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奧賴利
小威廉·占士·「比爾」·奧賴利(英語:William James "Bill" O'Reilly Jr.,1949年9月10日—),美國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作家、專欄作家,以及政治評論家。[3]
比爾·奧賴利 Bill O'Reilly | |
---|---|
出生 | William James O'Reilly, Jr. 1949年9月10日 美國紐約 |
居住地 | 紐約曼哈賽特 |
母校 | Marist College(文學士) 波士頓大學(文學碩士) 哈佛大學(公共行政碩士) |
職業 | 專欄作家、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 |
活躍時期 | 1975至今 |
薪金 | 2000萬美元(2010年)[1] |
信仰 | 羅馬天主教 |
配偶 | Maureen E. O'Reilly nee McPhilmy (1996年–2012年,2011年分居[2]) |
兒女 | 2 |
網站 | billoreilly.com |
他是霍士新聞頻道政治評論節目——「奧賴利實情」(The O’Reilly Factor)的主播。[4]身高6尺4吋寸,在節目裏以沉穩的紳士嗓音、以極壓迫性、語帶嚴厲指控的連珠炮發逼問美國自由派政治人物著稱。極少情況會被準備充足的自由派嘉賓反唇相譏奚落,惟臉孔絲毫不生尷尬或失笑之表情,這些訪問通常會成為報章以至視頻分享網站的大熱門話題,包括指控史蒂芬·科拜爾抄襲主持風格、指控喬恩·史都華漠視美國白宮宴請一名作詞紀念因殺警而定罪的婦人的饒舌歌手、被退役老兵指控他支持美國增兵伊拉克但自己「派別人的親生子女去伊拉克打仗,而不派自己子女」辯護等。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他曾在美國很多電視台做過新聞記者,後來進軍到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News)和美國廣播公司(ABC News)。而1989年至1995年,他擔任美國著名娛樂節目「新聞內幕」(Inside Edition)的主播。
雖然他的一些立場和正統保守派思想大相逕庭,但是奧賴利仍被公認為保守評論家。[5][6][7]同時,他自稱為「傳統主義者」。作為一名作家,至2014年他已著有17本書籍(包括與他人合著)。 在比爾·奧賴利於霍士新聞頻道任職期間,他被多位曾為他工作的或在他的節目上出現的女性指控曾進行性騷擾和其他不軌行為。直到2017年4月,霍士新聞頻道和奧賴利共支出了超過1, 300萬美元,來達成庭外和解。[8][9]2017年4月19日,在對性騷擾指控的調查後,霍士新聞頻道宣佈他將不會再回到節目上。[10][11]
早期生活及教育
1949年9月10日,比爾·奧賴利出生在紐約哥倫比亞長老會醫院。他的父親老威廉·占士(William James, Sr.)來自新澤西布魯克林,他母親溫妮弗蕾德·安吉拉·德雷克·奧賴利(Winifred Angela Drake O』Reilly)則來自新澤西蒂內克市。[12]自十八世紀早期起,其父親的祖輩就住在愛爾蘭的卡文縣。而其母親祖籍北愛爾蘭。[13]當比爾·奧賴利出生後,他們一家搬到了新澤西的李堡市。[14]在1951年,奧賴利一家又搬到紐約長島的萊維敦鎮(Levittown)。[15]
他曾在韋斯特伯里鎮(Westbury)聖布里吉德教會學校上學。高中就讀於夏曼納德中學(Chaminade High School),夏米納德高中是紐約長島市米尼奧拉鎮(Mineola)的一所私立天主教中學。儘管他的父親很想要他去夏米納德中學,但因為大部分他的好朋友都去了公立學校——W. Tresper Clarke高中(W. Tresper Clarke High School),奧賴利也想要去那兒。[16]奧賴利曾經是少年棒球聯盟的一員,也是夏米納德大學曲棍球隊的守門員。[17]
