校舍落成,作為小學部[14]。1930年中學部成立,男女分班,有學生600餘人,教職員30餘人[14]。
1931年初,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天津公學學校管理委員會成立,為學校最高決策及監察機構,相當於學校的董事會,第一任主席團成員為莊樂峰、鍾慧生、吳連珀,其他三名委員為裴恩德、鄭慈蔭和英國籍的德輔廊[15]。同年,第三校舍落成,作為生物、化學等實驗實習室以及女生中學部[15]。
1931年4月,天津英租界選舉人大會上,關於天津公學的經費問題曾引發租界內外籍與華籍納稅人之間的爭論。英籍納稅人戴克認為「本年英文學校,改為金半銀半,其補助似已減少」,所以天津公學的補助經費理應減少,並要求「新任董事於接辦後,務請設法撙節各費」。中方代表提出「英國之英文學校較中國學之天津公學,資產為多,是否亦應一致等語」,時任董事長的英籍楊嘉立也對此解釋「兩處並無不等之事」「董事會認為對天津公學可儘量的補助」[16]。
1932年,學校禮堂在校園東端開始動工興建,工程造價為28萬兩白銀;最後,又建成第四校舍,作為物理實驗實習室以及女生小學部。到1933年10月,在校學生已達800人,學校建設已經初具規模[17]。
英租界耀華學校時期(1933-1937年)
1933年10月,根據國民政府關於學校備案的規定,中學部改名為河北省私立耀華初級中學[18]。1934年1月4日,耀華學校的小學部改名為天津市耀華小學校。同年9月經教育部核准,學校定名為河北省私立耀華中學校。學校定名「耀華」,取「光耀華人」之意,後引申為「光耀中華」。同年,耀華校董莊樂峰以八百銀元為價,經多方托請書法家孟廣慧書「耀華學校」四字牌匾[1]。
1934年,第二任校長嚴松章因病辭去校長職務,天津公學管理委員會一致決定邀請在教育界有崇高威望的「趙君達公」出任第三任校長,趙天麟欣然接受聘請[19]。1934年11月,耀華學校管理委員會確定了校旗,校色和「勤樸忠誠」的校訓[19]。同時,學校規定校旗為紅色,並用英文校名TKH做成藍色盾形,繞以華文校名,校色用紅藍,校訓定為勤樸忠誠,校標為盾牌,譜寫了校歌,撰寫了校志銘[4][19]。
1935年4月15日,第四校舍開工建設於10月15日竣工,同時,學校在圍牆道和公學道新建校門兩座,至此牆子河畔的新校舍全部竣工。[20]1936年8月,《天津耀華學校記》和《本校禮堂落成記》石碑嵌入禮堂入口大廳的牆壁,保存至今[4]。1936年6月,天津市舉行首屆高中畢業生會考,耀華學生的成績居全市各校之冠[21]。
在抗日戰爭之前,耀華學校有「貴族學校」之名,一則因為它位於英租界中校舍、設備、師資等條件在當地首屈一指;二是袁世凱、曹汝霖、徐世昌、張學良等政商名流的後代均在耀華學校就讀,學費也比當時一般的私立學校昂貴。[12]同時抗戰之前,耀華學校同英租界內教會學校一樣重視英文教育,部分課程使用英文授課。[12]1937年5月11日,耀華學校舉行建校十周年校慶,「校門之內高搭彩坊,環以電燈,操場四周遍懸燈彩」,天津英租界名流及師生家長共計1300餘人參加了典禮[22],各界為辦學捐款已逾百萬元[13],同時,作為校慶的一部分,校方出版了耀華年刊同時刊登了大量當時學校的影像資料並保存至今。[23]
戰亂時期(1937-1949年)
1937年七七事變後,位於租界外的南開大學、南開中學校舍被日軍飛機炸毀。南開大學開始向內陸搬遷,而南開中學部分師生則失學。耀華中學因坐落在英租界而倖免於難,耀華學校第三任校長趙天麟主動開設「特班」,收留南開中學及其他天津租界外因戰亂而失學的師生[24]。包括梁思禮在內的一批華界師生均轉入耀華中學[25]。為此,抗日戰爭時期的耀華中學校舍為擴容並改為上午、下午的兩班制,以供由耀華與南開的師生上下午交替使用,原南開師生等下午在耀華學校校舍上課。隨後,天津局勢稍有穩定,但特班學生因耀華學校「設備完全,環境優良,教授熱心」而不願轉學,希望在此繼續學業。[26]故一年後,耀華學校的中學正班改為「耀部」,南開特班改稱耀華學校「華部」[27],而華部學生其上學年考試成績優良者,擇優提入耀部,以使得華部學生逐步減少,最終於1939年取消耀、華兩部。[26]
在天津被日軍佔領後,趙天麟抵制佔領當局推行的「親善」教育,拒絕更換佔領當局指定的教材和日軍武裝入校參觀。每逢重大活動,耀華學校師生堅持唱中華民國國歌、懸掛中華民國國旗,引起日軍的不滿。1938年6月27日清晨,趙天麟校長在從家中前往學校途中,被日軍暗殺團分子槍殺[28]。隨後,耀華學校全體師生及社會人士,自發地組織遊行請願,抗議日軍暴行。時在武漢的國民政府對趙天麟頒佈褒揚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趙天麟亦被追認為烈士[29]。
1939年8月,天津發生水災,學校校舍一度成為災民避難場所。災後,學校為師生注射了霍亂、傷寒混合疫苗,以策安全。[30]
1942年,耀華學校第五校舍落成。1942年起,耀華學校被迫由教授英文改為教授日文[31]。直至抗戰結束,耀華學校重新恢復英文教學,部分課程重新開始使用英文授課[12]。1947年1月1日,耀華中學學生與南開大學、北洋大學、南開中學等學校學生共3000人舉行抗議美軍暴行的遊行[32]。3月30日,天津工商學院管弦樂隊借用耀華禮堂舉辦「天津工商大學募集助學金音樂演奏會」[33]。同年暑期,國民政府委派《民國日報》總主筆俞大酉任耀華學校的第六任校長,此時校董事會成員有吳鼎昌、周寄梅、徐世章、前天津市市長張廷諤、時任天津市市長杜建時等。俞大酉任校長期間大力提倡課外社團活動,組建了歌詠團、舞蹈班、口琴隊、話劇團、國劇社、演講組等社團組織。1948年6月,在趙天麟校長犧牲10周年之際,耀華中學決定將學校圖書館定名為「君達堂」以示紀念前校長趙天麟烈士。同年12月中旬,國民革命軍第九十四軍第四十三師師部一個炮兵營和第一二九團團部,總共3000餘人進駐耀華學校,並以此為據點。1949年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路攻城部隊在耀華學校攻下駐守國軍的最後一個據點後會師,正式接管天津並宣佈天津「解放」[17]。
