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港堂中國廣州市歷史上的一座基督教堂,隸屬於播道會,位於河南海珠區)小港路153號。

歷史

1888年,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美瑞丹教會)進入中國,在廣州河南建立傳教基地,翌年設立瑞仁大街福音堂。到1919年,播道會在廣州擁有3間禮拜堂:小港堂(1889)、瑤頭堂(1918)、東川堂(1919),小港堂為其總部所在地。佔地面積4756.22平方米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廣州的3座播道會教堂被迫宣佈與播道會差會脫離關係。1960年,廣州各禮拜堂實行聯合禮拜,同會瑤頭堂、塹口浸信會堂、信義會河南堂、中華基督教會基立堂、神召會怡樂村堂、遠東宣教會寶崗堂、南華堂均被併入小港堂。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小港堂被迫關閉,後被雄文印刷廠佔用。1979年,廣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小港堂為第一批重新開放教堂。但直到2000年12月15日,雄文印刷廠才遷出小港堂,拖延達21年之久。由於印刷廠已將房屋用於貸款抵押,因此教會未能得到房產證。2001年11月16日,市包裝集團公司籌集資金贖回小港堂房產證,將其移交給市基督教兩會[1]。但此時小港堂已損毀嚴重,無法作為宗教場所使用,經協商之後決定易地重建,在新興的天河區興建規模更大的天河堂

參考文獻

  1. ^ 基督教小港堂房產問題圓滿解決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12-22.廣州年鑑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