1967年高中畢業後,奧賴利聽從了他父親的安排,去了紐約波基普西市瑪麗斯特學院(Marist College)。在大學期間,作為踢懸空球選手,奧賴利加入了國家俱樂部足球協會,同時,他又是校報的一名作者。[18]作為歷史專業的優等生,他大三時赴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留學。[19] 1971年,奧賴利拿到歷史系學士學位。[20] 21歲時,從瑪麗斯特學院畢業後,奧賴利搬至佛羅里達州的邁亞密,並在主教佩斯高中(Monsignor Pace High School)擔任了三年英語和歷史教師。[21]
1973年,奧賴利在波士頓大學深造,並獲得新聞廣播的碩士學位。[20] 就讀於波士頓大學期間,他在很多當地報刊社和新聞周刊擔任記者和專欄作家,包括波士頓鳳凰傳媒(The Boston Phoenix)。[22] 1995年,奧賴利被哈佛大學甘迺迪管理學院錄取,並於1996年拿到公共管理碩士學位。[20]
播報生涯
從波士頓大學取得新聞廣播碩士學位後,比爾·奧賴利進入了位於賓夕凡尼亞州斯克蘭頓的WNEP-TV電視台擔任記者,由此開始了他的廣播電視生涯。其後又任職於達拉斯市的WFAA-TV 電視台,並因在調查性報道方面的突出表現被授予達拉斯媒體俱樂部獎。在丹佛市的KMGH-TV 電視台期間,奧賴利因對劫機事件的報道獲得了人生第一個地區艾美獎(Emmy Award)。此後,奧賴利又陸續在俄勒岡州砵蘭市的KATU電視台,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市的WFSB電視台和波士頓的WNEV-TV(現在的WHDH-TV)任職。[23]
1980年,奧賴利在紐約WCSB-TV電視台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個節目—七點半雜誌(7:30 Magazine),並擔任節目主持人。因為對腐敗市警長的調查,奧賴利在WCSB-TV收穫了自己的第二個地區艾美獎。1982年,奧賴利成為CBS News 電視台「晚間新聞」節目的通訊記者,並參與報道了薩爾瓦多戰爭(EL Slavador)和英阿馬島之爭(Falklands)。奧賴利在CBS News不被重用,於是他離開了。1986年,他成為ABC News「今夜世界新聞」(World News Tonight)的通訊記者。在ABC News 的三年間,由於他的出色報道,奧賴利上百次的出現在節目中和兩次全國最佳標題編輯獎上。[24] 就奧賴利的整個播報生涯而言,他是從CBS News 和ABC News開始獲得全國性關注的。[25]
新聞內幕
1989年,奧賴利成為全國辛迪加節目「新聞內幕」(Inside Edition)的高級通訊記者和後備主持。但僅僅三周內,奧賴利就取代大衛·弗羅斯特(David Frost)成為該節目的主持人。在奧賴利任主持的六年裏,「新聞內幕」是全美收視率最高的資訊娛樂節目之一。[24]
奧賴利實情
1996年,奧賴利被羅傑·埃爾斯——當時剛剛成立的福克斯新聞的總裁,聘為「奧賴利實情」(The O』Reilly Factor)的主持人。「奧賴利實情」是一檔脫口秀節目,節目主要內容是對當時或長時的社會熱點話題進行的採訪、解讀與評論。「奧賴利實情」繼2000年超過CNN的「拉里金實況直播」(Larry King Live)成為全美收視第一的有線新聞節目後,連續十年穩佔有線新聞節目收視鰲頭。2008年,奧賴利獲得人生第三個艾美獎——美國國家電視藝術與科學主席獎(National Academic of TELEVISION Arts and Sciences)。[26]「奧賴利實情」分為幾個板塊,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實話實說」板塊(the no spin zone),每一板塊,奧賴利通常都會分別邀請一些時評記者,反方觀點持有者甚至當事人作為嘉賓來到節目,與之進行討論,辯論,乃至掐架。奧賴利在節目中有時會表現出強烈的感情,談話中表現出強烈的進攻性,他甚至會對嘉賓說「閉嘴」、「請你離開」這類話來表達不滿,這也是奧賴利主持方式和風格受爭議的一個方面。[27] 奧賴利自己對此的解釋是:「我喜歡掐架,而我認為人們也喜歡看掐架——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這麼成功的原因。」[28]
