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特·馬里埃特

弗朗索瓦·奧古斯特·費迪南德·馬里埃特(François Auguste Ferdinand Mariette,1821年2月11日—1881年1月18日)是法國學者、考古學家和埃及學家。他創建並擔任埃及文物局(Department of Antiquities)的首任局長,該部門是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Supreme Council of Antiquities)的前身。馬里埃特被稱為「埃及博物館之父」,也是現代埃及學的奠基人之一,在埃及各地進行了重要的發掘工作,揭示了埃及早期歷史的許多信息。

奧古斯特·馬里埃特
1861年的奧古斯特·馬里埃特
出生François Auguste Ferdinand Mariette
(1821-02-11)1821年2月11日
濱海布洛涅
逝世1881年1月18日(1881歲—01—18)(59歲)
國籍法國
職業埃及學

早年生活與教育

1821年2月11日,馬里埃特出生於法國濱海布洛涅

1839 年,他在布洛涅市立學院接受教育,18 歲時前往英國,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教授法語和繪畫。

1840 年,他曾在考文垂擔任圖案設計師,隨後返回法國,1841年,獲得杜艾大學學位。 [1]

馬里埃特自幼對東方歷史感興趣,因整理堂兄Nestor L'Hôte(商博良的同事)的文件,對埃及學產生了濃厚興趣,,並自學了象形文字和科普特語

早期職業生涯

1847年,他對布洛涅博物館整理埃及收藏目錄,加入了羅浮宮的埃及部(Egyptian department)。

1850年,當時29歲的馬里埃特被派往埃及搜尋珍貴手稿,包括科普特、敘利亞、阿拉伯和埃塞俄比亞的銘文抄本。到達埃及後他在當地成立了發掘管理處,儘管未成功獲取手稿,但通過探索埃及古代遺址取得了重要發現。

1850年,馬里埃特在薩卡拉(Saqqara)發現了塞拉皮姆地下墓穴(Serapeum of Saqqara),他發現一尊獅身人面像的頭部露出在不斷移動的沙丘中。次年11月,他首次進入了這些地下墓穴。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他繼續進行發掘,發現了兩座未被擾動的阿比斯公牛墓葬,以及數千件與歷代崇拜活動相關的物品。這些物品包括紀念碑,記錄了阿比斯公牛的生平、死亡及其墓穴建造的日期。這些數據為19世紀埃及年代學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據。

儘管受到盜竊和破壞的指控,他的工作繼續,並將寶藏送往羅浮宮,同時促成了一項協議,將發現的文物在法國和埃及之間分配。

埃及文物局的成立與主要發現

1855年,馬里埃特被任命為羅浮宮博物館副館長。然而,隨着考古經驗的積累,他逐漸認識到文物保護的重要性,並主張文物應留在原國。

1858年,他被任命為新成立的埃及文物局的首任局長,定居埃及,直至去世,並開始為埃及政府工作,致力於是推動埃及的文物保護和挖掘工作。他取消了未經授權的發掘,幾乎壟斷了考古研究工作,同時限制文物的銷售和出口,以保護新的發現物,保留給埃及國家。

他主持了多個重要遺址的發掘工作,包括孟菲斯、薩卡拉、阿拜多斯和底比斯等地。他的發掘成果之一是塞提一世神廟,被認為是埃及寺廟建築的傑出代表之一。他還對薩卡拉的金字塔區以及梅杜姆、阿拜多斯和底比斯的墓葬進行了研究,並發掘了丹德拉、埃德夫的神廟,同時也在卡納克、代爾巴赫里、塔尼斯以及蘇丹的吉布巴加爾等地展開了考古活動。在他的領導下,獅身人面像的清理工作達到了岩層表面,薩卡拉一座墓葬的壁畫也為古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575年—約公元前2130年)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豐富的細節。

到1860年,他已開設了35個新的發掘地點,並在埃及學領域引入了地層發掘法和攝影技術。不過,他在埃及考古領域的主導地位並非沒有爭議,來自英國和德國的考古學家對他擁有挖掘獨家權利提出了抗議,他與埃及當局的關係也時有緊張。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阿拜多斯》(1869年)、《埃及歷史概覽》(1874年)和《古王國的馬斯塔巴》(1889年,由加斯頓·馬斯佩羅編輯)。

埃及博物館建設

1863年,馬里埃特在靠近尼羅河的布拉克建立了埃及的第一個國家博物館,保護文物免受非法交易。

1869年,他起草了歌劇《阿依達》的情節,後來由卡米爾·杜·洛克發展,並由朱塞佩·威爾第作曲。馬里埃特監督了歌劇的服裝和佈景設計,靈感來自古埃及藝術。1871年,《阿依達》在聖誕節前夕在開羅首演。

1878年,博物館因尼羅河泛濫受到侵襲,水災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很多文物丟失,洪水也摧毀了他的個人筆記。

晚年

到1881年,馬里埃特的健康狀況明顯惡化,幾乎失明。他確保了加斯頓·馬斯佩羅的任命,以繼任他的位置,從而維持法國在埃及學領域的卓越地位。馬里埃特在開羅去世,安葬於埃及博物館花園內的石棺中。他的遺產得以延續,墓地周圍環繞着其他埃及學家的半身像,以示敬意。

遺產

馬里埃特的大部分筆記未能出版,其中許多在1878年的洪災中遺失。他的發掘日記曾借給歐仁·格雷博(Eugène Grébaut),但未被歸還。1882年,在馬里埃特去世一年後,加斯頓·馬斯佩羅根據遺留的手稿進行了整理並出版了相關內容。

1889年,布拉克博物館的狀況日益惡化,存儲空間已達飽和,無法再容納新出土的文物。時任埃及總督伊斯梅爾提供了自己的一處宅邸,作為博物館的臨時場所。同時,關於建立專門用於保存文物的新博物館的呼聲逐漸增多。最終,埃及政府決定在開羅市中心建設新博物館,由法國建築師馬塞爾·杜里翁(Marcel Dourgnon)設計,意大利的加羅佐和扎費拉尼公司(Garozzo-Zaffarani)承建。新館於1901年完工,並於1902年正式對公眾開放。馬里埃特的墓被安置在新博物館前的廣場上,旁邊的草坪上還樹立了他的雕像。

參考文獻

  1. ^   此句或之前多句包含來自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編). Mariette, Auguste Ferdinand Françoi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7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16.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