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汝驪
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家
殷汝驪(1883年—1940年),字鋳夫,中國民主革命者、政治人物。
殷汝驪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883年 大清浙江省溫處道平陽縣蒼南 |
逝世 | 1940年(58歲) 中華民國成都市 |
國籍 | 中華民國 |
別名 | 鋳夫 |
政黨 | 中國同盟會 統一共和黨 |
親屬 | 弟:殷汝耕 子:殷之浩 孫女:殷琪 |
學歷
| |
經歷
|
生平
殷汝驪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此後赴日本留學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其間加入中國同盟會。畢業回中國後,殷汝驪任湖北法政學堂教習。
中華民國成立後,殷汝驪任統一共和黨常務幹事。1913年(民國2年),他當選民元國會衆議院議員。後來他參加二次革命,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在日本創辦革命派軍事學校「浩然廬(浩然學社)」。1914年(民國3年),他成為歐事研究會發起人之一(其弟殷汝耕為該會成員)。1914年回到中國,在上海創辦《時事新報》。
1916年(民國5年)7月,他署理北洋政府財政部次長。1917年4月,他因涉嫌收取精銅工場賄賂而逃亡,投奔孫文的廣東軍政府。1920年(民國9年),他擔任瓊崖實業交通事務處處長。此後他還曾任江蘇省銀行總經理。
國民政府時期,殷汝驪於1927年4月任福建省政府委員兼國民政府財政部國稅特派員。10月兼任福建鹽運使。1928年8月,殷汝驪辭職。[1]1932年(民國21年),他擔任國民政府文官處參事,後辭職,到上海任會計師。後來他曾任旅滬全浙公會主席團主席、東北義勇軍後援會常務理事。抗日戰爭爆發後,他遷居四川。晩年喜好書畫。
1940年(民國29年),殷汝驪病逝於成都市,享年58歲。
家庭
注
- ^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 增訂版》稱其1928年2月任福建省民政廳廳長,但劉壽林等主編《民國職官年表》沒記載該任命。
參考文獻
- 徐友春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增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殷汝驪》(財政部財政史料陳列室・財政人物索引)[永久失效連結]中華民國財政部網站
- 謝彬《民國政黨史》1924年(中華書局版、2007年、ISBN 978-7-101-05531-3)
- 謝本書・李成森. 民国元老 李根源. 雲南教育出版社. 1999. ISBN 7-5415-1704-6.
- 劉壽林 編.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