「奧賴利實情」從周一至周五在福克斯新聞頻道美國東部時間晚上8:00-9:00和太平洋時間晚上5:00-6:00首播,並於美國東部時間當天晚上11:00-12:00和次日早上5:00-6:00及太平洋時間當天晚上8:00-9:00和次日凌晨2:00-3:00重播。[29]
除「奧賴利實情」外,奧賴利還主持這一個廣播節目「The Radio Factor」,相當於「奧賴利實情」的廣播版。
政治觀點和公眾認知
在「奧賴利實情」和他以前的廣播節目中,比爾·奧賴利把焦點放在了與政治和文化有關的新聞和評論上[29] 奧賴利一直以來聲明他沒有任何信奉的政治意識形態。他在他的《奧賴利實情》一書中表示,讀者「可能會在想我是保守派、自由主義者、自由論者,還是其他的什麼……我不想給自己貼上這些標籤,因為我相信真理是沒有標籤的。當我看見貪污腐敗時,我就嘗試去揭露它。當我發現剝削時,我就與之鬥爭。這就是我的政治立場。」[30]
在2000年12月6日,紐約的《每日新聞》(Daily News)報道奧賴利自1994年起就是紐約州登記的共和黨成員。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他說他並不清楚,並在採訪之後就登記為獨立無黨派人士了。[31]在廣播節目「廣播實情」中,奧賴利稱投票時並沒有作為無黨派人士的選項。但事實上,現場有一個寫着「我不希望加入政黨」的票箱。[32] 除去登記為自由人士,很多人將奧賴利視作一個保守派人物[29]。2009年二月的民意調查顯示,他的電視觀眾中的百分之六十六認為他們自己是保守派,百分之二十四為中立派,以及百分之三為自由主義者。[33]在2008年11月Zogby世界基金會發起的民意調查中,奧賴利是排名第二的最受觀眾信賴的新聞評論員,僅次於羅西·林保。[34]
在2003年一場與Terry Gross在全國公眾廣播的訪談中,奧賴利說:「在是否信奉一種政治形態的含義上,我不是一個政治人物。到今天我是一個自由的思想者,一個自由的選民,我登記的是類別是獨立無黨派人士……有一些基礎的東西是這個國家建立的基礎,我尊重它們,我不希望它們被改變。這一點讓我不屬於那些想要對國家進行徹底大翻修的激進現實主義者。[35]
2007年9月,在一期「廣播實情」(The Radio Factor)中奧賴利與福克斯新聞的評論員兼作家簡·威廉(Juan Williams)討論了他與阿爾·夏普頓(Al Sharpton)吃的一頓飯。奧賴利說他「簡直無法相信西維亞餐廳(Sylvia's restaurant)和紐約其他餐廳沒有差別的事實。我是說,儘管它是由黑人經營的,黑人投資的,但和其他餐廳是完全一樣的。」他評論道在西維亞餐廳里並沒有客人在「高聲大叫『夥計再給我加點兒冰茶。』」奧賴利進一步補充道:「我覺得美國黑人開始越來越會自己思考了,掙脫了夏普頓和積遜那些人創造的按種族定義的文化。他們正嘗試着擺脫這些。『看吶,我可以的,通過努力,通過受到教育,我可以做到。』」[36]這段話遭到了多方的批判。CNN的羅蘭德馬丁提出,說美國黑人剛剛開始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是「荒唐可笑的」,而黑人讓類似夏普頓或積遜這樣的人幫他們着想完全是「白痴」。[37] 美國媒體事件(Media Matters for America)在諸多場合提到了這件事。[38][39]奧賴利對此回應道:「我嘗試着想要告訴聽眾,無論是黑人還是白人,是沒有區別的,我們都是美國人。他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模式化形象並不真實。」他反擊美國媒體事件,聲稱「媒體事件歪曲了整個對話,把批判種族主義的我變成了種族主義者。」[40]簡·威廉則稱對奧賴利的批評「完全是虛假的」,原評論中「沒有人會覺得有任何和種族主義相關的內容,唯獨除了CNN那群白痴。」威廉還表示媒體批評那些想要誠實公正討論種族的人讓人「非常沮喪」。[41]
