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號通報艦

江蘇號通報艦是一艘清政府委託英國人李泰國向英國訂購的通報艦,作為晚清第一支現代海軍「阿思本艦隊」的旗艦。它於1863年完工,李泰國命名為「江蘇」號(英語:Keang-Soo),到達中國後清政府命名為「鎮吳」號。但由於清政府不滿艦隊的指揮、人事被李泰國控制,最終艦隊全部出售。日本薩摩藩於1867年購入後改名為「春日丸」。1870年薩摩藩將它獻給明治政府,改名為「春日」。它是日軍第一艘以「春日」為名的軍艦,以紀念奈良縣春日山

歷史
阿思本艦隊
船名 江蘇(英語:Keang-Soo
建造方 英格蘭懷特島考斯偉德船廠英語J. Samuel White[1][2]
鋪設龍骨 1862年
下水日期 1863年3月5日[3]
入役日期 1863年6月[4]:792
啟用 1863-1864年
綽號 鎮吳
結局
歷史
薩摩藩海軍
船名 春日丸
艦名出處 日本奈良縣春日山
交船日期 1867年11月3日
結局 獻給明治維新政府
歷史
日本帝國海軍
船名 春日
交船日期 1868年1月
退役日期 1894年
結局 1902年拆解
註釋 無線電台呼號 GQBJ[6]
技術數據
船型 通報艦[7]
排水量 1,269長噸(1,289公噸)[7]
載重噸位 1,015長噸(1,031公噸)[2]
船長 241.5呎(73.6米)[2]
型寬 29呎3吋(8.92米)[2]
吃水 18呎1吋(5.51米)
艙深 15呎3吋(4.65米)[2]
動力輸出
動力來源 風帆。4座鍋爐,1座振盪蒸汽機英語Oscillating cylinder steam engine[9]
船速
  • 全速:16.5節(30.6公里每小時)
  • 半速:10.5節(19.4公里每小時)[4]:792
  • 試航:17節(31公里每小時)。[2]
自持力
  • 全速7天
  • 半速12天[4]:792
兵力 400人[4]:792
定員 125人[7]
武器裝備
註釋 可攜媒270噸[4]:792

它於1868-1869年參加了戊辰戰爭中的阿波沖海戰英語Battle of Awa宮古灣海戰箱館灣海戰,於1875年江華島事件時參與封鎖釜山港,1874年牡丹社事件前到台灣測量水深,1877年西南戰爭時運送部隊,1894年除籍。曾任本艦艦長的著名軍人包括伊東祐亨以及井上良馨東鄉平八郎曾在本艦擔任士官。

建造

 
依照片臨摹的本艦

本艦由位於英格蘭懷特島考斯偉德船廠英語J. Samuel White於1863年建成,木造船殼全長241.5呎(73.6米),全寬29呎3吋(8.92米),排水量1,269長噸(1,289公噸),載重噸位1,015長噸(1,031公噸),吃水18呎1吋(5.51米),型深15呎3吋(4.65米),乘員125人。這艘三桅飛剪式帆船的蒸汽機由位於南安普敦Messrs. Day公司英語Day, Summers and Company製造,額定馬力為300匹馬力,使用明輪,有兩個煙囪英語Funnel (ship),在斯托克斯灣英語Stokes Bay試航時最高速度達每小時17節。[3][2][10]

本艦出廠時裝有六門炮,前後各一門旋轉式68磅彈炮英語68-pounder gun,側舷裝備四門18磅彈炮英語18-pounder long gun[2][4]:792本艦賣給日本後有七門炮,七門炮的種類有不同紀錄。海軍有終會說是一門30磅彈炮,兩門克虜伯8厘米長管炮,兩門6磅彈阿姆斯壯線膛後裝炮,兩門1吋諾典炮(諾典飛爾德一吋炮?)。[7]馬幼垣說是一門7吋前裝炮,四門4.5吋後裝炮,二門30磅彈前裝炮。[11]倫敦新聞畫報》說箱館灣海戰時配有兩門100磅彈炮以及五門其他大炮。[12]