1949年至文革前(1949-1966年)
1949年1月,耀華學校復校委員會成立後,耀華中學、耀華小學相繼複課[17]。同年2月,耀華學校校務委員會建立,趙伯炎任主任委員。1950年,抗美援朝時期,耀華學校共有73位同學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其中,鄭宗慶、李俊水、陳爾和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被授予「空軍英雄」稱號[17]。1952年12月23日,私立天津市耀華學校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辦,改為公立學校,中學部與小學部分開,中學部更名「天津市第十六中學」,為天津市重點中學[3],也是天津市高中規模最大的中學,設有12個班級,542人在讀,小學部更名「天津市五區五小」。從此,耀華學校的中學部和小學部分為兩個獨立單位。1956年6月20日,天津十六中制定的校規「對學生文明行為統一教育要求的七十二條」刊發在《中國青年報》上,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同年8月29日,《中國青年報》全文發表「七十二條」並發表社論「培養教育中學生的一個重要問題」,就「七十二條」再次引發教育界的廣泛討論[34]。1960年代,耀華中學被評為全國先進教育單位,耀華中學的飛機航模小組學生得到周恩來、鄧穎超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與肯定。1962年12月18日和1963年2月初,教育部部長楊秀峰兩次到耀華中學視察工作[17]。
文革期間(1966-1976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以來,受到政治運動的影響,耀華中學(天津十六中)的教學秩序受到了相當程度的干擾[35]。包括天津十六中在內的天津市各中學率先相應文革的造反運動。由學生組成的紅衛兵組織蜂擁而起,揪斗學校領導和教師、衝擊黨政機關[36]。6月8日,十六中學生成立了以天津市長胡昭衡之子李羅力為首的學生組織「十六中文革委員會」[37]。6月21日,天津市委在民園體育場召開了全市中學生慶祝廢除高考制度大會,天津十六中的學生在會上散發了言辭激進的《給全市革命青年的一封信》,號召天津市的中學生一致反對天津市委領導幹部[36]。天津市委領導高度重視事態發展,認為李羅力等學生造反運動與其父天津市長胡昭衡有關,因此認為十六中學生揭發批判天津市委的行為是「鬧事」,於6月22日向天津市第十六中等大專院校、中學派出工作組,加劇了同造反派的對立[36]。毛澤東在得知後指責工作組「起壞作用,阻礙運動」之後,天津市委被迫宣佈支持天津十六中部分學生散發的《給全市革命青年的一封信》,並對在「十六中事件」中所犯的「方向路線性錯誤」進行檢討、撤走派往天津市各大專院校、中學的工作組[36]。1966年8月,學生自發響應文革的政治運動,曾短暫將校名改為「毛澤東主義戰校」[4]。
1967年3月20日,天津市革委會要求天津十六中開始四年學制的試驗,即初中二年,高中二年[38]。1974年,天津市政府計劃將天津十六中自市中心遷往天拖南地區,最終在師生、校友的反對下未能實施。然而文革期間,建校初期自外國購買的部分精良儀器設備遭到損毀[17]。
改革開放以後(1976年至今)
1978年,天津市第十六中學被確定為天津市首批重點中學[38]。1981年,經天津市政府重新核定,第十六中學為天津市教育局直屬重點中學[38]。1987年,天津十六中按照天津市方面教改試點要求,由完中校改制為天津市第一所高中試點校[38]。1988年,學校決定復名「天津市耀華中學」,9月18日得到天津市教育局批准,復名大會於同年12月21日耀華禮堂召開[3]。1988年,耀華中學開辦學制4年的少年兒童早期智力開發實驗班,1995年學制改為5年[39]。
1990年,位於學校西南角的耀華科教館落成[3]。1993年,天津市鼓勵個人和社會團體辦學。1994年,以耀華中學為依託,建立了天津市華星中學[38]。1998年,耀華中學圖書館新館重建落成。 1999年8月,時任天津市市委書記張立昌部署天津市中小學教育佈局結構調整時,提出「再建幾所『南開』、『耀華』」,使耀華中學和南開中學成為天津市中小學的榜樣學校[40]。
2000年,藉由中小學教育佈局調整的契機,耀華中學爭得天津市規劃局等部門協助,將耀華路劃歸耀華中學使用,同時將原校址旁邊已經被被開發商預購的耀華里土地歸還,併入學校成為新校區,使得學校面積由49畝擴大為80畝[41]。2002年,耀華中學改擴建工程被確定為天津市市政府重點工程[42]。2003年8月,耀華中學新教學樓在老校區東北一側的新校區落成。新教學樓分別以校訓命名為「尚勤樓」、「尚樸樓」、「惟忠樓」和「惟誠樓」,其中尚勤樓為理化生實驗樓。2005年,耀華中學收購緊鄰的「新華職工大學」大樓,將其改造為耀華嘉誠國際中學的初中部,並將校園擴展[17]。2006年8月8日,天津市第一塊歷史風貌建築保護標誌牌在耀華中學禮堂前掛牌[43]。同年,該校恢復義務教育段內初中招生。
2010年,耀華中學獲得首屆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資格。2010年4月,青海玉樹地區發生強烈地震,該校隨即承擔了563名災區學生的轉移安置和就學任務[44]。2011年,耀華中學被評為中國百強特色十佳創新學校[45]。同年10月,該校拔尖創新人才後備梯隊培育中心成立並舉行揭牌儀式[46]。2014年,耀華中學與濱海新區教育局合作在天津自貿區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選址建設天津市耀華中學濱海學校[47]。2022年,耀華中學與天津市紅橋區教育局合作,在紅橋區建立天津市耀華中學紅橋學校。