奧賴利一直以來都宣稱他為美國平民說話的精神源於他的工人階級背景。對此,他將在紐約列維鎮的童年作為憑證。而在《華盛頓郵報》的一次採訪中,奧賴利的母親稱她的家庭住在列維鎮數公里外的為斯堡。[42] 自由脫口秀評論員阿爾·弗蘭肯引用這段話指責奧賴利,故意虛造背景來創造工人階級的形象。奧賴利反擊說,華盛頓日報錯誤引用了他母親的話[43],其母仍居住在他童年待的由威廉勒維建造的房子裏。奧賴利在他的網站上放了一份房子抵押證明,其中顯示了列維鎮的郵政編碼。[44] 奧賴利還說過,「在經濟條件上,你並不比我來自一個更貧窮的環境。」[45] 而他的父親,一個石油公司的會計,「一生中一年的薪水從來沒有超過三萬五千美金」。[46]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1978年的三萬五千美金的價值超過2001年的九萬五千美元。[47] 奧賴利對此回應說,他父親只在他職業的最後時期能擁有一年三萬五千美元的收入。[48]
主要社會事件
盧達克里斯事件
2002年8月27日,奧賴利號召美國民眾抵制百事可樂[49]。他宣稱,百事可樂的代言人——盧達克里斯,一個說唱歌手,在他的歌里美化了「槍支暴力肆虐、毒品蔓延、歧視女性的生活。」[50]
次日,迫於電視節目「奧賴利實情」( The O'Reilly Factor)的壓力,百事不得不解僱盧達克里斯。[49]
三年後,盧達克里斯以這一事件為主題,寫了《頭號污點》(Number One Spot)這首歌,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冤屈。
2010年,盧達克里斯在接受「雷達在線」(RadarOnline)的採訪中說道,他和奧賴利在一次慈善活動中為此有過交談,最終握手言和。[51]
性騷擾訴訟
2004年10月13日,奧賴利一紙訴狀以「敲詐罪」把電視節目「奧賴利實情」的女製片人安德莉亞·馬斯克麗絲(Andrea Mackris)告上了法庭,宣稱她以要控告自己為籌碼,向自己勒索六千萬美元。當日,馬斯克麗絲馬上起訴奧賴利性騷擾,並要求獲得六千萬美元的賠償。在她的訴訟中,控告奧賴利對她進行了「對價型」(quid pro quo)和「環境型」(hostile work environment)兩種形態的性騷擾,雖然不是肢體上的騷擾,但法律承認它們屬於性騷擾的範疇。同時,她向紐約州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長達22頁的訴狀[52],以及詳實的電話性騷擾內容證據。電話內容中記錄了奧賴利不懷好意建議她使用性振盪器,還說經常以她為性幻想對象。[53]
2004年10月15日,福克斯電視台尋求司法許可來解僱馬斯克麗絲,但並未成功。
2004年10月19日,馬斯克麗絲修改訴訟,起訴奧賴利、福克斯和歸新聞集團所有的紐約郵報對她進行非法報復,要求賠償。[54]
2004年10月28日,奧賴利和馬斯克麗絲達成庭外和解協議,兩人撤銷了所有的起訴。儘管奧賴利本人不承認自己對馬斯克麗絲有過非法性騷擾,但根據他的一家之言,為了保護其家庭,他想要平息這件事情。根據幾家媒體的報道,奧賴利可能為此支付了上百萬的賠償金,但是協議的具體條款不為人知。有趣的是,奧賴利對記者說:「請大家不要相信你們所看到的和所聽到。」[55]
阿肯事件
政治評論家米歇爾·馬爾金(Michelle Malkin)、勞拉·英格拉漢姆(Laura Ingraham)、奧賴利聯合批判嘻哈歌手阿肯(Akon)「歧視女性,並在他為商品代言宣傳片中性騷擾一個15歲的女孩。」[56] 馬爾金把她對阿肯的評論上傳到了YouTube,並附上了一些來自他音樂視頻和特立尼達音樂會的鏡頭。隨後,環球唱片公司(Universal Music Group)引用數字千年版權法(DMCA)強制刪除了馬爾金的視頻。電子前哨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也與馬爾金聯合,質疑環球唱片公司濫用版權法來強制撤銷。[57] 2007年5月,環球唱片解除了對該視頻的撤銷,於是它又重返YouTube。
喬伊·比哈爾和烏比·戈德堡事件