艦歷

阿思本艦隊

 
李泰國
 
阿思本

清政府為了鎮壓太平天國,決定購買汽船,於同治元年(1862年)委託在英國的大清皇家海關總稅務司李泰國購買中號兵輪三艘,小號四艘,躉船一艘,總計八十萬兩白銀,由各地海關收入支付。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十八日由英國海軍上校舍納德·阿思本英語Sherard Osborn率領洋兵六百人將之駛到天津,史稱「阿思本艦隊」(Lay-Osborn flotilla[13])或「英中海軍聯合艦隊」(Anglo-Chinese Fleet[14]),本艦是旗艦,屬於中號兵輪。[8]

據代理總稅務司赫德的預算,一艘中號兵輪每年薪餉支出7,500英鎊(約22,500兩銀),包括從英國招募的10名軍官共3,200英鎊,水手30人,年薪60英鎊;中國水手100人,年薪25英鎊。[15]清政府對於外國水手30人,中國水手100人並無異議,但是軍官的人事安排關係由誰控制艦隊,始終沒有與英方達成協議。[16][17]由於購艦資金來自海關,李泰國的立場是該艦隊受海關(主要人員都是英人)指揮,用來保護外國貿易,打擊太平軍支持的海盜。如本艦在建造時英國當地報紙就稱其為「海關巡邏艦」(revenue cutter)。[18][19]清政府則堅持事關主權,不能由外人主導。交涉因此破裂,最後將艦隊全數出售,人員遣散。[8]

據阿思本1864年對英國首相羅素的報告,「江蘇」艦(不含武器裝備)價值45,500英鎊,英國政府提供的艦上武器裝備價值約3,478英鎊。[4]:788阿思本艦隊的「江蘇」艦與「廈門」艦以11,250英鎊出售,3艦以30,100英鎊出售給埃及,廣東艦與供應船Thule以8,124英鎊出售給印度,加上英國國會撥款,清廷從出售阿思本艦隊的六艘船總共收回152,500英鎊。[8][4]:821-823[5]

日本薩摩藩海軍

日本的薩摩藩準備推翻德川幕府,由武士松方正義負責軍事。當時薩摩藩海軍只有幾艘船,最大的一艘還在乾塢,因此松方正義決定買船。當時長崎最便宜的船要兩萬日兩英語Ryō,松方卻看上最貴的該艦,要價16萬日兩(照當時的匯率約為250,000美元)。松方說服一位薩摩藩富商出一半的錢,另一半的錢貸款,於1867年11月3日成交,改名為「春日丸」。艦名「春日」來自奈良縣春日山,山下有著名的春日大社(舊稱春日神社)。當時德川幕府海軍中的船速度最高的不過12節(22公里每小時),而該艦17節(31公里每小時)的速度更快,從長崎到鹿兒島200餘哩的航程它只花了12小時,而過去至少要花三天。松方正義打算將它變成一艘軍艦。然而此價格是松方獲得授權的預算的四倍,島津氏家老因爲高成本而感到震驚,因此推翻了松方的想法,將它用作貨船運米,松方因此辭去艦長職位。但是幾個月之後戊辰戰爭爆發,在松方的助手赤塚源六的指揮下,它變成了一艘戰艦。[20][7]

阿波沖海戰

 
描繪阿波沖海戰的畫作。近處是春日丸,遠處是江戶幕府的戰艦「開陽丸英語Japanese frigate Kaiyō Maru

「春日丸」於1868年1月進入神戶港,被德川海軍的三艘船封鎖:開陽丸英語Japanese frigate Kaiyō Maru蟠龍丸日語蟠竜丸翔鶴丸日語翔鶴丸。未來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於1月3日上船擔任三等炮術士官[11]。1月3日晚,春日丸與另外兩艘船(翔凰丸日語翔凰丸和平運丸)逃出神戶港。開陽丸發現了它,追擊到阿波海峽。兩艘船在1,200-2,500米的距離內交火,但沒有造成什麼損害。翔凰丸因為觸礁而自沉。[21][22]這是日本海軍史上第一次現代艦隊之間交戰。(日本海軍史上第一次現代艦艇交戰是1863年7月16日的下關海戰英語Battle of Shimonoseki Straits,美國的懷俄明號英語USS Wyoming (1859)下關港單獨面對長州藩的艦隊,擊沈庚申丸日語庚申丸[23][24][25]

