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駐華大使座車國旗被搶事件
日駐華大使座車國旗被搶事件,2012年8月27日下午四時許,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座車在北京市內環線上行駛返回日本駐華大使館時,在北京四環路上被兩輛曲線行駛的白色寶馬車和黑色奧迪車(分別懸掛京、皖車牌)尾隨,隨即在車流量較少路段對大使座車進行攔截逼停,迫使丹羽宇一郎的座車停下。其中一輛轎車上的一名男子將插在丹羽宇一郎座車上的日本國旗奪走,隨即離開,未對日使館人員造成傷害。[1]
有報道稱,奧迪車上的一男一女與寶馬車上的兩男事發前並不相識,因「看到日本國旗後,非常生氣」,所以攔停車輛,搶奪日本國旗。中國公安機關在事後,對其中兩名男子處以5天行政拘留的處分,9月5日將兩人釋放。有分析認為,該事件無疑是「中國國內反日情緒高漲的產物」[2]。
民間熱議
由於事情發生時,正值中日釣魚島領土問題爭端升級,普遍認為此事件的發生與日本在釣魚島領土爭議問題上的態度有關。很有可能是圍繞釣魚島問題的反日活動。關於事件的定性,網民之間存在激烈的討論。[3]隨即還爆發了關於此前中國人登島事件定性的討論。
正面定性
部分網民對此持支持贊成態度,盛讚奪旗男子。時間後一天,8月28日,在北京有一名女子向日本大使館投擲塑料瓶,隨即被警方控制。[4]
負面定性
媒體方面總體持批評態度。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拔日本大使座車的國旗是胡來。並描述奪旗男子:「是胡來,而且很笨很蠢。」[5]中國前國務委員唐家璇在8月29日舉辦的「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也表示,奪旗行為「不是理性的愛國行為。」
網絡上,部分網友認為奪旗行為是對親華派丹羽宇一郎的打擊,可能會使日本親華派遭到打擊,繼而扶起日本反華派。部分網友也對丹羽宇一郎在華的工作表示肯定。
各方反應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中方有關部門正在對此進行認真調查。中國政府一貫認真履行《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保護外國駐華使館和人員的安全。」[6]隨後,中國方面宣佈控制了參與奪旗的人員,但未透露人數。
日本外務大臣玄葉光一郎:「非常遺憾,國旗代表國家的尊嚴。日本已進行嚴正抗議,要求不要再發生類似問題,強烈要求中方開始刑事調查。」日方並聲稱已拍下奪旗男子的照片和車號,要求中方刑事調查[7]。日本外務副大臣山口壯28日抵達北京,將野田首相書寫的親筆信轉交給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盧嵐在美東時間8月2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關注此事。如果日本大使的車輛遭到襲擊的報告是真實,那將受到格外關注,特別是由於他擁有外交地位。」[8]盧嵐在2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美國採用日語讀音作為釣魚島官方名稱[9]。
相關片段
據相關採訪,丹羽宇一郎在奪旗事件發生後選擇低調處理,在當天下午5時許,按照規定僅向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羅照輝提出抗議。未進一步擴大事態。但由於當日網絡上出現事件現場目擊者上傳的照片,日本駐中國大使館不得不在當天晚上7時許,向在華日本媒體通報了此事件,於是引起了日本國內輿論的譁然。[10]
參考文獻
- ^ 日本驻华大使对袭击事件表示遗憾. 網易網. 2012-08-28 [2012-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30).
- ^ 攔截丹羽者:看到日本國旗生氣. 文匯網,來源:環球網援引日本《產經新聞》9月3日報道. 2012-09-03 [2012-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簡體中文).
- ^ 日本大使在京遇袭国旗被夺 网友热议“爱国”还是“害国”. 長江商報. 2012-08-28 [2012-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北京一名女子向日本大使馆投掷塑料瓶. 新浪網. 2012-08-29 [2012-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1).
- ^ 环球时报社评:拔日本大使座车的国旗是胡来. 新浪網. 2012-08-29 [2012-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外交部称正在调查日驻华大使座车国旗被抢事件. 騰訊網. 2012-08-28 [2012-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0).
- ^ 日本外相要求中方依法对拔旗事件展开刑事调查. 新浪網. 2012-08-28 [2012-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美方称关注日本驻华大使车辆在京遇袭事件. 東方網. 2012-08-28 [2012-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31).
- ^ 美国宣布采用日语读音作为钓鱼岛官方名称. 人民網. 2012-08-28 [2012-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1).
- ^ 徐静波听丹羽大使讲述“袭车事件”. 徐靜波博客. 2012-08-29 [2012-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