2010年10月14日,電視節目《The View》主持人喬伊·比哈爾(Joy Behar)和烏比·戈德堡,在和奧賴利同台錄製節目中,因為氣憤而離開了舞台。[58] 他們本來在討論「在九一一襲擊事件遺址旁興建伊斯蘭文化中心」這一提案,但是奧賴利說:「70%的美國人反對在世界貿易中心旁邊起清真寺,所以請不要使用「我們」。」「『九一一襲擊事件』中,是穆斯林殺害了我們。」這使得兩位主持人很反感而離台。芭芭拉·沃爾特斯後來對觀眾說:「我們應該可以好好談論這事,而不是直接離台。」同時,她也批評奧賴利以偏概全,「不應因為某些人(做的事)而拿一個宗教的全體說事和貶低他們」。廣告後,離場的兩人返回,奧賴利也為自己剛剛對穆斯林的評論道歉:「如果有任何人覺得我是在貶低所有穆斯林,我致歉。」[59]
書籍與影視作品
比爾·奧賴利還是一個專欄作家和暢銷書作家。他早期涉足過小說領域,作品例如寫於1998年的《那些侵犯的人:關於謀殺和電視的小說》(Those Who Trespass: A Novel of Murder and Television)。[60] 後期,他開始放棄小說創作,轉而創作了一系列社會評論類的作品。這些作品的着眼點大部分是他對於植根於美國人思想中的「世俗自由主義(secular-liberal)」的負面影響而進行的批判。這系列作品中,主要包括《奧賴利因素:美國社會中的正面,負面,與完全荒謬面(2000)》(The O』Reilly Factor: The Good, Bad, and Completely Ridiculous in American Life),《誰在尋找你?(2003)》(Who’s Looking Out for You?),《勇士文化(2006)》(Culture Warrior),以及《釘頭和愛國者:當你站在奧巴馬的時代(2010)》(Pinheads and Patriots: Where You Stand in the Age of Obama)。[60] 此外,奧賴利也在青少年讀者中,灌輸他的哲理,比如他和查爾斯·弗勞爾斯(Charles Flowers)一起著成的兩部作品:《給孩子的奧賴利因素:美國家庭的生存指南(2004)》(The O』Reilly Factor for Kids: A Survival Guide for America’s Families),以及《孩子也是美國人(2007)》(Kids Are Americans, Too)。《一大塊新鮮的人性(2008)》(A Bold Fresh Piece of Humanity)是一部記錄奧賴利政治意識形態完善的回憶錄。他與馬丁·杜佳德一起完成的作品《殺死林肯:永遠改變美國的驚人刺殺(2011)》(Killing Lincoln: The Shocking Assassination That Changed America Forever|Killing Lincoln: The Shocking Assassination That Changed America Forever)以及《殺死甘迺迪:卡米洛特的終結(2012)》(Killing Kennedy: The End of Camelot),分別分析了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和約翰·F·甘迺迪(John F. Kennedy)的案件。[60] 此外,奧賴利的新書《殺死耶穌:一段歷史》(Killing Jesus: A History)已經被國家地理頻道改編為電視專題片。[61] 另外,比爾·奧賴利在《變形金剛·月黑之時》、《鋼鐵俠II》、《美國頌歌》等電影中,均有亮相。[62][63][64]
參考文獻
- ^ Newsweek's Power 50: The List. Newsweek. November 1, 2010 [November 8,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06).
- ^ 存档副本. [2013-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31).
