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協約國

小協約國(法語:Petite Entente),為1920年、1921年間,由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共同組成的一個同盟。同盟目的為了抑制匈牙利民族統一主義領土收復主義,以及阻止哈布斯堡王朝的重建。法國為支持這個同盟,與小協約國的盟國簽訂了多條條約。

小協約國
Malá dohoda
Mica Antantă
Мала Антанта/Mala Antanta
1921—1938
1937年的小協約國 成員: * 捷克斯洛伐克 * 羅馬尼亞 * 南斯拉夫 支持: * 法國
1937年的小協約國
地位軍事同盟
歷史時期戰間期
• 成立
1921
• 解散
1938
綠色國家是小協約國

小協約國於1920年建立,在1936年開始崩解,至1938年同盟已完全解散。法國曾認為小協約國是一個保障法國安全機會,因為它認為可以重建對德國的兩線夾擊威脅。

起源

奧匈帝國的繼承國(如捷克斯洛伐克等)建立共同防禦的企圖,在巴黎和會首次出現。共同防禦的最重要及最熱衷的倡議者,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外交部長愛德華·貝奈斯。他由1918年起,即擔任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長至1935年。貝奈斯在建立小協約國中有重要角色,他被認為是小協約國的真正創始者。[1]

貝奈斯提出的同盟的最明顯目的是,阻止匈牙利再度強大,並且防止哈布斯堡王朝的重建。但實際上同盟的真正目的是,阻止任何歐洲國家破壞成員國的獨立。貝奈斯希望可以嬴得無論匈牙利,或是其他歐洲強國,如英國、法國和德國等的尊重。除此之外,小協約國亦為了加強成員國在國際事務上的影響力。[2]

另一個對小協約國建立背景的說法,則表示小協約國是基於考慮到一戰以後歐洲勢力平衡。法國計劃與德國的鄰國建立合作,遏止任何可能發生的德國侵略行動。在一次大戰以前,作為法國盟友的沙俄是十分適合。但沙俄於一戰後期即已解體,新成立的共產蘇聯拒絕與資本主義的法國合作,因此法國轉而尋找既奉行資本主義又與德國接壤的國家。因為小協約國滿足了這些條件,法國強烈支持小協約國的建立。[3]

建立

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王國間集體防禦的協定於1920年8月14日於貝爾格萊德簽訂。條約保證若匈牙利無故對簽約國發動攻擊,成員國相互協助抵抗攻擊。[4] 1921年2月10日,雙方於貝爾格萊德交換批准條約。隨即貝奈斯建議加入與羅馬尼亞王國在1920年8月17日的同盟,但優柔寡斷的羅馬尼亞政府卻拒絕。儘管上述條約已簽訂,但仍未被認為是正式的盟約。

真正盟約簽訂如下:

  • 羅馬尼亞與捷克斯洛伐克的條約,於1921年4月23日在布加勒斯特簽訂。[5] 雙方於5月27日交換了確認。
  • 南斯拉夫與羅馬尼亞的條約,於1921年6月7日在貝爾格萊德簽訂。
  • 捷克斯洛伐克與南斯拉夫的條約,於1922年8月31日在貝爾格萊德簽訂。

上述條約擁有與1920年8月14日簽訂的條約的一樣要求。同樣重申若匈牙利對成員國無故攻擊,其他成員國須互相協助抵抗。另外,成員國亦通過一條特別軍事盟約,以定義互相協助抵抗。直至這些條約落實為止,一些臨時措施被成員國採用。小協約國的成員國並保證,合作對匈牙利採取共同外交政策。[6]

在小協約國建立期間,盟國證明了它對阻止哈布斯堡王朝復辟的決心。首先,卡爾一世於1921年3月26日,從瑞士回到匈牙利。他宣稱擁有匈牙利王權,但這行動既沒有得到匈牙利攝政,霍爾蒂·米克洛什的承認,亦未有得到小協約國的支持。因此卡爾一世被逼於4月1日離開匈牙利。同年10月20日,卡爾一世再度回到匈牙利,並重申其宣稱。事態由於卡爾一世設法取得部份軍隊的支持,而變得複雜。[7]

小協約國在貝奈斯的督促下,迅速作出了反應。同盟的成員國開始動員軍隊,並威脅他們會迅速直接干涉。除此之外,其他歐洲國家亦顯示了對卡爾一世復位企圖的反對。因應這些環境下,匈牙利政府擊敗了卡爾一世的追隨者,並於1921年10月24日逮捕了他。匈牙利雖不願剝奪卡爾一世的頭銜,但小協約國武力干預的威脅卻逐漸升級。最終於同年11月10日,匈牙利政府通過法令,廢除了卡爾一世的君主權利。[8]

鞏固

雖然在對抗哈布斯堡王朝復辟中,小協約國取得了明確勝利,但是這事件過後伴隨着同盟內部不斷升溫的緊張關係。1922年4月10日至5月19日間,熱那亞會議召開。會議顯示了成員國間的意見分歧。問題產生是因為歐洲各國可能承認蘇聯。由於捷克斯洛伐克主要是工業化國家,她傾向於改善與蘇聯關係,並承認蘇聯政權。另一方面,南斯拉夫及羅馬尼亞則是農業國家,對與蘇聯的經濟合作毫無興趣。話雖如此,小協約國的成員仍然均視蘇聯為一大威脅。[9]