宮古灣海戰

 
參與箱館灣海戰的春日丸與甲鐵艦

幕府軍的殘部在北海道建立了蝦夷共和國,並得到儒勒·布呂奈等法國軍事顧問支持。春日丸於1869年3月參加了箱館戰爭,鎮壓前幕府軍。

 
春日丸船員於1869年8月的合照。右後穿白衣的是東鄉平八郎。

1869年3月25日,遠征隊停泊在宮古灣北部,幕府的戰艦「回天丸日語回天丸」意圖奇襲奪取當時最先進的甲鐵艦,因此懸掛美國國旗,直到和甲鐵艦接舷登船前才升蝦夷共和國旗,被春日丸發現,鳴炮示警,幕府軍的攻擊被甲鐵艦的格林機槍擊退。甲鐵艦與春日丸發動追擊,「回天丸」逃脫,但是速度較慢的「第二回天英語Japanese steam warship Kaiten No. 2」(又名「高雄丸」)在逃走過程中擱淺自沉。在春日丸任炮術士官的東鄉平八郎日後回憶此次奇襲,說「出其不意是起死回生的秘訣」,此後在指揮中運用了此原則。[26]

此後,春日丸於1869年5月參與了箱館灣海戰,直到前幕府軍投降。[12]

日本帝國海軍

1870年4月,薩摩藩將它獻給明治維新政府,加入新成立的日本帝國海軍,更名為「春日」。1872年9月,在艦長伊藤雋吉英語Itō Toshiyoshi的指揮下,日本外務少丞花房義質日語花房義質率春日等艦到達朝鮮釜山,要求接收草梁倭館,改為日本公使館,遭朝鮮拒絕。[27]這次任務失敗後,它於1875年江華島事件時參與封鎖釜山港。[28]

在艦長井上良馨的指揮下,它也參加了1874年的征台之役。它於1873年11月11日離開日本前往台灣測量水深,中途在上海(後來的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在上海登船隨行前往台灣)、香港廣州澳門停靠,1874年2月25日離開澳門前往澎湖,3月9日抵達台灣打狗(高雄舊名),3月14日離開。[29]

它參加了1877年的西南戰爭運送部隊。[7][30]

它於1894年2月2日除役,然後被分配到在對馬島竹敷要港部英語Takeshiki Guard District的水雷團。它於1902年(或說1903年)被賣掉拆解。[7][11]

歷任艦長

曾任本艦艦長的著名軍人包括:在甲午戰爭時擔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殲滅清朝北洋水師伊東祐亨,以及官至元帥海軍大將英語Gensui (Imperial Japanese Navy)井上良馨[31]下表根據《日本海軍史》第9、第10巻的「將官履歴」以及《官報》進行整理。[32]

  • 查爾斯·斯圖爾特·福布斯西班牙語Charles Stuart Forbes(或譯「法貝斯」):1863年 - 1867年11月
  • 赤塚源六日語赤塚源六慶応3年(1867年)12月 - 明治3年(1870年)8月
  • 柳楢悅日語柳楢悦 少佐:明治4年2月17日(1871年4月6日) - 明治4年9月12日(1871年10月25日)
  • 伊東祐亨 大尉(代理):明治4年(1871年)9月 - 明治4年(1871年)11月
  • 伊藤雋吉日語伊藤雋吉 少佐:1871年10月27日 - 1872年4月15日
  • 伊東祐亨 大尉:明治5年(1872年)2月 - 1872年12月14日
  • 井上良馨 少佐:1872年12月15日 - 1874年10月14日
  • 磯邊包義日語磯辺包義 少佐:1875年4月14日 - 1880年6月17日
  • 松村正命 少佐:1881年6月17日 - 1883年8月16日
  • 淺羽幸勝 少佐:1883年8月16日 - 1884年1月21日
  • 佐藤鎮雄 少佐:1884年1月21日 - 1884年2月8日
  • 五藤國幹 少佐:1884年2月8日 - 2月21日
  • 青木住真 中佐:1884年5月19日 -
  • 窪田祐章 大尉:1885年12月25日 -
  • 森又七郎日語森又七郎 少佐:1887年3月28日 - 1889年4月17日
  • 遠藤増蔵 少佐:1889年4月17日 - 1890年7月15日
  • 伊藤常作 少佐:1890年7月15日 - 1891年12月14日
  • 小田亨 少佐:1891年12月14日 - 1893年5月20日
  • 副島種藤 少佐:1893年5月20日 -

