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採湖

日本湖泊

春採湖(日語:春採湖はるとりこ Harutoriko)是位於日本北海道釧路市的湖泊。此湖是古代海面下降形成的海跡湖,且現今海水仍通過春採川流入此湖,使此湖成為汽水湖。湖內分佈有日本天然紀念物之一的緋鮒日語ヒブナ。冰期為每年12月至次年4月。[a]名稱來源有來自阿伊努語「アルトル」(羅馬化:Arutoru,意為「海角對面的土地」)和來自阿伊努語「ハルトル」(羅馬化:Harutoru,意為「採摘野菜的斜坡」)等種種說法。[1]

春採湖
陰天的春採湖
位置 日本
北海道釧路市
湖泊類型海跡湖
屬於 日本
表面積0.36平方千米
最大深度5.2米
岸長14.7千米
位置
地圖
1岸長衡量標準不定。

地理

春採湖北面有釧路市立博物館、春採公園日語春採公园等設施。1955年至2008年間還設有釧路市立柏木小學校。

1937年起,相關方面對春採湖進行了數次水深測量,由此確定該湖的最深處位於湖東側,釧路市立博物館東邊,深度為9米。但後續的測量顯示,春採湖正在不斷變淺:1962年以前,湖東側就不斷變淺,至1985年,湖東側最深處僅剩2米。而且湖的中西部也在不斷變淺,1985年全湖的最深處為湖心部,僅有5.8米。關於春採湖變淺的原因,據推測是1955年之前,當地一直向春採湖內排放煤礦廢水,使得大量物質沉積湖底所致。其後,當地又向春採湖排放生活污水,直至1980年方停止,這也被認為是春採湖變淺的重要原因之一。[2]

春採川從春採湖東北部偏南的區域流入,又從湖西部流出。由於春採川與海水相連,海水中的鹽分通過春採川流入春採湖,使其成為汽水湖。曾經還有柏木川等另兩條河流流入春採湖,但現在均已不存在。[3]

自然環境

水質

1985年以前,春採湖的3條流入河流所流經的許多城市均將生活污水通過這些河流排入湖內,導致春採湖水質不斷惡化。[4]1985年,春採湖被評為日本水質第二差的湖沼[5],此後直到1993年一直位列水質倒數前五名[6]。隨着釧路市自1985年開始進行下水道維護,春採湖及其流入河流的水質逐漸改善。[7]

儘管水質較先前有所改善,但如今春採湖底仍淤積有黑色污泥。1989年2月和1990年3月的調查顯示,全湖湖底均被淤泥覆蓋,最淺處4厘米,最深處20厘米。[8][9]湖底淤泥對春採湖的生態環境也有影響。從春採湖西部流出的春採川偶有發生海水倒灌現象,由於密度原因,倒灌進湖裏的海水不與上層湖水混合而滯留於湖底,溶解了湖底淤泥里產生的硫化氫而形成無氧環境,使魚類難以在接近湖底的水層里生存。

1993年以前,冬天湖水封凍時時常發生海水倒灌現象。海水倒灌會減小富氧表層湖水的體積,導致大量魚類死亡。[10]因此,春採湖分別於1993年和2009年加築了防止海水倒灌的設施,以擴大湖內魚類可生存水質的範圍。這一措施較有成效,1993年後,表層水與底層水的分界線所在深度由2米降至2.5米上下,2009年後又下降至近4米處。[11]

根據2009年新設置的逆流計的統計數據,2012年共有154天發生了經春採川的海水倒灌現象,年總流量為232.9 ㎥,主要集中在3月和4月。[12]

1993年前,春採湖表層水鹽分一直在1000 mg/L以上大幅波動,之後則降低到500 mg/L至略高於1000 mg/L的範圍內,2009年以後更是降至500 mg/L以下。[11][13]

2016年的一項調查測定了春採湖兩處湖水樣本的化學需氧量(COD),平均值6.6 mg/L,為環境基準值7.5 mg/L的75%,是有觀測以來的最好水質。COD數值受湖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較大,一般每年春天至秋天COD數值逐漸上升,而冬天由於浮游生物不活躍,COD數值下降。導致2016年測得COD數值較低的原因可能是檢測當年大雨較多,雨水稀釋湖水和日照較少影響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等原因。[14]