2024年,經天津市教委批准,耀華中學高中部重新面向應屆初中畢業生開放招收實驗班學生,招生方式以中考成績和小卷考試綜合錄取,標誌着耀華中學因歷史原因而停辦的實驗班重新招生[48]。
校園風貌
老校舍
原天津公學禮堂 | |
---|---|
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天津市和平區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1932年 |
編號 | 3 |
認定時間 | 1997年6月2日 |
原天津公學 | |
---|---|
位置 | 天津市和平區 |
建成時間 | 1932年 |
評定時間 | 2005年8月31日 |
參考編碼 | 0110037 |
等級 | 特殊保護 |
耀華學校建設於當時天津英租界圍牆道的一塊三角地,採取封閉、完整、自成一體的院落式佈局,受歐洲新藝術運動影響,整個建築是現代的,又融合了西洋古典的手法,整體感強,細節精緻,被認為是20世紀初期受歐洲探新運動影響而創新的精品[49][50]。整個校舍的總平面圖近似於一個三角形,所有校舍都沿着東部進行周邊式佈置,第二與第四校舍以過廳「二四通道」相連,而第一與第三校舍則用大禮堂門廳相銜接。這種內廊式的校舍平面佈局,不僅使整個校舍連貫互通,有機結合,而且使用上使捷而緊湊。整個校舍的建築風格,具有明顯的折衷主義傾向,不僅講求立面處理的簡潔性和注重建築功能的實用性,而且對門廳、人口和室內裝飾方面也注重使用古典的建築構件。[51]
耀華學校四座校舍及禮堂均是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其中第三校舍和第四校舍原本由英國人設計,後因費用較高,改由閻子亨設計[4]。耀華學校禮堂始建於1932年,1935年落成,由英國建築師庫克和安德森二人共同設計的,被列入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52][53]。2011年8月,耀華中學擬斥資11,636萬元對老校舍本着「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加固、提升防震抗災級別,但遭到部分天津文物保護人士的阻撓[54][55]。
新校舍
耀華中學新校舍,2003年8月在毗鄰耀華中學老校舍的耀華里舊址落成,是天津市政府重點工程,由教學樓、理科實驗樓、食堂、宿舍樓和游泳館組成。在設計過程中,校方徵詢了校友的意見,錢偉長向時任校長曲麗敏表示希望新校舍「風格別太懸殊,要保證耀華新老校區的一致性。」[56]新校舍由耀華中學校友、華匯設計總建築師周愷主持設計,耀華新教學樓面向東北的主立面是一片柱廊,串聯起四棟教學樓,四座主要教學樓依據校訓命名為尚勤樓、尚朴樓、惟忠樓、惟誠樓[57]。在使用方面,尚勤樓為理科實驗樓,尚朴樓、惟忠樓和惟誠樓三座樓均為教學樓。耀華中學新校舍沿用了老校舍紅色的主色調,保存了耀華人對母校的集體記憶。耀華中學改擴建不僅在佈局、建築體量延續了原有文脈,還從老建築上提取出合適的符號加以運用,充分表達了對歷史的尊重。[58]
耀華路
耀華路建於1921年,初名利斯克目道。1927年隨天津公學(耀華中學前身)的成立而得名公學道[59]。1943年日本佔領天津,公學道改稱興亞二區22號路[59]。日本戰敗後,興亞二區22號路更名為耀華路[59]。耀華路最初是天津市的一條市政道路,長330餘米,連通營口道和南京路,道路西南側為耀華學校,東北側為民居耀華里。1960年代開始,由於歷史原因[需要解釋],耀華路被被煤店、園林管理班點、街道生產廠房、震後臨時建築所佔據,據統計有77間1,981平方佔據了整條耀華路。2000年8月,天津市在暢通工程中將佔據耀華路的臨時建築全部拆除,恢復其通行功能[60]。2003年8月,在原耀華里位置興建的新校舍落成,分割新舊校舍的耀華路併入耀華中學成為校園道路。
校園風物
耀華學校在建校初期栽種法國梧桐,建設新校區後並進行了增種,歷經80餘年被視為學校歷史的象徵。耀華校園中銅像共有十餘座,已經成為學校景觀重要的組成部分。1995年,在耀華科教館前樹立原校長趙天麟烈士銅像,後遷移至2006年落成的耀華中學校史館前。2004年12月29日,校友的捐助集資30餘萬元,為在耀華任教過就讀過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在耀華路旁設立銅像[57]。2005年11月,錢偉長院士銅像在新教學區「才華橫溢」噴泉池前落成[61]。2021年6月,天津美術學院捐贈的白方禮銅像在耀華路落成。
由於耀華中學校舍古樸,保留了近代建築的風貌,時常成為影視作品取景之用。電視劇《張伯苓》《玉碎》和電影《梅蘭芳》《風聲》《白方禮》曾在耀華中學老校舍「物理講演室」、「耀華路」、「耀華禮堂」等地取景[62]。
學校傳統
校訓
耀華學校校訓為「勤樸忠誠」,自1934年擬定沿用至今[4]。1948年夏編輯的《耀華年刊》在序言中,對校訓「勤樸忠誠」做了詮釋和解讀:「業精於勤,功成在朴,至誠則金石為開,盡忠則神祇可格。」[23][63]「勤樸忠誠」四字校訓亦可擴充表述為「尚勤尚樸,惟忠惟誠」[64]。2003年落成新教學樓分別以校訓命名為「尚勤樓」、「尚朴樓」、「惟忠樓」和「惟誠樓」。2014年10月23日,中央電視台「校訓是什麼」系列報道中學篇第一集介紹了耀華中學的校訓[65]。
校徽、校旗