- ^ "FoxNews.com – Bill O'Reilly's 'Culture Warrior' – Bill O'Reilly | The O'Reilly Facto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ox News. October 3, 2006.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08.
- ^ "Bill O'Reilly's Bi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ox News. April 29, 2004. Retrieved August 9, 2009.
- ^ Bill O'Reilly to Interview President Obam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 ^ Kurtz, Howard (January 15, 2007)."Bill O'Reilly And NBC, Shouting to Make Themselves Se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Washington Post. pp. C01.
- ^ Shelburne, Craig (May 10, 2006)."Bill O'Reilly: Radio Should Play the Dixie Chick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ountry Music Television.
- ^ Steel, Emily; Schmidt, Michael S. Bill O’Reilly Thrives at Fox News, Even as Harassment Settlements Add Up. The New York Times. 2017-04-01 [2017-04-02].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1).
- ^ Bauder, David. Bill O'Reilly and ex-Fox chief are hit with more allegations. Associated Press. April 3, 2017 [2017-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4).
- ^ Steel, Emily; Schmidt, Michael S. Bill O’Reilly Is Forced Out at Fox News. The New York Times. 2017-04-19 [2017-04-19].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9).
- ^ Kurtz, Howard. Fox News drops Bill O'Reilly in wake of harassment allegations. Fox News. 2017-04-19 [2017-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8) (美國英語).
- ^ Kitman. Marvin (2008).The Man Who Would Not Shut Up: The Rise of Bill O'Reill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acmillan Publishers. p. 154. ISBN 978-0-312-38586-6.
- ^ Marvin Kitman. The Man Who Would Not Shut Up, p. 17.
- ^ Marvin Kitman. The Man Who Would Not Shut Up, p.13.
- ^ "A Conversation With Bill O'Reill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BS News. November 2, 2008.
- ^ Marvin Kitman. The Man Who Would Not Shut Up, p. 25.
- ^ Marvin Kitman. The Man Who Would Not Shut Up, pp. 28–33.
- ^ Duffy, Don (November 19, 1970). ""Campus Stuff" (The Circle)"[永久失效連結](PDF). Marist College. Retrieved May 12, 2008.
- ^ Marist (May 19, 2001)."2001 Commencement Program". Marist Colleg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December 9, 2006. Retrieved May 12, 2008.
- ^ 20.0 20.1 20.2 "Bill O'Reill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ox News. Retrieved December 12, 2009.
- ^ Marvin Kitman.The Man Who Would Not Shut Up, p. 65.
- ^ Marvin Kitman, The Man Who Would Not Shut Up, p. 70.
- ^ "Bill O』Reilly’s Bi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pril 29, 2004.
- ^ 24.0 24.1 On Air Personalities Bill O』Reill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oxNews.com
- ^ 「Fear Factor」. March 27, 2006
- ^ "About the show". [2013-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3).
- ^ “Biography for Bill O’Reilly”. [2013-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 「TV Schedu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29.0 29.1 29.2 "Conservative U.S. anchor now skeptical about Bus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San Diego Union-Tribune. February 10, 2004. Retrieved April 4, 2009.
- ^ O'Reilly, Bill (March 12, 2002). The O'Reilly Factor: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Completely Ridiculous in American Lif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roadway Books. ISBN 0-7679-0529-6. Retrieved March 21, 2007.
- ^ Ingrassia, Michele (December 6, 2000). "He's Living the Life of O'Reilly".Daily News. Retrieved April 21, 2009.
- ^ The Radio Factor, September 27, 2007.
- ^ "Limbaugh Holds onto his Niche – Conservative M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ew Research Center. February 3, 2009.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March 27, 2009. Retrieved April 4, 2009.
- ^ "Zogby Poll Finds the Internet Today's Most Trusted News Sour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IFC Media Project. November 20, 2008. Retrieved October 1, 2010.
- ^ Gross, Terry (October 8, 2003). "Bill O'Reilly". Fresh Air from WHYY (npr).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March 03 2009. Retrieved April 9, 2009.
- ^ Nox Solutions (September 25, 2007). "Audio broadcast of Radio Factor 9/19/20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illoreilly.com. Retrieved August 5, 2011.
