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派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1年9月22日) |
民粹派(俄語:народник),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政治派別之一,參與者多為「平民知識分子」,因其自稱為「人民的精粹」,故有「民粹派」之名,蘇聯時期被認為是繼十二月黨人「貴族」革命階段之後俄羅斯社會的「平民知識分子」的民主革命進階段,第三次為「無產階級」的革命階段。
誕生
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之後,在歐洲流浪的俄羅斯革命活動家亞歷山大·赫爾岑經過反思認為在俄羅斯存在社會主義的基礎—村社,從而誕生了其「俄羅斯社會主義」(或「大眾社會主義」)思想。
尼古拉·加夫里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繼承並發展了亞歷山大·赫爾岑的思想,但他更傾向於「平等合作的生產方式」並號召農奴起義推翻沙俄政權。
流派
民粹派總體有兩種取向:溫和派和激進派,溫和派一直謀求通過社會改革來達到目的,激進派則自稱是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繼承者,要求進行徹底的社會革命,推翻現有制度來建立理想的社會。 根據各派別激進程度可以劃分為以下四種:
主要事件
1861年~1864年由赫爾岑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組建了一個地下組織「土地與自由」,其目的是為農民革命做準備。
1873年~1874年,民粹派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到民間去」運動。他們穿着農民服裝,深入到伏爾加河、頓河和第聶伯河流域的廣大農村,號召農民起來革命。但由於當時俄國不具備革命條件,民粹派的宣傳鼓動,除了在部分農民中產生了一定影響外,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大多數農民沒有跟他們一起革命。不久,由於沙皇政府的鎮壓,「到民間去」運動以失敗告終。
1876年在聖彼得堡民粹派重建了「土地與自由」社,其主要要求為:
- 把所有土地交給農民
- 推廣完全自主的社會管理機構
- 宗教信仰的自由
- 民族的自決權
由於在鬥爭策略上的分歧,土地與自由社於1879年分裂為土地平分派和民意黨。土地平分派堅持土地與自由社原有綱領繼續開展活動,而以熱里雅鮑夫和米哈伊洛夫等於1879年建立「民意黨」,熱衷於個人恐怖活動,並於1881年3月13日暗殺了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19世紀80年代後,民粹派逐漸蛻化,主張與沙皇制度妥協,成為代表富農利益的自由主義民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