耀華學校校徽也曾稱為校標,為盾形,中間書寫「耀華」二字[63]。不同身份人員佩戴不同底色校徽,耀華學校教職員佩戴紅底色校徽,中學部學生佩戴藍底色校徽,小學部學生佩戴黃底色校徽,學校工友佩戴綠底色校徽,家長佩戴紫底色校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度改為長方形校徽,教職工佩戴白底紅字校徽,學生佩戴紅底白字校徽[4]。目前,耀華中學的標準校徽沿用最初版的藍底色盾形校徽。1930年代,耀華學校管理委員會規定,校旗為紅色,並用韋氏拼音的英文校名「Tienchin Kung Hsueh」的簡寫TKH做成藍色盾形,繞以華文校名[4]。
校歌
耀華學校校歌於1934年前後譜寫並填詞,但詞曲作者及創作過程已無從考證[66]。校歌最初為三個段落,而後精簡為兩個段落,沿襲至今。固定在每周升旗儀式奏唱國歌之後,全校集體唱校歌。同時在重大典禮活動和集會之時亦奏唱校歌。以下是校歌歌詞[4]:
“ |
環球人類文明日熾昌,教育神聖業,普及萬邦;勖哉耀華為我學界光,宗旨純且正,教導優良。斐然學子,濟濟聚一堂,日新復月異,進步無疆。 |
” |
——耀華學校校歌 |
校慶活動
耀華學校始建於1927年10月6日,因而每年10月6日是耀華中學傳統的校慶日,每年舉行校慶活動周。每逢五年和十年的整數年份舉行慶典活動,並製作、出售紀念徽章、郵票、明信票等紀念物。紀念章一般為校徽形狀的盾形徽章,並有建校紀念等字樣。2002年,耀華中學建校75周年之際,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為耀華中學校慶題詞:「面向時代、光耀中華」;曾在耀華學校教授物理課的物理學家錢偉長題詞:「勤樸忠誠、耀我中華」,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向學校致賀信[67]。2007年10月,耀華中學建校80周年校慶之際,梁思禮、于敏院士等校友為學校題詞,蔣大為等校友為校慶發來賀信,天津市有關領導和眾多知名校友參加了校慶慶典[68]。
教學情況
課程教育
耀華中學自建校初期在教學方面便「宗旨純且正,教導優良」。1936年6月,天津市舉行首屆高中畢業生會考,耀華學生的成績居全市各校之冠,高中會考全市前五名中有四名為耀華學子,這一成績在當時引起轟動[21]。燕京大學曾特批准耀華中學為「承認中學」,每年派人到耀華選拔新生[8]。至今,耀華學校在天津市的教學水平仍然為全市領先。近幾年,耀華中學多名畢業生取得天津市高考狀元的的成績。同時,屢有學生獲得諸如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等殊榮[69]。耀華中學的高考錄取率均達到本科率100%,重點率97%以上[70]。1988年,耀華中學創辦早期智力開發實驗班,入學採取單獨招生方式,施行初高中連讀制,初中階段教育2年,高中階段教育3年,不需參加天津市統一的中考,是天津市最早開展超常教育的中學實踐基地[71]。在高考成績方面,耀華中學畢業生多次獲得天津市地區高考第一名的成績,2000年,耀華中學畢業生包攬了天津市高考理科成績的前四名[72]。
素質教育
耀華學校主張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校歌中即有「智德體三育,策勵維勤」。資深學者、校友資中筠在其文章《何謂素質教育——憶母校天津耀華中學》中對耀華中學自建校初期便推行「素質教育」的做法給予肯定[12]。耀華中學在民國年間便建有堪與大學相媲美的體育場、室內體育館、圖書館、實驗室、大禮堂等,並開設歌詠團、舞蹈班、口琴隊、話劇團、國劇社、演講組等社團組織。1935年,學校獲得天津市中學以上「體促」女子籃球冠軍、天津市體育聯合會中級組壘球冠軍等,並在天津市中小學運動會上獲男子中級總分第一、女子高級總分第一[3]。1936年初,著名歌唱家夏里亞賓曾在耀華禮堂舉辦音樂會,聽眾不乏曹禺、沈湘在內的眾多文藝界人士和學校師生等[21]。1945年中國第一步交響詩《蘇武》亦是在耀華禮堂首演[73]。耀華中學民族藝術團也曾應德國科尼西斯布隆市政府邀請於當地進行了校際交流和文藝展演[74]。
獎學金體系
自建校以來,學校即設立全勤獎等,並對考試成績優異者頒發獎品、圖書等以資鼓勵。學校因坐落於天津英租界,故每年為成績最優者頒發英皇獎學金。此外,耀華學校編列清寒學生獎學金以提倡家境清寒、品學兼優學生來校學習。1939年起,學校及校長決定將減支校長薪俸的一部分,劃撥給清寒獎學金[30]。2012年6月,校友唐寧及宜信公司在耀華中學設立「李婉文獎學金」和「耀華-宜信社會責任教育基金」[75]。
師資情況
耀華中學自1927年創辦以來,規模不斷壯大。1948年時,耀華學校中學部、小學部共有學生1,336人,24個教學班,教師77人[3]。截止到2013年,耀華中學共有教職工315人,其中教師283人,國家級骨幹教師3人,市、區級學科帶頭人41人,特級教師19人,中學高級教師123人。超過三成教師擁有博士、碩士學位,在校學生共有61個教學班,2767人。[76]
歷任校長
自耀華中學由莊樂峰創辦以來,共歷經十六任校長。1927至1928年,由曾任北洋大學學監的王龍光任首任校長。1928至1934年,哈佛大學建築工程專業博士嚴松章擔任第二任校長[18]。1934年起,原北洋大學校長、哈佛大學法學博士趙天麟擔任校長[26],任內制定了「勤樸忠誠」的校訓,1938年遭暗殺。1938至1939年,原啟新洋灰公司經理金邦平任第四任校長[30]。1939至1947年,陳晉卿擔任校長[30]。
1947至1949年,民國時期知名記者、天津《民國日報》總主筆俞大酉擔任第六任校長[77]。俞大酉任職期間大力提倡社團活動並修訂完善了學校管理制度,直至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天津市教育系統,1949年2月25日,天津市耀華學校召開批鬥大會批鬥俞大酉迫使離任校長職務[77]。