參考文獻

  1. ^ 未成之阿思本艦隊. 《中國軍艦史月刊》. No. 第十五期:中國未成艦史 (中國軍艦博物館). [2019-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8).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The Imperial Chinese despatch-boat Keang Soo.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Vol. 43. 1863-09-26: 320頁 [2019-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英語). 
  3. ^ 3.0 3.1 METROPOLITAN NEWS.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Vol. 42. March 14, 1863: 263頁 [2019-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英語). A clipper steam-ship, named the Keang-Soo, built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as launched yesterday week from the building-yard of Mr. White, at Cowes.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THE CASE OF GREAT BRITAIN AS LAID BEFORE THE TRIBUNAL OF ARBITRATION, Convened at Geneva II. Washington D. 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72年 [2019-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英語). 
  5. ^ 5.0 5.1 Parks M. Coble; Richard J Smith; Sir Robert Hart. Robert Hart and China's Early Modernization: His Journals, 1863-1866.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991年: 310,508頁 [2019-01-09]. ISBN 978-0-674-775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英語). 
  6. ^ 公文類聚・第十編・明治十九年・第三十三巻・運輸三・船舶車輌・津港・河渠・橋道. [2019-01-11]. Ref.A151112355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日語). 二月十八日 逓信省海軍艦船及西洋形商船ニ信號符字ヲ點付ス 逓信省達 第八號本年一月中海軍艦船及ヒ西洋形商船左ノ通信號符字ヲ點付ス十九年二月十八日 海軍艦船ノ部 信號符字 艦名 炮數 GQBC 龍驤Ru-jo 六 GQBF 筑波Tsuku-ba 八 GQBJ 春日Kasuga 五 GQBL 鳳翔 Hosyo 四 GQBN 富士山 Fujiyama 十二 GQBR 孟春Mo-shun 四 信號符字 艦名 炮數 GQBD 東Aduma 三 GQBH 日進Nisshin 七 GQBK 雷電Raiden 四 GQBM 石川Ishi-kawa 二 GQBP 天城Ama-ki 六 GQBS 清輝Sei-ki 六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海軍有終會 (編). 《幕末以降帝國軍艦寫真と史実》. 海軍有終會. 1935年: 紙版7頁,網絡版15頁 [2019-01-07]. ISBN 978-4642038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日語). 春日(かすが)【初代】 艦種 通報艦 三檣「トップスル・スクーナー」 艦名考 山名に採る、春日山は大和國添上郡春日郷(今奈良市)の東に聳ち、一邑の主山なり、古より神霊の宅と爲す。北は若草山、南は高圓山、左右に脇侍するものの如し、山下に春日神社あり。艦歴 文久3年(1863)英國に於て竣工、元來鹿兒島藩の軍艦、明治3年同藩より獻納、明治10年西南戰役從軍、明治27年2月除籍。 
  8. ^ 8.0 8.1 8.2 8.3 陳貞壽. 《图说中国海军史: 古代-1955》.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年: 141–142頁 [2019-01-06]. ISBN 978-7-5334-3536-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9. ^ 9.0 9.1 9.2 Richard N. J. Wright. The Chinese Steam Navy 1862-1945. Chatham. 2000年: 16–19頁 [2019-01-06]. ISBN 978-1-86176-14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英語). 
  10. ^ Frederick Thomas Jane.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W. Thacker & Company. 1904年: 21頁 [2019-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英語). 
  11. ^ 11.0 11.1 11.2 馬幼垣. 《靖海澄疆:中國近代海軍史事新詮》. 聯經出版事業. 2009-06-01: 72–73頁 [2019-01-09]. ISBN 978-957-08-341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12. ^ 12.0 12.1 The Civil War in Japan.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Vol. 55 (William Little). 1869-09-11: 257頁 [2019-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英語). 
  13. ^ Lay-Osborn flotill. 《大英百科全書》. [2019-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1) (英語). 
  14. ^ Anglo-Chinese Fleet, Volume 1. 英國國家檔案館. [2019-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1) (英語). 
  15. ^ Jack J. Gerson. Horatio Nelson Lay and Sino-British Relations, 1854-1864.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972年: 222頁 [2019-01-10]. ISBN 978-0-674-4062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英語). 