- ^ "CNN.com – Transcrip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NN. Retrieved November 19, 2008.
- ^ Media Matters for America: O'Reilly surprise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Harlem restaurant and other New York restaurants September 21, 2007.
- ^ Media Matters for America: CNN's Roland Martin on O'Reilly comment: "[L]ast I checked, I didn't hand over my brain to Rev. Sharpt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eptember 26, 2007.
- ^ "FoxNews.com – CNN Goes Over to the Dark Side – Bill O'Reilly | The O'Reilly Facto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ox News. September 26, 2007. Retrieved November 19, 2008.
- ^ FoxNews.com – Bill O'Reilly Says He's Being Smeared – Celebrity Gossip | Entertainment News | Arts And Entertainment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5-09-24.
- ^ Farhi, Paul (December 13, 2000). "The Life of O'Reill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Washington Post. Retrieved March 4, 2007.
- ^ O'Reilly, Bill (April 18, 2004). "Gloves of fairness are of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aily News (New York). Retrieved March 4, 2007.
- ^ "Form LL-65". County Trust Company. billoreilly.com. Retrieved July 16, 2009.
- ^ Gay, Jason (October 9, 2000). "Fox News Superstar Bill O'Reilly Wants to Oppose Hillary in 20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New York Observer. Retrieved June 19, 2007.
- ^ "The Facts on O'Reillys Background"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10-13.. Retrieved September 29, 2011.
- ^ CPS Inflation Calculator. [2013-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1).
- ^ O'Reilly, Bill (2003). Who's Looking Out For You?
- ^ 49.0 49.1 Noah, Timothy (February 14, 2003). "Whopper of the Week: Bill O'Reilly. – By Timothy Noah – Slate Magaz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late.com. Retrieved December 1, 2010.
- ^ Singing a different tu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Worldnetdaily.com. Retrieved December 1, 2010.
- ^ Harling, Danielle (March 11, 2010). "Ludacris And Bill O'Reilly Make Amend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iphopdx.com. Retrieved December 1, 2010.
- ^ "O'Reilly Sex Harassment Suit: Andrea Mackris 22 page complaint filed with the New York Supreme Court. Complaint no. 0411455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Smoking Gun. Courtroom Television NetworkLLC. October 13, 2004. Retrieved February 12, 2011.
- ^ Lauren Johnston (October 28, 2004). "O'Reilly Settles Sex Harass Sui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BS Broadcasting Inc. (CBS). Retrieved February 12, 2011.
- ^ "O'Reilly Hit With Sex Harass Suit: Female coworker details lewd behavior of Fox News sta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Smoking Gun. Courtroom Television Network LLC. October 13, 2004. Retrieved February 12, 2011.
- ^ Howard Kurtz (October 29, 2004). "Bill O'Reilly, Producer Settle Harassment Sui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Washington Post. Retrieved February 12, 2011.
- ^ Malkin, Michelle.Look who's promoting a vulgar misogynis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ichelleMalkin.com, May 3, 2007.
- ^ "Malkin Fights Back Against Copyright Law Misuse by Universal Music Group",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May 9, 2007.
- ^ Hammel, Sara (October 14, 2010). "VIDEO: Whoopi Goldberg & Joy Behar Storm Off The View – The View, Bill O'Reilly, Joy Behar, Whoopi Goldberg"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10-29.. People. Retrieved August 5, 2011.
- ^ Jack Mirkinson (October 14, 2010). Joy Behar, Whoopi Goldberg Walk Off 'The View' After Fiery Exchange With Bill O'Reill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Huffington Post.
- ^ 60.0 60.1 60.2 「Bill O』Reill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 Academic Editi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2013. Web. 17 Apr. 2013.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less」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Zaimov, Stoyan "Bill O'Reilly's 'Killing Jesus' Book Being Made Into TV Movi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hristian Post. 26 Mar. 2013. Web. 20 Apr. 2013.
- ^ 存档副本. [2013-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7).
- ^ 存档副本. [2013-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8).
- ^ 存档副本. [2013-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