1949至1950年,趙伯炎擔任第七任校長。1950至1956年、1957至1960年 ,《張家口日報》總編輯韓烽兩度擔任校長。1956至1956年、1978至1984年,畢業於輔仁大學物理系的金秉真先後兩度擔任校長。1957年,魏偕元曾擔任校長數月之久。1961至1968年,於汝鮫擔任第十一任校長。1972至1978年,費春和擔任第十二任校長。1984至2000年,閻治身擔任耀華中學第十三任校長,也是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78]。2000至2008年,數學教師曲麗敏擔任第十四任校長[41]2008年至2021年2月,數學教師任奕奕擔任第十五任校長[79]。2021年2月至2024年11月,數學教師侯立瑛擔任第十六任校長[80]。2024年11月起,李莉擔任第十七任校長[81]。
校友
耀華中學校友僅列舉部分求學或畢業於天津公學、耀華學校各學部、天津市第十六中學和天津市耀華中學的學生,或曾於此任教的學者、政治軍事人物和其他有影響力的社會人士。耀華中學在建校初期多位政商名流子嗣就讀學校,諸如清朝皇室的金友之、金韞娛和金韞歡。[83]
耀華中學建校以來,培養出諸多在各界有所建樹的人士。諸如,1947屆校友金怡濂[79]和1944屆校友于敏先後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榮譽[84]。中科院院士孫家鍾、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怡濂、鋼琴教育家劉暢標、國際關係學家資中筠和原西北電管局總工程師錢家鑲等曾為耀華中學的同班同學[85]。
兩院院士
耀華中學校友中備受校方推崇的是院士校友群體,為此2004年校方在耀華路修建了十餘座院士校友銅像。耀華校友中的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有1938屆校友、小兒外科專家張金哲[86],1938屆校友、地質學家郝詒純[86],1940屆校友、物理學家金建中[86],1941屆校友、梁啓超之子、導彈控制專家梁思禮[86],1942屆校友、物理化學家朱起鶴[86],1944屆校友、兩彈一星功臣、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理論物理學家于敏[87],1946屆校友、化學家王夔[86],1946屆校友、物理冶金學家、化學家孫家鍾[86],1947屆校友、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大型計算機專家金怡濂[84],1949屆校友、化工結晶專家王靜康[86],1950屆校友、雷達與通訊系統專家王越[86],1957屆校友、飛行器專家馮培德[88]和1965屆校友、海洋學家馮士笮等[86]。
學界
除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外,耀華校友中在學界的人物有1941屆校友、參與創辦北京工業大學的宋碩,美國沃頓商學院終身教授、參與世界第一台通用數字計算機ENIAC的設計建造的朱傳渠[79],1946屆校友、國際政治及美國研究專家資中筠[12],南開大學原校長侯自新[89],蘇州大學原校長陳克潛,1948屆校友、北京大學生物系主任顧孝誠,1950屆校友、清華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方惠堅[90],海軍總醫院原副院長、耳鼻喉科專家汪磊,1950屆校友、北京軍區總醫院主任醫師華益慰[91],中國建築師學會資深建築師黃星元[49]等。
政界
耀華校友中的政界人士有1946屆校友、原天津市市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聶璧初[92],原美國蒙特利公園市市長,美國國務院東西方研究中心董事、美國首位華裔女市長陳李婉若[86],1945屆校友、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86][92],1945屆校友、原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秘書長馬彭祖[86],1949屆校友、外交部首位女發言人李金華[93],1953屆校友、北京石油大學原總務處長曹承彬,1958屆校友、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副部長谷永江,1958屆校友、解放軍總參謀部二部副部長侯剛,1959屆校友、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周紹熹,中國駐外大使于振起[94]及夫人1967屆校友、原中紀委副書記馬馼[95]。
文學藝術界
耀華校友在藝術界中有1938屆特班校友、演員黃宗江,1944屆校友黃宗洛[86],石揮[96],1948屆校友、天津人民藝術劇院一級演員左傑,1958屆校友、國家一級演員周繼緯,1958屆小學部校友、國家一級演員鮑國安,1966屆校友、歌唱家蔣大為[97],京劇演員齊嘯雲[86],1981屆校友、歌手劉歡[98],書畫家陳驤龍,1957屆校友、畫家黃權山,科幻文學作家、2016年雨果獎得主郝景芳[99]。
教工校友
耀華中學的教工校友有第三任校長、北洋大學原校長趙天麟,物理學家錢偉長曾在耀華學校教授物理課並擔任女生班班主任[100]。物理教育家楊桂宮,地質學教育家蘇良赫,音樂理論家張肖虎[92]、音樂家莫桂新等均曾在耀華任教。畫家李文珍1946年進入天津耀華學校擔任美術教師,同時進行油畫創作[101]。
耀華系列學校
