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氏雙鋸魚
希氏雙鋸魚(學名:Amphiprion thiellei)是輻鰭魚綱鱸形目雀鯛科雙鋸魚屬的其中一種,分佈於西太平洋菲律賓宿霧島海域[1],體呈卵圓形且側扁,身體呈紅橙色,有一個白色頭條,頂部可能與頭蓋相連,背鰭和尾基部有兩個鞍狀斑,背鰭硬棘10-11枚、背鰭軟條16枚、臀鰭硬棘2枚、臀鰭軟條14枚,體長可達4.8公分,棲息在潟湖及外海礁石區,與海葵形成共生互利關係,並且不受宿主帶刺觸手的影響,為雌雄同體,具有嚴格的階級劃分,雌魚最大,繁殖中的雄魚第二大,並且隨着等級下降,雄魚非繁殖者逐漸變小,如果唯一的繁殖雌性死亡,繁殖的雄魚將變成雌魚,而最大的非繁殖者將成為繁殖的雄魚,以浮游生物為食,可做為觀賞魚。
希氏雙鋸魚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
目: | 鱸型目 incertae sedis |
科: | 雀鯛科 Pomacentridae |
屬: | 雙鋸魚屬 Amphiprion |
種: | 希氏雙鋸魚 A. thiellei
|
二名法 | |
Amphiprion thiellei Burgess, 1981
|
相似種
參考文獻
這是一篇與動物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4). Amphiprion thiellei. FishBase. Version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