生物

湖內有金魚藻兩棲蓼丘角菱等水草。1986年的調查中還發現了角果藻穿葉眼子菜,但2003年以後的調查中就沒有再發現過了,有可能已在該湖中絕跡。篦齒眼子菜的數量也明顯減少。整體來看,湖內的水草在2005年至2007年間顯着地減少,之後略有恢復,但遠不及原先的水準。[15][b]

2012年舉辦了8次春採湖畔探鳥會,觀察到50餘種野生鳥類。湖周圍有白額雁小鸊鷈骨頂雞等水鳥繁殖,同時也有大天鵝赤頸鴨等候鳥遷徙途中在此落腳。此外,也有自海上飛來的灰背鷗在此湖休息。湖周圍的市區及公園綠地亦有多種鳥類出現。[16]

2004年,春採湖湖岸全域均發現入侵物種通訊螯蝦,釧路市方面委託非營利組織對其進行清理和捕撈。由2010年的調查數據推算,湖域內至少有56000隻身長4厘米以上的信號小龍蝦[17]

2010年的調查顯示,湖內西太公魚蘭氏鯽等淡水魚較多,此外也有捕獲珠星三塊魚、太平洋型三刺魚雜食三齒雅羅魚暗縞鰕虎魚泥鰍歐洲鯉等。[18]緋鮒日語ヒブナ的數量雖顯著減少但未絕跡。[c]

春採湖的緋鮒於1937年12月21日被選為日本的天然紀念物。1950年代,有說法認為這些緋鮒是由1916年放生的和金日語和金演變來的,如果事實如此,那麼金魚也就名列日本的天然紀念物了。1985年至1988年的調查確認了春採湖的緋鮒與和金沒有關係,而是由蘭氏鯽變異形成的。[19]

春採湖中緋鮒的經歷了由水質惡化導致的數量減少以及水體整治後的種群恢復[19],而21世紀初則陷入了產卵場所(緋鮒在金魚藻和篦齒眼子菜等水草中產卵)減少的危機。為解決這一問題,有關方面向湖內的3片區域植入了約200棵塑料制人工水草。2012年的調查顯示人工水草內有較多緋鮒產下的卵,但在其他沒有人工水草的區域很少發現這些卵。[20]

腳註

  1. ^ 數據來源於春採湖調查會所作的《春採湖報告》。
  2. ^ 水生植物調査中雖未發現篦齒眼子菜,但同年的緋鮒産卵調査中在數個地點發現了其碎片。(針生勤 2013,第7頁,(PDF文件p.11))
  3. ^ 在這次魚類調查中不能確認其未絕跡,但捕撈信號小龍蝦時曾一併撈起過緋鮒。(針生勤 2011,第8頁)

引用

  1. ^ 山田秀三 1984,第264頁.
  2. ^ 角田富男 1986,第22-23頁.
  3. ^ 岡崎由夫 1989,第13頁,圖.
  4. ^ 岡崎由夫 1989,第1-2頁.
  5. ^ 岡崎由夫 1990,第1頁,PDF文件p.4.
  6. ^ 岡崎由夫 2002,第2頁.
  7. ^ 岡崎由夫 1989,第5-7頁.
  8. ^ 伊藤俊彥 1989,第30-32頁,(PDF文件pp.33-35).
  9. ^ 伊藤俊彥 1990,第1-2頁,(PDF文件pp.21-22).
  10. ^ 東海林明 1996,第3頁.
  11. ^ 11.0 11.1 角田富男 2013b,第2頁,(PDF文件p.6).
  12. ^ 角田富男 2013a,第7-8頁,(PDF文件pp.13-14).
  13. ^ 角田富男 2013b,第5頁,(PDF文件p.9)圖3
  14. ^ 角田富男 2016,第1頁,(PDF文件p.1 - 4).
  15. ^ 神田房行 2013,第25頁,(PDF文件29頁).
  16. ^ 釧路市立博物館 2013,第16-17頁,(PDF文件pp.20-21).
  17. ^ 蛭田眞一 2011,第12頁.
  18. ^ 針生勤 2011,第6頁.
  19. ^ 19.0 19.1 針生勤 1987,第81頁.
  20. ^ 針生勤 2013,第6-9頁,(PDF文件pp.10-1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