耀華嘉誠國際中學和耀華濱海學校是耀華中學創辦的民辦學校。耀華嘉誠國際中學由天津市耀華中學和北京加成通業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共同創辦,前身是公辦民助的天津市華星中學,以收購的新華職工大學教學樓更名的明德樓作為初中教學樓,2009年更換北京北方投資集團為新的辦學合作夥伴[102]。耀華濱海學校是天津市耀華中學與天津濱海發展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創辦的全日制寄宿中學,地處東麗區與河東區鄰界處,在世紀大道沿線的南側,是為濱海新區服務所建設的分校,與耀華中學師資共享[103],2022年轉為公立,更名「天津市第二耀華中學」。
2014年,耀華中學與濱海新區教育局合作在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選址建設一座中學,規劃佔地108,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9,000平方米,48個教學班規模[104]。2024年9月,天津市耀華中學濱城學校正式成立。
耀華小學,隸屬於天津市和平區教育局,歷史上原本是耀華學校小學部,同耀華中學有歷史淵源。1952年12月23日,私立耀華學校由當時的天津市人民政府接管後改為公立學校,小學部更名為「五區第五小學」,幾經合併拆分,2007年10月6日於耀華中學80年校慶之際,更名「耀華小學」,但與耀華中學並隸屬無關係[105]。
對外交流與合作
耀華中學與哈爾濱市第三中學、東北育才學校、大連育明高級中學建立了四校教學共同體。2009年,耀華中學在哥倫比亞新格拉納達學校建立了哥倫比亞的第一所孔子課堂[106]。2013年12月,在天津市教委與濱海新區協調下,耀華中學與天津開發區二中、塘沽紫雲中學正式簽訂校際聯盟協議[107]。在國際交往方面,耀華中學國際部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麻省大學、肯特州立大學、蒙大拿大學、羅徹斯特理工學院等建立了合作關係[108]。
參考文獻
- ^ 1.0 1.1 孟广慧题匾篇. 今晚報.
- ^ 天津市耀华中学现任领导班子. 2024-11-01 11:06 [2024-12-20] (中文(中國大陸)).
副校長張強,副校長閆林,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李媛,黨委書記侯立瑛,黨委副書記、校長李莉,副校長簡冬生,紀委書記張小虎
- ^ 3.0 3.1 3.2 3.3 3.4 3.5 張紹祖. 津门校史百汇.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4年: 72–74.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耀華中學校志銘編委會. 耀华中学校志铭.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126.
- ^ “耀华之父”的校事与家事. 城市快報. 2010-11-10.
- ^ 6.0 6.1 杜鵑. 公共空间语境下的中外交流——基于天津英租界的考察. 歷史教學(下半月刊). 2021-11-16, (2021 (11)).
- ^ 天津通志·舊志點校卷 下
- ^ 8.0 8.1 天津市地方志編修委員會. 天津通志·基础教育志. 天津: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7. ISBN 7805637776.
- ^ 天津市志·租界志. 天津: 天津市地方志編修委員會辦公室. 2007.
- ^ 天津市檔案館. 天津公学保管团契约. 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史料选编 第一版.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3年1月. ISBN 9787552800678.
- ^ 天津市檔案館. 天津公学1927年报告. 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史料选编 第一版.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3年1月. ISBN 9787552800678.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資中筠. 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何谓素质教育——忆母校天津耀华中学.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 ISBN 9787500432999.
- ^ 13.0 13.1 莊樂峰. 管理委员庄乐峰先生序. 天津耀華濱海學校網站. [2015-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 ^ 14.0 14.1 天津市檔案館. 天津公学1930年报告. 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史料选编 第一版.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52800678.
- ^ 15.0 15.1 天津市檔案館. 天津公学1931年报告. 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史料选编 第一版.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3年1月. ISBN 9787552800678.