在1920年代,法國執行其政策,拉緊與小協約國的關係,並成為它的重要支持者。因此法國與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及羅馬尼亞簽訂了一系列友好條約,以建立法國與她們的關係。這些條約如下:

  • 法國與捷克斯洛伐克的同盟及友好條約,於1924年1月25日在巴黎簽訂。條約效力為永久。
  • 法國與羅馬尼亞友好條約,於1926年6月10日在巴黎簽訂。原本條約只維持10年效力,在1936年11月8日再度續約10年。
  • 法國與南斯拉夫的友好條約,於1927年11月1日在巴黎簽訂。原本條約只維持5年效力,在1932年11月10日及1937年12月2日再度續約。

這些條約強制參與國要互相諮詢對方的外交政策,確保參與國的安全。[10]

小協約國的成功表現,最終結果是其制度化。本着這個目標,小協約國系統於1933年2月16日建立於日內瓦。為成員國間的長遠合作,提供了一個法律框架。根據條約,一個常設會議與常任秘書處將會設立。前者是三國的外交部長定期會面,而後者則是處理小協約國的日常運作。[11]會議將會設在各參與國首都,並每年至少召開3次,因而提高參與國間正常的外交政策協調。[12]此外,小協約國亦將經濟會議加入組織架構中,顯示成員國間亦希望經濟利益合作。

解散

1933年後,德國的再度崛起削弱法國在小協約國的影響力。[13]

為了法國的安全利益,法國將小協約國視為迫使德國面對兩線戰爭的機會。1934年,面對威脅的克羅地亞烏斯塔沙,可能還有意大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亞[14],支持革命家弗拉多·切爾諾澤姆斯基英語Vlado Chernozemski。切爾諾澤姆斯基暗殺了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和法國外交部長路易·巴爾杜。兩位被害者是小協約國的主要支持者。

1938年,本來大力對抗他國吞併三國領土的法國開始減少其支持力道。8月22日,法國簽署布萊德協定英語Bled agreement (1938),放寬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的限制。9月30日,法國簽署慕尼黑協定,將捷克部分領土允諾給德國

參見

備註

  1. ^ Zeman and Klimek 1997: 89
  2. ^ Gordon and Gilbert 1994: 112
  3. ^ Spielvogel 2005: 751
  4. ^ Text in League of Nations Treaty Series, vol. 6, pp. 210-213.
  5. ^ Text in League of Nations Treaty Series, vol. 6. pp. 216-219.
  6. ^ Glasgow 1926: 103-104
  7. ^ Dowling 2002: 43
  8. ^ Protheroe 2006: 87
  9. ^ Fink et al. 2002: 187-190
  10. ^ Osmanczyk 2002: 632
  11. ^ Schlesinger 1998: 421
  12. ^ Ragsdale 2004: 10)
  13. ^ Gordon Wright, "The Ordeal of Total War: 1939-1945", Harper Torchbooks 1968, pp. 12
  14. ^ Crown of Thorns: The Reign of King Boris III of Bulgaria, 1918-1943, Stephane Groueff, Madison Books, 1998, ISBN 1461730538, p. 22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參考來源

  • Dowling, Maria, 2002. Czechoslovakia.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ink, Carole, Axel Frohn, and Jürgen Heideking, 2002. Genoa, Rapallo, and European Reconstruction in 1922.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Gilbert, Felix and David Clay Large, 1991. The End of European Era, 1890 to Present. 4th edition worldwide. 1st edition in the Czech Republic. Prague: Mladá fronta.
  • Glasgow, George, 1926. From Dawes to Locarno; Being a Critical Record of an Important Achievement in European Diplomacy, 1924-1925. Ayer Publishing.
  • Gordon, Craig A. and Felix Gilbert (eds), 1994. The Diplomats, 1919-1939.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Nálevka, Vladimír, 2000. The World Politic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 [Světová politika ve 20. století (I.)]. 1st edition. Prague: Aleš Skřivan.
  • Osmanczyk, Edmund Jan, 2002. Encyclopedia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New York, NY: Routledge.
  • Pact of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Little Entente. In: Recueil des traités SDN, v. CXXXIX, p. 233. Available from http://www.mfa.gov.rs/History/poa_e.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Protheroe, Gerald J., 2006. Searching for Security in a New Europe. New York, NY: Routledge.
  • Ragsdale, Hugh, 2004. The Soviets, the Munich Crisis, and the Coming of World War II.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pielvogel, Jackson J., 2005. Western Civilization: Volume II: Since 1500. Thomson Wadsworth.
  • Zeman, Zbyněk and Antonín Klimek, 1997. The Life of Edvard Beneš 1884-1948: Czechoslovakia in Peace and War.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Ádám, Magda, The Little Entente and Europe (1920-1929). Budapest: Akademiai Kiadó. 1993. Pp. 329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99, No. 2 (Apr., 1994), p. 548 (review consists of 1 page) Published by: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