  16. ^ 郭廷以、張貴永、陶振譽、楊紹震、胡秋原. 《海防檔 甲 購買船礮》 上冊.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5-08-31: 69,72頁 [2019-01-10]. ISBN 978-986-04-59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17. ^ 呂實強. 《中國早期的輪船經營》.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5-08-25: 64頁 [2019-01-10]. ISBN 978-986-04-59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18. ^ Bruce A. Ellerman; Andrew Forbes; David Rosenberg. Piracy and Maritime Crime: Historical and Modern Case Studies. Naval War College Press. 2012-08-07: 59頁 [2019-01-10]. ISBN 978-14783864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英語). 
  19. ^ COWES . Hampshire Telegraph and Sussex Chronicle. 1863-01-17: 8頁 [2019-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3) (英語). Her Majesty's corvette Falcon, is in Mr. John White’s Medina dock for repair and refitment; also in Mr. White’s building yard and we observed the keel of a large revenue cutter laid down; vis a vis to which is the Emperor of China's splendid clipper steam-ship Keang Soo, which in about two months we hope to see completed and afloat.  引文也見於The Isle of Wight 150 years ago - Extracts from the Hampshire Telegraph. Isle of Wight Historic Postcard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9). 
  20. ^ Haru Matsukata Reischauer. Samurai and Silk: A Japanese and American Herita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年: 59–60頁 [2019-01-06]. ISBN 978-0-674-788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英語). 
  21. ^ 保谷徹. 《戊辰戦争》. 戦爭の日本史18. 東京: 吉川弘文館. 2007年: 77、104頁. ISBN 978-4642063289 (日語). 
  22. ^ J. Morris. Makers of Japan. Methuen & Company. 1906年: 89頁 [2019-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23. ^ 《図説東郷平八郎 目でみる明治の海軍》. 東郷神社・東郷會. 1993年 (日語). 
  24. ^ Congressional series of United States public documents.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64年: 1133頁 [2019-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25. ^ J. Harvie Dew. The Yankee and Rebel Yells. Century Company. 1892年: 849頁 [2019-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26. ^ 中村彰彥. 軍艦「甲鉄」始末. 新人物往來社. 2010年2月 [2019-01-13]. ISBN 978-4-404-0381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日語). 
  27. ^ Kitaoka Shin'ichi. Chapter 1 Inception of a Modern Relationship. Japan-China Joint History Research Report -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PDF) 1. 日本外務省. March 2011: 27頁 [2019-01-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2-06) (英語). 
  28. ^ Woong Joe Kang. The Korean Struggle for Inter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Foreground of the Shufeldt Negotiation, 1866-1882.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5年: 49–50頁 [2019-01-07]. ISBN 978-0-7618-3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英語). 
  29. ^ Robert Eskildsen. Transforming Empire in Japan and East Asia: The Taiwan Expedition and the Birth of Japanese Imperialism. Springer. : 157–162頁 [2019-01-07]. ISBN 9789811334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2) (英語). 
  30. ^ 緒方道弘; 緒方浩二; 桑田悅. 《西南戦争:最強薩摩軍団崩壊の軌跡》. 歴史群像シリーズ 21. 學研. 1990年10月24日: 48頁. ISBN 9784051053666 (日語). 
  31. ^ William Stewart. Admirals of the World: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1500 to the Present. McFarland. 2009-09-28: 178. ISBN 978-0-7864-3809-9 (英語). 
  32. ^ 海軍歴史保存會編。《日本海軍史・第9巻・將官履歴・上》,《日本海軍史・第10巻・將官履歴・下》。ISBN 9784474100589 (日語)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