- ^ 佚名. 本市英租界纳税人昨开常年大会. 益世報. 1931-04-16.
-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耀華中學校友會、校史館. 耀华中学校史. 天津: 耀華中學. 2005年.
- ^ 18.0 18.1 天津市檔案館. 天津公学1933年报告. 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史料选编 第一版.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3年1月. ISBN 9787552800678.
- ^ 19.0 19.1 19.2 天津市檔案館. 耀华学校1934年报告. 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史料选编 第一版.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3年1月. ISBN 9787552800678.
- ^ 天津市檔案館. 耀华中学1935年报告. 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史料选编 第一版.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3年1月. ISBN 9787552800678.
- ^ 21.0 21.1 21.2 天津市檔案館. 耀华中学1936年报告. 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史料选编 第一版.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3年1月. ISBN 9787552800678.
- ^ 天津市檔案館. 耀华学校1937年报告. 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史料选编 第一版.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3年1月. ISBN 9787552800678.
- ^ 23.0 23.1 侯福志. 耀华年刊. 天津日報. 2015-01-19.
- ^ 韓大勇. 学校应该是师生执著求索的乐园——对话天津市耀华中学校长任奕奕. 天津教育. 2013年, (22).
- ^ 張雯婧. 老校友梁思礼母校回忆77年前日军轰炸南开中学. 2014-07-17.
- ^ 26.0 26.1 26.2 天津市檔案館. 耀华学校1938年报告. 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史料选编 第一版.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3年1月. ISBN 9787552800678.
- ^ 任悅、李海燕、劉耀輝、張宇塵. 耀华中学第三任校长赵天麟 遇害时同学听到枪声. 每日新報. 2014-08-18.
- ^ 天津檔案館. 警务处1938年报告. 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史料选编 第一版.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3年1月. ISBN 9787552800678.
- ^ 周利成. 日寇暗杀赵天麟真相. 中國檔案報. 2010-09-16.
- ^ 30.0 30.1 30.2 30.3 天津市檔案館. 耀华学校1939年报告. 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史料选编 第一版.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3年1月. ISBN 9787552800678.
- ^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堯和,憶耀華,耀華中學八十年校慶徵文
- ^ 南開大學校史編寫組. 南开大学校史.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1989.
- ^ 劉倩. 天津小提琴艺术发展状况研究—20世纪上半叶. 天津音樂學院. 2016-06-10.
- ^ 培养教育中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國青年報. 1956-08-29.
- ^ 陳雨亭; 胡振京; 王慧霞. 建国以来天津基础教育发展研究. 天津市教科院學報. 2009年, (5).
- ^ 36.0 36.1 36.2 36.3 中共天津历史简明读本. 中共天津市委黨史研究室. [201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3).
- ^ 李中垣. 八十述往.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年.
- ^ 38.0 38.1 38.2 38.3 38.4 天津市和平區地方志編修委員會 (編). 和平区志(下册).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 ISBN 7101044956.
- ^ 天津市和平區地方志編修委員會 (編). 天津市和平区志(1979-2010年). 天津: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7-08. ISBN 9787557635947.
- ^ 王立文. 张立昌:努力创办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教育. 2002-08-07.
- ^ 41.0 41.1 一个真正的耀华人——曲丽敏校长写意. 天津教育報. 2010-11-08.
- ^ 武志成. 刘胜玉强调:示范校建设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天津日報. 2003-03-08.
- ^ 天津市第一块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标志牌在耀华中学挂牌. 天津人民廣播電台新聞廣播. 2006-08-09 [2013-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 ^ 563名玉树学生就读天津耀华滨海学校. 天津日報. 2010-08-31.
- ^ 張雯婧. 耀华中学喜迎建校85周年. 天津日報. 2012-10-07.
- ^ 天津耀华中学:创新课让跃动青年展才华. 渤海早報. 2011-10-12.
- ^ 天津市滨海新区13个教育项目启建. 渤海早報. 2014-07-16.
- ^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4年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实验班招生章程. 微信公眾平台. [2024-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25).
- ^ 49.0 49.1 建筑师要重视工业建筑创作 ——对话第五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黄星元. 中國建設報. 2010-07-24.
- ^ 耀华中学建筑:受欧洲探新运动影响创新的精品. 阿普拉. [2015-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5).
- ^ 竇忠如. 大匠踪迹:中国近现代经典建筑掠影.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6. ISBN 9787530644706.
- ^ 耀华学校礼堂. 2010-01-01 [2013-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3).
- ^ 陳欣. 耀华中学礼堂遭违章改造?. 城市快報. 2011-08-26.
- ^ 耀華中學老校舍加固抗震達標工程招標公告,津建交和平施工[2011]06031
- ^ 天津耀华中学礼堂遭违章改造? 学校:只是加固校舍. 城市快報. 2011-08-26.
- ^ 钱伟长和天津因缘:曾在耀华学校教书 兼班主任. 北方網. [2014-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6).
- ^ 57.0 57.1 天津市耀華中學. 天津市中小学德育教育先进学校经验展示. 天津日報. 2013-10-23.
- ^ 何嘉耕,「用都市設計理論解讀耀華中學改擴建設計」,《天津大學學報增刊》,2008年06月
- ^ 59.0 59.1 59.2 譚汝為. 天津地名考 耀华中学-耀华路-耀华里. 城市快報. 2004-03-25 [2020-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2).
- ^ 張鳴岐. 遗忘三十年 天津市耀华路又通了. 天津日報. 2000-08-31 [2020-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2).
