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葉黃芩

尾葉黃芩學名Scutellaria caudifolia),為唇形科黃芩屬下的一個植物種。[1]也稱大釣魚竿(四川納溪[2]土黃艽(四川筠連[1]等。生於四川的滎經南川、筠連、敘永、納溪、合江宜賓,及貴州的息烽凱里雷山從江等地,海拔900至1500米左右的山坡、山溝、草叢中。[2][3]

尾葉黃芩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類植物 Asterids
目: 唇形目 Lamiales
科: 唇形科 Lamiaceae
屬: 黃芩屬 Scutellaria
種:
尾葉黃芩 S. caudifolia
二名法
Scutellaria caudifolia
Y. Z. Sun ex C. H. Hu

名稱

拉丁學名種加詞caudifolia意為「尾狀葉的」,來自拉丁語cauda(尾巴)和folia(葉子)。

形態

尾葉黃芩為多年生草本。莖四棱形,直立,高30至45厘米,微具翅,無毛,常帶紫色,全株具葉4至9對。葉具短柄,柄長4至7微米,腹凹,疏被微柔毛,背凸,近無毛;葉片卵圓狀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5至8厘米,寬2~3.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淺心臟形。花序為總狀,腋生或頂生,少花,腋生者下部常具2-4對較小的營養葉,有時該葉腋再生出總狀花序,花冠淡紫色,檐部紫色,被短柔毛,內無毛。[3][1]

使用

在一些地方做為祛風、除濕的草藥使用。[2]其變種Scutellaria caudifolia var. obliquifolia被稱作野雞黃,生於海拔1200米左右的坡地灌木叢中,在四川興文縣被用來泡酒,治枯勞內傷。[2]

其淡紫色花於6至8月間開放,可做為觀賞植物,如地被或鮮切花。[3]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尾叶黄芩 Scutellaria caudifolia Y. Z. Sun ex C. H. Hu.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 [2013-01-15]. 
  2. ^ 2.0 2.1 2.2 2.3 方清茂; 趙軍寧 主編. 四川省中药资源志要. 成都: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0.03: 689. ISBN 978-7-5364-9760-3. 
  3. ^ 3.0 3.1 3.2 徐來富. 贵州野生草本花卉. 貴陽: 貴州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9.06: 202. ISBN 978-7-80662-5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