- ^ 教育家钱伟长铜像安装在耀华中学校园内. 天津日報. 2005-11-03.
- ^ 电影《风声》中的天津拍摄地 齿轮倒转历史重现. 北方網. [2013-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7).
- ^ 63.0 63.1 耀華學校. 耀华年刊. 天津. 1948年.
- ^ “耀华之父”的校事与家事. 城市快報. 2010-11-10.
- ^ 耀华中学——用勤朴忠诚光耀中华. CNTV. [2015-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4).
- ^ 校歌背后的故事. 今晚報. 2011-04-24.
- ^ 耀华中学75周年校庆 李瑞环李岚清题词致贺信 张立昌李盛霖题词祝贺. 中新社. 2002-09-19 [2013-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2).
- ^ 孫剛. 为祖国建设培养栋梁之才. 天津日報. 2007-10-07.
- ^ 全国百所重点中学网站:天津市耀华中学. 新浪教育. 2010-11-05 [2013-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 ^ 宜信在天津耀华中学设立奖学金和社会责任教育基金. 和訊網. 2012-06-12 [2013-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9).
- ^ 天津市耀华中学“早期智力开发实验班”招生100名. 每日新報. 2011-04-22.
- ^ 全国百所重点中学网站:天津市耀华中学. 新浪教育. 2010-11-05 [2015-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3).
- ^ 我国第一部交响诗作品《苏武》国庆在津演出. 騰訊. 新華網. 2007-09-30 [2013-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9).
- ^ 耀华中学赴德艺术展演. 天津日報. 2007-08-05.
- ^ 尊师重教 感恩母校 宜信在天津耀华中学设立奖学金. 和訊網. [2015-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7).
- ^ 耀华中学2013年教育年鉴. 耀華中學.
- ^ 77.0 77.1 賀培新. 王達敏 , 編. 贺培新集. 南京: 鳳凰出版社. ISBN 9787550624191.
- ^ 周新民. 阎治身校长谈培养青年教师. 天津教育.
- ^ 79.0 79.1 79.2 天津市耀华中学校长任奕奕:培养一个优秀群体而不是几个状元. 中國青年報. 2013-01-14.
- ^ 天津市教育委員會. 市委教育工委 市教委关于吴宗保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 天津市教育委員會網站. [2021-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3).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0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馬欣. 钱伟长和天津因缘:曾在耀华学校教书 兼班主任. 北方網. 2010-08-12 [2017-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凌冰. 爱新觉罗·韫欢. 寧夏人民出版社. 1984-10.
- ^ 84.0 84.1 朱丹. 讲述于敏历程与情怀:木斋耀华育大师 不忘桑梓情. 每日新報. 2015-01-10.
- ^ 毕业60周年随想. 金怡濂. 2007-10.
- ^ 86.00 86.01 86.02 86.03 86.04 86.05 86.06 86.07 86.08 86.09 86.10 86.11 86.12 86.13 86.14 耀华中学迎80华诞 “重量级”校友齐到场. 北方網. 2007-10-06 [2015-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3).
- ^ 王音. 国家最高科技奖天津老乡于敏摘冠 曾就读于耀华中学. 天津日報. 2015-01-09.
- ^ 他是冯如的后来人. 江門日報. 2012-06-01.
- ^ 耀华精神的精髓——以育人为根本. 侯自新.
- ^ 天津市耀华中学. 網易. 2008-12-30 [2015-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0).
- ^ 母校耀华中学同学:华益慰把温馨和希望留给别人. 今晚報. 2006-07-29.
- ^ 92.0 92.1 92.2 聶璧初. 聂璧初:回忆耀华母校. 今晚報. 2007-03-29.
- ^ 华春莹:外交部新任女新闻发言人. 搜狐. 2012-12-03 [2013-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 ^ 于振起:从天津走出的知青外交官. 2015-05-07. 北方網. [2009-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07).
- ^ 马馼 出马剑指腐败. 新京報. 2007-11-09.
- ^ 蘇莉鵬. 石挥——石家大院里走出的“话剧皇帝”. 城市快報. 2017-04-10.
- ^ 天津耀华中学85周年华诞 歌唱家蒋大为母校献艺. 今晚報. 2012-10-22.
- ^ 裴艷. 故人相见刘欢泪涟涟. 每日新報. 2003-04-17.
- ^ 仇宇浩. 在耀华写周记开启作家路 评选中力压斯蒂芬·金 摘雨果奖的郝景芳是天津姑娘. 每日新報. 2016-08-22.
- ^ 钱伟长和天津因缘:曾在耀华学校教书 兼班主任. 北方網. 2010-08-12 [2013-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6).
- ^ 馮驥才. 秋日里对春风的怀念 ——代序兼记李文珍先生.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8-02-29.
- ^ 天津市耀华嘉诚国际中学概况. 陽光高考. [2013-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1).
- ^ 耀华滨海学校简介. 耀華濱海學校. [2017-05-01].[永久失效連結]
- ^ 新区将再添5所“名门”分校 4所与滨海合作办学. 渤海早報. 2013-12-14.
- ^ 耀华小学重现津门. 天津日報. 2007-09-04.
- ^ 天津耀华中学代表团访哥伦比亚格拉纳达孔子课堂. 中國新聞網. [2014-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1).
- ^ 天津市制定市区名校与滨海新区学校建立校际联盟工作方案. 天津教育報. 2013-09-03.
- ^ 周曉宇. 耀华国际部杨晓柯:学校为学生量身定制留学规划. 北方網. 2014-11-10 [2017-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